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青年史學家

    東德全稱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與西德相對應,西德全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東西德的產生是二戰之後盟軍分割槽佔領德國以及冷戰的產物,東德成立於1949年,結束於1990年,先後存在了41年,最終與西德合併,實際上是被西德給統一了。

    東德成立後,先後加入了以蘇聯為首的“經互會”和“華約組織”,因而東德成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一個成員,並且因為地理的緣故成為東西方兩大陣營對峙的最前沿。

    與西德相比,東德的人口和領土要小很多。東德的領土面積10.7萬平方公里,領土面積大約和中國的江蘇省相當,而西德的面積則大約是24萬平方公"裡,人口大約是1600萬人左右,不過在50年代初曾經有200多萬人從東德逃到了西德。

    東德在1961年建立了柏林牆,同時在東西德邊境加強了管制,為的就是防止東德民眾逃到西德去。東德有非常發達的特務監視系統,超過三分之一的民眾被監聽監視過。東德實行的是高度模仿蘇聯的軍事政治體制。東德最後一位領導人昂納克曾經先後連續執政長達18年之久。正是因為照辦蘇聯模式,所以東德的經濟社會發展缺乏動力,與西德相比較,東德一直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

    1989年,受戈爾巴喬夫”新思維“和匈牙利劇變的影響,東德也開始發生劇變,1989年年底,東德領導人昂納克宣佈辭職,柏林牆在11月宣佈開放,隨後東西德就開始著手討論統一的問題,1990年10月,東德正式併入西德,統一後的德國全稱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如今,距離東西德合併已經二十多年,但是東西德實際上並未實現表裡如一的統一。雖然東德培養出了默克爾這樣的女強人總理,但是在默克爾的內閣當中,其他成員都是西德人,因此有人形容柏林牆雖然倒了,但是德華人心中的牆還在。

  • 2 # 清水空流

    東德。德意志聯邦民主共和國。可以說, 德國的分裂是冷戰的產物,是美蘇爭霸的產物,正式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了德國的分裂,西德屬於北約。隸屬於美國集團,而東德屬於華約、隸屬於蘇聯。東德成立於1949年,在1991年永遠停止存在,於10月3日和西德重新合併,德國恢復統一。一個嶄新而強大的德國從新毅力在歐洲大地上。

    在東德的存在時期,東德的國土面積大約是10萬平方公里。佔整個德國的土地的25%。人口的30%。德國的精華與核心區域由西德掌控。而東德唯一稱道就是控制了柏林。就經濟而言,東德的經濟應該說在東歐六國之首,畢竟老牌帝國的經濟底子、但是東德的經濟是與蘇聯和東歐整體利益是繫結的,是在建立在蘇聯剝削的基礎上建立的。大量的經濟成就不能被東德人民享受。在經濟上,軍事上,政治上始終無法徹底自主和獨立,對比西德的自由和發達,東德相差的太遠太遠,所以導致大量的東德群眾透過柏林前往西德,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工程師。醫生。律師等社會精英階層,東德面對這種情況,於是建立了柏林牆,防止民眾逃跑。被稱為東德長城。當柏林牆建立的時候,其實就是東德死亡的開始。當時的美國總統肯尼迪有一句名言:自由有許多困難,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們從未建造一堵牆把我們的人民關在裡面,來防止他們離開我們。

    實事求是地說,東德的經濟成就和民眾的生活水平是很高的,至少在東歐名列第一,全民從小學到大學的免費教育,東德的大學生不僅免費,每月每人還有助學金,成績優秀者還有高額的獎學金,每一千人擁有醫生數佔世界第12位,病床數佔世界第11位。民主德國耐用消費品的普及率也很高,商品琳琅滿目種類齊全,比當時的蘇聯強多了。

    但東德和西德相比就差的太遠,總體水平相差20年。,但東德的垮掉,首先不是自身原因,而是因為蘇聯的垮掉,母體的死亡也必將導致東德的死亡。因為東德搞的是計劃經濟,而且經濟與東歐經濟陣營一體化,蘇聯一垮,東德也沒法獨善其身,簡單說,對一些東德企業而言,隨著東歐集團的集體垮掉,原材料供應與市場也隨之消失了。德國經濟保護圈沒有了,失敗就是必然的了,再就是德國統一已經是大勢所趨,不是任何力量可以阻止的。

    東德的存在和西德的存在都是冷戰的產物。而得國的統一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在公元1991年5月18日。兩德建立統一貨幣,統一採用西德馬克。10月3日,東德併入西德。兩德統一,而統一以後的德國,將採取西德國旗,國歌。國徽。實行西德憲法,而唯一採用東德的就是東德的首都柏林。東德從建立和消亡一共存在了42年。

  • 3 # 雲中史記

    東德不是一個正常國家,裡面的1000多萬德意志人過的也不是正常人的生活,不然那麼多東德人為什麼不要命地向西德跑?用腳投票最實在。

    當然我們要肯定東德的成就,人均GDP華約陣營最高,80年代的人均GDP是我們的幾十倍,十大工業國,軍力華約數一數二,人民生活水平高(表面上)……僅此而已。

    東德的經濟不能用我們現在的思維去評價,1960年代,世界上流行呼啦圈,不過華約國家都生產不了呼啦圈所用的塑膠管,所以東德就從西方國家走私了很多塑膠管來生產呼啦圈,要我們今天來看塑膠管都不能生產的國家怎麼能算工業國,不過東德人不這樣看,他們覺得有能力生產塑膠管啊,但是呼啦圈是市場需求,不是計劃需求,計委沒有把生產呼啦圈所用的塑膠管列入生產計劃,所以他們不能生產。

    蘇聯計劃經濟70年,時間太久了,解體了那麼多年,俄羅斯還沒成過度為正常的市場經濟國家。

    東德的經濟是好,也能生產很多精美的東西,外華人去看也會很羨慕,但是本華人民用不到啊,昂納克去參觀萊比錫博覽會,這個博覽會是東歐最重要的商品交易會,東德在這個交易會上出售全世界最好的內衣、婦女兒童服裝等等,但是這種服裝都是隻供出口,本華人民用不到。他感到很沮喪,就在政治局會議上問怎麼回事,婦聯幹部說:我們婦聯現在正在宣傳如何給自己縫製內褲的方法。

    東德經濟資料很不錯,可惜它的經濟是和蘇聯完全繫結的,大量的經濟建設成就被蘇聯就地收割,雖然有飯吃、有車開、有房住、能度假,但是隻要是東德人吃穿住用的質量都不好。

    最要命的斯塔西對全國的高度監視,這是人類史上最嚴密最恐怖的情報機構,平均每50個東德人就有1個為其工作或服務,除了恐怖的專政手段,對於被監視的東德人,斯塔西無所不用其極,他們為了折磨被監視的人,時不時會侵入他人住宅,搞點小破壞,搬動一下傢俱的位置,重設鬧鈴的時間,把家裡的掛畫換個位置,還有頻繁的神秘電話,匿名信,甚至向嫌疑人的妻子寄送成人玩具,很多人都在慢慢的精神折磨下變得神經錯亂。

  • 4 # 蘇綻

    東德於1949年成立,二戰以後,德國分為東德和西德兩個國家。

    西德原為美國、英國、法國在德國的佔領區,此後聯合建立的國家,稱聯邦德國。東德為蘇聯佔領區建立的國家,稱民主德國。

    東、西德分立時,東德人口約1500萬,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西德人口約3500萬,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西德的整體規模是東德的2倍多。

    二戰德國戰敗,德國被蘇聯、美國、英國、法國分割槽佔領。後來,美國、英國、法國佔領區走向聯合,並在一系列建設與發展問題上將蘇聯佔領區排除在外。此後,美英法佔領區先行建立聯邦德國,蘇聯佔領區也被排除在外。隨後,蘇聯佔領區建立民主德國,即東德,成為以蘇聯為首的陣營的一份子。

    東德建立以後,迅速恢復了戰前水平,並很快得到快速發展。是上世紀社會主義國家中最富裕的一個,甚至富裕程度超過很多西歐國家。

    但是,東德相比西德依然有部分差異,尤其是美國的馬歇爾計劃提出以後,西德成為美國的扶持物件,與東德逐步拉開了差距,成為當時歐洲除蘇聯以外經濟規模最大的國家。

    此後,西德對東德的經濟優勢一直存在。在1989年東歐劇變以後,東德開始向西德靠攏,並於1990年正式併入西德。

    東德共存在42年,按照歐美標準,在合併前的東德,也是發達國家之一。此外,東德在國防、教育、文化、體育、藝術方面並不比西德差,甚至更強很多。

  • 5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東德的正式國名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戰敗投降,隨即美、蘇、英、法四個戰勝國對德國進行了分割槽佔領。隨著二戰的結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東方社會主義陣營開始形成冷戰對峙的格局。在這樣的形勢下美、英、法三國佔領區於1948年6月20日對原本各自發行的貨幣進行了整合——開始發行標記字母D的馬克。被美、英、法三國排除在外的蘇聯則在3天后針鋒相對地在本國佔領區內發行了標記字母F的馬克。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宣佈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簡稱聯邦德國或西德),蘇佔區則在當年的10月7日宣佈正式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簡稱民主德國或東德)。

    上圖是東德國旗和國徽:其中國徽呈圓形。中間圖案為錘子和圓規,外面由麥穗環繞成圓,下方由三色綬帶環繞。錘子象徵工人階級,圓規象徵知識分子,麥穗象徵農民。國旗呈現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5∶3。自上而下由黑、紅、黃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旗面正中是國徽圖案。

    東德由德國統一社會黨執政,其他政黨組織透過德國統一社會黨領導的“民主聯盟”和“全國陣線”參與政治活動。由於東德是在蘇聯扶植下建立的國家,所以在政治經濟體制上大體仿照蘇聯模式——政治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經濟上以國有化公有制成分為主體。東德的政黨制度可簡單概括為:在德國統一社會黨領導下的多黨參政制度——政黨聯盟不僅表現在各政黨都參與議會和政府的工作,參與國家政權的行使,而且也表現在非國家形態的社會主義人民運動之中,它在組織上的表現是共同組成民主聯盟和全國陣線這兩個非國家形態的人民統一戰線組織。在這兩個組織內各政黨和組織享有平等的權利,它們的共同目的就是在全國、在各地區,特別是在各居民區團結各黨派、群眾組織和無黨派人士,共同為建設發達社會主義而行動,為改善居民勞動和生活條件、美化城鎮以及豐富精神文化生活作出貢獻。

    冷戰時期的東德是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國家中發展最好的國家:1950年東德的農業生產已恢復到戰前水平。1951年東德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東德全民經濟成分就佔了工業總產值(不包括建築業)的78.9%。1960年民主德國又實現了農業生產公作化。1963年東德提出了“新經濟體制”的指導方針,1971年德國統一社會黨八大提出了“在高速度發展社會主義生產、提高效益、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方針。此後10年東德的勞動生產率平均增長5%,國民收入平均增長4.6%。東德因此被稱為"社會主義櫥窗"。

    隨著東德工業的發展,其城市化已到達較高水平:1983年城市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76.6%。2萬以下小城市的人口占城市人口總數30%。20世紀70年代1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從11個增加到15個,人口占全國城市人口的35%。城市的地區分佈很不均勻:北部新勃蘭登堡區和什未林區城市最少,而卡爾·馬克思城、萊比錫和德累斯頓3區城市最多,其城市人口依次各佔3區人口總數的 81.6%、81.2%和 79.4%。

    東德的武裝力量稱為國家人民軍,成立於1956年3月1日。國家人民軍在建軍初期由志願者組成,1962年軍隊改為採取徵兵制後軍隊人數擴充至17萬人。國家人民軍陸軍在平時分為第三和第五兩個軍區,第三軍區負責東德南部,第五軍區負責東德北部。每個軍區擁有1個坦克師、2個摩托化步兵師和2個預備役摩托化步兵師。每個軍區在戰時組建一個集團軍,亦有可能把下屬各師交給蘇軍駐德叢集的集團軍指揮。東德的動員體制極其高效,預備役部隊會在24-48小時內實現完全動員,因而其實與現役部隊無異。

    儘管如此,相比同一時期的西德而言:東德的發展仍然是滯後的。從20世紀50年代起大約有270萬東德居民由於政治或經濟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然而東德政府並未反思並對國內政治經濟體制進行改革,而是試圖透過修建從物理上隔離東、西德的柏林牆來解決人口外流的問題。不過柏林牆的修建並未能阻止東德人湧向西德的浪潮——在柏林牆修建後又三百萬人試圖冒著生命危險翻越柏林牆,其中數百人被東德邊防軍打死打傷,數萬人因翻越此牆而被判刑。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迫於各方壓力宣佈開放“柏林牆”。

    以柏林牆的開發為標誌,東德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代:1990年3月18日東德舉行議會選舉,組成了以德梅齊埃為總理的由基民盟、自由民主聯盟和社民黨組成的聯合政府。聯合政府上臺後實行市場經濟,由此開始了東德經濟私有化的程序。5月18日東德聯合政府同西德方面簽署關於建立貨幣、經濟和社會聯盟的國家條約,隨即東德引入了西德馬克,從而形成了雙方的經濟及貨幣大聯盟。同年8月東德人民議院決議東德併入聯邦德國並於8月31日同西德方面正式簽署兩德統一條約。10月3日東德正式加入聯邦德國:原來東德的憲法、人民議院、政府自動取消,原14個專區為適應聯邦德國建制而改為5個州。

  • 6 # 初心的糖果

    關鍵是蘇聯佔領,蘇聯這個78國家是最噁心的,最不將就的。好在解體了,中蘇關係那會多緊張,珍寶島事件,要不中國有兩彈一星,老毛子早就打過來了。所以蘇聯人是最噁心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山田林園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