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都弩

    甲申國難與靖康之變的不同在於,明朝亡於家奴李自成,李自成沒處理好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導致吳勾引清軍入關,滅了李自成接收了大明江山;靖康之變則是金朝直接滅了北宋,將皇族大臣家眷一股腦全抓到了黑龍江。

    另一個區別是金朝只是佔據了北宋半壁,而清朝接收了大明全部版圖,金朝相對野蠻殘暴而清朝在剃髮易服令頒佈之前相對仁慈,能夠傳檄而定,剃髮令下達後則殺傷過重。

    再一個區別在於,金軍在北方地區並未獲得人民認同,人民頻繁起義反抗;而清朝基本獲得北方人民認同,因為明朝政府對待北方人民極盡剝削壓榨搞得民不聊生,而清軍入關廢除了相當多的暴政,有相當大的程度上安撫和解放了百姓,收編了大量北方漢族青壯年加入了清軍,剃髮令下達後執行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大部分是這類清軍,因為滿人兵力過少,主要拱衛京師。

  • 2 # 姑且說

    事變發生情況方面:

    宋朝的靖康之變是從外部引發

    北宋是在金朝的直接打擊下滅亡的,其時,北宋境內並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存在,完全是外力打擊下產生的。

    北宋末年,實行“聯金滅遼”的策略,想趁機收復燕雲十六州。結果,遼國滅亡後,金朝看到宋朝武備孫馳,以宋朝藏匿金朝叛將為由對宋朝發動了攻擊。

    金兵對宋朝發起了兩次進攻,即兩次開封之戰。第一次開封之戰由於金朝西路軍攻擊太原不利,且宋朝精銳西軍趕赴開封勤王,與金朝東路軍開戰,因此金軍劫掠一方後撤退;第二次開封之戰,金朝西路軍攻陷太原,且封鎖潼關,宋朝西軍無法救援開封;且金朝東路軍攻開啟封的兵力更多,再加上宋朝防守無措,內還有郭京作祟,最終開封被攻破,宋徽宗、宋欽宗並一干宗室、文武百官被俘虜。

    綜上,宋朝的靖康之變是在金朝強大的軍事攻擊下無法抵擋,最終被攻破京城開封的情況下發生的,是中原政權宋朝與女真部族的直接交手下敗下來的。

    明朝之甲申國難是從內部引爆

    晚明腐敗,李自成帶領農民起義軍打進北京,推翻了明朝。多爾袞又帶清 兵入關趕走了李自成,這是歷史實事。

    明末由於天災頻繁、吏治腐敗再加上苛捐雜稅日益繁多,尤其是三餉(遼餉、剿餉、練餉)加徵之後,平民生活更加艱難,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農民起義席捲明朝內地,嚴重破壞了社會經濟基礎,再加上明朝平叛不力,使得起義力量愈發強大。到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順後,從西安向北京進軍,最終攻陷京城,推翻明朝,崇禎自縊。

    而此時的滿清政權現在還是處於遼東地區,獲得北京陷落的訊息後,再加上吳三桂的投降,最終才得以入關,並與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在一片石展開大戰,打敗了李自成,最終進入北京城,得以入主中原。

    可以說,正是明朝內部農民起義軍打爛了明朝的統治基礎,並推翻明朝,給了滿清入主中原的絕好機會。否則的話,以滿清的力量,在明朝正統統治存在的情況下,即便要打敗明朝,也絕非易事。這也是滿清“得國太易”的原因。

    後續事態發展方面:

    金朝並無一統天下之志向,南宋政權號令統一

    金軍佔領開封,進行了大肆掠奪後進行了撤退,而並沒有進一步展開大規模攻擊,擴大戰果。金朝深知無力徹底滅亡宋朝,甚至連佔領的宋朝領地也無心直接統治,而是擁立原宋朝降臣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但是張邦昌被迫為帝,並不敢有異心。

    所以勉循金人推戴者,欲權宜一時以紓國難也,敢有他乎?

    金兵一撤退,張邦昌立即退位,還政於趙。後來,金朝還立宋朝官員劉豫為帝,建立偽齊。這都說明,金朝當時並沒有徹底滅亡宋朝,統治天下的決心與實力。

    同時,金朝擄走了徽、欽二帝以及大量的宗室、大臣,唯獨有宋欽宗的趙構倖免於難。後來宋室南遷,趙構作為與宋欽宗血緣關係最近的宗室,登基成為宋高宗,避免了法理與正統上的爭辯,從而能夠凝聚所有力量,在南方迅速恢復宋朝的統治,共同抵抗金軍。

    滿清抱一統中原之志,中原政權割據不統一

    滿清是打著為崇禎帝復仇的口號入關的,並進入北京城後,軍紀嚴明,禁止燒殺搶掠,並未崇禎皇帝發喪,贏得了漢族士紳的好感與支援。同時,滿清入關絕不僅僅是搶奪財富與人口,而是抱著滅亡中原政權的目的來的。入駐北京城後,順治即遷都北京,正式頒發詔書登基稱帝,滿清一統中原,成就霸業的企圖暴露無遺。

    滿清入京後,面對的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以及南明三個割據勢力。割據勢力的存在嚴重分化了中原王朝的力量,使得滿清得以各自擊破。同時,明朝殘餘力量在長江以南建立的南明,內部也分化嚴重,先後存在弘光、魯王、隆武、永曆多個政權,內部鬥爭嚴重,無法集中力量對滿清攻勢進行有效阻擋。基於這種情況下,滿清幾乎輕而易舉的滅亡了大順政權,接著清軍南下,對南明政權進行了持久的打擊,南明政權難以抵擋。同時,張獻忠的大西政權也被滅亡。

    中華文明發展程序方面:

    中華文明偏安一隅,形成南北對峙

    雖然金軍強大,滅亡了北宋,但是南宋政權的迅速建立,以中興四將為首的南宋軍人對金軍的強力抵抗、北方漢人在金朝佔領區的反抗,以及從平民到士大夫對南宋政權的支援,使的金軍並沒有能力徹底滅亡南宋。最終,宋金紹興和議,宋朝向金稱臣納貢,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南宋在長江以南保留了漢族文明達一百五十年之久,而北方的金朝也在歷史程序中向漢文化學習,開始了漢化的程序,因此靖康之變並未打斷中華文明的程序。

    漢人政權覆滅,滿清統一全國

    甲申國難後,滿清兵馬在明朝降將的配合下席捲南北,最終一統天下,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了有效的統治。同時,滿清採取一系列手段摧毀中華文化。頒佈“剃髮易服”令,意圖使漢人屈服,激起漢族人民的廣泛抗爭,結果滿清以暴力鎮壓,以致於產生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慘劇;大興文字獄、焚燬書籍、禁錮人民思想,甚至是閉關鎖國等,對中華文明的程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清代之學,迥與明殊。明儒之學,用以應世,清儒之學,用以保身
  • 3 # 使用者174629721

    滅亡明朝的是農民軍是李自成,滿清不過是黃雀而已沾了便宜。北宋是被金滅亡的,完全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沒牽扯第三方勢力。

  • 4 # 心向青山

    金VS北宋,後金VS大明,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都是中國古代東北的民族入主中原。

    但如果從宋朝和明朝的角度來看,還是有區別的。

    1,後金本屬於大明

    努爾哈赤的起兵,嚴格來說與李自成沒有區別,都是造反。李自成建立了大順,努爾哈赤建立了後金。

    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城後,吳三桂降清,多爾袞入關擊敗李自成,入主中原。

    後金(清朝)與明朝的戰爭是曠日持久的,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的1616年算起,至入關的1644年已經28年。

    清朝最終取代了明朝,一統天下。

    2,建立金國的女真人本屬於遼國

    女真人的起兵是遼國內部的造反,女真人要推翻的也是遼國,本與宋朝無關。

    為了收復燕雲,宋朝實行了“聯金滅遼”的策略。可是宋徽宗時期宋軍的戰鬥力實在是不堪一擊,連被金人擊敗後的遼軍都打不過。

    這一幕,金國看在了眼裡,於是南下攻入汴梁滅了北宋。

    應當說,北宋的滅亡是一個意外,金人並沒有做好準備,所以佔領汴梁後又北歸了,並在中原扶植了一個國號為齊的政權。

    金國事實上並沒有實力完全滅了宋朝,隨後與南宋形成了事實上的南北朝,兩國最終都被蒙古人所滅。

    3,北宋時期,是遼宋南北對峙,金國起兵連續滅遼和北宋。

    明末,最初是後金、蒙古、大明三足鼎立,之後,後金起兵滅大明和蒙古。

    從這一點來看,兩者又很相似,只不過後金(清朝)走的更遠,統一了天下。

    而金滅遼,遼西遷,是為西遼;

    金滅北宋,宋室南遷,是為南宋。

    金國始終是一個割據勢力,是北朝,沒有能力一統天下。

    4,單論甲申之變和靖康之變

    1127年的靖康之變對於大宋皇族是一個災難,因為當時的金人就是為了劫掠,尚沒有真正入主中原之心。

    而1644年的甲申之變則不同,雖然在許多忠於大明計程車人眼中是天崩地裂的一年,但當時的清朝打的是“為大明覆仇”的旗號,所以能夠善待大明舊臣,於是絕大多數的大明官僚都紛紛降清,這也是清朝能迅速統一天下的重要原因。

    清朝真正受抵抗是在實行“剃髮易服”之後。

  • 5 # 名人史海觀心閣

    明朝的甲申國難與宋朝的靖康之變,它們的相同點是都跟農民起義有關,但在本質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具體表現在以下兩點:

    一,“內憂”和“外患”的不同:

    “靖康之變”對於北宋來說,是“內憂”引發的必然“外患”。但它並不是金國蓄謀已久的侵略事件,只是在“合作”的過程中,根據事情的發展變化而陸續形成的;

    “甲申國難”和它相比,則有很大的不同,它完全是由“內患”引發的悲劇。

    二,被侵略的程度不同:

    “靖康之變”中的北宋政權被瓦解後,南宋政權很快就建立起來了,從這個角度來說,大宋的立身之本還存在;

    而“甲申國難”後的大明王朝,就直接被大清王朝吞滅了。

    先來看看“靖康之變”吧:

    靖康之變發生在北宋宋欽宗的靖康年間。由於靖康元年是丙午年,所以也被稱為“丙午之恥”。

    1126年(靖康二年)四月,氣勢洶洶的金軍攻破了京城東京(今河南開封),將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皇族、妃嬪與朝臣等幾千人押解北上。很快,整個京城就被搶劫一空了。

    之所以會有這次對大宋“傷筋動骨”的災難,主要原因是由於宋徽宗在任皇帝期間,重用了蔡京、童貫等人。他們權傾朝野,一手遮天,導致天下大亂,引起了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迅速把北宋推入了一個黑暗而又被動的局面。

    正是因為北宋朝廷接連幾次鎮壓和瓦解農民起義,東北地區的女真族才趁勢崛起。這個背景之下,朝廷聽信了蔡京的意見,與金國聯手攻擊遼國,約定功成後,把原納給遼的歲貢轉交給金國,而宋則可得回失陷多年的燕雲十六州。

    誰知,這樣的做法使大宋再次陷進進退兩難的境地。

    金朝在和北宋合作期間,已經摸清了北宋的軍事底細,於是,他們得寸進尺,提出了更苛刻的條件:他們只把燕京及其所屬的六州二十四縣交給北宋,卻叫北宋每年把原來給遼朝的40萬歲幣,以及這六州二十四縣的賦稅,都如數交給他們。

    後來,北宋答應每年另交一百萬貫給金朝,金朝才答應從燕京撤軍。可是,金兵在撤軍時,居然把燕京的金帛、子女、官紳、富戶都席捲一空,只把幾座空城交還給了北宋。

    為了粉飾這次和金朝合作中的尷尬,宋徽宗只好自欺欺人地和一些重臣一起吹噓和上演著“凱旋”的劇情。

    此後,北宋朝廷的內部權力鬥爭就越來越激烈了。各重臣紛紛認為自己勞苦功高而有恃無恐,成了幾個有著利益紛爭的黨派。

    1123年7月,因前遼國的將領、金朝平州留守張覺以平州降宋,事敗後逃奔到剛成為北宋燕山府。此時,金人便以“私納叛金降將”為由將燕山府問罪。北宋燕山府無奈之下,只得將張覺斬首。但這樣一來,又造成了燕雲十六州的漢人紛紛對朝廷感到不滿。

    金國的完顏阿骨原本是傾向與宋和的,只可惜他在8月不幸去世。他弟弟完顏晟繼位後,就開始籌劃攻宋的計劃了。次年夏,金國便以張覺一事為由,明目張膽地開始攻打北宋……

    再來看看“甲申國難”:

    大明王朝的1644年(崇禎十七年)前後,發生了以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為首的農民起義。原本屬於大明的後金(清),這時也趁勢造反、入侵,使明王朝應接不暇,從而陷入了國破家亡的境地。因這一年是甲申年,所以也稱為“甲申國難”。

    當年,以李自成為首的大順軍攻入北京後,百姓死傷無數,崇禎皇帝也被迫自盡。不久,後金(滿清)的政權就侵吞了大明朝。在這個過程中,清軍為了報復明朝百姓的反抗,便一路向南屠殺大明的軍隊和百姓,其中以“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陰慘殺”等事件最為慘烈。清軍所到之處皆生靈塗炭、橫屍遍野,導致了華人口的迅速銳減。

    無論是北宋的“靖康之變”、還是明朝的“甲申國難”的原因,都和宋徽宗和崇禎帝這兩位皇帝有著直接的關係。

    宋徽宗的人性中有很多缺點,他在掌握權力後,卻對整個國家造成了更大的損傷。在整個國家擁有大量軍隊的情況下,還被金人佔領了首都,不得不哀嘆他的治國能力。

    而崇禎皇帝被人們評價為仁德的皇帝,他的自盡,還引起了不少人的同情。他雖有一定的政治抱負,但根本不深入瞭解民情,才會引發眾多的農民起義。也才導致丟掉了江山、丟掉了性命……

  • 6 # 使用者6663864333286gun

    宋朝的靖康之難,內有一定的起義,徽宗重用奸臣蔡京童貫而來。徽宗聽張覺聯金滅遼,想奪回煙雲十六州。金看出了宋的秘密,以宋收金的叛將為藉口發動滅宋戰,第一次攻太原不克,宋西兵勤王來援。金東路不足,退兵。二次金攻克太原,阻斷潼關西兵勤王救援的來路。金的東路攻勢猛烈攻克了汴京。宋只有趙構逃脫。甲申有張獻忠李自成農民起義,由李自成率領大順農民軍打進北京城推翻明朝的崇禎,崇禎吊死。吳三桂勾結清軍打敗李自成,打敗南稱帝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評價“沙漠之狐”埃爾溫 · 隆美爾,為何不僅受到下屬愛戴而且受到敵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