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七話影視
-
2 # 娛樂頭號偵探
比起劇中的主線劇情,郝迴歸為了彌補遺憾而教育17歲的自己,想讓自己變得更好。我更喜歡的是支線劉大志和陳桐的兄弟情。
令人淚流滿面的兄弟情在劉大志一路與郝老師的鬥智鬥勇中,自然少不了一群好夥伴的助攻。外表強勢但內心溫柔的王微笑、古靈精怪的表妹丁璫、堅韌且心思細膩的陳小武、以及後來才加入的慢熱型高顏值學霸陳桐。
年少時的感情大多單純又真摯,他們一起逃過學,抄過作業,打過架,彼此都是彼此的依靠。
而劇中陳桐和劉大志的志同道合cp是最有看點的。
一開始看這部劇也是因為偶然看到陳桐和劉大志一起騎腳踏車的影片,雖然知道這部劇是青春言情劇,可是依然剋制不了內心那種腐眼看人基的情緒。
因為限制的原因,明明心裡知道他們不會在一起,但是志同道合的cp我還想磕!
據說這部劇的原著小說中,陳桐和劉大志之間的情感線也是一條隱線,陳桐暗戀劉大志,而劉大志卻喜歡他從小到大的女神王微笑。
說得直白一點,也就是“我把你當兄弟,你卻想。。。”的劇情。
在劇中,陳桐出生於高幹家庭,家裡爸爸在警察局裡當局長,媽媽是校長,姐姐是全市的高考狀元,從小到大,陳桐都是一個很優秀的孩子。
而劉大志,卻是一個學渣,不思上進,他是全班的倒數第二,是文科班裡的拖後腿,教導主任的眼中釘,家庭關係不太好,後來的劇情中,他爸媽離婚了。
陳桐是理科班的全校第一,而劉大志是文科班的全校倒數第二。這樣的兩個人,似乎不會有什麼聯絡,可是他們倆頗有緣分,因為,兩人的媽媽是大學同學。
有一次,劉大志被小狗咬傷,需要馬上趕到醫院看病,偏偏這個時候大志的鐵哥們兒腳踏車不在,這時候陳桐剛好路過。
於是,陳桐就騎腳踏車載著他去醫院,可是他倆的姿勢。。。讓人看了不禁臉紅:
而這時候字幕上是“遇見你OMG”,背景音樂還是一首超甜的歌曲,這不是成心讓人想歪嗎?尤其是我這種“腐眼看人基”的人,嘿嘿嘿(邪惡~)
先打破一些大家的幻想,其實這個時候陳桐是很討厭劉大志的。
所以劉大志很納悶的問陳桐,“你到底討厭我哪裡?”
陳桐說:“哪裡不討厭?”
劉大志又委屈巴巴:“好歹我媽跟你媽是老同學,不堪僧面看佛面,能不能好好說話!”
這段對話,讓我忍不住勾起了一絲邪惡的小幻想(傲嬌0和高冷1,嘿嘿!)
後來有一次上學,劉大志快遲到了,在前面焦急的走,陳桐在後面騎著腳踏車追上來停在他前面。
對他說:“上來!”
大志生氣地說:“不上!”因為他怕被人笑話。
然後陳桐說:“又不是沒上過,別跟小姑娘一樣墨跡,快點!”
劉大志只好硬著頭皮上了。
結果不出所料,周圍的女生都發出調侃的聲音,周圍全是異樣的目光。
兩位女主演眼前一亮!
後來,劉大志為了“報復”陳桐,他也載了陳桐一次。
這個笑容怎麼看怎麼都像小媳婦的樣子!
而陳桐在劉大志當體育生的時候,又很隱秘的表達了自己的感情,陳桐故意告訴劉大志說不小心多買了一雙鞋,實際上是特地挑了送給他的。
大志剛被老師批評完,陳桐就出來送跑鞋了。
既是鼓勵又是安慰,陳桐這暗戳戳的小心思啊。每次都默默地在大志身邊關心他,又不表現出來,但又時刻關注著他,陳桐真的是每個人都想擁有的朋友吧。
我太喜歡導演對陳桐感情的處理了,事實上陳桐和劉大志這段只是故事的一個支線,不是主線劇情,也絕非濃墨重彩。
但是隻要留心,陳桐感情的流露幾乎無處不在。
青春時候的暗戀,一分一秒都會在心上牽掛當時那個人。
那種在意和留心是情難自矜,是無法控制,是想了解他生活裡所有變化,想做那個第一時間分享他所有喜怒哀樂的人。
陳桐嘴上說討厭劉大志,但在他被狗咬之後還曠課載他去醫院。
在劉大志比賽失意的時候還特意安慰他,而自己得沒得第一卻毫不在意。
一起參加五千米比賽也默默地把自己好看的衣服換掉,就是為了跟大志同款。
劉大志被同學嫌棄的時候,陳桐也是唯一一個站出來誇他的人。
看他上學要遲到就停車帶他,但其實是為了讓所有人都看到劉大志坐在陳桐腳踏車的前槓了。
別人提及大志喜歡的女生,立刻從臉上消失的笑容;
只有大志和旁人在交談時,他才能肆無忌憚的注視的大志的臉;
只是大志無意識的一個擊拳,他也會悄悄在唇邊揚起弧度。
大志被體育老師數落沒毅力,陳桐看在眼裡,儘管他並不那麼支援大志做體育生,還是送了雙鞋給他,大志問他為什麼買重了。
鏡頭一轉,陳桐出現在鞋店,買了兩雙一模一樣的鞋子。
多麼微妙的想法,多麼年少的心事,我想和你用一樣的東西,似乎這樣我就默默離你近了一點,很幼稚吧?我也知道,但即便如此我也會感到快樂。
而陳桐做的這一切劉大志也都記在心裡,陳桐嘴硬的時候他會說,我知道你就是願意幫我。
別的朋友安慰大志不做體育生,陳桐也會羨慕別人可以脫口而出的關心。
因為他在意,因為他害怕自己的心思被發現,反而更難提及,更不願開口。
陳桐的流露,每次只有一點點,但只要留心,就無法錯過他每一次激動。
我是如此如飢似渴地留戀和你的每一次親近,如獲至寶地知道你每一次不同,就像植物需要太陽,而我需要你。
我真的太喜歡陳桐和劉大志這條線了,學霸和學渣的設定把糖埋得又甜又自然。
陳桐是個很冷靜理智的人,但因為劉大志,他會吃醋、會不理智、還會做出一些幼稚的行為。
劉大志雖然經常不冷靜不理智,但陳桐總是有辦法讓他聽話。
陳桐和劉大志更像是這個劇的平行世界,在原本的世界裡他們就是自然相處的同學和朋友。
但那個只屬於他們的平行世界,是一個被暗戀和愛意包裹起來的美好空間。
在青澀懵懂的學生時代,你是否也遇到過願意在你身邊默默守護你的人呢?
回覆列表
上半年懷舊青春韓劇《請回答1988》翻拍中國版的專案立案,引起罵聲一片。面對這個訊息,相信不止七話一個人曾在心中吶喊:能不能別再翻拍了,我們難道沒有自己的青春故事嗎?
而現在,很開心《我在未來等你》的出現讓這份意難平緩解下來,沒有《請回答1988》我們卻有自己的“1998”。而我們的“1998”,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溫度,也有自己的新風采。
在七話看來,《我在未來等你》無論是劇本、演員還是故事切入,都兼具了影視劇的觀賞性與青春故事的還原,算得上是近年來青春題材的最驚喜之作。
不拘泥於言情的選題,描繪了我們的青春群像《我在未來等你》以“遺憾”開頭,37歲的男主角郝迴歸出現“中年危機”,對事業迷茫,又因自卑錯過了表白女神的機會。在為了給母親“圓夢”的假結婚鬧劇之後,郝迴歸穿越迴歸1998年,在那裡他遇見了父母尚未離婚還叫劉大志的自己,以及年輕的親朋好友們。
回到過去,郝迴歸希望鼓勵劉大志向女神王微笑表白,讓自己在未來不再錯過王微笑。一個老套的言情故事開頭,一段類似《新娘大作戰》的“套路”,敘說的卻是一個青春群像故事。在這裡,從70後到90後,幾乎都可以找到自己青春的影子。
擅長街霸遊戲的少年劉大志,表面是個嬉笑玩鬧的不愛學習少年,內心卻自卑敏感。他總是喜歡用小聰明化解自卑,想要成為優秀的學生,卻缺乏努力鞭撻自己的毅力,未來他會成為按著母親規劃按部就班生活的郝迴歸。
他代表的,是想要努力,卻“不會努力”的迷茫少年,找不到明確的生活目標。
圍繞他展開的,有校園男神陳桐、女神王微笑,也有生活貧困的憨厚少年陳小武,更有追星女孩丁當。每個少年,都以年輕時的我們為原型,他們不完美,會犯錯也可以很熱血,每個角色給到觀眾的熟悉感,就像編劇窺探了我們的青春記憶一般,真實而自然。
電視劇有番位之分,分別飾演中年郝迴歸與少年劉大志的李光潔與費啟鳴,是本劇當之無愧的主角。但《我在未來等你》,卻並不是一個“大男主”故事,劇中每個少年與他們的家庭,無論戲份還是所呈現的生活側寫,都讓他們成為這部劇不可或缺的主角。
這樣的圓潤的故事,這在中國產青春劇中十分難得。
要知道言情當道之後,更多中國產青春劇側重於愛情選題。大多青春劇的呈現,都是用愛情裹挾青春,生活成為輔料搭配。雖然出現不少佳作,卻不可必免增添更多的理想主義細節,更彌補不了中國產青春群像劇的欠缺。
所以當生活氣更豐富的群像劇《請回答1988》出現時,便迅速打入了我們空缺的部分,俘獲忠實觀眾。
而《請回答1988》翻拍之所以被牴觸,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觀眾對國內編劇說故事角度的不信任,擔心他們會將三個家庭數位年輕人的懷舊故事,改編成一部天才少年與灰姑娘的愛情史。
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在未來等你》的出現,更加驚喜。
有笑、有淚、有“雞湯”在言情主流圍堵之下選擇著落在青春群像故事,是《我在未來等你》的態度,而作品的整體呈現亦對得起製作方的這份突破。從影視劇角度來看這部劇觀賞性極強,而從作品核心來看,又極具對生活的思考觸動。
這些,要歸功於作品對基調的把控,夠成熟,對情感的側寫,夠真實。
笑點影響青春劇觀賞性的第一元素,永遠是“笑點”,能讓觀眾覺得解壓又快樂的元素。在原作者的腦洞之下,《我在未來等你》讓男主角的中年與少年跨越時間相聚,碰撞出來的“笑果”,別具一格。
一個對你從行為到內心活動都瞭如指掌的人成為你的班主任,每一步都被對方識破的操作,成為《我在未來等你》獨有的精彩。從郝迴歸課堂上完“虐”,到對劉大志母親、阿姨的“俘獲”,前期的郝迴歸與劉大志,簡直是歡喜冤家擔當。
離開穿越帶來的喜感,青春故事同樣不缺讓人輕鬆愉快的劇情,劉大志與陳桐的腳踏車“少女坐”,便激發出不少觀眾的姨母心。
即使作為小背景版存在的校園電臺,偶爾也會“調戲”觀眾,把半個娛樂圈的明星報菜名式的傾倒而出,考驗觀眾笑點。
淚點青春期是個很神奇的階段,歡樂與熱血也來得很快,自卑與敏感也來得更頻繁。所以,青春期的情感共鳴,絕對少不了淚點的抒發。從生活到情感,《我在未來等你》,都不缺催淚畫面,但催淚卻不虐心。
郝迴歸穿越回到少年時代,希望透過改變少年劉大志來改變未來,在原有的認知中他把自己的失敗原因歸結為母親的強勢與自己的懦弱。然而,以一個37歲中年人的視角再去看當時的父母、朋友與自己,他發現更多問題。
母親強勢讓他按照規劃的路走,是因為劉大志的迷茫與不堅定。這是對父母支援的另一番解讀,是不被子女體諒的愛,很隱忍煽情。而郝迴歸的出現,又讓這份愛浮出水面,又不那麼虐心。
家庭之外,好朋友之間也催發不少彆扭的青春期眼淚,微笑與丁當的冷戰、大志對小武的忽略,都引了情緒共鳴。但影視化的好處在於,每一份眼淚都被化解,成為青春的感動,似乎我們曾經的遺憾也能透過這部劇找到彌補。
“雞湯”對當下生活不滿意的人們,如果有與少年時代對話的機會,一定少不了改變這一主題。改變選擇,改變未來,但有時候即使我們知道結果,也無法改變結局。因為人生基調的改變,並不是預知來決定,更多的是心態。
舉個例子,回到過去的郝迴歸一直鼓勵劉大志向女神微笑告白,他覺得對方太不“爭氣”。然而,故事開場時,中年的郝迴歸同樣在告白麵前躊躇,因為少年劉大志與中年郝迴歸一樣,都顧慮太多。
回到過去,並不能透過告知結局來改變未來,但可以透過改變當事人看待事情的角度與心態,來改變幸福指數。生活正如醫生面對病人,醫生並沒有100%的把握可以成功,但在救治的過程中,他仍要付出100%的努力,努力生活的過程很重要。
我們的人生,可能很坎坷,但充滿希望的前進與悲傷地行走,得到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感受。《我在未來等你》向觀眾傳達的核心是珍惜當下,努力過好現在,不要糾結於過去的遺憾。
可能有些觀眾會說這是一份膩了的“雞湯”,但這份與劇情完美融合的“雞湯”,撒的恰到好處。這份“雞湯”,也讓《我在未來等你》更具有影視劇對生活的感染價值,拔高了核心。
也許《我在未來等你》的卡司團隊不夠有號召力,也許播放平臺的限制不能讓它更大範圍地進入觀眾視野。但這部青春劇的優良製作與核心溫度,絕對能讓它成為中國產青春劇濃郁的一筆,觀眾的未來定會有它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