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廣雅君觀世界
-
2 # 手機使用者59480155998
這是帝國主義慣通作法。另外,塞國處在軍事與交通要衝上,向東可扼守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的艦船,向西遙控黑海進入地中海的活動。
-
3 # 希望之草
答案如下
1 歷史問題
塞普勒斯原本是東羅馬帝國的一部分,島上居民講希臘語。奧斯曼帝國打敗東羅馬帝國後被土耳其佔據並進行了部分移民。土耳其曾長期與俄華人打仗,而英國由於奉行大陸均勢政策,長期支援土耳其。英國看中了塞普勒斯,於是土耳其就割讓給了英國部分領地用於軍事基地。
2 戰略位置重要
塞普勒斯軍事戰略地位重要,它靠近中東,並且臨近蘇伊士運河,還靠近土耳其海峽。這對於保障蘇伊士運河橋暢通,阻止俄國從黑海進入地中海至關重要。
3 二戰以後,希臘獨立,跟希臘同宗同文的塞普勒斯要求併入希臘。移民過來的土耳其人就不同意。由於雙方政治矛盾尖銳,北部的土耳其又自行建立國家。聯合國為了阻止塞普勒斯分裂和種族矛盾在塞普勒斯劃分了分界線。而英國的軍事基地正是保證塞普勒斯的關鍵。
4 英國在好多問題上是一直偏心希臘的。英國女王的丈夫是希臘的王子。英國為了支援希臘獨立,英國把在亞德里亞海的小島給了希臘。二戰時,德國入侵希臘,英國前去支援,阻止了德國一個月佔領希臘的企圖,為二戰贏得了時間。島上的希臘人因此也不希望英華人離開,他們知道,英軍站在他們這邊。
-
4 # 亦喻之
塞普勒斯是個典型的奇葩之國。
塞普勒斯地處地中海東部,地理位置突出,自古以來即是外來文明爭奪的戰略要地。該島距土耳其最近,而以希臘族人為多,所以近代主要是希臘和土耳其兩國爭奪的焦點。
1925年,在西方列強瓜分世界的狂潮中,塞普勒斯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從那時起即在該島建有了兩處軍事基地。1960年,島上居民為了反對英國殖民統治,聯合希臘和土耳其,迫使英國放棄了殖民統治,宣佈獨立。其實這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而是成為了希臘和土耳其爭奪利益的代言人。由於內部的不團結,希臘和土耳其人組成的塞普勒斯新政權很快分裂。這也是英國能夠保留兩個軍事基地的主要原因。現在的塞普勒斯,一個島上同時存在三權並立局面的,全世界也是少見的。愛神維納斯的故鄉要實現真正的獨立仍任重道遠。
-
5 # 德厚致遠
塞普勒斯,是位於歐洲與亞洲交界處的一個島國,塞普勒斯位於地中海東北部、扼亞、非、歐三洲海上交通要衝,面積9251平方公里,為地中海第三大島。
塞普勒斯原是希臘人的居住地,也是希臘傳說中愛神阿芙洛狄特(即維納斯)的誕生地。後來,土耳其入侵塞普勒斯,持續佔領該島北部,造成社會混亂,塞普勒斯分裂為南塞、北塞,長期處於南北分裂狀態,英華人也趁機侵略佔領該島,塞普勒斯變成英國殖民地。
英國在該地區的殖民時代,英國在此建立了軍事基地。在塞普勒斯,英國共建立了兩個軍事基地,即亞克羅提利和德凱利亞基地,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護1869年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該運河是英國與其最大的海外殖民地印度之間必經的聯絡航線。1960年塞普勒斯獨立建國時,英國保留了這兩小塊軍事基地的領土沒有讓其一起獨立。英國深知塞普勒斯島的特殊戰略地位,不願意全部放棄對塞普勒斯島的控制。而且英國還想擁有在地中海、中東和北非的既得利益。因為控制了這些島嶼,就等於控制了世界主要海上運輸線路,可以確保英國能夠長期穩定獲利,這些島嶼既是重要軍事戰略要地,也是重要商品貿易交通樞紐。
-
6 # 澹奕
塞普勒斯島雖然小,當年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卻是大英帝國與“英帝國王冠上的寶石”英屬印度之間,海上通行的必經之地。
奧斯曼帝國崩潰之後,英國得到了塞普勒斯島,1960年塞普勒斯脫離英國的時候,英國留不住卻又不願輕易放棄,於是保留了在塞普勒斯島的兩塊地區——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
最早在公元前15世紀,希臘人移民到了如今的塞普勒斯島,此後數千年希臘人都是島上的主要居民。三千年後,奧斯曼帝國崛起,土耳其人開始移民島上,雙方也算相安無事。
1878年,奧斯曼帝國為了抵禦北方咄咄逼人的沙俄,無奈之下與英國簽訂了《英土防禦同盟條約》後,英國獲得了塞普勒斯的管理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奧斯曼帝國戰敗,根據《洛桑條約》塞普勒斯島完全成為英帝國的殖民地。
因為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地處地中海東部海上交通要衝的塞普勒斯的地位就更加重要,所以英國也非常重視。
不過隨著英屬印度的土崩瓦解,以及蘇伊士運河的失去,塞普勒斯對於兩次世界大戰後元氣大傷的英國,已經沒太多作用。塞普勒斯島上,終究都是土耳其人與希臘人,二戰結束後,土耳其與希臘也一直希望塞普勒斯脫離英國。最終各方不斷討價還價,於1959年,正式簽訂了相關條約,同意建立塞普勒斯。
而當時英國在條約中有相關條件,那就是保留對於兩處英國基地的宗主權。
兩塊英屬基地總面積僅僅254平方公里,有意思的是其中60%以上的土地都是私有的,剩下才屬於英國官方。而根據當年的條約,英國不得在此從事非軍事的任何活動。在英國分佈廣泛的眾多海外領地中,塞普勒斯島上的這兩塊存在感非常低。
-
7 # 梅塞
現在看來這倒是好事,有聯合國緩衝帶,又有英軍基地,塞島顯然是雙保險。北塞和土耳其也就坦然心涼了,和平無戰事。好事。
-
8 # ruixuezhaofeng
1959年,在塞普勒斯持續高漲的民族獨立浪潮衝擊下,英、希、土三國簽署協定和條約,為塞普勒斯希土兩族制定權力分配框架,留下“兩族對國家重大問題均有否決權,三國可干預塞事務”的隱患。
同時,英國在條約中保留對於兩處英國基地的宗主權。
兩塊基地互不相連,總面積254平方公里,英軍駐紮3000人。其中60%以上地屬私有,剩餘為英國所以,後者不得從事非軍事的任何活動。
地理屬亞洲,身份屬歐洲塞普勒斯為東地中海的島國,面積9251平方公里,它北距土耳其近80公里,西望“文化之母”希臘最近島嶼500多公里(而離希臘大陸10倍於距土耳其的距離)。我們所有教課書將它列入亞洲國家,可它除了地理位置距離亞洲更近之外,在民族性格、歷史傳統、文化和宗教等方面都與歐洲密不可分,2004年,塞普勒斯義無反顧投身歐盟懷抱。
地理決定族群,塞117萬(2016)人口中,希臘族佔75%,土耳其族20%,其他為亞美尼亞人、馬龍派基督徒和拉丁人。官方語言為希臘語和土耳其語,通用英語。希臘族信奉東正教,土耳其人為穆斯林。
希臘塞普勒斯人“資格”最高,其祖先在公元前1500年(一說是在前1200年)即移居該島。公元488年,塞普勒斯希臘東正教會取得獨立地位,一直以來,該群體認同的核心要素為“愛諾西斯”——與希臘統一。土耳其人是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來到塞島。
古往今來成為各路豪強的爭奪地,近現代以奧斯曼、英國和希臘影響最大塞普勒斯一直是各列強徵服歷程的“歇腳地”,先後被埃及、亞述、赫梯、波斯、羅馬、拜占庭、歐洲十字軍、威尼斯、奧斯曼等統治,有趣的是希臘從未控制該島。還有一個看點,各路英豪一致認同塞島戰略地位,但它“一直顯得華而不實,從未發揮人們期待那種戰略作用”。
1571—1878年,奧斯曼土耳其統治該地。1830年希臘擺脫奧斯曼統治宣告獨立,塞普勒斯熱切希望希臘帶上塞島。1878年,土以9.28萬英鎊/年的租金將該島租讓給英國,一戰中英國正式接管,1925年宣佈為英“直轄殖民地”。
英國曾兩次獲得塞島,1191年,十字軍東征中英王結束拜占庭在該地的統治。1878年二次統治伊始,英國為維護其在該地區主導地位,“永遠也不能”讓塞島迴歸希臘。
1974年7月,土耳其以保護土族利益為名出兵4萬進入塞島,控制全境36%的土地,土族居民全部北移,造成18萬希族人南遷。次年,土族在該區成立“聯邦”,後改稱“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
當今塞普勒斯南北分裂,希、土兩族分別佔有60%和37%的領土(近3%屬英國兩個主權基地),南北人口之比8:2,而在此前的400年時間,希土兩族居民生活在比鄰的村莊,或奔忙於同一座城市——由此可見,英國殖民者強調差異而實行的分而治之政策,希臘和土耳其對立敵視帶來的民族主義,使得塞普勒斯沒有統一的文化認同和國家歸宿,希土兩族只能從對故土的忠誠中尋找歸宿感。
-
9 # 馥郁75716347
塞普勒斯為什麼有兩塊英國的基地?
說到這個問題,就不得不追溯根源了。塞普勒斯的地理位置,具有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戰略意義。
塞普勒斯位於歐洲與亞洲的交界處,處於地中海東部,面積達9.251平方公里,其地理位置上是屬於亞洲,但從其發展的軌跡上看,它的文化、政治形態上是歐洲的版本。
在1500年古希臘人移居塞普勒斯島,後又經歷古羅馬帝人和波斯人等的征服,在公元前333年,亞歷山大大帝從波斯人手中接管了此島,1571年由奧斯曼帝國終治,於1878年被割讓給英國,在1925年正式被淪為英國殖民地,1960年8月16日宣告獨立,1961年3月加入英聯邦,正式成為英聯邦成員。
其最重要形成塞普勒斯,有兩塊英國軍事基地的原因是:
1959年2月由賽浦路斯與英國、希臘和土耳其三國簽訂蘇黎世一一倫敦協儀,確定了獨立後國家的基本結構和內部,兩族權力分配。1960年其再次同英國、希臘、土耳其簽訂“保證條約,由它們保讓塞普勒斯的獨立領土的完整性。
賽浦路斯同時又與希臘和土耳其訂定“同盟條約"其中規定它們在塞浦踣斯有駐軍權。
-
10 # 兵說
因為塞普勒斯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英華人在撤退的時候,思考再三,保留了這兩個軍事基地。
眾所周知,今天的英國已不是當年那個叱吒風雲的日不落帝國。兩次世界大戰嚴重削弱了這個帝國,這使得帝國已經沒有能力去管理如此龐大的殖民地。因此主動退出並允許這些國家完成國家獨立,不失為好的選擇。
然而,作為一個海洋大國,英國政府仍然出於海上貿易安全考慮,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海外殖民地,派遣英國皇家海軍駐紮於這些重要的戰略要地中,使其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自身海上利益。
這其中,就有塞普勒斯。作為東地中海地區島國,從塞普勒斯島出發向北可達土耳其海峽,向南則是黃金水道蘇伊士運河,向西則可以到達中東。該地區戰略意義非同小可。該基地作為跳板,能夠有效對這兩個重要水道進行軍力投送,在英國的海上航線受到傷害時,能夠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因此英國政府自殖民統治時代就設立了軍事基地,當時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護1869年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直到今天,蘇伊士運河仍然是歐亞大陸的重要航運通道。基於此,當1960年塞普勒斯獨立建國時,英國保留了這兩小塊軍事基地的領土沒有讓其一起獨立。
在這兩個基地區英軍設定有軍營、與北約共享的對外監聽站等國防設施,與最重要的亞克羅提利皇家空軍機場。該基地是英國在地中海地區唯一一個有長期派駐單位的空軍基地,其駐紮了一個飛行中隊約16架戰鬥機。在兵員上,英軍一共有約3,500名士兵長期駐留在塞普勒斯島上,也算是規模龐大了。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當年英國能夠雄霸世界,一靠擁有強大的海軍,二靠工業革命所迸發出的強大生產力。尤其是海軍幾乎是英國安身立命之根本。依靠海軍,英國打敗了西班牙“無敵艦隊”,粉碎了拿破崙的大陸封鎖政策;又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轉危為安。同時,英國還是提出制海權理論的祖師。
有海軍就必須要有海軍基地。熟悉世界歷史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英國特別注重控制世界上一些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海峽或者島嶼,並以它們作為支撐英國世界霸權的關鍵點。時至今日,英國仍然控制著戰略意義重大的直布羅陀海峽和馬爾維納斯群島。像我們亞洲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香港島、新加坡島、錫蘭島和塞普勒斯島都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控制了這些島嶼,就等於控制了世界主要海上運輸線路,可以確保英國能夠穩定地把從殖民地掠奪來的財富運回本土,也能夠確保英國工業產品被順利運到殖民地銷售。戰爭時期,這些島嶼就是重要軍事基地,是英國武裝保衛殖民地的重要屏障。
塞普勒斯島地處地中海東部,是通往東南歐、中東、北非的交通要衝,戰略意義重大。英國控制了塞普勒斯島,對於它經營中東和北非殖民地、保障英國在地中海的特殊利益十分關鍵,而且有利於英國控制地中海經蘇伊士運河抵達紅海、阿拉伯海的國際貿易航線並從中獲取巨大利益。另外,控制塞普勒斯島,也有利於英國遏制心懷不軌的俄國經巴爾幹半島向地中海、近東地區甚至北非擴張的企圖。
二戰結束後英國因為元氣大傷,國力急速下降,加上民族解放運動蓬勃興起,因此英國無力阻止它的殖民地一個個走向獨立。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控制的塞普勒斯走向獨立也是不可阻擋的了。但英國深知塞普勒斯島的特殊戰略地位,不願意全部放棄對塞普勒斯島的控制。而且英國還幻想將來自己還能重新成為世界強國,到時候還是要在地中海、中東和北非有特殊利益的。所以它使出渾身解數,與塞普勒斯政府進行了談判。一番鬥法過後,據說英國聲稱塞普勒斯軍力不夠不能自己保衛自己,但英國可以派自己的艦隊繼續“保衛”塞普勒斯;而塞普勒斯當時確實國力軍力有限,於是英國便與新獨立的塞普勒斯達成妥協,英國可以繼續在塞普勒斯擁有軍事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