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幾葦渡當年

    這個圖是今年在無錫東林書院拍的,喜歡歷史的大概都知道所謂的明朝“東林黨”。這個也算是科舉制的影響之一吧。

    隋唐是科舉制的發展和完備時期宋朝是改革時期明朝是最鼎盛時期清朝走向滅亡

    科舉制從隋朝大業元年開始,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結束,一共歷時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隋文帝為加強中央集權,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選拔官員。

    隋煬帝以“試策”取士,標誌著科舉制正式誕生。

    隋朝的科舉制就是所謂的“試策”,主要是考時務策,就是寫一些關於國家政治等方面的論文。

    隋朝開創先河,但是相對簡單。而唐朝在唐太宗武則天時代,科舉制開始完備起來。

    考試科目分為常科和制科兩種,每年分期舉行的稱為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為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才等五十多種,其中秀才,在唐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

    唐朝的考試順序分為兩種,一種是學館出身,叫做生徒。另一種先經過州縣考試,叫做鄉貢。這兩者,再前往尚書省考試。

    常科考試合格的,就是進士了。但是唐朝的進士是不能直接做官的,這和後來的明清是有很大差別的。

    進士還要經過吏部選試,才能當官。

    另外唐朝已經有了武舉,也就有了所謂的武舉人。

    不過隋唐和後世最大的區別,在我看來,就是不徹底。

    這個時候的科舉制,不僅要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名士推薦。因此,考生紛紛找碼頭,找公卿舉薦。

    宋朝改革很多,在這裡只簡單的說一說,唐朝五十多個科目,到宋代就很少了;另外宋朝放寬了錄取的範圍,把進士分為三等;宋太祖下令,不準對考官稱師門,自稱門生,所以後來所有及第的考生都是“天子門生”。

    另外為了針對日益嚴重的舞弊現象,宋朝採取了很多措施。

    明朝是科舉制的鼎盛時期,在這一時期,科舉分為鄉試、會試、殿試。

    鄉試三年一次,考上的就是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會試是全國考試,第一名稱為會元。

    殿試其實就是皇帝再給排個名。一甲三名,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總體來講,科舉制既加深了皇權,又使寒門得以希望,利弊實在難講。

  • 2 # 劍雄品評文史經濟

    科舉,聽起耳熟,幹嘛的?就是選官吶,官要不要做?在中國社會,官誰不要做。所以,選官制是個極其重要的制度,對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都很重要。曾被西方稱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科舉制起自隋大業元年(605年)起終於清光緒31年(1905年)。悠悠1300年,發軔於隋唐,興於宋,略過元,鼎於明,蔽於清末。它為中央集權政府和亂戰時諸侯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官吏。為了提供穩定的官吏供應,從古至今,想了不少辦法,逐漸制定出一個成熟的人才選撥系統。如西周春秋的貴族世襲制、戰國的軍功授勳制、秦的皇帝任免制、漢的選舉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至清末的科舉制,其它舉薦人才制度,也就選官系統就不說了,就談談科舉制。

    談一個系統,首先該明白它的進出口都有些什麼。科舉制的進口,面對是全國性的讀書人,出口當然是官員了。這已比選舉制好多了,選舉制(察舉制)的進口,是各郡各里計程車族門閥家族子孫,不太準確的說,如官N代或世家N代才有資格到入口排隊等待篩選,平民、窮人根本別想了。一你讀不起書,二萬一你偷壁鑿光偷師成功了,你不是士族門閥的後代,沒資格參加選官,白讀。所以,選官進口的篩選標準很不公平。但科舉就不同了,科舉直接將條件放寬到所有的讀書人,重要的話說三遍,所有人,所有人,所有的讀書人!好,入口篩選公平多了。

    那為什麼將選舉制改科舉制呢?因為,凡華人私心都大大的重,推舉全唯親,不唯才。久而久之,選舉制的出口出來的全是近親。比如你是山東李家士族裡的,我是河北王家望族裡的。搞來搞去,全是這二家的子孫在輪流做官。可全是世族門閥也沒關係呀,問題是,誰見過才傳過三代的?這與富不過三代是一個道理。都讓你家子孫千秋萬代才高八斗,別人家的子孫還活不活?皇帝第一個不高興了,當朕的國家是養老院麼?怎麼下邊的官吏全是混混和飯桶?想累死朕一個人麼?不行,朕要聰明人幫朕冶國。改,從隋朝開始改科舉,要不朕的國家非亡在這些士族門閥的手裡不可。

    好了,再看實行科舉制的各朝有什麼異同?各朝相同之處,都是要考試才行,不再用推舉或察舉了。隋文帝開始分科考試選撥官員,隋煬帝建進士科,科舉的框框開始初具規模;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語文數學英語政冶全考,加大難度。不,不,是進士科、明經科;大唐武皇帝(女)再加個武舉和殿試,唐玄宗,就是那個與楊貴妃老梁山伯與祝英臺的老帥哥,開創監考官由高階官員負責制。從隋唐科舉制考試順序來說,由於隋唐科舉制剛脫胎於漢之選舉制,所以隋唐也承認由士族門閥推薦出來的人才,算兩制並行階段,先由國子監的”生徒”和州縣選送的”鄉貢”,經禮部考試錄取,再經吏部考核,呈送皇帝同意方成。錄取稱為及第,首位即稱狀元。

    北宋將科舉分三級考試,增加殿試定製,減少科目,主考進士科。為什麼增加殿試為定製?因為監考官員楞只選自己的熟人和親戚唄?瞧,即使選官制的入口公平了,中間也是可以操作的。華人的私心太難對付了。皇帝再次不肯了,加殿試,且成定製。看你監考官還敢徇私舞弊不?靠,又把朕之國當成慈善機構。怪不得坊間都瘋傳,肉食者鄙,害朕也受爾等連累。爾等該死。嗯,還有,把考卷上的名字也糊上,這叫糊名制。然後制度越來越嚴密,到了明朝,三年一試,“科舉必由學校”。自學的不行,質量太不保證了。鄉試(舉人)、會試(貢士)、殿試(進士及弟,賜進士出身)。三試方成。南北卷,八股取士。

    尤其是這個八股取士,成於明成化年間,影響了明清兩朝。不知道成化皇帝?就那個娶個忘年戀的萬侍女做貴妃,造個薄若卵幕、價值連城雞缸杯的那個皇帝。八股文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出題、起股、中股、後束、束股、落下組成,出題只許來自四書五經,答題只許八股文體。好了,科舉嚴倒是很嚴了,公平也確實公平了,可八股文禁錮的特點,選上去的,竟大部份是書呆子。從此,科舉由盛及衰,走向了另一個反面。由原來選出的,淨是士族門閥的混混子孫,到選撥出來,大部份是隻知四書五經、八股死文的書呆子,然後大清為取悅漢民,在繼承中華文化時,順手原封不動地繼承了明之科舉制。最後大清亡了,有木有?

    舉薦人才制度,是一個國家保證正常政冶行政運營的根本,是一項極為嚴肅的、涉及國本的政冶制度,也是一項絲毫不可輕視怠慢的工作。一個朝代會不會發達,有沒獨立潮頭領先的希望?首先看什麼?對,看選撥官吏的制度。選官制度牽涉到統治者與被統冶者雙方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便會被私慾鑽了空子。人才舉薦、官員任用,是極為考驗設計系統者的政冶行政智慧的事,前路漫漫、任重道遠。

  • 3 # 狄飛驚

    科舉制度創立於隋唐,成熟於兩宋,盛極於明清,從605年初創,到1905年廢除,科舉制度走過了1300年的漫長生涯,深刻影響了中國古代歷史的走向和麵貌。

    在科舉制度發展歷史上,有幾個歷史人物發揮了里程碑作用,包括隋煬帝楊廣、一代女皇武則天、宋太祖趙匡胤等。

    1,隋朝起源,初現雛形

    學界一般認為科舉制度起源於隋朝,但嚴格來說,隋朝的科舉制只能算雛形,尚未完全具備後來科舉制度的三個基本特徵,即“一、士子應舉“投牒自進”,即無需他人推薦;二、“一切以程文為去留”,即以考試決定錄取與否,三,以進士科為主要取士科目。”

    隋煬帝的主要貢獻是首設“進士科”,但進士科在隋朝不是主要取士科目,從根本上更接近“察舉制”,而且仍需高高官權貴推薦參加,考試成績也不是決定取捨的主要因素。整體而言,隋朝實行的官員選拔制度仍是“察舉制”,即以考察推薦為主,以考試為輔。

    2,唐朝創設,逐步完善

    從唐朝開始,為了籠絡天下人才,打擊門閥勢力,唐朝大力推行科舉制,並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等帝王都對科舉制度完善做出重要貢獻。

    唐朝的科舉考試是兩級制,禮部組織的省試試最高級別考試,決定錄取結果。武則天曾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表示了對科舉考試的高度重視,很多人據此認為這是殿試的開始,但武則天只是在省試(禮部考試,相當於後來的會試)基礎上親自出題考驗貢士,類似於“一時興起”,她並未改變省試結果,以後也沒有形成定製,所以實際上不是真正的殿試。

    唐朝科舉制度仍保留著“察舉制”殘餘,集中表現在“公卷”“公薦”等方面。

    唐朝時,考生可以“投牒自進”參加考試,但允許考生提前書寫文章詩賦,向高官名卿“求推薦”,讓他們幫自己宣傳造勢,並透過他們向主考官投遞自己的作品(稱之為“行卷”),同時也允許主考官根據考生投遞的“行卷”,以及考生平時的聲譽、才華提前確定錄取名單,排出所謂“通榜”,這就導致有時省試還沒開考,前幾名人選就已經確定了。

    由於上述弊端的存在,唐朝科舉的公平性大受影響,豪門子弟往往依靠家族地位,獲得朝廷權貴的推薦,在科舉考試中佔據先發優勢,普通百姓子弟則很難有出頭之日,唐朝詩人杜荀鶴屢次“行卷”,均未獲得推薦,因此留下“空有篇章傳海內,更無親族在朝中”的感慨。

    3,宋朝成熟,制度詳備

    宋朝是科舉制度成熟的關鍵時期。“鄉試、會試、殿試”的三級考試製度,“狀元、榜眼、探花”的殿試前三稱呼,“狀元、會員、解元”的三級頭名稱謂,“糊名(封彌)、謄錄、鎖院”的科舉保密制度,“輕詩詞歌賦,重經義策論”的考試內容變革……等等一些列重要制度,都在這一時期形成並得到全面執行,因此宋朝堪稱科舉考試的里程碑。

    在宋太祖趙匡胤之前,科舉考試只有鄉試、省試兩級,禮部主持的省試就直接決定錄取結果,趙匡胤不但親測進士,還親自決定進士取捨,改變省試結果,使得殿試正式成為省試之上的一個環節,也是最高等級的考試,從此以後形成定製,為歷朝歷代沿襲。

    殿試形成定製,提高了考試公平性,大幅減少了關係戶、走後門等現象,而從宋太宗趙光義開始,全面廢除“公卷”、“公薦”,實施“糊名(封彌)、封彌、鎖院”等一系列制度,則從制度和技術上大幅度提高了考試公平性,是一項極大的進步。

    “糊名(封彌)”是指把考生卷首的姓名、籍貫等個人資訊密封起來,再送給考官評閱,防止考官徇私;“謄錄”是指專人負責把考生的試卷全部謄抄一遍,再送給考官評閱,確保試卷字跡相同,避免考官靠辨別考生字跡,在評卷時徇私;“鎖院”是指考官名單被確定後,立刻把考官封閉起來,不得與外界接觸,防止考生行賄考官或考官洩露考題。

    這樣看來,我們現在的公務員考試中,在防止洩密、確保公平上的措施跟宋朝科舉制如出一轍,除了技術進步外,沒有根本區別,足見古人智慧是無窮的。

    宋神宗時,王安石推行變法,科舉是改革的重要內容。宋朝以前,進士科以詩賦為主,策論文章為輔;王安石改革,降低詩賦權重,以策論文章為主,奠定了今後科舉考試內容的基本格局;王安石還在全國推行“官學”,開創了透過各級官辦學校,培養科舉人才的模式。

    4,明清巔峰,八股取士

    科舉制度在宋朝達到完全成熟,使得科舉公平性大大提高,大量普通人家子弟透過科舉入仕,極大改變了宋朝官僚結構,不僅造就了宋朝人才井噴和文化繁榮,也推動了文官制度在宋朝的全面確立,這是宋朝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的一個重要貢獻。

    明承宋制,清承明制,在科舉制度上再沒有大的創新舉措,只是科舉難度增加了。

    宋朝的科舉是每年一次,明清時期的科舉卻是三年才進行一次,錄取名額大大減少,導致錄取率很低,很多人忙碌半輩子,連個進士都考不中,《范進中舉》裡,范進中了舉人後樂不可支,近乎癲狂,足見當時科舉的難度。

    明清科舉制度的最大弊端是“八股文”的形成。

    提起“八股文”,很多人都深惡痛絕,因為八股文不僅對文章格式、句子長短、平仄韻律有嚴格要求,還嚴格規定文章內容,必須從四書五經中取題,必須用古人的語氣,不許違背古人經注,不許考生自由發揮,極大束縛了考生的思想和才華,危害性可想而知,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顧炎武嚴厲批判“八股之害等於焚書,而敗壞人才有甚於咸陽之郊”。

    近代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八股取士”的危害。1902年,清政府宣佈科舉考試停止使用八股,但八股文的停用挽救不了科舉制度走向衰亡的命運,1904年,清政府舉行了最後一次科舉,宣佈翌年起廢除科舉考試,有著1300年曆史的科舉制度終於退出歷史舞臺。

    從整個科舉考試歷史來看,真正束縛人才和思想的不是科舉制度本身,而是“八股文”這種近乎變態的考試要求,更進一步而言是科舉考試的內容嚴重滯後,停留在“四書五經”上,不能與時俱進。實際上,我們如今的公務員考試製度,從根本上而言仍是科舉制度的延續,只是考試內容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罷了。

    參考資料:何忠禮《科舉制起源辨析——兼論進士科首創於唐》;金錚《科舉制度與中國文化》;王炳照《中國科舉制度研究》;苗書梅《宋代官員選任和管理制度》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收關於“風”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