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長尾巴的大貓

    沒有政治頭腦,不懂收斂自己,三番兩次的威脅劉邦,韓信死只是時間問題,韓信的謀士曾勸說韓信造反,和劉邦項羽三分天下,韓信不聽,結果後來天下平定,韓信被殺。韓信的死早已註定了,不管誰做皇帝都會殺他。

  • 2 # 超群501

    韓信之死,死得其所。

    公元前196年,韓信被漢高祖劉邦的妻子呂后誘殺於長安長樂宮。韓信是赫赫有名的“漢初三傑”之一,為漢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緣何會落得如此下場呢?許多人把他的悲劇歸結為領導的狠毒,因此有“鳥盡弓藏”之說。然而,細細探究這段史實,我們發現,韓信並非那麼無辜,他的下場很大程度上是自己造成的。具體說,他至少走了以下四招職場臭棋。

    一、爭奪功勞,不顧大局。

    韓信投奔劉邦後,在蕭何的力薦下,被拜為大將軍。他也不負眾望,為劉邦攻取了三秦之地,又打下了趙國。隨後,他奉劉邦之命進攻齊國,劉邦自己則率軍與項羽決戰。可等韓信率軍到達齊國邊境的時候傳來了一個訊息,說是齊國已經降漢。原來劉邦命令韓信出兵的同時還派了一個辯士酈食其,此人憑著三寸不爛之舌說服了齊王歸順劉邦。此時,雙方已談好了投降條件。但是,韓信的謀士蒯通給韓信出主意,說將軍您東征西討不過打下五十多座城池,酈食其一個書生靠耍嘴皮子就拿下了齊國七十餘城,您的功勞難道還不如他?何不繼續進攻?韓信覺得有理,於是率軍突襲齊國。齊王聽說後大怒,烹殺了酈食其。因為齊國沒有設防,很快就被韓信佔領了。

    看,就因為對酈食其的貢獻不服氣,為了和酈食其爭奪功勞,或者說得更明白些——為了自己的利益,韓信就讓那麼多人流血犧牲!顯然,此時,劉邦正與項羽處於戰爭膠著狀態,他是不希望節外生枝的。作為領導,他最願意看到的結果是,下屬馬上結束手裡的工作趕來幫助他。可是,韓信的不顧大局的擅自行動打亂了劉邦的整個工作部署,讓他措手不及。可以說,韓信與別人爭功、為自己謀利的行為,種下了他和領導日後衝突的禍根。

    二、要挾領導,討價還價。

    韓信在打下齊國之後,就派人送了一封信給劉邦,說,齊國這個地方很麻煩,這裡的人反覆無常。因此,我想請大王您封我韓信做一個代理齊王,把這個地方鎮住。這封信送到時,劉邦已經被項羽的軍隊團團圍困在滎澤,正急等著韓信派兵來救他,因此看信後氣都不打一處來,拍桌大罵。幸而,張良和陳平及時提醒了劉邦,當著韓信使者的面,劉邦立即改口說,男子漢大丈夫建功立業,當大王就當真的,你韓信幹嗎要當代理齊王呢?沒出息!於是劉邦派張良將齊王的王印送到韓信那裡,讓他當了真正的齊王。可爵位封完了,韓信還是按兵不動。劉邦沒辦法,又答應封一大塊地給韓信。韓信滿意了,這才帶兵和其他諸侯一起趕來,與項羽會戰於垓下,終於打敗了項羽,使之自刎於烏江岸邊。

    因為手裡有了兵權,自己有了實力,韓信就開始向領導討價還價了。先是要做齊王,後來又要封地,在既得了名位,又得了實惠後,才肯幹活。此時,劉邦有求於韓信,面對他的“勒索”自然只好忍氣吞聲,但怎能不在心裡記下這個仇呢?試想,又有哪個領導能對下屬的這種舉動會無動於衷呢?否則,還怎麼領導大家,開展工作?因此,一旦時機成熟,劉邦是必定會和韓信算這筆賬的。難怪司馬遷評論說,如果韓信以如此行為對待劉邦,就不該指望對方善待他了。可是,心滿意足的韓信肯定沒有想到他這個行為的嚴重後果,想必還在洋洋得意呢!

    三、牢騷滿腹,孤家寡人。

    登基後,劉邦分封群臣,改封韓信為楚王,隨後又設計捉住了他,將他貶為淮陰侯。韓信被降為淮陰侯以後非常不痛快,長期請病假不上班,而且嘀嘀咕咕的,牢騷不斷,說自己羞與周勃灌嬰等人為伍。有一天,韓信閒著沒事,逛到了大將樊噲家裡。樊噲對韓信十分尊重,一看韓信來了,撲通跪下來,表示歡迎,說大王居然肯來光臨小臣的寒舍,小臣無比榮幸。要知道,樊噲也是封了侯的。可是,在離開樊噲家後,韓信卻對別人說,想不到我今天居然淪落到和樊噲這種人來往……

    周勃灌嬰樊噲等人都是漢初名臣,韓信與之同朝為官,也不至於降低了自己的“身價”,尤其樊噲更是劉邦的愛將,甚至救過劉邦一命。可是,被貶後的韓信憤憤不平,牢騷滿腹,說什麼自己“羞與周勃灌嬰等人為伍”“居然淪落到和樊噲這種人來往”,顯然是在藉著輕視同事發洩自己的不滿。可是,這些牢騷話傳出去,不免惡化了他和同事們的關係,讓自己的前途蒙上陰影。更重要的是,劉邦沒有把事情做絕,只是將韓信降為淮陰侯,心裡是存了考察之意的。顯然,韓信的種種言行,只能給他留下更惡劣的印象,招來他更大的不滿。這樣,同事嫌,領導怨,韓信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四、策動謀反,送了性命。

    幾年後,有一個叫陳豨的人被封為鉅鹿郡的郡守,來向韓信辭行,韓信就跟他在院子裡散步,勸他說,你現在去當郡守的地方是一個軍事要塞,你去了以後一定會有人告你謀反。等到第一次告你的時候皇上可能不相信,第二次又有人告你的時候皇上就會將信將疑,第三次又有人告訴你謀反的時候,我們皇上一定是勃然大怒,帶兵去打你,你是反也得反,不反也得反,與其被逼得造反,不如你自己先策劃好。你如果決計造反,兄弟我為你做個內應。陳豨信了,於是到了鉅鹿以後果然反了,自稱大王。劉邦大怒,自己帶兵去討伐陳豨,留下呂后鎮守京師,並囑咐她看管好韓信。恰在此時,韓信準備把監獄的人放出來去攻打皇宮,擒殺呂后。呂后得到密報,就聽從蕭何的建議,把韓信騙來殺死了。

    面對“鬱郁不得志”的情況,韓信耐不住寂寞了,於是鋌而走險,竟然花言巧語,策動別人謀反。且不說,他這種行為會給新興的漢朝帶來怎樣的損失,會給天下百姓帶來多少禍患,即使對他自己,這也是實實在在的一招臭棋,最終把他送上了絕路。真是一錯再錯!可見,人在職場,遇到挫折,一定要積極反省自己,檢討失誤,力爭東山再起,萬不可任意妄為,做一些傻事,以免像韓信一樣,造成無法挽回的惡果。

    韓信的職場經歷,真可以說是“一步錯,步步錯”。若是他能在造成嚴重惡果前,及時反省自己,改正錯誤,就不會是這個結局了。史書記載,劉邦從前方回到京城以後,呂后向他報告了此事,他此時的反應是“且喜且憐之”。看來,即使是劉邦,也對韓信落得如此下場頗感惋惜。那麼,二千年後的職場中人,是否更該從中吸取點教訓呢?

  • 3 # 漢史趣聞

    韓信是死在“義”子上。

    當年項羽和劉邦對峙在滎陽的時候,劉邦就派了韓信去開闢北方的戰場去了。

    那時候劉邦就給了韓信三萬老弱病殘,韓信就是帶著這麼一隻軍隊創造了很多神話。

    他的大名也是在這些戰役中而被天下人知曉的。

    韓信帶著這三萬人,所打的第一仗就是背水之戰。

    “背水之戰”中韓信的對手是趙國的陳餘大將軍。

    陳餘手握二十萬大軍,但這場戰爭最終是韓信取得了勝利。

    (具體怎麼勝利的,我前面有講解。想看的朋友可以向前翻一下)

    當韓信打敗趙軍之後,再去收拾其它國家。

    那就容易多了,畢竟擁有二十萬大軍的趙國都不是韓信的對手。

    打敗趙國後,韓信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去打燕國。

    這時候剛被俘虜的李左車為韓信獻了一計。

    他告訴韓信,燕國不用打,派個說客去說服他們歸降就行了。

    不用打仗,又能讓對手歸順,當然是最好的了。

    韓信採納了李左車的意見,結果果然如李左車所言。

    燕王因懼怕韓信軍答應了歸降。

    而此時對於韓信來說,最難啃的骨頭就是齊國的田氏家族的田橫了。

    齊國是當時的強國,他們肯定不會像燕國一樣來歸順韓信的。

    所以,韓信只能選擇去打。

    就在這個時候,劉邦派了鼎級說客酈食其去齊國規勸齊王歸漢滅楚。

    齊王被酈食其的言辭所打動,他選擇了幫漢滅楚。

    此刻的韓信還沒有和齊國開戰,他就得知了齊國已經歸漢了。

    韓信想率兵哪裡來在回哪裡去。

    可是,這時候他手下的一個叫蒯通的謀士,

    告訴韓信不能這樣做,虧你還是一個武將,

    你累死累活的才拿下趙國五十座城池,

    而酈食其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竟然憑藉一張嘴

    就拿下了齊國七十座城池,作為武將的你,

    難道不感到汗顏嗎?

    韓信明白了,第一功臣的名聲不能讓步。

    於是他開始攻打齊國。

    也就是在這時候,齊國已經解除了對漢軍的防備。

    因為酈食其和他們已經商議好了。

    齊和漢是一家,一起來滅楚國。

    誰都沒想到半路里殺出一個韓信來。

    當齊王得知韓信已經攻佔了很多齊國地盤後,

    他一怒之下就把酈食其給烹了。

    在酈食其被烹之後,齊王趕緊向項羽求救。

    項羽派了龍且帶著二十萬大軍來救齊國了。

    要知道那時候的項羽也僅僅只有三十萬軍隊

    他一下給了龍且二十萬大軍,可見這一戰是楚漢之間的生死之戰。

    龍且在這個戰場上本應該能打勝仗的。

    可是,因為他的驕傲。

    他上了韓信的當,

    韓信利用了濰水河裡的滔滔水流,淹死了大部分齊楚聯軍。

    龍且戰死,齊楚聯軍失敗,齊國滅亡。

    當項羽知道這一訊息後,他知道大勢已去。

    如今只有去說服韓信,不讓韓信幫助劉邦打自己。

    自己才有可能和劉邦在滎陽對峙下去。

    項羽派來的說客沒有打動韓信。

    這時候又是韓信手下的謀士蒯通告訴韓信。

    最好的結局就是兩不相幫,你佔領齊國的土地。

    然後向天下人宣佈你就是齊王了。

    你在以齊王的身份去插手劉邦和項羽之間的戰爭

    讓他們兩個人停止打仗,這樣就是韓、劉、項三家分天下了。

    可是韓信沒有聽,他說,當年是劉邦給了我衣服,贈了我美食

    讓我當上大將軍,我才有如今的地位的

    我怎麼可能背叛他呢?

    所以,他沒有聽。

    韓信還是太性情了,他為了報恩,而捨棄了蒯通這個絕好的建議。

    最終幫助劉邦殺死了項羽。

    總之是韓信太重輕易了,應該和他的情商的關係不大。

  • 4 # 擱淺一夢

    韓信之死是因為出生在了那個君權至上的時代

    人之所為人,是因人有七情六慾。韓信幫劉邦定鼎天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官封為候。而韓信從一介小兵到候爺,正是因為他那不斷向上爬的慾望支撐著他,而他現在已經做到了候爺,按理說也可以了。但是人一旦鬆懈下來,他得鬥志會被歲月消磨歹盡,而他也會被後來人所替代,所以韓信產生了危機感。而解決危機感的辦法,在那個皇權至上的時代,就是更進一步,自己稱帝。所以韓信只能迫不得已起兵,來爭那屬於自己的一片天。所以說,那隻能說,是那個皇權至上的時代,造就了這個結局罷了!

  • 5 # 東東的魚

    韓信之死,和自身性格關係很大,大家都是性格決定命運。作為古代著名的軍事家,劉邦取得天下時曾評價他“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軍師天才被呂后誘殺,最後死於婦人之手,真實可惜。司馬遷在對他死評價“假令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於漢家勳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他最終獲此結局可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

    在天下未定是,他如取蒯通之言,隔岸觀火,時下,就可形成一個劉邦、項羽、韓信鼎足而立的情形;他未採納反而向劉邦要代齊王,劉邦用張良計封為了齊王,使韓信心念舊恩之時更加對自己死心塌地,韓信否定了蒯通的計謀為劉邦平定天下。打敗項羽後劉邦深知當時,除已死的霸王項羽外,無人能敵韓信,恐其養成羽翼,遂採用陳平之計,以遊巡雲夢澤之名,招韓信覲見,被劉邦以有人控其隱藏鍾離眛謀反為名,而此時的韓信只能殺鍾離眛,劉邦降韓信為淮陰侯,把韓信變成了朝廷中的閒人。

    韓信被貶後還處處炫耀自己的功績,又一次劉邦上韓信:“我能帶多少兵?”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將十萬。”劉邦說:“你呢?”韓信說:“臣多多而益善耳。”劉邦說:“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韓信說:“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雖然這段話他自己還誇耀劉邦用人的才能,但劉邦聽了你打仗那麼厲害心裡肯定更加怨恨。

    二、陰謀造反,玩火自焚

    如果說前面匿藏鍾離眛是因和他私人關係好,不是故意造反的話,後面陳豨密謀造反而死就是罪有應得,他和陳豨密謀裡應外合,擊殺呂后和太子,幸虧被呂后知曉,和蕭何用計殺了。之前韓信被貶後,有一次在大街上看到了呂后的妹夫樊噲。按道理,在自己不得志倒黴的時候,既然遇到了皇后的妹夫,同是漢朝開國功臣的樊噲,韓信應該去巴結一下客套幾句,跟呂后套套近乎!以緩解君臣緊張關係。但是韓信偏不,竟然直接對樊噲:“看見我來了還不磕頭!”那樊噲懾於韓信往日的威望,馬上下馬磕頭,韓信哈哈大笑,奚落幾句,然後扭頭就走,一點都顧及樊噲的感受。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韓信如果落到劉邦手裡,劉邦還不好殺他,遇到呂后,哪就沒有什麼顧慮了,畢竟呂后對劉邦死後這些功臣將相有所顧慮,現在正好遇到一個時機除掉韓信為自己或者自己兒子上位剪除隱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高效記住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