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93529188499
-
2 # 小油瓶侃歷史
作為一個坦克迷小油瓶也來談談自己心目中二戰中的十大著名坦克
二戰期間坦克是地面戰爭的主要作戰兵器,主要用於突破敵人的防線,摧毀敵碉堡和野戰工事,粉碎敵步兵的抵抗,擊毀地方的火炮、車輛等一切有生力量,掩護己方步兵,與敵方坦克和其他裝甲車輛作戰。
既然題主問的是十大坦克對二戰產生的影響,小油瓶就列舉二戰中十大量產較高,對二戰戰局產生較大影響的坦克。
三號坦克(二戰初期德國閃電戰主力突擊坦克)三號坦克是1935年希特勒命令研製的一種15噸新型坦克,在二戰開始前三號坦克得到了大量裝備,總產量超過6000輛,三號坦克是戰爭初期德軍閃電戰中的主力突擊坦克,伴隨著德軍征服了法國。三號坦克被設計為專門對付敵方裝甲戰鬥車輛,並與支援步兵的四號坦克並肩作戰。在波蘭戰場上,面對波軍的落後裝備,三號坦克大顯神威。三號坦克在二戰初期是一種優秀的坦克,它為以後的德軍坦克打下基礎,也是古德里安閃電戰構想中最關鍵的武器,可以說三號坦克是二戰德軍第一種在火力,機動性,防護性找到完美平衡的坦克,他是德國閃電戰時期的標誌,從波蘭到法國,從北非到巴爾幹,三號坦克都是毋容置疑的主力坦克,見證了二戰初期的歷史。
四號中型坦克(打穿整個二戰的德國“軍馬”)幾乎 打穿整個二戰的德意志軍馬四號坦克是古德里安對陸軍武器署提出的坦克規格需求方案中的搭配大口徑火炮的支援型坦克,由克虜伯公司研製,後續經歷多多次改動升級,從A型升級到了J型,整個二戰期間累計生產並裝備了8500多輛,並以他為基礎衍生了許多其他戰鬥車輛,如四號殲擊車,旋風式防空坦克。四號坦克陸陸續續參與了波蘭戰役以及法國戰役,最後在1941年進入蘇聯戰場。雖然本車設計良好,但薄弱的裝甲使其難以勝任III號坦克的支援任務,故在大戰期間本車仍持續不斷的進行修改。直到當德國開發五號中型坦克並將之投入於戰事後,很多四號中型坦克紛紛由前線退下來,並開始被五號中型坦克所取代
KV-1重型坦克(阻止二戰初期德軍閃電戰的蘇軍“重器”)kv-1重型坦克,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主力重型坦克KV系列的第一型,在二戰前夕研製成功,作戰預想目標是德軍的三號和四號坦克,在德國入侵前生產了636輛其中有500多輛服役。蘇德戰爭開始後,kv-1坦克與德軍交鋒,德軍主要使用的反坦克炮、坦克炮都無法擊毀其90mm炮塔前部裝甲(後期提升到120mm),對德軍震懾力極強,曾經創過1輛kv-1阻擋國一個步兵師3天的英勇戰績,蘇聯也因此以KV-1為基礎發展了一系列的KV型坦克(KV-2/KV-85/SU152等等)。kv系列重型坦克對阻止德軍的進攻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到了後期,由於裝甲的強化,重量也成為kv-1的主要缺點,雖然後期進行了一些列改裝,但是在正面對抗中不敵四號坦克強化版、虎式坦克等,蘇聯因此開發了新的重型坦克IS系列替代KV系列。
B1重型坦克(被多數人誤以為不堪一擊的法國“鋼鐵巨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陸軍一敗塗地,給了大家嚴重的誤導,可能大多數人都認為是法國坦克的效能低下,導致法軍不堪一擊,實際上恰恰相反。法國當時擁有二戰初期最優秀的S35中型坦克和B1系列重型坦克。特別是B1系列重型坦克,在1940年的戰鬥中不管是面對德軍1型2型,還是3型4型坦克,完全就是一副碾壓的姿態,德軍士兵甚至恐懼的稱呼其為“鋼鐵巨人”。B1坦克嫣然是二戰初期火力最猛、裝甲防護最好的坦克。它的正面裝甲厚達60毫米,側面裝甲也達到了55毫米,早起德國37mm坦克炮根本無法擊穿其正面裝甲,車體正面裝有一門75毫米火炮,炮塔內裝有1門長身管的47毫米火炮,該炮是1940年最好的坦克炮,雖然只有47毫米口徑,但其威力與德軍4號坦克的75毫米短管坦克炮相比都不落下風,曾有過在1000米距離上擊毀德軍坦克的記錄。同時B1系列坦克還採用了諸多當時的最新技術:“尼德爾”液壓差速器、電啟動機、自封式油箱等。雖然B1系列坦克機動性較差,耗油量大,生產技術又過於複雜,但它依然成為了那個時期最優秀的坦克之一。總的來說和法國相比,當時德國的坦克並不先進,但是先進的閃擊戰術彌補了這一點。而反觀法國的坦克雖然較為堅挺但是戰術卻相對落後,他們和英美的戰術思想一樣把坦克部隊以連為單位分派到各個步兵營進行火力支援,沒有將自己的裝甲力量集中使用,而讓自己明明佔優的坦克被德國裝甲叢集逐個擊破。
丘吉爾步兵坦克(拯救大英帝國的“不列顛之盾”)眾所周知,英國是第一個將坦克用於實戰的國家。一戰之後,英國逐漸將手中的坦克分為三大類:一是步兵坦克,要求裝甲厚重,能夠掩護步兵突破敵軍前線;二是巡洋坦克,要求速度快能跑,快速穿插至敵軍側後發起夾擊;三是輕型坦克,一般不超過5噸,負責執行偵察任務。步兵坦克,就是用於伴隨步兵作戰,提供掩護和火力支援的坦克型別。步兵坦克不要求高速度,反坦克火力也不很強,但是具有很厚的裝甲,要求能夠抗擊敵方的反坦克火力。
丘吉爾號研製前,正值英法軍隊在西歐大陸大潰敗,面對德軍的坦克叢集閃電戰,英國意識到了研製新型坦克的迫切需求,新坦克的武器配備包括炮塔內的一門QF 2磅炮(備彈150發)及貝莎同軸機槍,車身前端裝有一門QF 3吋榴彈炮。車身裝甲增厚到89毫米,導致重量達到了43噸,動力系統隨之升級為使用新研製的350馬力百福“雙六”發動機。這型坦克被命名為丘吉爾,二戰期間各型丘吉爾產量共計達到5640輛,是戰時英中國產量最大的坦克。
在英德戰場上,裝甲厚重的丘吉爾步兵坦克有著不俗的表現,1942年10月,六輛英軍“丘吉爾”MKIII型步兵坦克抵達北非,參加了“第二次阿拉曼戰役”。在戰鬥中,編號為T31665R的“丘吉爾”坦克先後捱了德軍44發炮彈才喪失戰鬥力。在撤退過程中,該車又遭到友軍反坦克火力一頓亂射。遭受了敵我雙方的“夾擊”後,這輛中彈50餘次的“丘吉爾”坦克終於“以車殉國”。可即便是這樣,依舊有2名車組成員活著從車內逃了出來。
謝爾曼中型坦克(美國工業化生產的坦克海)說起二戰美國坦克,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美國佬漫山遍野的謝爾曼坦克,二戰期間美國一共生產了將近5萬輛的謝爾曼坦克,M4坦克應有許多優點和先進的技術,效能可靠,故障率低,批次生產,裝備炮塔轉動裝置,火炮垂直穩定儀,二戰最優秀的汽油發動機,同時也有其缺點,火力不足,其標誌性的75mm炮難以擊穿德軍新式坦克,車體高大,中彈面積較大。
謝爾曼第一次登場是在1942年春天的北非戰場,面對隆美爾的三號四號坦克,具有壓倒性優勢,到了諾曼底戰役,m4的對手成為了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在坦克單體作戰能力上M4謝爾曼坦克難以匹敵,但是憑藉龐大的產能和良好的後勤修理能力,謝爾曼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機械化決戰中,M4謝爾曼坦克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T-34中型坦克(公認的二戰最好的中型坦克)T-34坦克戰鬥全重32噸,發動機功率500馬力,最大公路速度7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400千米,裝備一門76毫米坦克炮,是一型火力、防護力和機動性都很突出的坦克。
T-34坦克,最為出名的是其創造性的傾斜裝甲,正面裝甲有32度的傾角,側面有49度,T34從正面看幾乎是一個直角三角形,炮彈擊中後容易彈開(俗稱跳彈),直接導致1941年德國火炮在500米距離上無法擊穿,因此T-34在1941-1942年對德作戰中擁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由於蘇聯在無線電裝置方面的弱勢,使得戰場上的T-34損耗率相當高,作戰方式呆板不靈活。
T-34坦克是二戰時最著名的坦克,是戰術標準、成本、綜合設計的典範,並在坦克發展史上擁有重要的地位,其設計思路,傾斜裝甲對後世坦克發展有著深遠及革命性的影響
黑豹中型坦克(付出9輛“謝爾曼”坦克的代價才能摧毀一輛的“黑豹”)“黑豹”式中型坦克在二戰德軍坦克中名氣僅次於“虎”式重型坦克,它和蘇聯的T-34中型坦克是二戰中最好的中型坦克。
進入蘇聯戰場後,面對火力和裝甲強大的T-34和KV-1後,德國的坦克面臨著被動挨打的地步,德軍在對蘇坦克戰爭中處於嚴重的劣勢,因此研製新的中型坦克迫在眉睫。1942年12月,黑豹正式投產,前裝甲為80mm,坦克全重達到了44噸。“黑豹”與先前的德國坦克截然不同,最先採用了傾斜裝甲。黑豹坦克採用了660mm寬履帶,強力的發動機(換裝了高達700馬力的HL 230P30發動機),機動越野效能非常優秀。
黑豹投入作戰後,防護效能以及火力等方面優勢絕對優於T-34以及M4,戰損比方面黑豹面對T-34是1:5,面對M4謝爾曼是1:9,此外黑豹還是最先安裝紅外夜視儀的坦克,開創了坦克夜戰裝置時代,
黑豹絕對是二戰後期最為成功作品之一,在後期德國坦克生產中平均產量最高,D、A、G三中型號達到了6042輛,但是其工藝複雜,產能難以與T-34和M4坦克相比,在數量上處於劣勢地位。
虎式重型坦克(二戰坦克無冕之王)虎式坦克是二戰中最著名、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坦克之一
火力方面,虎式坦克配備88mm炮是二戰時殺傷效率最高的坦克炮,虎式坦克能有效在戰鬥距離擊穿盟軍坦克的正面裝甲,裝甲方面,虎式坦克使用鎳合金鋼裝甲,前裝甲102mm,側面裝甲82mm,這樣的裝甲能在正常交戰中抵擋絕大部分炮彈。
虎式坦克自1942年下半年服役,虎式坦克在戰爭中擊毀了大量的敵軍坦克也包括其它火炮,這使它成為所有盟軍坦克危險對手,由於德國虎式坦克擁有的巨大威力,在二戰中幾乎是無敵的。例如在1943年2月哈爾科夫反擊戰中,黨衛軍第二裝甲軍的三個虎式坦克營,幾乎全殲了蘇軍的波波夫機動軍團(第6坦克集團軍)。在一次戰鬥中,2輛虎式坦克在短短的一小時內,向兩公里外的蘇軍坦克旅輪番開火,當場摧毀16輛T-34-76坦克,追擊過程中又摧毀18輛蘇軍坦克,自身卻毫髮未傷。
整個二戰中,虎式的擊毀記錄不完全統計為9850輛,要知道整個二戰德軍一共才生產了1347輛虎式,可見虎式恐怖的戰鬥能力。
IS-2重型坦克(蘇聯為“伏虎”而生的重型坦克)近代戰爭的常態是一方出現了新兵器,另一方就要研製出更新的兵器來針對他,IS-2重型坦克就是針對虎式坦克而研製的。is-2坦克重46.2噸,裝備了著名的122mm坦克炮,這種坦克炮威力及穿甲能力極強,即使在2000畝距離上,可以擊穿德國虎式重型坦克,在戰場上甚至出現過,蘇軍一輛IS-2坦克與德軍一個連的Ⅳ型坦克交戰的例項,交戰距離為1500米。結果,這輛IS-2坦克僅用榴彈就敲掉了7輛德軍Ⅳ型坦克,而這輛IS-2坦克完好無損。裝甲防護方面,正面裝甲120mm,側面90-95mm,裝甲防護能力與虎式旗鼓相當,其強大的火力和堅強的裝甲防護力,讓德軍統帥部指示,德軍坦克應避其鋒芒,在有掩體的地形上對其設計。
is-2坦克在二戰蘇德戰場上廣為運用,立下赫赫戰功,加速了德意志帝國的滅亡。庫爾斯克會戰結束後,蘇聯組建了以is-2重型坦克為核心的重型坦克團,這些重型坦克團在白俄羅斯戰役、解放烏克蘭戰役、維斯瓦河-奧德河戰役,以及攻克柏林和遠東戰役中,蘇軍都廣泛使用IS-2重型坦克,給納粹德軍和日本關東軍以毀滅性打擊。
-
3 # 利刃號
二戰中,我們見識到了許許多多的武器變革,坦克作為當一不二的陸戰之王,在二戰中的各大戰役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德國更是出色的使用裝甲力量進行的閃電戰在戰爭初期中期橫掃蘇聯英國與法國等國。戰爭中誕生了許多款著名的坦克,這些坦克都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首當其衝的便是德國的虎王以及虎式坦克。作為德國在二戰中最負盛名的武器,其厚實的裝甲與兇猛的88毫米炮配合蔡司生產的高精度瞄準,在登場之初便壓倒了蘇軍與盟軍的裝甲力量。虎式與虎王的誕生,在一定的時間內挽回了德軍的頹勢,推動了坦克在重型化方向的發展。
蘇聯作為大兵團作戰的踐行者,同樣也誕生了數款優秀的坦克。其設計製造的T-34坦克是二戰中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在蘇德戰爭中,T-34憑藉著數量的優勢以及不錯的效能,成功消耗了德國裝甲兵的有生力量。而IS-2作為蘇聯對抗虎式的得意之作,厚重的裝甲引起事後美國的效仿。
而美國,則誕生了諸如坦克豪傑謝爾曼、潘興等著名的坦克。作為美國工業化生產下的產物,其產量巨大,為中期盟軍火力補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英國則用謝爾曼的底盤,架上85毫米炮,成功演繹小車抗巨炮,成為德軍裝甲力量的夢魘。
除此之外,法國在早期研製的FT-7坦克,雖然火力薄弱,但是其裝備的旋轉炮塔,則是首開先河,使後來者紛紛效仿。除此之外,其他國家研製的坦克與殲擊車,都給戰後坦克的研製帶來了許多的貢獻。
回覆列表
影響大,德國用坦克和飛機橫掃歐洲,可以說,坦克在二戰扮演了主角,德國虎式,蘇聯t34英國尋洋,美國謝爾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