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劍飛齋主人
-
2 # l石崑崙l
臨字帖就要精臨、臨象,所說的象分為兩個層次,即形神兼備臨帖學習者,場忌不要以意臨為託詞,比著字帖寫自已的字,經臨數載,也只會弄個四不象那麼,我們怎麼才能精臨,學到形神兼備呢先說形似,形似屬於精臨的笫一個層次,這一時期的練習,認真、細心,精益求精至關重要讀帖要精,字的結構,筆畫的形態,位置,運筆緩急,筆勢筆法,都要認真細緻解,並將之熟記於心臨帖要準,字的形態,筆畫的大小,長短,粗細,起止,避讓,交叉等等,都要以帖精臨上面重點強調的是單字練習,單字過關後還要通篇精臨,對章法,佈局,布白等等,都要精準把握至於神似,那需長期練習與體會,隨著功力的增長而逐步提升文中圖片系學生平日練習,臨習兩年多了,還不得法,滿眼迷茫,敬請各位老師指教練字唯勤,除大量練習,別無它途
-
3 # 存希齋書法
我們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就是臨帖,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但是很多人都轉不過來這個彎,我們為什麼要學呢?因為我們自己寫的東西不是東西,連自己都看不慣,要不你怎麼會去學習呢?
我們學習書法就是不斷地臨帖,臨帖,再臨帖。不斷地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貼裡面吸取精華。
說到了臨帖的問題,我們要怎樣臨帖呢,怎樣才能臨得像呢?
學習書法就是要做到形似再求神似。形似不難,很多人經過練習都可以做到,但是神似就難了。非得下幾十年苦工不可,然而都不能保證辦得到。
我們臨帖,首先要找一本自己喜愛的貼,不然沒有臨下去的信心。
確定了字帖,就要開始臨了,但不是胡亂地臨,一般來說,先臨貼裡筆畫簡單,筆畫少的字,率先寫好幾個字,樹立信心。
臨帖要認真,要“寧精勿濫”,提倡一個字寫十遍,不提倡十個字寫一遍。
最後,就是要貴在堅持了。
-
4 # 預備律師
臨摹字帖是個很磨練人的過程。臨帖的基本要求當然是像。我個人的體會有幾點:
1,觀察要細緻。字帖在手不要急於動筆臨寫,先觀察和捉摸字形,大小,書寫時筆的來龍去脈。古人云,察之尚精,擬之貴似。沒有仔細觀察,可能臨得像。
2,書寫要緩慢。臨帖要像,肯定是實臨。那就任何細節都不能放過,一定要把各個細節交待清楚,就不能寫得太快。要觀察細緻了在落筆,看一筆寫一筆,千萬別急躁。
3,運筆要精準。臨帖的本質是還原古人的書寫過程。務必下點功夫研究帖中字的筆法和運筆過程,以精準的運筆把複製字的各個細節。
-
5 # 翰墨書道
經過描摹、對臨、意臨和背臨三個階段紮實的學習步驟,基本上能得書法原帖單字的形。
臨的像必須透過兩個層次的學習,一是臨帖,二是讀帖。
如何進行讀帖和臨帖呢?
臨帖和讀帖是互為關係,互為促進的。
臨帖時最基本的要求是:準確掌握字帖單字的筆畫的形狀和是透過什麼樣的技法完成的。這裡的技法只是理論上的技法,所以必須透過描摹和對臨將技法付諸實踐,並熟練掌握。這一步僅僅能獲得單字或通篇的形的理解和初步的把控。
看清和找準點畫的形狀、位置,結構具體的佈局形式。 對於形質和神彩的把握,需要深厚的讀帖功夫,透過細緻入微的讀帖和體悟經驗,加深對原帖的理解,使得書法的原來的氣韻深入到書寫者的意識裡,在較好準確掌握對臨字形的基礎上和讀帖形成的總體感覺,在頭腦裡形成一個完整的具象的理解認識,就是儲存在頭腦中的“竹”,也就是全息的胸中之竹。這個竹是形神具全的。 然後將胸中之竹,透過手錶達與紙上即可。
這時筆墨的反映和表達是無我的,唯原帖的。自然也是和原帖最大程度形神接近的。 這時就基本上保證了臨習的像的問題。
但這些還遠遠不夠,還要經過反覆的鞏固性的臨習。在透過意臨的作品和原帖進行比較,以驗證學習結果,這個過程實際上非常複雜微妙。需要我們不斷練習體悟,才能有所收穫。才能最終吸收消化成為自己的營養。
-
6 # 水石7616
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我也一直在臨字帖,怎麼才能寫的像,也是我一直探求的主題,大道理不多說了,結合我的經歷,談談膚淺體會。 第一步,選擇好了自已想學的名帖,瞭解字型的風格後,從點,橫,撇,捺等基本筆法開始練習,初學者如此,有書法基礎的人也應如此。筆法臨的像了,進入第二步,臨獨字,這是臨帖最重要部分,費功夫費神,在臨帖時,建議一字寫4至6個,寫完一個與帖對照,哪裡不對,修改,領會,慢慢得記住這個字的寫法,力爭與帖上字相似。每天規定臨字時間,臨帖上的全部字,不能看到一些字筆畫太多畏難就不寫。臨寫完一遍,再臨,如此重複。時間漫長,枯燥無味,基至心灰總覺沒進步,此為眼高手低階段,一定要堅持,把過去寫過的拿來對照,停筆幾天再臨,你會覺得進步不小,定有收效。第三步,對帖臨字,每字寫一次,不求速度,堅持臨寫。第四步,自已不看帖臨字,寫一首詩,一對聯,寫完後對照是否有原帖字味道,沒把握時再去看原帖,這樣對臨與背臨結合。 以上是我的做法,僅供參考。附本人臨帖作業,請大咖指導,評論。
-
7 # 風雅書法
1首先,我們要明白怎麼才是臨的像?我認為要想臨的像,就必須形神兼備。只有形神具備了,才算臨的像。
2臨字貼如何臨摹的像,我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追求形似,要想達到形似,就要仔細觀察所臨字的筆畫和結構,反覆練習,不計數量。不僅要臨,而且還要摹,如果哪個筆畫或者結構掌握不好,就可以採取摹,當然還是要以臨為主,只有臨摹相結合才能到達所謂的形似!!
3不可以一上來就通臨全貼,這樣只會事倍功半。要一個字一個字的攻克,完全吃透這個字,然後掌握住法,這樣才可以舉一反三。在單字臨摹好的基礎上再通臨全貼,通臨全貼主要是練習單字之間的內外聯絡,也就是所謂的行氣。只有氣韻通了才可以進一步追求神似。
4要想達到神似,那就要對所臨字貼進行考證,研究,不僅要研究文字內容,還要研究作者的書寫背景等等。認真讀帖,用心體會,然後再反過來臨寫,如此堅持,就能達到神似。
5只有形神兼備了,才能說臨摹的像了。
-
8 # urna風之度0
臨字貼,為什麼臨得不像?
原因很簡單:沒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也沒有適當的老師指導。
如果沒有老師指導,建議如下:
一,製作分析工具:
1找透明膜片(如透明A4紙夾正合適,文具店有售),用“細勾線筆”畫“米字格”,建議一個格畫成“6釐米X6釐米”,根據膜的大小可以多畫幾個格子。
2米字膜套在字貼字上(可以左右上下平移傾斜著用),觀察:字的重心、橫畫是水平還是斜起,豎畫是重垂直,各筆畫的長短,粗細、空間位置,與米字格中心或軸線的距離,中宮,筆畫相互比例,空白與線條的比例,等,說簡潔些,就是觀察字的結體、分析字的筆勢。
觀察字的筆法,中鋒偏鋒、藏鋒露鋒、方筆圓筆、提筆按筆、頓筆折筆等,要有這些概念。自己下筆時,就會有意去注意這些細節。
二,製作雙鉤。同一,用透明膜片雙鉤某個字。形成“母版字”。
三,臨摹。然後將“母版字”套在“摹字”上,分析各種細節誤差。找到誤差後,再摹,再分析比較; 再摹,再分析比較; 再摹,再分析比較。直至兩字完全投影重合為止。再背書,直到“背字”與“母版字”投影重合為止。這個需要花時間。
通常不建議一次只臨一個字,建議一次選四個字,好集字形成作品。
四,積少成多,積沙成塔,積水成海。循序漸進,直至一本字帖全練完。這就是功夫。
五,當一個字練至形似時,要注重對字的氣息的把握,直至練到神似。即筆畫有生命感。
六,先把字練死,練到很像很像很像,一絲不差; 再把字練活,練到神似; 再把字練變,區域性誇張縮小等,形成自己的風格。
-
9 # 千年蘭亭
題主提出這個問題,其實是不明白臨帖的目的。
1、臨帖不是要製造原帖的影印件,那是造假、作偽。
2、臨帖是為了尋找古人寫字的方法,並運用到我們要寫的字中去。
3、故臨帖要求“似”,而不是完全一樣。任何人的字不可能和另一人一樣,否則簽字就失去了法律效應。
4、臨帖應臨與摹結合,臨可以得筆法,摹可以得字形。
5、臨帖到一定階段,可進行背帖訓練和字組創作訓練,逐漸由臨向創過渡。
-
10 # 子衿書法
臨帖時怎樣才能寫像?
寫像不是我們學習書法的目的,而只是一個手段。方法對了就能寫像。我們寫象的真實目的,就是為了尋找正確的筆法。
剛巧你的提問中採用的圖片正是我寫的字。對這個問題給初學者們提提建議。
很多資深書法家,是不屑於臨帖的,更不用說臨像。成為書法家的人,對於筆法來講,他們早已有了個人的認識和應用。他們主張的臨帖是以“意”代形。所謂的“意”,是各自的一和感受。是無形而又依附於形。對於書法初學者來說,這些東西是虛無縹緲的東西,千萬不要去碰。一碰便入邪道。
臨像字帖中的字,就在於你的起筆、運筆、收筆、力度、速度、位置、長短、輕重等等的東西,與字帖的書寫者相同了,就能寫出和字帖中一樣的字。把這些東西都學到手以後,臨帖的目的就達到了。就不會在字形上去固執的排放點畫。你便能應用學到手的筆法,根據自己的意願去寫自己想要的形態。也就是通常說的出帖。
所以,臨像帖,就是反覆不斷的一個尋找正確筆法的過程。這種方法不行,就換另外的方法。直到找到為止。明白臨像的目的了嗎?
回覆列表
(趙孟頫臨蘭亭序)
臨帖要像,既要得“形”,又要得“神”,做到形神兼備才能抓住精髓,工夫才到家。
怎麼才能做到形神兼備呢?
功夫要分三段: 先要形似,之後神似,最後形神兼備。
(啟功臨蘭亭)
一、如何做到形似
形似的最高境界是達到“重影”。就是自己寫的字和字帖上的字,映著光看,要重合在一起。(曹寶麟臨蔡襄)
前人講臨摹字帖必須經過五個階段:
一遍正其手腳,
二遍須學形勢,
三遍須令似本,
四遍加以遒勁,
五遍每加抽拔。
要達到形似可以藉助九宮格、米字格,仔細觀察、認真練習可得。
經過長期的追求“形似”,可以深化對字的規律、技法的認識。認定一家,先從臨寫一本帖開始,然後擴充套件到其他帖,進而有所揚棄,達到似又不似的程度,那又是更高的境界了。(啟功臨玄秘塔)
二、如何做到神似
古人云:“形無纖微之失,則神當自來矣。”
“神似”所反映的,是字的內在的、本質的東西。“神似”是“形似”量的積累。要把“讀帖”、“臨帖”、“背帖”三道功夫要結合起來方可做到。(曹寶麟臨黃庭堅)
宋人書家黃庭堅說:“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
讀帖在臨帖之前。讀帖就是要要看他具體用筆的技巧、筆勢、結字、分佈、行氣、章法、墨法,要在整體上看它的精神面貌,尋玩它的韻味。必須經過長期的觀察琢磨,透過不斷地提高“形似”, 在形態的纖微處做到少失以致不失,這樣就能逐漸地趨於“神似”。 (曹寶麟臨蘇軾)
三、形神具備是至高境界
南朝書家王僧虔在《筆意贊》中說“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曹寶麟臨米芾)
透過準確重複古人的墨跡,逼真的筆觸模仿,體驗古人書寫時的情境、書寫狀態和心理狀態。達到不論是筆跡還是心跡都與古人相通的狀態,才有可能達到形神兼備的最高境界。(文徵明臨蘭亭)
才疏學淺,請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