回覆列表
  • 1 # 日慕鄉關

    如果說黃巾之亂是東漢奔潰的前兆,那麼董卓入洛陽就是東漢奔潰的真正標誌。董卓可以說是,漢末三國最為膽大妄為的人,以一介武夫的身份居然將國家的權力握在手中,這在整個三國時期都是少有的。

    很多都喜歡說亂世出英雄,賣牛肉的也能夠成為大將軍,實際上亂世也根本不是寒家子弟的天下。縱觀三國時代,哪一位諸侯不是有著顯赫身世?其實選拔官吏實行察舉制,類似於今天的推薦,能被推送上去的多少有些關係,關係套關係,最後做官的都是關係戶。

    袁紹就不說了,四世三公,就單獨說劉備,儘管在演義小說當中,劉備是賣草鞋的,但是但凡動腦一想,就會知道一個賣鞋的,怎麼可能成為盧植的學生呢?盧植在當時不僅僅是當世大儒,而且還是北中郎將是國家的高階官員的。劉備能夠拜在盧植的門下可見他的家族也還是有點影響力的。

    而董卓在這一眾諸侯當中,可謂是出身最為差的一個,他的父親也只是區區一個校尉,這也是董卓至始至終不敢稱帝的重要原因,因為董卓對於自己不自信。

    1、 董卓的家世

    董卓之所以能夠橫行天下,這和他手下所向披靡的西涼騎兵脫不了關係,在漢朝的時候,西涼地區一直就是盛產勇士,但是在西涼這種蠻荒之地卻幾乎沒什麼世家大族,而董卓就是出生在西涼,儘管董卓依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從寒家子弟成為了國家高階官員。但至始至終董卓都還是對自己的身世非常自卑,這個自卑出自在家族當中。

    董卓儘管自己成為了高階官員,但是終究也只是他一個人而已,而那些世家大族卻不同,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基本上全部是官員,而且家族與家族之間各自交好,把控著當時的輿論大權。而漢代當中,官員能夠否晉升主要是看兩方面,一是所立下的功績,二是這個人的名聲,如果得罪豪強大族的話,那名聲一定是臭了,絕對沒機會晉升了。

    所以,儘管董卓率領士兵進京之後,也絕不敢對世家大族有半點不敬。甚至,董卓還迫切想要將自己變成一個世家,這也是董卓立劉協為皇帝的重要原因。因為,劉協的母親姓董,儘管這個董太后和董卓沒什麼關係,但是至少和董卓姓氏相近,董卓也能強詞奪理說自己算是天子的舅家。

    2、 董卓的武人身份

    在漢代的時候,武人的身份一直是比較低。我們來看一下皇甫嵩的例子就知道了,當年黃巾之亂,作亂之人達到了上百萬,朝廷兵分三路對黃巾眾人開始圍剿。結果其他兩路的人遲遲沒有戰功,唯獨皇甫嵩這一路連連告捷,最後掃平黃巾軍。

    可以說是,平定黃巾的功勞當中,皇甫嵩可以佔到九分,在當時皇甫嵩可以說是天下第一名將,是天下武人的領袖。但就是這樣一位武人領袖,居然被宦官給勒索財產,可見武人的地位之低。

    而董卓當時的身份就是一個武人,而且他這個武人的地位還遠遠不及皇甫嵩。所以,董卓不敢稱帝也是情理之中。因為,他的身份太低,哪怕成功稱帝,也會是一個笑話,會被全天下的老百姓所嘲笑。所以,董卓在進京之後,對於皇家經常是甩臉色,但是在面對那些大臣的時候卻是一直非常恭敬。

    歸根結底,董卓之所以能夠掌握大局,這確實是一個巧合的事情。當時,天下世家代表袁家剛和宦官斗的兩敗俱傷,董卓趁這個機會才成功的進京。可以說董卓進京並不是一個預謀已久的事情,而是時機剛好到了,而董卓剛好有這個機會。所以,董卓根本不可能稱帝,因為他一沒準備,二自己的地位不高

    3、董卓沒有準備好

    風水輪流做,今年到我家,要說董卓不想做皇帝,那也是不可能,皇位這玩意,別的不說,誘惑力比海洛因都大,大家都知道謀反是要殺頭的,但還是樂此不疲的謀朝篡位,為的還不就是那個皇位。

    但做皇帝可也不是那麼容易,其時東漢已經岌岌可危,但只要一天沒有斷,篡位者就是亂臣賊子,董卓這邊入京,那邊十八路諸侯就擺開架勢要幹他,他縱然有心做皇帝,也不敢貿然行事,只能靜觀形勢變化,以待可乘之機,無奈親家王允乾兒子呂布不給他機會,早早了解了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藝裝備的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