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上白玉精

    神話岳飛,等於侮辱岳飛,侮辱古人。岳飛是人不是神,漢族人是人不是神,女真人是人不是豬。

    南宋收不收復中原靠的不是岳飛,古代華人的骨氣是硬去剛堅如鐵的,古代華人的熱血是豪氣沖天的,古代華人的精神是不屈不撓的,死了一個岳飛,還有千千萬萬個岳飛。如果一個岳飛的生死,便決定了中國的命運,那麼是可悲可笑的。

    岳飛一生忠義,熱血報國,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是何等的豪邁,如果我們千千萬萬個人都像岳飛一樣,何愁中原不復。奈何岳飛獨木難支,便有通天本領也難挽狂瀾於既倒,如騎士的詹姆斯,也是無奈的。

    收復山河。靠的不是幾個人的英明神武,不是幾個人的熱血壯志,如南北朝時期的宋朝劉義隆的北伐,贏得倉皇北顧。收復山河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者,我方要內部和睦,團結一致向前看,建立最廣泛的抗金民族統一戰線團結大宋各族人民,各地區人民,內部團結則無隱患,敵方則內部渙散,勾心鬥角,紛爭不斷,干戈四起,此時方為我之天時。地利者,要想進則先思退,要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南北對峙已非一朝一夕,能速勝則可,不能速勝則要有防禦陣地,有易於守衛的城市,一步一步來。人和者,君臣一心,人民支援,後勤得當,一旦戰爭打響,大家要自發捐錢捐糧捐衣服,切莫哄搶物資哄抬物價,造成通貨膨脹。大家要踴躍參軍,大家要不怕犧牲,不怕困難,要像志願軍一樣,犧牲個人幫助集體的事情要成為普遍現象。

    只要符合了這幾點,岳飛瑞不在,你在我在,也大可收復河山,統一華夏。鑄九鼎於中原,封禪於泰山。

    如果做不到這些,那麼岳飛在世,也是空自哀嘆。

    傳說中嶽飛的詞,小重山來結束此文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以此詞緬懷先賢岳飛,希望岳飛之才華流傳百世,岳飛之精神經久不衰

  • 2 # 一襲輕嵐

    歷史沒有假設。

    當時岳飛一路揮師北上,下襄城,攻郾城,一路勢如破竹,攻至朱仙鎮。其實,在岳家軍的猛烈攻擊下,金兵一路潰敗。當岳家軍攻至朱仙鎮,金兵已無士氣,也準備撒離開封。只不過心有不甘的金π術派人到南宋找到了他們的臥底漢奸一一秦檜,向趙構陳以利害,妖言惑主,使得趙構害怕岳飛坐大,便上了秦柃的賊船,聯手殺了岳飛。其實,當時金國軍隊氣勢頓消,內部矛盾重重。若與其他幾路軍大舉攻金,勝率極大。

  • 3 # 笑談古今風流事

    眾所周知,北宋透過“海上之盟”,與金國達成一致滅遼的同盟。就是透過這次聯合作戰,讓金國看到了北宋的戰力孱弱,起了滅宋的心思。滅遼之後,一鼓作氣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俘虜徽欽二帝北上,史稱“靖康之恥”。康王趙構臨危受命,於南京(今商丘)稱帝,然後一路南逃,乘船渡海躲避金人追擊。當時,南宋疆域連東南半壁江山都不能完全掌控。岳飛就是在這種艱難的困境中,進行了北伐。

    岳飛一共進行過四次北伐。紹興四年(1134年)岳飛第一次北伐,襄陽六郡在金人扶持政權-偽齊手裡。岳家軍兩個月之內,收復襄陽六郡,殲敵至少兩萬以上。這次北伐的重要意義在於把幾乎要被偽齊政權打穿的荊襄戰區補好了。

    第二次北伐,紹興六年(1136年)秋,此次北伐,收復了汝州部分地區、虢州和商州全境以及洛陽周邊地區,差點兒打到洛陽。

    第三次北伐,紹興六年(1136年)冬,這一次是偽齊主動進攻,故有人認為岳飛只組織了三次北伐。偽齊政權在岳飛第二次北伐結束後,立刻組織反攻。劉豫用聲東擊西之計進攻劉光世駐守的淮南,左相趙鼎調岳飛前去支援,還沒有到,已被劉光世擊退,岳飛退回鄂州。劉豫轉攻長江中游的岳家軍,王貴以少勝多。以一萬人馬大敗劉復的十萬偽齊主力,張憲、寇成也捷報頻傳。岳飛到鄂州後組織反攻,到蔡州城下,發現城高水深,岳飛退軍。

    第四次北伐,紹興十年(1140年),金軍投入總兵力二十五萬,分左、中、右三路進軍南下。左右兩路戰事持平,中路是兀朮率領的主力軍,約有十五萬,岳飛投入作戰兵力八萬左右。這場戰役大大小小戰鬥數十次,其中有著名的郾城大捷、穎昌之戰和朱仙鎮之戰。捷報頻傳,岳飛高興的向部下說:“今日殺金人,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但正是這第四次北伐,高宗生出了議和的念頭。十二道金牌接二連三發往前線,以至於岳飛哀嘆:“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第四次北伐以失敗而告終。

    經過這四次北伐我們可以看到,除第四次是政治原因失敗外,其餘皆大獲全勝。況且,第四次北伐是在勝利就要到眼前時放棄的。當時的金軍主力已經被消滅殆盡,敵佔區人民反金情緒高漲,義軍蜂起,全國形勢一片大好。可惜高宗畏金如虎,一味議和,斬殺岳飛,自毀長城。坑了岳飛、坑了人民、坑了徽欽二帝、更坑了中原的大好河山!

  • 4 # 三水三心

    首先,歷史沒有假設,所以,這個問題,無法回答!

    但歷史也可以假設,因為,假設可以給後人借鑑!

    那我們就順著這個邏輯來探討這個問題:岳飛不死,南宋真能收復中原、“還我河山”嗎?

    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

    打仗,不僅僅打的是軍事實力,而是政治經濟軍事等綜合實力的較量,還包括戰略意圖、戰略決心以及人心向背等軟實力的比拼。

    第一,金軍的軍事實力並非不堪一擊。

    在軍事方面,金朝採用的是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幾乎達到“全民皆兵”的地步,加之長期在高原草原作戰,其軍隊的戰鬥力非常之強。岳飛收復失地,一方面是因為岳家軍的軍事實力和謀略,另一方面,還在於北方的金朝騎兵,並不適合峽谷山地作戰。一旦會到大平原,金兵的作戰實力,將完全發揮,那時,岳飛的軍隊,不見得能佔據優勢。

    讀者千萬不能用小說來判斷,小說,是人為的創造,與歷史有非常大的出入。

    第二,南宋的經濟實力,難以支撐戰爭。

    打仗,拼的是人,打的是錢,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紹興九年(公元1139年,金天眷二年),宋金第一次和議成立,雙方確定以當時的黃河為界。但次年金人毀約,出兵取河南、陝西。紹興十一年(金皇統元年),宋金議定以淮河為界。第二年又將西部界線調整至大散關(今陝西寶雞市西南)及今秦嶺以南。以後雖有區域性變動,基本穩定在這條界線。那時,這些地方並不是最繁華富庶的地方,要支撐起一支龐大的軍隊,對老百姓而言,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據專家研究,南宋的賦稅是歷史上最沉重的,比清朝還重。

    第三,軍事鬥爭首先是政治的角逐。

    軍事是政治鬥爭的一個手段,而不是全部。站在趙構的角度,偏安一隅,是南宋當時最好的戰略選擇。為什麼呢?趙構做皇帝,純屬偶然,而一旦做了皇帝,誰又願意讓位呢?想想後來的明英宗朱祁鎮吧,既然當了,哪裡還願意輕易放棄權力呢?收復失地後,被虜獲的徽欽二帝回來了,趙構豈不是要歸還皇位?

    所以,君臣之間戰略的不統一,必然導致後方不會給予全力的支援。

    綜上,岳飛不死,也不能收復中原,還我河山,是當時的軍事經濟政治多方面綜合因素決定的。

  • 5 # 香酥辣

    首先一些人認為北伐不可能成功,是因為金人軍隊太強大,女真不滿萬,滿萬無人敵,從靖康元年(1126年)到1142年,靖康之恥有多少軍隊都打不贏金軍,短短16年間,正面戰場上,還是進攻勝利了,抗日的時候中國八路軍娘子關大捷擊碎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那麼在正面戰場上擊敗金軍的岳飛軍會是軍力不足北伐嗎?二以國力論,用巴蜀之地支撐了諸葛亮七次北伐,何況當時的南方還未完全開發,可是擁有江浙,湖廣,巴蜀的南宋竟然支撐不了一次北伐?以國力不濟為藉口,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理由,明初朱元璋時期的巴蜀已被破壞,江南更是幾經戰亂,可是朱元璋北伐成功不知是不是在打一些人“北伐失敗論”的臉,諸葛亮的失敗是真正的國力不濟與南北開發程度的差距,而岳飛的第一次北伐沒被敵人打敗,卻十二道金牌給打敗了。有人說國家經濟打崩潰,長江以南多少平原?長江以北又有多少平原?是我沒有數學和地理農業常識?還是這些人不是蠢就是壞?有人說打金國只有川陝兩淮齊頭進,而恰恰兩翼突擊包圍,在南宋身上很能實現,可是你們忘了另一個戰術中央突破,岳飛用的是中央突破的戰略,繼續北伐,北上太行後,山西金軍陷入包圍之中,右轉而攻北京,這樣金國份為山東,山西,東北,草原四部,山東山西為原宋境,義軍何止數萬?傳檄而定,此時還我河山就成功了。朱元璋用的也不是兩翼突擊,從兩淮出發,攻山東,破北京,南下河南,北上大同,後而西進,天下安定。北伐中斷,十年心血,一朝喪盡,江北義軍,江北民眾,南望王師,年復一年。

    為什麼我要強調北伐的成功可能性?一旦北伐是勞民傷財的無用之舉,那麼趙構與秦檜就有了為了國家而阻止岳飛的洗白理由。如果北伐無用,那麼岳飛鎮壓農民起義軍按階級論的話就是大官僚大地主的走狗,就不是中國的英雄,反而是阻止中國進步的罪人,很多時間我們用現在的階級去看待歷史,就會產生很多疑問,有的人把宋朝比喻成少搶一點的強盜,可是岳飛理想是光復河山,不是當走狗啊,你能找到一個軍紀嚴明的軍隊,一隻“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有人說農民起義軍都是正義的,可是中國起義多少次?卻都是王朝皇帝,只有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才會阻止皇帝的輪迴。還有人說:岳家軍何德何能與解放軍相提並論,只不過是官僚的走狗,可惜江北民眾在遭受民族與階級雙重奴役,中興四將,偌大的南宋朝廷,也只有岳飛等幾人心繫。今天岳飛都是走狗,又有誰是英雄呢?我穿越南宋時候,身在北方,岳飛還是在為我們浴血奮戰啊。身在南方,農民義軍,如果能夠被岳飛擊敗,也比死在其他軍閥的手下好,投岳家軍,肯定也比投其他的軍隊好,因為軍餉首先足額支付的,我的同僚們還跟我講了講,金人的暴行與恐怖,但是更讓我佩服的是岳飛的勇氣與對北伐的堅持。

    北伐失敗論就是對岳飛進行打擊,一旦確定失敗,岳飛就是罪人,而不是忠臣,岳飛墳前的四個人就沒有下跪的理由了,另外趙構就是沒有罵名了。

  • 6 # 獨行山人

    岳飛的死與不死,與當時收復中原的關係不大。收復中原只與最高當權者趙構關係最大。

    岳飛是怎麼死的?這個問題應該全華人民都知道。就是岳飛不死,趙構也不會再讓他去收復中原。如果收復了大片的中原,會給趙構本人帶來相當大的麻煩。一種可能是迎回二聖,這給趙構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因為他與父兄的關係本身不好。不被父兄看好的庶出的他機緣巧合的得到了皇位,不會讓出去的。所以,他極力阻止迎回二聖。這也間接的阻止收復中原。另一種可能是,父或兄在金人的授意或要求下建立一個新的傀儡趙宋政權,與趙構建立的南宋政權形成對壘,不太好解開這個局面。金人不可能將欽徽二帝殺死的,一定會留下來當做砝碼的。最後的辦法就是不要父兄回來,也不要對壘。保持現狀是趙構的最佳選擇。

    岳飛,只是趙構手中的一枚棋子,他得接受棋手的排程。自己衝鋒陷陣衝的急了,就把身家性命也搭進去了。

    如果趙構真心想收復失地,沒有岳飛,那還有韓世忠啊,那還有宗澤啊,那還有梁紅玉啊,那還有……,多著呢。

    我們在這裡做個假設,把趙構換成漢武帝劉徹,情況會出現180度大旋轉。宋王朝會變成主動方,金國會變得不得安寧的。

    最後宣告本次問答的觀點,收不收復中原失地是趙構的事,有岳飛參與收復,過程會更精彩。

    人們期盼岳飛還活著,並且去收復失地,這是人們對岳飛民族氣節的崇拜,對岳飛冤情的無奈轉移。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不和者,請諒解為盼。

  • 7 # 周邦相

    秦檜被捕後,被金人培養成奸細,然後放他回國,金人被岳飛步步緊逼,譴使至秦檜處,叫秦檜設法害死岳飛,故而秦檜放出與論,說迎回二聖,高宗皇位不保,因此有風波亭陷害忠良,歷史非常明瞭。

  • 8 # 飛海

    就算岳飛不死,收復中原的可能性也不大。

    軍事鬥爭永遠都是政治的延續。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決定軍事部署。

    大宋王朝從開始到滅亡,一直奉行的都是,重文輕武!這可以說是宋朝的國策。岳飛一個人無法改變。

    這兩個國家的鬥爭,包括軍事鬥爭,是兩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對比。大宋王朝在喪失了大片國土之後,經濟受到重創。你強盛之時,尚且丟失大片領土。實力受損之後,你還妄想他能收復故土嗎?

    有人可能就會舉例抗日戰爭了。不是戰爭的時候,中國也是,丟失了大片領土。最後不也把日本趕出中國去了嗎?這一段歷史我承認。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華民族付出巨大犧牲之後。的的確確是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美國與俄加入,是中國有能力實行反攻,也促使日本政府投降。

    抗日戰爭的艱難。程序著緩慢。中華民族所付出的巨大代價。有外部力量對比的,驚天變化。發生在大宋王朝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一個人根本無法逆轉一個時代。

    哪怕岳飛是民族英雄。單方面的認為,只要岳飛繼續抵抗,就能收復中原的美好願望。是不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最少在當時的宋朝,缺乏現實基礎。

    當然,如果當時可以進行全民族的動員,我想戰爭可能會發生根本性的逆轉。但是受到階級的侷限性,當時的封建統治者不可能進行全民動員,更不可能進行傾國之戰。

    毛主席發明的人民戰爭,不可能在那個封建鼎盛的時期發生。

    個人拙見。僅供諸位飯後一觀。有所妄言處還請海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0個寓意最美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