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蒼涼之涼

    欣賞其對生活的摯愛與樂觀順應的態度。

    01

    要想準確理解和評價泰戈爾的詩歌,必須從他的時代和世界觀出發。

    他的作品是和他的時代背景、他的生平和世界觀有密切聯絡的。泰戈爾生於1861年,死於1941年,八十年正是世界的多事之秋。帝國主義國家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爆發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在他的前半生,後半生又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蔓延。

    從印度一國的歷史來看,在八十年也是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銳的時期,是印度民族資產階級產生一至形成的時期。

    泰戈爾出生於孟加拉一個地主家庭,他的家庭當時屬於孟加拉知識中心,在思想上和經濟上都與印度當時新興民主資產階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二十世紀初,他參加了反英的人民運動,用筆做武器,同殖民主義者做鬥爭,但反對極端暴力,與群眾意見不同,憤而推出運動,去過退隱生活。1919年發生了阿姆利則慘案,他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從退隱生活中挺身而出,從那時一直到逝世,始終全神貫注地關心世界和印度大事。

    泰戈爾的思想和世界觀是比較複雜的。

    印度傳統的哲學思想和西方資產階級的哲學思想都對他產生了影響。他主張宇宙萬有,同源一體,這個一體就叫做“梵”,即梵我一體。這裡麵包含了我與非我、人與自然的關係。泰戈爾把重點放在“人”的方面,他主張人需要神,神也需要人,兩者互相依存,而人是主體。既然梵我一體,人與自然統一,所以宇宙最根本的原則是和諧與協調,他之所以大力宣揚“愛”“互信互助”都是從這一點出發的。

    02

    泰戈爾從14歲開始寫詩,一生寫了近兩千首詩歌。縱觀他一生的創作,大體可分未三個階段。一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起至二十世紀初他退出群眾反英運動止。第二階段基本上是他退出反英運動過著退隱生活,一直到他加入反英運動。第三階段從一九一九年以後直至他去世。《生如夏花》是他於一九一六年出版的《飛鳥集》中的一首。

    泰戈爾在這一階段寫的詩歌很強的政治性沒有了,而帶有神秘意味,有時候內容模糊,令人難以拆度,受象徵主義、唯美主義、純詩、為藝術而藝術等影響很大。他退出政治運動,受到人們的誤解和批評,精神苦悶,對現實感到失望,甚至想在宗教中去尋找安慰。他考慮到人類的前途,想讓世界成為一家,但這些又難以實現,十幾年間,他的詩歌幾乎都是歌頌愛情和兒童的。這些詩歌好像都是脫離現實世界,不食人間煙火,很多詩只給人一種朦朧的美,至於究竟詩什麼意思,恐怕連詩人自己也有點說不清。

    中國古人說:詩無達詁,指詩主要靠形象思維,邏輯性在這裡不象科學論文裡那麼重要,中國古詩有一些只有名詞,沒有動詞,名詞之間的關係只有靠讀者去填充想象,因此就產生了難讀的問題,此外,十日對詩的看法,也是不盡相同的。泰戈爾說:“詩的作用是讓人高興”,他又說:“瞭解詩的主要途徑是去欣賞它”(《爐火邊的泰戈爾》),它的意思似乎是詩歌不一定有什麼教育意義,寫得朦朦朧朧,模模糊糊,只要能給人以美感享受,也是可以的。實際上,不管詩人承認不承認,是總是有教育意義的,泰戈爾也不列外。總之,它的每一首詩都可以看做它“梵我一體”“有限的自我寓有無限的絕對精神”的註腳。

    03

    有了以上的瞭解對《生如夏花》這首詩就可以容易進入了。這首詩的核心就含在“生如夏花生之絢爛”和“死如秋葉之靜美”裡,它包含了泰戈爾很經典的思想:要活出價值,不能虛度光陰,死要死得其所,安定靜美。

    詩有個題記:“生命,一次又一次輕薄過/輕狂不知疲倦”,人被輕薄可能一生都是免不了的事情,而在這其中,人自己也是輕狂莫名,不知疲倦,有多少路是走過了還想重新來走,但其實過了才知沒有機會。

    “回聲,來自山谷”,也來自“心間”,我們只能“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這種“不斷地重複決絕”,又是活著的“重複幸福”。但不管怎樣,即使“承受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生來當“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不凋不敗,妖冶如火”。

    人“一生充盈著激烈,又充盈著純然/總有回憶貫穿於世間”,不管這回憶如何煎熬人心,難於承受,“即便枯萎也保留豐肌清骨的傲然”,就是死,“死時如同靜美的秋日落葉/不盛不亂,姿態如煙”。

    “般若波羅蜜,一聲一聲/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還在乎擁有什麼”,般若即是離妄。何以能離,不住妄心故。順其自然,應時而為,不困於心,活著就是絢爛的夏花,死了靜美若秋葉,瀟灑不羈,率性脫俗,還在乎什麼?還在乎什麼!

    詩寫自然優美,節奏訇然,開闔之間,起伏跌宕,擊人心肺,有靈魂逸出又繞樑三日不絕之魔力,讀之不盡的感嘆沉聲心底,淡然而經久的情緒縈繞於身,不得消散。

  • 2 # 七彩文藝

    為了閱讀體驗,先摘錄詩歌全文:

    生如夏花

    文、阿亮的月亮

    《生如夏花》來自泰戈爾有名的詩集《飛鳥集》,要初步理解這首詩,其實並不難。先了解作者生活背景以及詩集的整體風格,再反覆品讀詩作,或許可以管中窺豹,可見一斑。

    關於作者的平生: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擁有印度詩人、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等頭銜。代表作品有《吉檀迦利》、《飛鳥集》、《文明的危機》等。

    他還創辦過國際大學。1913年,泰戈爾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遺言《文明的危機》。

    關於《飛鳥集》:

    《飛鳥集》是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傑出的詩集之一。自然裡的一切在泰戈爾的筆下,寫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領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作者以聽覺引文,結合視覺感受,營造出令人感嘆的美以及生生不息的追尋。作者聽見了回聲、音樂、愛情、甚至萬物以及自我(另一個自己),在一路的掙扎中,最美的不過是絢爛的綻放以及孤傲的永別。

    第一節。“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等詩句,彷彿跳動的火焰,是作者那個燃燒的心吶,不斷重複選擇,不斷重複幸福,在回聲中,作者深信自己是無與倫比的夏花,痛卻樂此不彼。

    第二節。月光和胴體彈奏出的音樂,如煙似火的悲壯美,正是作者日日夜夜追尋的彼岸吶。生如夏花之絢爛,死若秋葉般靜美(參考著名的翻譯家鄭振鐸先生譯文),這樣的主線,在第二節逐漸清晰。但作者並不戛然而止,依舊再拷問。

    第三節。“愛情是一潭掙扎的藍藻|如同一陣悽微的風”,作者的筆下,愛情是如此無奈又悽美,但是作者的信念堅定有力,滲入血脈,永不懷疑。

    第四節。“請看我頭置簪花,一路走來一路盛開”,看吧,看吧,一切的寂寞、誘惑、累贅、枯萎或是瞬間的流失,都動搖不了“我”的選擇。風霜也罷,雨雪也罷,鬥爭的過程是動人心絃的場面。

    末節。“般若波羅蜜”為佛教用語,是“智慧可到達彼岸”之意。佛經一聲聲,不緩不急,出生就是一種妖豔,死了也罷,走過這無悔的路,“我”還有什麼遺憾的。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理想如初戀。”

    在寫作技巧上,詩人以排比、反覆、比喻等寫作技巧,抒情般的表述中,令讀者沉醉在唯美的詩海里。讀起來更是擲地有聲,朗朗上口。有人認為這首詩語言清麗,意味雋永,將抒情和哲思完美結合,給人以無盡美感和啟迪。

    與命運抗爭的南非國父曼德拉先生,有如泰戈爾般的堅定和勇敢,在詩人的筆下,你看到的是湧動的激情以及對生活虔誠般地熱愛,不愧為偉大的詩人。英國政治家吉爾伯特·默裡教授有言“是個真正的詩人,而且是個新型的詩人,他能使東方和西方的想象互相理解。他的天才是抒情的”。

    以上詩評解讀均為手打,不足之處可補充指正。

  • 3 # 山水一樣之間

    我們就以現實生活去看,生如夏花猶如一幅畫面從寂寞的幽靜開始,由自我的感受和靈魂的感應達到了統一,再進入生活、愛情,及人世間的痛並快樂著。生活是美好的,但是美好之中總是會有風雨夾雜在其中,這就是人生之中所附加的條件,如果這點附加的條件,我們都不能接受的話,那我們還要一個什麼樣的人生。人生就應該:活著就要像,夏天的花朵一樣努力地開得絢麗燦爛,死也要直面的靜靜的像秋葉一樣的靜美。

    生如夏花

    我聽到了來自山谷和心靈的回聲,那是用寂寞的鐮刀在收割著空曠的靈魂的聲音。不斷地重複著斷絕,又不斷地重複著幸福,最終沙漠中有綠洲在搖曳。相信自己生來就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一樣,不容易凋敗,並且還會妖冶得像火一樣。一邊活著快活一邊承受著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就這樣樂此不彼。

    我的靈魂感覺到了,來自月光和軀體的音樂輔助著頂端的誘餌捕獲著若有若無的唯美。一生充滿著激烈,又充滿著純粹。回憶總是伴隨著人的一生,穿插於世間。我相信自己,死的時候就如同秋天裡的落葉一樣靜美,沒有那麼盛大也不會那麼沒有秩序,姿態就如一縷雲煙氤氳上空。即使是枯萎了也要保留,均勻的身材不胖不瘦傲然挺立著,這就是非常奧妙的無法理解。

    我的靈魂能聽見和感覺到愛情,我相信愛情。愛情猶如一潭掙扎著的藍藻,自己給自己的養分,生存在它所能及地點;就像一陣略有寒意的微風,穿過我失去血液的靜脈,駐守著對歲月的信念。

    我相信一切都能聽見,或是靈魂能聽見或是第六感覺能聽見,甚至能預見到離散,遇見到另一個自己。而有些瞬間是無法把握的,任憑你怎樣的思念,逝去的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請看看我頭上插著的簪花,一路走來它一直就這樣盛開著,一些在歲月中連續地遺漏掉了,還有一些又深深地陷入風霜雪雨裡,並且在風霜雪雨裡感動著。

    一聲又一聲的,般若波羅蜜。生就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還在乎擁有什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研,電氣考研什麼學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