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584829437339

    1.

    現在有種說法,說“明朝打了兩百多年都沒能征服蒙古,清朝幾十年就解決了”。

    這是一個錯誤觀點。

    我們回溯到明朝建立之前。

    那時,大蒙古政權正如日中天。

    蒙古人不但在中原故地建立了有史以來疆域最大的“大元”,更與四大汗國一起,打造了煊赫一時的草原帝國系。

    那時,整個歐亞大陸的眾多民族與國度,都在蒙古人鐵騎鳴鏑的赫赫武功裡屈服戰慄。

    但是,紅巾軍一通鼓響,讓漢民族成了全世界受蒙古壓迫民族中挺身而起的最大群體!

    隨後,順應時代洪流的朱元璋,以革命家和解放者的姿態,靠天才加實幹家的奮鬥,締造了大一統帝國,大明完成了對大元的法理及民意征服!

    大哉乾元”的帝國夢想灰飛煙滅,連它的末代皇帝“順帝”的諡號也來自大明洪武皇帝御賜。

    蒙古人被從錦繡繁華的中原腹地趕回了不毛之地,辛苦多年建立起來的民族自信與歷史榮耀一朝喪盡。

    不但如此,朱元璋更以宗主國的身份向其他蒙古汗國宣示權威,史書寫得分明,幾大汗國無一例外,全都遣使來朝,入貢輸誠——明朝完成了對蒙古系政權的權力征服!

    再補充一個細節。徐達、常遇春攻破大都時,來到中原的30多萬蒙古人只有6萬人逃回漠北,絕大多數永遠地留在了明朝,心甘情願地做起了新王朝的順民——明朝完成了對蒙古人心的征服!

    多年後,野心勃勃的明朝叛將努爾哈赤還在書信裡用這事來羞辱蒙古林丹汗。但是他不會想到,一百多年後,歷經九死一生從俄國逃回的土爾扈特人,向他的玄孫獻上了象徵土爾扈特人忠於國家的明證——一顆被珍藏多年的明朝皇帝御賜印綬!

    在土爾扈特部眼裡,他們是強大中央王朝的治下之民,這個王朝彼時叫大明,現時叫大清。

    2.

    與漢唐成立之初對北方強敵採用和親甚至稱臣的屈辱做法不同,

    明朝出於穩固政權的需要,在前80年裡對地理概念上的蒙古(即今天的內蒙古和外蒙古)始終保持著凌厲的攻勢。

    明軍深入塞北,在今天的貝爾湖流域滅掉北元勢力,徹底斷送大元王朝復辟的可能,明軍犁庭掃穴五徵漠北,以今天美國軍隊的心態,對可能出現的戰略威脅進行強硬打擊。

    明成祖還在蒙古人心目中的聖地、蒙古精神的發源地——斡難河地區設立了斡難河衛。

    在長達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明朝一次次地完成對蒙古的高烈度、高強度征服。

    不僅如此,明朝還對遠邦蒙古族裔進行強力威服,使自詡當世成吉思汗的草原獨狼——“瘸子”帖木兒折戟沉沙。

    在推翻西察合臺汗國,擊敗奧斯曼土耳其並控制阿拉伯半島,建立赫赫有名的“帖木兒帝國”之後,帖木兒在撒馬爾罕召開“蒙古人大會”,舉起了“反明覆元”的大旗,積極為遠征明朝做準備。

    帖木兒聯絡蒙古諸部,本以為會受到熱烈響應。可誰知道,蒙古本部的韃靼和瓦剌都爭先恐後地派出使者,嚮明朝通報資訊並表示忠誠——足見明朝對蒙古的影響力和震懾力何等強大!

    就在帖木兒拼湊了20萬人、詐稱50萬大軍大舉東征之際,明朝做出了強硬的兩手準備:一面由大將宋晟在新疆哈密衛及河西地區備邊,集結精銳大軍隨時準備對遠來之寇給予迎頭痛擊;一面由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近三百艘巨型戰船,載著27000多精銳馬步三軍,由江蘇劉家港出發,浩浩蕩蕩駛向了南洋。

    明成祖派鄭和揮軍出海,絕不是通使那麼簡單,其戰略意圖非常明顯:必要時,從西南海岸線登陸阿拉伯半島,截斷帖木兒的歸路。

    明朝的安排顯然讓帖木兒遠征大軍陷入了空前的戰略被動,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帖木兒猝死遠征途中、大軍立即班師回國,東征之事再也無人提起。

    後來有種說法,帖木兒是被明成祖海陸包抄的作戰計劃嚇死或者愁死的。這話雖像一句玩話,卻並不是空穴來風。

    這就叫,棋高一著,引當世英雄競折腰!

    經此一役,中亞以及西亞諸國皆正式尊奉明朝為“天朝”。帖木兒的繼任者沙哈魯放棄反明,承認自朱元璋時代即確立起的明朝宗主國地位!

    為了威服遠國,顯示大明強悍國力與軍力,永樂十八年,明朝舉辦了一場前無古人的“國際大閱兵”!

    這一年,在6000精銳明朝騎兵的護衛下,一支來自中亞、西亞20多個國家、超過600人的使團,在遊歷明朝九邊、親眼見識明軍威武軍容和強大武備之後,來到北京。

    第二年三月,明朝調集十萬大軍舉行長達一個月的“大狩獵”活動,各國使節全部受邀觀禮。

    在這場規模空前的閱兵活動中,大明“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土狼兵”、“白桿兵”悉數登場,騎兵包抄、步兵突擊、步騎合擊、拼砍刺殺、弓弩破陣等軍事科目精彩上演,虎威炮”、“火龍槍”、“安南銃”、“一窩蜂”、“火龍車”等高精尖武器驚豔亮相。

    史載,由於明軍步調劃一、配合嚴密、軍容壯盛、火力強悍,各國使者都受到了強烈刺激——“列國使節俱驚”!

    閱兵結束後,明成祖在御營接見國際使團,之前以“中國無跪拜之俗”為由拒絕行跪拜禮的帖木兒帝國使者——帝國宰相阿爾都沙、帖木兒麾下名將蓋蘇耶丁帶頭跪倒叩拜。

    蓋蘇耶丁在回國後一再提起這次給他造成心理創傷的大明之旅,多次跟人感嘆“大帝(帖木兒)是幸運的,他死在路上,得以保全英名……”

    終明一朝,中國有四十多個藩屬國,永樂朝的藩屬國數量更是多達一百餘個。

    明朝聲威之遠,在中國歷史上,不僅是前無古人,也是後無來者!以此觀之,明朝靠實力和魅力征服的國家多了去了,何止一個蒙古!

    3.

    當政權不斷趨於穩定、新國家日益強盛之後,明朝轉入和平建設,停止了這樣的征服活動。

    因為,對塞外漠北,明朝人和漢朝人、唐朝人的認識毫無二致。

    事實上,中國古代任何一個王朝即使在全盛時期也無法對這些邊疆進行“州府縣道”式的完全且徹底的統治,即便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也不例外。

    道理很簡單。

    這些地方地廣人稀、自然條件嚴酷,屬於農耕時代的不毛之地,難以集中資源,難以築城久守。

    派駐常備大軍則得不償失,不派大軍,則其人趁機作亂。

    因此,得之不足為中國之喜;失之,無損中國之實。

    所以,自漢唐至明朝,強盛的中央王朝對地理概念上的蒙古(匈奴、鮮卑、突厥等等民族)都是採取羈縻統治——你不鬧事,我不找事,大家過太平日子。

    正因為明朝報了這樣的心態,才會放棄了對蒙古的絕對征服,甚至還在絕對征服越南之後乾脆選擇了放棄。

    作為大明事實上的繼承者,清朝人在修著明史時,對明朝在擴大中國疆域版圖、穩定多民族國家政權方面的歷史功績進行了客觀評價: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正是受惠於明朝對蒙古的兩可心態,蒙古各部才得以苟延殘喘,在一個強大政權的陰影裡休養生息,然後各部落勢力像走馬燈一樣此消彼長,以強盜+流氓的形象,在歷史的舞臺上你方唱罷我登場。

    明黑們總以“土木堡之變”來攻擊明朝,更有一些人把“土木堡之變”說成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之所以叫“變”,無非是事發突然,準備不足。當時,明軍由於指揮失當、兵力分散及地勢問題,被也先找準時機擊敗,以至於皇帝被擒。而對於明軍實際參戰兵力,親歷土木堡之變並且生存下來的歷史名人李賢在《天順日錄》說得清楚:“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

    別說別說戰死6萬,就算戰死20萬,明朝就“由盛轉衰”了?

    要知道,明朝軍隊數量龐大,這點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對這點,明朝人自己看得最清楚——“明以全盛之天下猝遭此變……”

    冷靜下來的大明迅速展示了強悍實力,景泰帝受命登基,挫敗了也先挾持皇帝入侵大明的陰謀,北京軍民更在“救時宰相”于謙的率領下,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輝煌勝利。

    原本氣焰囂張的也先,一下子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戰後統計,僅明將石亨一部就陣斬瓦剌首級一萬餘顆。

    承受不了巨大傷亡的也先狼狽逃回草原,瓦剌部就此衰落。

    至於明英宗,作為兩百年來明朝與蒙古戰爭中最高級別的戰俘,與中外歷史上任何一位皇帝戰俘的悲慘境遇都不一樣:他不但被以禮相待,好吃好喝好招待,最後還被無條件釋放,禮送出境,重回大明。史載,明英宗離開草原之日,也先及群臣“跪而送之,涕泣不止”。

    這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吧!明朝在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簽約的前提下,靠實力碾壓擊碎了蒙古人的信心——他們在遭受重大損失之後,無條件送還敵人的皇帝,究竟是失於算計還是有所畏懼?

    4.

    江山代有才人出。

    阿魯臺、也先、烏格齊、達延可汗、阿勒坦汗等一眾蒙古風雲人物都曾耀眼一時,也都以能征慣戰的剽悍形象被載入史冊,但是在明朝對蒙古的歷史較量中,他們的作用無足輕重。

    這些被大元帝國的遺老遺少們奉為絕世豪傑的人物,他們攻破過城池,擄掠過財富,殺戮過無辜,但沒有完成過對大明帝國的任何一次征服——無論是從法理、權力、民意還是軍事上。

    這些蒙古豪傑,反倒在同明朝的于謙、張英、王越、楊一清、王崇古、馬芳、戚繼光、李成梁等人的較量中,無一例外地大敗虧輸。儘管,這幾位在今天很少被人吹捧。

    在這裡,我還要指出一個人們認識上的誤區。

    長期以來,人們都把長城看成是單純的軍事防禦工事。

    實際上,這是很有問題的。

    就像我在《怎樣愛國更安全》一文中寫道的“人們劈山填海,造起綿延的長城和高聳的雄關,以近乎偏執的熱情阻止從內部向外部的人口流散”。

    長城固然是軍事要塞,但是它更深層次、更廣範圍、更大程度上的作用是阻止中原人口、物資、技術向蒙古的流散,從而保持大明與蒙古懸殊的國力對比優勢。

    阿勒坦汗被譽為蒙古的最後一位大英雄,他一度有再次建立草原帝國的野心和實力。

    但是,靠常年戰爭擄掠根本填不滿蒙古實力虛弱的坑,反倒是明朝的邊軍,因為戰爭磨練,更因為湧現出馬芳、戚繼光等一大批優秀將領而越打越強。戚繼光還創造了多兵種配合用近現代打法快速全殲5萬蒙古騎兵的強悍戰績。

    終於,在多次被狠狠教訓之後,阿勒坦汗被現實(強盛的大明)征服,選擇接受招安。

    他變成了明朝的“順義王”,老老實實地“約令稱臣,世世代代,永不復叛”。

    百年戰火就此消弭,廣闊的邊境,“六十餘年邊民生息,遂長不識兵革”。

    蒙古其他部落都爭先恐後地忙著向大明朝表達善意,以至於“河套各部皆求歸附”。

    有了近兩百年的優勢積累,明朝終於完成了對蒙古的事實征服——直到明亡,蒙古人再沒有對明朝進行過大規模軍事行動。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征服——做兩手準備,叫你畏威懷德,不聽話就打,聽話就給糖瓜,帶你一起吃香喝辣。

    任何民族都不傻,在與更強盛、更文明的群體接觸時,誰都會自覺不自覺地選擇歸化。

    用嘴喊口號,用腳投票。這是古人早已經用爛的玩法。

    5.

    清朝是少數民族起家,而且兩百多年來一直臣服在明朝治下。

    在從趁明朝內亂崛起到入主中原的過程中,他們把已經對明朝產生巨大向心力的東部蒙古六部視為戰略資源,一邊進行武力征服,一邊進行“滿蒙一家”的拉攏分化。這樣,他們能以最小的代價,實現經濟、軍事、戰略優勢的最大化。

    當然,他們拉攏的並不只是蒙古。

    最後,靠了漢八旗、蒙古八旗的大聯合,清朝創造了“滿洲八旗無敵天下”的神話。

    大家都清楚,除了個別領域,清朝全盤沿用明朝制度與政策。

    在對蒙古的態度上,清朝最開始和明朝完全一樣:羈縻統治,沒別的想法。

    但是後來,發生了一件偶然的事情,改變了歷史走向。

    當時和清朝並立的準噶爾汗國(外蒙古)要吞併喀爾喀部,喀爾喀部歷來和中原王朝往來不斷,加上庫倫活佛和康熙關係不錯,因此要求歸附中國。

    入主中原久了,少數民族也以中央帝國自居,有了要四夷拱服的想法。因此,面對喀爾喀部的請求,朝廷共議之後選擇了接受。

    然後,康熙御駕親征,與噶爾丹打了一仗,拉開了中原王朝征服外蒙古的歷史程序。

    經過貫穿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持續100多年的殘酷戰爭,特別是乾隆對人口百萬的準噶爾實施了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政策之後,外蒙古終於被暫時肅清。

    但只是暫時的,因為又過一百年後,外蒙乘滿清衰落,選擇了反方向運動,投入了別人的懷抱。

    至今,外蒙古仍堅持認為蒙古人遭受了滿清的長期奴役,並將對滿清的歷史仇恨轉變成了對中國和華人的現實戒心。

    誰說清朝幾十年就“搞定”了蒙古?

    歷史就是必然性+偶然性的程序。

    話應該這樣說,明朝人用兩百年時間種好了樹,清朝人又用一百多年時間去修枝剪葉,等桃子長出來了,驕橫怠惰的清朝遭受強敵擄掠,再難樂享其成,失去了到手的事功。

    “十全武功”空畫餅,鮮有克終嘆滿清。

    風流千古有公論,勳名偉業日月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童年和友誼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