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圖文繪歷史

    說甲午戰爭之前,先翻翻以前的歷史,50多年前鴉片戰爭時,全國有幾千名孝廉名仕上書朝廷“宜戰不宜和”,結果被時任兵部尚書的裕德全部扣壓。甲午戰爭20年前,時任雲貴總督劉長佑屢次上奏,討伐日本,消除侵略根源,但受到朝廷無視與譏諷。

    圖為晚清愛國重臣劉長佑。

    1894年甲午戰爭時,一個個喊著主戰,但實際上卻畏首畏尾,戰敗後更是鴉雀無聲,無奈70多歲的李鴻章再次充當和事佬,馬關條約簽訂之後清廷的愛國熱情一下高漲起來,紛紛彈劾李鴻章。

    圖為北洋水師士兵照片。

    再提一件事,1895年甲午戰爭清朝慘敗後全權代表李鴻章前往日本談判,時年73年,日方首相伊藤博文55歲,外交大臣陸奧宗光才52歲,看在眼裡的李鴻章為了展示天朝大國氣度,又為了緩和氣氛,說咱們10年前曾見過面,你當時自謙為學生,尊我為老師,而伊藤博文冷冷地迴應,10年前在天津,向貴國進言大清朝現狀堪憂,需大為改進,但依舊不圖改進,至今日完全是自找的。這件事能看出10年前大清還是高傲在上,10年後再高傲只是可笑的譏諷。

    當然李鴻章面子很值錢,一顆子彈少賠一億兩。

    以上三個例子可以看出,甲午戰爭慘敗是不是劍指李鴻章?不是,晚清已是十分腐朽,國中無國,赤誠志士也有,但被黑暗的朽氣所壓制,李鴻章算愛國志士嗎?當然算,30年的北洋水師算是嘔心瀝血,但在甲午戰爭幾天之內付之一炬,李鴻章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戰爭期間自己的外甥張士珩更是充當日軍的間諜,提供情報。

    圖為翁同龢。

    戰爭以後的結果可以看到,翁同龢主政中樞,榮祿掌管北洋,袁世凱訓練新軍,宮廷矛盾,戊戌變法,都始於甲午之敗,而清朝覆滅也始於甲午,所以甲午戰爭是李鴻章之錯,但又不僅是李鴻章之錯,李鴻章就是個悲劇人物。

  • 2 # 史可見證

    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原因很多,但基本上都與李鴻章有關。

    首先就是上至清庭掌國的慈禧,下到執掌實際軍權的李鴻章都對中日甲午戰爭必然爆發沒有清醒的認知,廟算已敗。

    歷史上中日共發生過五次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已經是第四次中日間的戰爭了。而中日甲午戰爭可以說是日本蓄謀已久,決不是中國單方面的退讓與妥協所能避免的了,那些所謂避免中日甲午戰爭的理由根本不存在。我們不妨來看看中日前三次戰爭。

    1、白江口之戰:唐朝(西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因百濟進攻新羅,唐高宗應新羅求援出兵、百濟敗後向日本求援,唐新聯軍於白江口擊敗日百聯軍滅百濟。日本安分了數百年。

    2、元日戰爭(1274年至和1281年),兩次蒙元都因颱風而敗北。

    3、萬曆北韓戰爭(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明朝出兵援助北韓對豐臣秀吉之戰、日本方面稱為“慶長·文祿之役”,北韓稱“壬辰衛國戰爭”。明朝出兵援助北韓對豐臣秀吉之戰(公元1592年、1597年,明萬曆十九年,萬曆二十五年,日天皇文祿元年,慶長三年),所以日本方面稱為“慶長·文祿之役”,北韓稱“壬辰衛國戰爭”。豐臣秀吉以武力統一了戰國時代大名紛爭的日本後,自感實力強大,迫不及待地發動對中國的戰爭。早在戰國紛爭階段,他奉命征伐時,就說過“圖北韓,窺視中華,此乃臣之素志”。所以兩次豐臣秀吉發動的戰爭都是目標是打敗中國,然而均為中朝聯軍徹底擊敗。使日本又意識到與中國作戰的時機不成熟,於是江戶幕府馬上又採取對中國表面上睦鄰友好的政策。

    由前三次中日間戰爭可知,日本早在唐朝期間就已有入侵亞洲大陸的野心,到明朝時,以豐臣秀吉為代表的日本朝野更是心中慾望強烈。1855年,日本明治維新精神領袖吉田松陰公開宣稱:“一旦軍艦大炮稍微充實,便可開拓蝦夷,曉喻琉球,使之會同朝覲,責難北韓,使之納幣進貢,割南滿之地,收臺灣、呂宋,佔領整個中國,君臨印度。”至此,日本對中國發動戰爭已避無可避。

    其次,敗於以分裂的中國迎戰統一的日本。

    同樣是被列強艦炮打開了國門,中日兩國卻一個走向了分裂、一個走向了統一。

    清庭因第二次鴉片戰爭維繫皇權最大的一支武力僧格林沁所部全軍覆沒,而徹底失去了對以李鴻章為首的督撫勢力的制衡。

    根據清代制度和慣例,無論何種軍事行動,一旦戰爭任務完成,八旗必須遣返防地,綠營必須遣返汛地,團勇則須解散歸農,統兵將帥則各歸建制。淮軍正是屬於餉由地方自籌將由李鴻章任命、兵由將領招幕的團勇。然而,李鴻章拒不執行清庭裁撤命令,自僧格林沁戰死後,清朝廷已派遣不出領兵大將,而國家正規軍又不足依恃,1870年李鴻章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後,淮軍長期防守北疆的門戶,擔負國防重任。我們來粗略看看淮軍佈防與作戰情況:同治九年(1870)至光緒八年(1882),淮軍所防區域為直隸、保定、天津、山東、江蘇、吳淞海口、湖北、山西、陝西等地,約四五萬人;1884年中法戰爭時,佈防北洋及經擴充分防各地的淮軍共有一百三十二營;1894年中日戰爭時,淮軍增擴至一百四十六營。

    而且李鴻章借籌建北洋水師之機更是將北洋水師軍權也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

    這就造成清庭主要有戰鬥力的部隊的旁落於李鴻章為首的督撫手中,國家實際分裂狀態;

    而日本卻透過倒幕運動、維新變法,撤宗藩、立郡縣,建立了以明治天皇為核心的君主集權制。

    再有就是普遍的貪腐無度造成軍隊戰鬥力低下,李鴻章則是貪腐的典型。軍隊中將領也大肆任用私人。

    以北洋水師為例,在組建之初李鴻章就向德國有關方面索要鉅額回扣暴露,此案為當時轟動性的醜聞;

    在甲午戰前年軍費為四百萬兩的北洋水師,能被在北洋供職的德國軍官查出北洋水師鎮定兩大主力艦隻的主炮一共只有三發炮彈。而由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電報可知北洋水師動力煤也常常不足。由此可知,李鴻章麾下的淮軍和北洋水師平時能談得上有什麼訓練麼?那麼這樣的部隊戰鬥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而負責供應北洋水師軍需的是李鴻章的外甥張士珩為軍械局總辦負責軍火調撥,卻使北洋水師長期彈藥奇缺。

    張翼是開平煤礦總辦(醇親王前侍從)負責供應北洋水師動力煤,醇親王可是李鴻章的上司,而且李鴻章還是開平煤礦分紅的最大受益者,七拐八繞都是自己人。

    北韓戰場上率先逃跑的統兵主將葉志超、旅順守軍總辦龔照璵早置諸軍於不顧,於日軍進攻前一天逃往煙臺,而這兩個均是李鴻章安徽老鄉又是李鴻章一手提拔最後都沒被處斬;

    海戰逃跑的方伯兼被處斬當然公正,但同樣逃跑的蔡廷乾和吳敬榮在犯下大錯之後被輕判,後來還能飛黃騰達,不就是因為這兩個是留美學童,而當年曾國藩死後主辦留美學童的正是李鴻章,嘿嘿按當時官場上規則來說李鴻章與這兩個可是有師生之宜的。

    還有就是國戰關頭李鴻章在黃海海戰後令北洋水師消極避戰,丁汝昌多次建議出擊均被否決,最後讓日本艦隊堵在軍港中被水陸圍攻全軍覆沒。

    最後就是李鴻章李經芳父子在日本有重大經濟利益,為某私利而無視國家民族利益。

    李鴻章在日本茶山煤礦投資數百萬兩白銀,其子李經芳在日本擁有三個洋行。李鴻章與日本大做精煤(軍艦動力煤)、大米這種軍需物資買賣,即使是中日甲午開戰後李鴻章也仍然以合同是戰前所訂為藉口照供不誤。

    而更加荒唐可笑的是甲午戰敗後,清庭按日本要求派出的中方談判代表恰恰是在日本有重大利益的李鴻章李經芳父子。這就難怪《馬關條約》能談得比《辛丑條約》損失還要巨大了。

  • 3 # 浩蕩揚子江

    不能完全怪李中堂,老李對建立大清的海軍力量出力是很大的,可以說是殫精竭慮。但他在朝廷中的政治對手,可不是這樣看的,尤其是管財政的戶部大臣翁同龢,他是清流的領軍人物,他和李中堂始終不對付,十年中沒有給北洋水師增購一艘軍艦和一發炮彈。把本該給北洋水師的軍費,拔給了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李中堂對北洋水師的戰鬥力心知肚明,所以一直避免與日本人決戰,當然他也是儲存實力,怕自己手裡的牌賠光了。大清上下個個都為自己考慮,目光短淺固步自封,而不是考慮怎樣克服弊端富國強兵,甲午的慘敗遲早會發生。

  • 4 # 親等我回來

    肯定啊!李鴻章就是靠淮軍發家的。在黃海海戰結束後,剩下的北洋水師軍艦全部都躲在威海衛,提督丁汝昌要出戰。李鴻章不讓打。主要還是想儲存實力。李鴻章有北洋水師在朝廷就有他說話的份。後面大家都知道了吧。

  • 5 # 白樺黑土

    甲午之敗有許多敗因.客現因素是清廷腐敗.文官斂財,武將懼死.1百本明三臺維新己有26年.初見成果.國力漸強.睦仁天皇用和歌鼓惑臣民凝聚.君臣一心……

    直接原因是李中堂操控北洋軍.葉志超為代表的貪生怕死之輩,從平壤一退退過鴨綠江,(五百里喲)給小日本注入求勝雞血,最後威海陸基被日本佔據、海軍丟失母港.只剩下拼命嘍!

    甲午之敗多聽中國幾位軍事專家公論.方能知恥而憤.復興雪恨!

  • 6 # 明月清風閣

    甲午海戰戰敗的原因的確不少。但可以肯定的是李鴻章的責任首當其衝!最直接的體現現就是用人方面,北洋艦隊海軍提督(司令)丁汝昌。丁汝昌為李鴻章淮系,沒有什麼指揮才能,但有一個優點就是特別聽李鴻章的話。丁汝昌最後自殺殉國也算是一個不怕死的將領,但當一個管帶都費勁,更何況統率龐大的北洋艦隊了。還有著名的“逃跑將軍”葉志超,也是李鴻章的嫡系,早年在國內鎮壓捻軍時可是兇猛的很啊,結果在平壤讓日本人嚇的狂奔五百里。北洋海軍開戰之際濟遠艦,廣甲艦倉皇逃竄,濟陽還無恥的打出了白旗,急於逃亡。在濟遠高速逃命的過程中直接撞上了身中數彈的揚威號(主力艦之一),導致揚威無力迴天迅速沉末,管帶林履中推開救援人員遊向揚威號壯烈殉國,揚威超勇姊妹艦全部沉沒。廣甲艦管帶吳敬榮在戰後竟然被李鴻章保了下了,丁汝昌讓他駐守北幫炮臺,結果第二天吳敬榮又帶著部下逃跑了,日軍不費一兵一卒佔領了北幫炮臺。即使如此吳敬榮不久後又擔任了南洋水師的管帶,真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啊!還有雙方實力面前,清朝海軍雖然總體噸位比日軍高,但參戰的就北洋艦隊,單是數量上就比日軍少兩艘,北洋艦隊的三艘魚雷艦也沒有發揮大的作用。軍建方面,北洋艦隊多數老化,經費不足。可能有人說了都是慈禧拿去修頤和園了,要不就說翁同龢和李鴻章作對不給經費。這可冤枉翁同龢這個老頭了,遠的不說,甲午海戰前十幾年朝廷撥下軍費4000多萬兩,實際用到海軍上就1100萬兩,其中3000多萬兩被中飽私囊。這些錢夠給慈禧修幾個園子的?洋務運動30年餘年,花費無數鉅額資金,李鴻章一昧的主張避戰,避戰,別人都騎脖子上了還要避戰。與英法德俄不等相抗也還罷了,為何連日本都不能一戰?光緒皇帝怒斥李鴻章“怯懦規避,偷生縱寇”,命令北洋海軍集結兵力,迅速出戰。但李鴻章無動於衷,繼續堅持“北洋千里,全資遮蔽,實未敢輕於一擲”。令海軍“惟須相機進退,能保全堅船為妥”。即使甲午海戰後,李鴻章還下令剩下的北洋艦隊避戰保船,令龐大的北洋水師龜縮在威海衛,成為了日軍的活靶子,日軍以1:10的代價全殲北洋艦隊。那麼多北洋英魂是真正的憋屈而死。此戰後,北洋水師主力全軍覆沒,舉國之力打造的亞洲第一艦隊魂飛魄散,標誌著洋務運動30餘年的成果功虧一簣,全國勒緊褲腰帶擠出來的近代化海防建設付之東流。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會更加嚴重,刺激了其他列強的味口,割地賠款。主權盡失。清政府竟然還讓軟弱的李鴻章和其養子李經方為全權代表去簽訂條約,三國干涉還遼後日本壓力巨大,為了迫使李鴻章快速簽訂條約略施小計在第三輪談判後小山豐太郎刺殺李鴻章,第四輪談判時日本又提出白銀三億兩的天價,最後以賠償白銀兩億兩,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等,開放港口。李鴻章終於被嚇魄了膽,早忘記了清政府的指令,迅速簽上自己的大名回國,自此以後各種條約列強點名道姓的要李鴻章去簽訂,畢竟列強太喜歡這樣的李鴻章了了!當時還拿伊藤博文和李鴻章對比,諷刺的笑李鴻章為“東方俾斯麥”,現在這句話倒成了李鴻章孝子賢孫詭辯的真理,可笑至極!

    (李鴻章)

    當時中國的政治制度落後,體制落後,技術和動員兵力落後,訓練不足,軍官腐敗。日本方面蓄謀已久準備充分,而李鴻章戰爭爆發後極力奉行“避戰自保”的方針,貽誤戰機,愚昧至極。幻想依靠外國調停,信奉“武器決定論”。李鴻章家屬甚至倒賣北洋艦隊武器,北洋艦隊成了李鴻章爭名奪利的利器,侵吞國庫貪汙的捷徑,北洋水師成了淮系的北洋。大部分軍官都是李鴻章的嫡系,貪汙腐敗,軟弱無能,任人唯親,北洋水師五個指揮官沒有一個是海軍出身,而留洋歸來,多次去歐洲監造軍艦的鄧世昌卻只能屈居人下!甲午海戰焉能不敗?李鴻章焉能洗白?

    關於李鴻章其他劣跡請看我早先的幾篇文章這裡就不多說了!總之,落後就要捱打,別叫屈。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 7 # 手機使用者61959222822

    全是李鴻章的過錯也不多。早10年,日本軍艦實力趕不上中國,它也不敢來。正因為看到軍隊實力己超過中國了,才敢因北韓事變進攻北韓並進攻中國!北洋水師成軍後未再買一艘軍艦。而日本上至皇后,下至老百姓把嫁裝,壓箱底的錢都貢獻出來買軍艦,到1894年,日本大都是新型軍艦,航速快,大炮多,而且採用黃色火藥,而北洋水師都為老式軍艦,採用黑火藥,火炮也少,炮彈也有限。日本就是看到這些差距,才敢來。因為甲午戰敗不能全怪李鴻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程建設中哪些屬於重大危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