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章魚

    推薦的一本書,本尼迪克特·凱里《如何學習》

    他在科學理論的支援下,為我們解釋了我們在思考、記憶、解答問題時,大腦是如何工作的,哪些因素能夠增強我們的表現,又有哪些因素在阻礙著我們。

    從堅實的科學理論出發,尋找學習過程中影響我們表現的關鍵因素,在針對這些因素給出可行的做法。相比很多依照個人經驗寫出的學習指導,這本書自然更有高度,也更適合大多數人。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認知科學飛速發展,科學家們對於我們的大腦有了更多發現,很多傳統觀念裡的學習方法,似乎並不符合大腦的習慣。

    為你推薦《如何學習》中提到的 5 個高效學習方法,他們都顛覆了傳統觀念,但是更符合你的大腦的工作原理。

    1

    先考試,後學習

    如果我報了一門零基礎的課程,老師上課的第一件事是給我一張考卷,我一定覺得他在羞辱我:欺負誰呢?這不就是讓我交白卷嗎?

    可是新的研究證實,那位老師的做法,會讓我後邊的學習效率大幅提升。

    這背後的原理,叫做「必要難度原則」

    你的大腦越是費盡力氣挖出某項記憶,你對其再次學得的程度也就越深,因為提取能力與儲存能力都被增強了。

    與直接進入學習相比,先猜測後學習,你的大腦能以更高要求去運作,知識會更深刻地印在腦中。

    預考就像學習的「預告」,先啟用你的大腦,讓它對接下來學習的知識點有足夠的重視,這樣,在下邊的學習當中,我們的效率會變得更高。

    所以,下次要學習一門課程的時候,先去找份真題來做吧,就算最後交白卷也無所謂,就算所有的選擇題都是蒙的也無所謂,因為預考本來就不是用來檢驗你的知識,而是為了告訴你的大腦:「這個知識不會吧?這個知識也不會吧?不會就對了,接下來我看書聽課的時候,你給我勤快一點!」

    2

    還原場景就能還原記憶

    你在圖書館學到的知識,和你在教室學到的知識,有區別嗎?

    你在咖啡館讀過的書,和躺在床上讀過的書,有什麼不一樣?

    科學家告訴你,有。

    你在教室學過的知識,回到教室就會更容易想起來。你躺在床上讀過的書,躺在床上就會更容易想起來。

    實驗證明,我們的記憶和周圍的環境相關聯。我們的大腦會把知識和聽覺、視覺等感覺關聯起來。熟悉的感覺就有可能喚醒我們的一段記憶。

    你也會有這樣的經驗,最典型的就是味道,一口面,一口湯,就會把你帶回到小時候在奶奶身邊的記憶中,我們的大腦就是這樣運作的。

    學習的時候,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利用這一點。當我們回到那個場景,那些熟悉的視覺、熟悉的聽覺,會幫助我們喚醒當時學到的知識。

    所以,如果你下週有一門課,是要在 101 教室考試,那你臨陣磨槍複習時,最好也去 101 教室,這樣效果會更好。

    3

    在不同地方學習

    傳統觀念裡,我們應該找一個安靜的場所,圖書館也好,自習室也好,把那裡當做我們用來學習的專門場所。

    可是,今天的科學家發現,如果我們在學習時更換不同的地方,學習的效率、對知識的記憶反而會變得更高。一直在固定不變的地方學習,反而會降低學習效率。

    為什麼呢?同樣是基於「場景還原」的原理。

    大腦在記憶時,不是單一地儲存知識,而是會把知識和我們的感覺建立一種聯絡,一起儲存下來。如果你更換不同的地點,去學習一段知識,比如說我這篇文章吧,你在咖啡館讀一遍,在地鐵上讀一遍,回家躺在床上讀一遍,每讀一遍,這篇文章中的知識,會和你對周圍環境的感覺,一起儲存在大腦中。

    關聯的感覺越多,這篇文章被你的大腦喚醒的機率就越大,記憶的效果也越好。

    4

    不能只練習你不會的東西

    傳統觀念裡,需要我們練習的一定都是不會的東西。

    比如背單詞,背的都是不會的,會的就不用背了。如果我告訴你,你想要背 50 個新單詞,就應該把它們和 50 個你已經會了的單詞放在一起背,你一定覺得我有病。

    可是實驗證明,這樣的方法確實會更有效。

    這樣的學習方法稱為「交替學習」

    大腦特別擅長髮現不協調,一旦看到什麼東西超出了正常的秩序和或範疇,大腦會立刻警覺起來,敦促潛意識,更深入地處理資訊。

    大腦就像是一個敏感的偵探,它會想「這個東西怎麼可能在這裡呢?不行,我必須認真看一看。」

    如果你背的每一個新單詞,都是新單詞,大腦就會像流水線上的工人一樣,進入一種機械工作的狀態。可是學習和製造零件不同,機械工作就意味著低效率。

    所以,適當摻入一些已經背過的單詞,就能打破這種模式。

    人為創造一種「不協調」,時常重新喚醒一下大腦,才能讓大腦一直處在高速運轉的狀態。

    另一種方法,就是把各種練習混合進行,比如背 10 個單詞,做一篇閱讀,再做一篇完型,這樣的訓練也是一種「交替練習」,效果也會比一上午背單詞一下午做閱讀要好很多。

    5

    「打斷」有助於學習

    我們學習的時候,都特別討厭被打斷。

    傳統觀念裡,打斷是學習最大的天敵。

    可是科學研究表明,適當的「打斷」,其實能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著名心理學家布盧馬·蔡加尼克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將 100 多名學生分成兩組,給他們分配一些 3-5 分鐘就能完成的小任務,比如用紙疊個盒子,用橡皮泥捏一隻小狗,猜一個字謎等等。

    對於第一組,他總是在學生們完成了一項任務後,再佈置下一項任務;

    對於第二組,他總是在學生們正在專心致志做一項任務時,就給他交待下一項任務。

    到實驗結束時,每個學生都參與了 20 次左右的任務,這時,蔡加尼克讓他們列出自己都做了哪些任務,結果證明,第二組能回憶起來的任務,比第一組多了將近一倍。

    蔡加尼克又做過多次實驗,最終他發現,一個人越是在關鍵時刻被打斷,那麼他對那件事情的記憶就越是長久。

    這個結論後來被學界命名為「蔡加尼克記憶效應」

    小說、電影裡也會時常有類似的橋段:主人公接受了一項自己不太願意完成的任務,不停地有人開始打擾他,影響他,結果這件任務在主人公心裡就變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想完成。

    所以當你進行一項需要創造力的工作,或者是學習時,你可以適當地加入「打斷」。

    番茄工作法就是一種很好的幫手,每隔 25 分鐘,你要強制休息一下,這種戛然而止,反而會更激起你的熱情,也會讓你的大腦記得更牢固。

  • 2 # 掙脫枷鎖的囚徒

    與其熬夜苦讀,不如美美一覺

    怎樣才能高效記住東西?

    坊間流傳著很多高效記憶的技巧,基本上都缺乏證據支援,而是很多人的想當然。

    所謂高效高效記住東西,實際上涉及的是“學習與記憶”的問題。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對學習與記憶的生物學基礎有所瞭解。

    我們是如何記住新學的知識的

    一般人對學習有很深的誤解。

    事實上,從一個新生命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在不斷學習,即對環境的適應和做出適應性改變。這也就是廣義上的學習。

    人們一般理解的學習,知識狹義上的,指有意的、有目標的主動學習。

    事實上,生物透過主動學習所獲得東西僅佔所有學習的極少部分。但是,就是涉及這極少部分的學習卻被大多數人視為畏途。

    因為,大部分的被動學習沒有目標,人們在不經意間就學會和記住了海量資訊,而有目標的主動學習卻往往會感到非常困難,尤其是要記住這些主動學習的枯燥的目標資訊。

    然而,無論被動學習還是主動學習,學習、記憶和回憶的過程和生物學基礎卻是一樣的,涉及資訊輸入,編碼,短期儲存,以及由短期儲存轉化成長期儲存。

    學習的第一個環節是資訊的有效輸入,這主要是透過各種感官感受獲得,其中,人類習得的90%以上的資訊來自於視覺輸入,即看。

    無論哪一個途徑,學習資訊輸入環節的有效性的關鍵是注意到。

    一般來說,只有注意到的資訊才有可能形成感覺性記憶,而沒有注意到的資訊就會“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可以說根本沒有進入學習過程就隨即丟失了。

    因此,培養良好的注意力是有效學習的第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環節。

    一個人,“會不會”學習,學習的成績如何,很大程度上首先取決於有沒有良好的注意力。

    我們都知道,很多小學1、2年級的孩子,每次考試只能考出一二十分的成績,就是對所學的東西一無所知。通常,並不是因為這些孩子智商低,而是注意力完全沒有在主動學習上。

    如何培養良好的注意力能力,需要家長從一出生就開始進行培養,關鍵在於,不要輕易干擾孩子的專注;而當需要引導指導時,必須要求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跟你的交流中,俗話所說的“打皮罵聾”,指的就是注意力培養的徹底失敗。

    感覺性資訊經過編碼傳輸到腦內臨時儲存區域,主要是在大腦的海馬體。

    大腦海馬,非常類似於電腦的記憶體,可以對輸入資訊進行進行暫時儲存,並整合;然後,部分資訊被重新編碼傳輸到負責長期儲存的腦區,一部分資訊則會丟失忘記。

    一部分資訊可以用來“指導”行為操作,這些資訊被稱為工作記憶——這就是所謂的現學現賣——我們會發現,這種現學現賣是最高效的。因為,大部分工作記憶,作為短期記憶的一部分會丟失忘記,有一部分會被儲存為長期記憶。

    當然,工作記憶也可以透過檢索和呼叫長期記憶中的資訊形成。

    因此,涉及學習的另一個關鍵,也就是本問題的核心,如何(長期)記住所學的東西,即如何更有效的將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

    現在已知,負責長期記憶儲存的是大腦新皮層的後頂葉,這一部分腦區功能上類似於電腦的硬碟,負責資訊的長期儲存。與硬碟不同的是,該腦區對資訊的儲存不允許新資訊覆蓋舊資訊,也不允許資訊間互相干擾,也就是說該腦區對資訊的儲存具有多重機制進行保護,一旦形成,往往不容易被丟失忘記(不是絕對),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記住很多很久以前的資訊的原因。

    這也凸顯,新學習的資訊,從海馬短期儲存到轉移到新皮層長期儲存的關鍵性。

    海馬中暫時儲存的資訊如何才能更高效的整合和轉存到新皮質稱為長期記憶呢?

    這涉及兩個環節:

    不斷重複,即複習和練習對資訊的整合;

    和轉存。

    不斷重複對於學習的意義眾所周知,不贅述。

    但是,如何才更高效地轉存為長期記憶,卻不為多數人所知。

    良好的睡眠,是短期記憶有效轉存的關鍵

    傳統上認為,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能歷時幾周甚至幾個月。

    但是,新的研究發現,這種整合和轉存也可以在短期內隨時發生,即這種過程從新資訊在海馬儲存後就開始。

    更為關鍵的是,研究發現,這種整合主要透過反覆重複完成,而轉存主要發生在睡眠過程中,尤其是深睡眠中——兒童和年輕人有更優良的記憶能力,很大部分原因就是他們的深睡眠時間更長。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蒂賓根大學的科學家使用腦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直接展示了重複和睡眠對資訊整合和轉存的影響。

    研究中,研究人員讓參與者學習一個單詞列表,並重復了七遍。

    他們執行此任務同時,由fMRI掃描記錄他們大腦的活動。

    12個小時後,參與者分別使用學過的單詞和一個新的單詞列表重複了這項任務。

    其中,一半的受試者在此期間睡過一個舒服覺,而另一半人則一直保持清醒狀態。

    結果,經過1小時的重複學習,有過睡眠的受試者後頂葉皮層的活動顯著增強,與此同時,海馬的活動快速減弱——資訊更多的由海馬區的短期儲存轉移到新皮層的長期記憶。

    相反,沒有睡過的受試者,腦活動仍主要集中在海馬區,不斷重複著新的學習任務的表現,主要資訊難以轉化成長期記憶。

    顯而易見,重複學習會導致系統資訊整合,而睡眠則可確保資訊轉存成穩定且持久的長期記憶。

    即,良好的睡眠和反覆複習共同促成長期記憶的形成和鞏固,也就是可以更高效地記住學的東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放大電路的基本功能是什麼,對放大電路有哪些基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