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活得就是個心態

    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也就是兒女還未組成新的家庭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即“三口之家”“四口之家”。它是我們人生的起點、成長的搖籃。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福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

    原生家庭生活是我們人生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必須正視原生家庭的不完美和它帶來的負面影響,並把它降到最低。如何正確處理好家庭關係是我們一生要做的事,也是影響我們每個人幸福感的重要引數。因此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重視家庭關係的經營和修復,正確處理好和父母、兄弟、姊妹的關係。

    家是生我們、養我們的地方,我們必須愛護它、珍惜它。和父母家人有意見分歧和產生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我們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沒有不良的關係、只有不良的溝通!時時刻刻要牢記:家是講愛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遇事多溝通、多商量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血濃於水的親情是我們人生最大的寶貴財富,是我們佔勝人生任何困難的力量源泉。

    每個家庭都客觀存在或大或小的家庭矛盾,它會伴隨我們一生,成長長大。不理解、不重視、不支援、代溝,溝通不到位、發脾氣甚至家暴都是影響原生家庭不和諧的常見現象。愛和親情就是我們解決問題的一把金鑰匙。保持淡定與良好的心態同樣重要。

    老話說:聽人勸,吃飽飯。聽話是一種能力。父母的話都是為了你,父母的愛是天底下最無私的愛。

  • 2 # 鄔教練

    除了克服。還有一種行為是:接納,從內心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依據自己的相處預期和父母相處的實際表現差異。主動溝通。

  • 3 # 一生心醫師

    在心理諮詢過程中,我們要追根溯源,很多來訪者的心理問題與童年時期的創傷有關,建議你買本[美] 蘇珊·福沃德 與克雷格·巴克 著的《原生家庭》,此書中有些修復童年創傷的方法。

    所有的心理問題,一定是內心世界先出現問題,時機一到,就會在現實世界呈現出這樣那樣的症狀,我們一定要找到症狀背後的根源,並把根源去除掉。

  • 4 # 王享瘦和李享胖的日子

    怎麼克服?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要活成自己不喜歡的樣子,努力經營生活!

    1我媽特愛聊天,原來沒有電話,沒有防曬霜,朋友遇到了,在路邊推個腳踏車能聊兩小時,東家長西家短,跟著還要被迫一起站那等著,還要被迫打招呼,有情緒就要被罵不懂事,朋友誇我幾句還要被我媽一頓數落爆料,總之是別人家的孩子好!現在有電話了,各種app了,提醒自己不要東家長西家短的八婆

    2我媽特愛聽鄰居說啥,不聽親人的,遇到過幾次事,都覺得我媽的閨蜜們都不好,不是挑撥離間就是給我媽出招窩裡橫的……哎,太複雜了,我現在警告自己,人際關係一定要是良性的

    3我初中的時候,父母離異了,我從小一直住姥姥家,說對我影響,應該是不想生孩子怕我自己處理不好,如果有了孩子,我一定自己帶著孩子!平時和老公磕磕碰碰吵架時,激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會猛然間看到我爸媽吵架的樣子,我怎麼也像我媽那樣了呢,不想成為我媽那樣,不想成為母老虎!努力克服吧

    怎麼處理和這樣父母的關係?

    我爸從離婚開始就沒聯絡過我們了,沒有撫養費,所以,是老死不相往來的!

    我媽這裡就是不要太較真,距離一定要遠,遠了香近了臭,說話要謹慎,因為她會記仇,翻小腸,好幾年前的事都能拿出來,翻來覆去,的確會很無力,就算最後說我沒良心,我作為晚輩也無力反駁!人處中年,很多不易,各自保重吧

  • 5 # 焦點思維

    原生家庭產生的心理障礙是什麼?

    原生家庭對我們的負面影響,主要是指批評懲罰型的家長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讓這些人內心深處覺得自己不夠好,缺乏安全感,孩子小的時候因為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家長的暴力行為包括語言暴力,會讓他們在內心產生嚴重的不安全感,而這種不安全感如果沒有及時消除,在她長大以後會表現出很多不好的性格特徵,比如膽小自卑,唯唯諾諾,怨天尤人等等,一個人的性格其實是家庭和社會環境兩方面造成的。

    原生家庭父母型別

    如果你在一個悲慘的環境中能成長,並且已經養成了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雖然你的這套觀點當時對你是管用的,但是長大以後隨著環境的改變,這條觀點很可能已經不管用了。而且隨著你的成長,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但是由於價值、規則和信念深藏於潛意識之中,被預設是正確的,而且一般沒有人會察覺到隱藏在自己潛意識裡的這些要素,所以人的性格很難改變。

    如果你的父母是鼓勵型的,在你犯錯誤的時候,不會受到懲罰,而是鼓勵你在錯誤當中總結經驗教訓,那麼你就會得出一個結論:放縱是可以的,是學習進步的一個過程。反之,如果父母是懲罰型的,在你犯錯誤的時候,你受到的是批評懲罰,你的結論就是犯錯誤是不應該的,犯錯就要受到懲罰。比如,你小時候吃飯的時候不小心把碗打破了,你爸爸拍桌子罵你,長這麼大了,一個管一個管都管不住,真是個廢物。這樣的父母會給孩子以後的生活建立一種信念和規則,而這種信念和規則會對孩子以後的人生造成極大的危害,一個人認為犯錯就要受到懲罰,這種人對別人要求就會很高,對自己要求也很高,不允許自己犯錯,也不允許別人犯錯,這樣的人際關係就不會好。而且不允許自己犯錯,那麼在生活當中受到一些挫折打擊,就會抑鬱焦慮,走不出來。

    一個人的性格是如何養成的?

    成長經歷對我們產生的負面影響和原生家庭的生活經歷都會對我們性格的塑造產生巨大的影響。中國有句古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很多人認為性格是不能改變的。甚至很多做心理工作的人也是這樣想的,那麼性格的核心是什麼?原生家庭又是如何對你的性格產生了影響?如果這個核心是可以改變的,那麼你的性格自然也是可以改變的。原生家庭對你的影響的就是過去的經歷在你腦海中留下的記憶,你過去的經歷和記憶影響了你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生活中的經驗和經歷。這三樣東西的總和就是你的性格,它們決定了你對自己和對這個世界的基本看法,並且在你的潛意識裡面,對你的性格和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比如你小時候犯了一次錯誤,受到了父母嚴厲的懲罰,這個經歷讓你學會了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做什麼是不對的;第二件事,就是犯了錯誤就會受到懲罰;第三件事,覺得自己不夠好。性格的外在表現就是你的情緒和行為模式,一旦性格發生變化,你的情緒和行為模式就會發生改變。比如,你總是在考試前情緒很緊張,因為考試成績不好的話,家長可能會不高興,而且你會覺得自己很差勁。那麼如何改變這種情況呢?

    如何消除原生家庭的心理障礙?

    孩子小的時候,對孩子來說父母就是權威。那麼,父母批評懲罰就會給孩子建立一個不好的價值和規則,父母的嘮叨讓孩子被動接受她不想要的信念,而孩子在犯錯時打他罵他,這更是在孩子的心裡灌輸了負面的信念。如果這種負面的信念,價值和規則不斷重複,就會給孩子產生性格方面的心理障礙,這樣就更嚴重了。

    如果你小時候有一個悲慘的成長環境,給你留下了很多不堪回首的記憶,儘管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記憶無法改變,但是過去經歷留下的價值、規則和信念是可以改變的,並且這三個要素才是影響我們性格決定因素,而這三個要素也是我們可以有意識去改變的。 那我怎麼改變自己的性格呢?

    第一、改變你的價值排序。從原來一定要保持考試成績,進入班級前5名,認為考試改為考試好不好不重要,認為人際溝通能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這樣你在。 考試以前自然就不會緊張了。

    第二、改變規則。考試成績不好不在受懲罰,父母不會責罵你,這樣你的壓力自然就減少了,心情也就不會太緊張。

    第三、改變信念。無論你的成績怎麼樣,父母對你有什麼樣的評價,你都覺得自己挺好的,這樣在考試以前你的情緒也不會起落。

    只要我們從這三個方面開始改變,即改變自己的價值排序、規則和信念,我們就能慢慢改變自己性格里的缺陷,那些由原生家庭對自己產生的心理障礙也會慢慢改掉。

  • 6 # 小紅701

    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姐妹,是無法自我掌控的血緣關係,也是一生走南闖北都沫不去的關係,更是難免的一起生活過的親人。不管父母兄弟姐妹多麼大的缺點,或者對自己有多大傷害,學會接納,揚長取短。人生苦短,血濃於水,往事如風,忘卻悲痛,振作生活。能處就處,無奈避之。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只是社會人與人的相處,難免有予盾,親情的確有時會有解不開的結,這就看親人互相的諒解和化解了。我個人認為,原生家庭中的人人都需耍認可,接納,學習,理解,諒解,化解。如不然原生家庭只會散情分裂,不團結。

  • 7 # 文怡暖身

    原生家庭的影響根深蒂固

    它就像一根根細小的鋼針,藏在你身體的每一個角落,你用盡一生去嘗試拔掉它們,但它們前仆後繼,滅不了,逃不掉。

    它們就像雕刻的烙印一般深深烙刻於腦海,即便我們刻意的去迴避它,但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你會發現,一切的努力既有成效又很徒勞。

    原生家庭的惡劣後果

    當你發現,你的性格中有太多太多負面的東西時,那便意味著,你已經發現原生家庭帶給你的影響,這是一個正向的訊號,提示你要做出改變了。

    他們已經放棄了自己的人生,他們心中對於“人是不可能改變”的這一執念深信不疑,無論我們如何勸說,他們都是無動於衷,甚至會認為我們在忤逆他們,是大逆不道。

    他們會罵你滾,罵你不孝,將你的好心幫助當作下作的圖謀不軌。

    久而久之,子女的心會冷,當一次又一次的溝通都以罵戰結束;當一次又一次的滿懷希望都以痛苦失望收場,家庭決裂便已初現端倪。

    堅決改變,不要讓下一代深受其害

    六歲時,爸媽離婚;25歲時,與父親對薄公堂;30歲時,與母親決裂;如今,我品嚐了岳父岳母及妻兒帶給我的一生所求的愛與溫暖,作為回饋,我拼盡全力向他們學習家庭經營之道,學會愛人愛己。

    我不建議你和我一樣,因為真的太痛苦了,那種一生至簡的所求在最應該給予你的父母那裡卻永遠得不到的痛苦,撕心裂肺。

    看著無辜的孩子,思考著自己身上的問題;我決定改變,透過大量的閱讀、體會、實踐、總結,我越來越樂觀,對生活也越來越充滿希望。

    所以,如果你的父母尚存一絲希望,我都建議你和他們積極溝通,讓他們真正瞭解你的心意,家庭和睦是每一個原生家庭的孩子最渴望的東西。

    但是,如果......我建議,徹底改變自己,力求做一個與父母不同的人;讓時間沖淡隔閡,用心去愛每一個愛你的人,和那些能讓你快樂的人在一起。

  • 8 # 上海潮樂心理診所

    在中國社會背景下,原生家庭是一個很沉重的名詞,代表了很多童年創傷,成年後就會或多或少的體現在社會適應上,或是自卑怯懦,或是不敢真實表達自己,即使有些人社會適應良好,內心卻經常很痛苦,無法享受自己外在成功取得的成就感,更不要說有些人社會適應能力較差,依然活在父母的陰影下。

    自我的療愈和個人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或許我們比較幸運,能在成年後遇到二三知己,這樣的朋友能夠真心善良的對待你,能傾聽你的痛苦,允許和擁抱你的悲傷,那麼恭喜你,在這些關係的互動中,你會被療愈的;假如沒有那麼幸運,由於原生家庭的影響,從小的性格比較內向,也不善交際,幾乎沒有什麼朋友,那麼也別悲觀絕望,可以自己學習心理學知識或者找專業心理諮詢師諮詢,這個也會讓你得到很好的治癒。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反覆,有時你還要在自己很虛弱的時候再分出一些力氣去讓自己變得強大,種種磨難中,記得心懷希望,記得對自己好一點,不要老是批評和打擊自己,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

    中國儒家孝道講究子女要服從父母,在現代的時間看來,卻是要與時俱進稍作改進。在社會大眾的認知中,養育之恩大於天,要全然的體諒父母,逆來順受,不論父母對你做過什麼,他們把你養大這一件事就可以抵消所有的過錯,而且不止是抵消,還多出很多恩情需要你銘記五內,這種霸道的論調、愚孝的邏輯已經不適合作為現在的價值觀,隨著80、90後意識的覺醒,我們在體諒父母輩艱辛付出的同時,也期待他們能看到自己曾經傷害過孩子的地方,真心的說句對不起,注意這裡不是要求父母要做到完美,也不是不體諒父母的不容易,只是希望在原來社會共識的基礎上,發展處多元的價值觀,也有一種價值觀是允許子女表達對父母的怨恨,因為只有恨得以表達,愛才能夠流淌出來,也不要低估子女對父母的忠誠和愛。

    可悲的是父母輩鮮有這樣的自我覺悟,他們本身成長的過程中就受到了各種各樣的的傷害,本身或許也很痛苦,所以歸根到底,我們要對自己負起全部責任,不期待去改變別人,不期待自己被拯救,而是從自己身上發展出力量愛自己,拯救自己。針對文中第二個問題,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先進行物理隔離,比如從家裡搬出來住,另外在和父母接觸的過程中,可以從內心認可自己,不被他們的言語所攻擊和影響到,這是個結果,要做到這一步需要一個長時間的學習和成長過程,找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諮詢也可以幫到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希望俄羅斯強大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