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青v

    在中國的封建社會皇權至上,皇帝在世時,不許任何人去侵佔自己的權利,都希望實現自己的權力最大化,盛世明君還是暴君都希望自己的權力是最大的,其他人只能聽從自己的,不要去至於自己的權威。太子作為楚君,在太子期間,聰明的皇子都會明哲保身不要想著去皇帝進行爭權。

  • 2 # 一貳一橙

    要說古代最高危的職業,莫過於當朝太子。對上,他是現任皇帝的兒子,對下,他是百官的領袖,在普通人眼中,這就是個貴不可言的寶座。

    可事實上呢?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歷史上至少有過400位太子,而其中能繼承皇位者不到三分之一,而且還是因為有很多的運氣、局勢因素才能最終登基為帝的。

    以從古至今的太子危險性來看,或許就可以看出為什麼唐玄宗不信任太子了

    太子雖然是國之儲君,但拋開這一層,對上,他是父親的兒子,在古代以孝治天下的道德觀念裡,太子必須奉父至孝才能安安穩穩地坐著這個東宮位子,但對下,太子也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由於太子的特殊身份,肯定會有很多人想要先燒好香,抱緊他的大腿。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會分出皇帝黨和太子黨兩派。

    對於皇帝,尤其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來說,最怕的事就是“欲分朕權柄”,而太子由於也要參與國事(要不立他幹嘛),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朝政一塊,“分皇帝權柄”是必然的事。所以皇帝把事務交給太子,但又懷疑他想要奪權,太子又不能不處理老爸交下來的事情,不然老爸不開心不說,光朝廷那些唾沫星子就可以把太子淹死了,被廢也是遲早的事。

    對於李唐皇室來說,太子分皇帝權柄還算是小事,最嚴重的是太子逼宮,像唐玄宗的老祖宗李世民一樣,他自己就是以皇子身份逼迫父親李淵讓位,然後自己又差點給太子李承乾給逼宮下位,就連玄宗自己都以太子身份發動過先天政變,剷除了姑姑太平公主。而這些前車之鑑,不得不讓年紀越來越老,疑心越來越重,可力量又越來越小的唐玄宗擔憂。寧可殺錯一千不可放走一個,在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就以謀反罪殺害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人,並將其廢為庶人,史稱“三庶人之案”。但如果說殺害三庶人是因為疑心的話,那唐玄宗不信任後來的太子李亨的原因,除了疑心之外還有一種情感:那就是害怕。

    在玄宗還是太子時,李亨還在母親楊妃的肚子裡,當時玄宗最大的政敵就是親姑姑太平公主,為了不給太平公主落下任何口實,玄宗甚至還打算在孕胎成型的時候,給楊氏下猛藥打掉胎兒。李亨差點胎死腹中,僅僅是因為玄宗的一念之差才得以儲存。

    一想到這,難保玄宗心中會有那麼一絲恐懼,而皇帝的害怕,也就成了每個人的催命符。所幸的是,由於李亨步步為營,低調行事,讓右相李林甫和唐玄宗都沒能找到給他最後一擊的機會,反而在天寶十四載,安史之亂爆發,李亨總算等到絕地反擊的機會,而這機會恰恰就是唐玄宗給他製造出來的,真是造化弄人啊!

  • 3 # 山夕月如歌

    太子,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放心太子的,除了明仁宗只有一個兒子,比較放心外,其餘皇帝都不放心。

    太子太無能的話,皇帝不放心把自己的江山交給太子。

    太子太有才能的話,皇帝又不放心自己皇位是否能夠穩固。

    總之,太子這種高危職業,一般人幹不了。

  • 4 # 文史劉磚家

    歷史上沒有哪一位皇帝真正的信任過誰,要問最信任誰,可能誰都不信任,這種心態是由其位置決定的。在電視劇中被稱為聖人的唐玄宗李隆基亦是如此,我認為他不信任太子有以下四點考慮。

    一、防止太子得勢引發兵變

    唐玄宗是唐朝中期的皇帝,在他之前有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武則天、唐睿宗,每次的皇位交接都會發生流血事件。他自己是透過政變奪得太子之位,進而繼承大統,登上皇位。在他之前,就發生過不少太子得勢然後威脅皇帝逼宮退位或是聯合大臣造反的事情。最早的唐朝武德九年的玄武門之變,後來在唐太宗年間太子李承乾勾結侯君集造反,然後到後來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趕走武則天,再到後來他自己聯合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清除武韋政治集團勢力,迎立李旦為皇帝。在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裡,接連發生四次宮廷政變,而且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爭奪太子之位或皇帝之位,使得他在處理太子問題上不得更加小心。在他即位之初,太平公主勢力逐漸龐大,為了穩固皇權,他有想辦法除掉了太平公主,在結束這些政治鬥爭以後,皇權加強,他才得以開創“開元盛世”。從古代來看,歷朝歷代的皇帝最擔心的問題就是自己的皇位能不能穩固的問題。由於皇帝權力至高無上,處在金字塔的頂端,是無數人夢想中想要達到的位置。當它被賦予到某個人身上時,這個人無疑就成了其他人關注的焦點。過分的親近誰依賴誰,都有可能導致權力中心發生轉移,發生皇位不保的事情。

    二、利用太子勢力制衡宰相李林甫

    電視劇中展現的兩大政治集團利益鬥爭正是唐玄宗時期以太子李亨和以宰相(電視劇中稱右相)李林甫為首的政治勢力的較量。天寶初年,唐玄宗沉迷歌舞酒色,縱情享樂,和美人楊貴妃一起跳起了霓裳羽衣舞,無心過問政事。這時候,朝堂之上,宰相李林甫一手遮天,權傾朝野。這個情況唐玄宗肯定也清楚,他不得不防。因為覬覦皇位的不僅有東宮的太子,還有朝中的重臣。一旦這些人羽翼豐滿,一有機會他們就會起兵作亂,到那時,自己也將沒有好下場。面對這種危機,他要做的就是既不能讓李林甫權力太大,也不能讓太子更加得勢,其中任何一家坐大都會於他不利。所以,說信任誰,其實也談不上。可能在這些大臣誰都很乖又很弱的時候,他誰都信任,因為他們對皇位構不成威脅。但是現在,好像誰都不能真的信任。

    三、太子年輕氣盛,不足委以重任

    電視劇中的太子原型是後來被稱為唐肅宗的李亨。唐肅宗李亨是唐玄宗第三子,最初的太子是李亨的哥哥李瑛,後來李瑛遭武惠妃陷害被貶為庶人,直到開元二十六年(738)六月,27歲的李亨才被立為皇太子。所以,他本身不是名義上正統的太子,算是從他哥哥那裡撿回來的。雖然,在入駐東宮前他也曾擔任過一些重要職位,但那些基本都是加個頭銜而已,他自己並沒有真正地去歷練,所以雖然自身有才氣,很聰明,但是不能擔重任。在電視劇中,就連捉狼衛的事也是玄宗頭一回交給太子的實差,這即是考驗,也是鍛鍊。反映出皇帝還是對太子不信任。

    四、李亨的生母楊氏不受寵

    關於妃子受不受寵而導致得一些政治影響在唐玄宗身上表現得非常明顯。武惠妃受寵,所以在武惠妃的讒言下,前太子李瑛被廢。後來的楊貴妃受寵,所以他的哥哥楊國忠官至宰相,楊氏一門位極人臣。所以說皇帝寵愛哪個妃子,那麼跟這個妃子有重要關係的人如她的兒子、兄弟姐妹都會跟著受到皇帝的親睞和信任。可惜,李亨沒有這樣好的機會。他的母親楊氏出身於弘農華陰(今屬陝西)楊家,為關隴地區名門望族。楊氏曾祖父楊士達在隋代任宰相,父親楊知慶以祖蔭為官。李亨出生以後,沒有能夠與生母楊氏生活在一起,因為楊氏僅是太子姬妾,在等級森嚴的宮廷中,太子妃(正妻)的地位要比其他姬妾優越得多。而在歷史上,他的母親楊氏幾乎從未被人提起過。妃子不受寵,兒子自然也會被冷落。

    小劉評語

    皇帝身份特殊,太子地位也不一般,他們之間不僅僅是父子關係,更是君臣關係。拋開職位不講,從私人角度來講,李隆基和李亨關係也並不親密。從君臣關係角度來說,皇帝也從來沒真正信任過哪個大臣,都是一隻手在用,一隻手在防,鯤鵬之下,盡是蚍蜉,無所謂信任誰。

  • 5 # 猴格大人

    《長安十二時辰》的原型時代是大唐玄宗天寶三載,劇中的皇帝自然就是玄宗李隆基,太子就是肅宗李亨,玄宗為何不信任太子呢?可以從三個角度分析。

    1,父子角度

    天家無父子骨肉情,雖然舔犢之情人皆有之,但天家父子的骨肉情在權力面前,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兒子年幼的時候,相信身為皇帝的爹對兒子也是滿懷慈愛之心,誰也不是天生薄情寡義的嘛!普通人對孩子都恨不得傾其所有,天家的父子自然也曾有這樣的美好時光。

    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所需越來越多,所求更大,想要的更多,身為皇帝的爹就喜憂參半了。

    兒子優秀,高興又擔心,高興兒子優秀啊!擔心兒子威脅自己。如果兒子平庸的話,又是放心又是生氣,放心兒子不會撼動自己的地位權力,生氣是我這麼優秀的基因怎麼生出你這樣的犬豕?

    身為兒子們,也是寶寶心裡苦啊!我優秀,你不高興,怕我搶班奪位;我平庸,你還不高興,覺得丟你的臉,你讓兒子我怎麼做?

    所以,歷代的皇家父子,基本都是兒子在爹面前裝模作樣,學著隱忍、善於演戲、知道進退,既表現的兒子優秀還老實,又孝順還對權力毫不渴望,天天上演父慈子孝的狗血大劇。

    那些陣亡在太子位上的太子們摔桌!這活兒忒難幹了,老子不伺候了。就此上演刀光劍影父子相殘。

    大唐的皇帝和太子們更是如此,君臣父子之間互相防備,當爹的視兒子為工具,兒子也可以當爹是跳板。

    玄宗李隆基當初就是協助爹登上皇位,本想著你該論功行賞了吧?偏偏人稱老實人的睿宗李旦磨磨唧唧,就是不放話,還是嫡長子李憲明智,才不願意當李建成被你們父子玩呢,李憲主動讓位推薦三弟上位,如此,李隆基還和姑姑太平公主斗的死去活來,如果說這鬥爭中睿宗是乾淨的?誰信誰傻子!

    李隆基就是玩弄心眼過來的,他流淌著李家的基因,憑什麼不和前輩那樣,防備兒子猜忌兒子?怎麼敢信任兒子?

    2,政治角度

    從政治角度看,太子所屬的東宮也是皇權之下的組成的部分,這個概念本身就決定了太子只能是皇帝(皇權)的工具,但太子所具備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也促使太子不甘心只做工具,面對皇權的壓榨,太子除了奮起反抗,就只能隱忍煎熬。

    李亨所處的環境又是唐代東宮衰微的時代,玄宗因為他自身的經歷和認知,就決定他不能夠去信任兒子,信任太子,所以,他才一直降低太子應得的待遇,使太子和東宮機構剝離開來,讓太子失去所依靠的東宮機構,這個時候,身為太子李亨,不忍又能如何?

    3,皇權和儲權的角度

    皇帝與太子,名為父子,實為君臣,在別人看來,兩人的差距只有一步之遙,豈不知是遠隔千山萬水。

    皇權和儲權註定是矛盾的存在,太子需要建立自己的威信,皇帝也需要太子去建立威信,提高在臣子面前的形象。

    但是,又陷入另外一種惡性迴圈,大臣對太子尊崇,皇帝疑心臣子站隊,大臣不理睬太子那麼多,皇帝又氣憤臣子看不起他兒子,那就是看不起他,讓做臣子的也左右為難,忠於皇權,討好皇帝,就得罪了未來的皇權,討好未來的皇帝,在位的皇帝立馬會讓你滾蛋。

    在皇權和儲權之下,並不是只有皇帝和太子煎熬,臣子們也煎熬,所以,才會產生像右相那樣的大臣,以皇命是從,去打擊太子,換取皇帝的信任,忠於皇權(皇帝,非國家體制),攻擊儲權,在皇帝和太子之間去挑撥,去點火,這又讓皇帝和太子的關係勢同水火。

    4,猴格說

    皇帝與太子,名為父子,實為對手。

    皇帝想:老子一天天的變老了,小崽子正當壯年,就等著我死了給他騰位置呢!咋想咋不痛快,不行,我得給他找點麻煩!

    太子想:我孫子都有了,還在太子位上察言觀色小意奉承老不死的,要討好老不死的寵妃,還要討好老不死的寵妃親戚、身邊的死太監們,這苦日子啥時候熬到頭啊!

    大臣想:沒太子的時候,想著立國本,有了太子,成天為了你爺倆操碎心,這種苦哈哈的提心吊膽日子,誰不是在熬著啊!

    怎麼樣才能讓皇帝和太子父慈子孝啊?

    壯年皇帝小太子,才有可能避開這些猜忌和不信任!可,時光也不可能靜止啊!

    就是這樣。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有喜歡遼夏金元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不會讓您失望!當然,還有後宮八卦。

  • 6 # 九零猴影視

    我的觀點是【皇帝並不是不信任太子,只是不想太早的進行權利交接】道理特別簡單【太子有抱負,皇帝怕以後不能再享受生活】。

    1、何監對太子的評價

    何監對太子的評價是深藏不露、鋒芒內斂,然後我們聯想前面他對聖人的評價“如今的聖人,夜夜笙歌,不理朝政”。

    這說明人到中年面對誘惑,很難沉迷,皇帝也不例外,他想繼續這種不工作又舒服的生活,就必須手握權利。

    2,如果皇帝表現出信任太子

    如果皇帝表現出信任太子,就會有一大幫的朝臣聚集在太子周圍,偶爾還會進言要皇帝勤儉節約,這是勞累了一輩子的皇帝最不想發生的事情

    而等到權利交給太子後,我們可以猜想到,首先就是勵精圖治,然後就會讓全國奉行勤儉節約,俗話說:由奢入簡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這也是對太子的一種考驗與保護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皇帝是為了考驗和保護太子。朝廷之上,必然是分為兩派,由太子變成聖人的過程最考驗智慧。

    如何從咄咄逼人右相的夾擊中走出來,如果有皇帝的信任,必然達不到這種效果。換句話說,充分信任太子,太子必然有恃無恐,這對他實際上是一種傷害。

    所以說《長安十二時辰》中皇帝不信任太子,實質上是用意頗深。你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祝福“金榜題名”古詩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