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liglle
-
2 # tliglle
率真的——蘇軾在《與楊元素》裡說:“昔之君子,惟荊是師;今之君子,惟溫是隨。所隨不同,其為隨一也。老弟與溫相知至深,始終無間,然多不隨耳。”(《蘇軾文集》卷55)我們從“非隨時上下”、“然多不隨耳”可以看出,蘇軾始終堅持維護自己的人格。而對外界強加於他的打擊、壓迫,蘇軾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發洩不滿,“如食內有蠅,吐之乃已。” (《曲洧舊聞》)其性格真是率真得可愛。孤傲的——蘇軾也終身保持真率孤傲的性格:“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詠梅》)蘇軾《與李公擇》:“吾儕雖老且窮,而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真須談笑於死生之際。若見僕困窮便相於邑,則與不學道者大不相遠矣。”(《蘇軾文集》卷51)黃庭堅給蘇軾的輓聯說:“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豁達的,超脫的——他對待人生又有超曠達觀的襟懷,認為"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王君寶繪堂記》)。能夠超然"遊於物之外",自可"無所往而不樂"(《超然臺記》)。有理想,有報復的——他早年就"奮厲有當世志"(《東坡先生墓誌銘》),很嚮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策別》第八)的盛世,具有儒家輔君治國、經世濟民的政治理想。他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積習,要求朝廷"滌盪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他主張"知命者必盡人事,然後理足而無憾",濟時治國,"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無不為,至於不可奈何而後已"(《墨妙亭記》)。有政治見解的——蘇軾則強調擇吏任人,而反對"以立法更製為事"(《策略》第三);主張"節用以廉取",而不贊同"廣求利之門"(《策別》十八);他還提出"欲速則不達","輕發則多敗",在興革步驟上力主穩健,因此,他連續上書反對變法。
率真的——蘇軾在《與楊元素》裡說:“昔之君子,惟荊是師;今之君子,惟溫是隨。所隨不同,其為隨一也。老弟與溫相知至深,始終無間,然多不隨耳。”(《蘇軾文集》卷55)我們從“非隨時上下”、“然多不隨耳”可以看出,蘇軾始終堅持維護自己的人格。而對外界強加於他的打擊、壓迫,蘇軾都忍不住要在作品中發洩不滿,“如食內有蠅,吐之乃已。” (《曲洧舊聞》)其性格真是率真得可愛。孤傲的——蘇軾也終身保持真率孤傲的性格:“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詠梅》)蘇軾《與李公擇》:“吾儕雖老且窮,而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真須談笑於死生之際。若見僕困窮便相於邑,則與不學道者大不相遠矣。”(《蘇軾文集》卷51)黃庭堅給蘇軾的輓聯說:“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豁達的,超脫的——他對待人生又有超曠達觀的襟懷,認為"君子可以寓意於物,而不可以留意於物"(《王君寶繪堂記》)。能夠超然"遊於物之外",自可"無所往而不樂"(《超然臺記》)。有理想,有報復的——他早年就"奮厲有當世志"(《東坡先生墓誌銘》),很嚮往"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策別》第八)的盛世,具有儒家輔君治國、經世濟民的政治理想。他有志改革北宋的萎靡的積習,要求朝廷"滌盪振刷而卓然有所立";他主張"知命者必盡人事,然後理足而無憾",濟時治國,"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無不為,至於不可奈何而後已"(《墨妙亭記》)。有政治見解的——蘇軾則強調擇吏任人,而反對"以立法更製為事"(《策略》第三);主張"節用以廉取",而不贊同"廣求利之門"(《策別》十八);他還提出"欲速則不達","輕發則多敗",在興革步驟上力主穩健,因此,他連續上書反對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