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影片好笑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遊山西村》宋代:陸游眾裡尋他千,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元夕》宋代:辛棄疾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文章》陸游偶爾心明,自然靈感。寶珠出入驪龍頷。真常常應顯昭彰,性通通達無昏暗。——《踏雲行·偶爾心明》馬鈺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愚。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絕句》夏元鼎

    《遊山西村》宋代:陸游原文: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譯文:不要笑農家臘月裡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的年景裡待客菜餚非常豐繁。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豔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儲存。今後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閒遊,我一定拄著柺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鑑賞:既寫出山西村山環水繞,花團錦簇,春光無限,另一方面它又富於哲理,表現了人生變化發展的某種規律性,令人回味無窮。表現了詩人與眾不同的思維與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蘊涵著無限的希望。詩人描述了山水縈繞的迷路感覺與移步換形又見新景象的喜悅之情;人們可以從中領悟到蘊含的生活哲理——不論前路多麼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勇於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出現一個充滿光明與希望的新境界)。青玉案·元夕》宋代:辛棄疾原文: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譯文:像東風吹散千樹繁花一樣,又吹得煙火紛紛,亂落如雨。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迴盪,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一夜魚龍燈飛舞笑語喧譁。美人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鑑賞: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此詞描繪出元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此詞有寄託,可謂知音。上片寫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託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眾裡尋他千,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文章》陸游原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君看古彝器,巧拙兩無施。漢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何為者,豪竹雜哀絲。後夔不復作,千載誰與期?譯文: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藝高超的人在偶然間所得到的。純白沒有瑕疵,並不需要人力去刻意追求。你看古代的彝器(青銅祭器),精巧、笨拙都不能改變。漢代離先秦最近了,但文章的深厚、淺薄已有了很大的差異。胡人的音樂是怎樣的?就是一些管絃與絲竹。後夔(傳說是舜的樂官)不再寫音樂了,千年以來,誰又能跟他相比擬呢?鑑賞:為了說明這個道理,作者在提出問題以後,舉了正反兩方面的例證,最後發出不能復見後夔的感概。其實作者所說的“天成”,並不就是大自然的恩賜,而是基於長期積累起來的感性印象和深入的思考,由於偶然出發而捕捉到靈感。只要能做到“純粹無瑕疵”和“巧拙兩無施”,便是好文章。清人劉熙載說:“西江名家好處,在鍛鍊而歸於自然。放翁本學西江者,其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平昔鍛鍊之功,可於言外想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種人不值得去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