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致守仁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遼華人從第二代皇帝耶律德光開始就覺得自己也能統治中原地區,其後的皇帝覺得自己也是中原正統了。

    但是,契丹人雖然從唐朝開始就和中原王朝有交集,比如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人物之一李光弼就是契丹人,但是幾百年自來,契丹這個民族漢化程度卻一直不高,一直到了金國統治時期,留在中原的契丹人才徹底完成漢化。

    一遼國地理位置

    遼國不像北魏,金,清,他的統治中心並不在中原,事實上和中原相關的也就只有燕雲十六州,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很小。而且燕雲十六州也是漢人居住,契丹人基本上還草原民族,生長在草原,就註定不會有過多的漢化。

    二政策

    遼國是歷史上第一個開創一國兩制的國家。國家機關分南北兩院,以漢法治漢人,以國法治契丹。這麼做巧妙地解決了契丹人和漢人的矛盾。可是這種做法也很好地保持了契丹民族特性,不至於被漢人過多影響。

    但是,契丹人漢化程度不高僅僅指平民。契丹貴族們的漢化程度是非常高的。

    早在唐朝,契丹貴族們和中原王朝就有很深的交集,他們也娶過幾個漢人公主,他們每一任部落酋長都會被封為唐朝的郡王,賜國姓,拜官都護府都督。

    契丹兩大貴族,耶律和蕭,耶律是國姓,自然不必多言,而姓蕭的原來可不姓蕭。蕭姓人原本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皇后述律後一脈的人。阿保機崇拜劉邦,在漢初三傑裡他最欣賞蕭何,於是就賜述律後一脈人蕭姓,希望他們能像蕭何一樣輔佐耶律。這件事說明,早在遼國開國時期,中原文化對遼國就深有影響。

    澶淵之盟簽訂後,契丹和宋朝進入了一段時間的蜜月期,這段時間,雙方真的像兄弟之國,這段時間,宋朝把中原文化瘋狂向契丹貴族輸出。契丹貴族迅速漢化。遼道宗說“吾修文物,彬彬不異於中華”誰能修得其文物,只有貴族能修得起文物啊。

  • 2 # 大意覺迷

    契丹人的漢化實際上應該從唐代就開始了,對於漢文化,契丹的上層實際上並不陌生。根據《新五代史》記載,遼太祖曾經對後唐使者姚坤說:“吾能漢語,然絕口不道於部人,懼其效漢而怯弱也。”遼太祖的大兒子耶律倍閱讀過大量漢文經典,丹青妙手,繪畫風格自然也是傳統漢人風格。遼朝採用蕃漢雙軌制度進行管理,作為統治階層自然要學習漢文化。契丹文是仿造漢字結構創制自不必說,南面官制基本上是從漢人官制搬過來的。北面官體制中也包含了很多漢官制度,比如說樞密院制度,最早是學五代而創制,後來又學習北宋樞密院制度進行完善。契丹人的官印也學習了漢人的九疊篆官印。宋朝使者撰寫的《燕北錄》中有這樣的記載:“若生兒時,方產了,戎主著紅衣服,於前帳內動番樂,與近上契丹臣僚飲酒,皇后即服調酥杏油半盞。如生女時,戎主著皂衣,動漢樂,與近上漢兒臣僚飲酒,皇后即服黑豆湯調鹽三分。”體現出遼朝皇家如何在禮儀制度上融合漢與契丹文化。

    遼朝的契丹大字官印,印文翻譯過來是“同籤樞密院事之印”

    遼朝皇室成員耶律弘禮的漢文墓誌銘

  • 3 # 桃花石雜談

    宋遼時期契丹人的漢化到了什麼程度?這個問題恐怕沒法用一個詞兩個詞來定義,因為當時的契丹人仍然處於漢化過程之中,而且漢化程度確實有越來越高的明顯趨勢,但那時的契丹人還是保留了自己的民族性,還沒有完全和漢族融為一體。從建立時就有明顯漢化傾向的朝代

    契丹族在唐朝時期就開始和漢人有了密切接觸,所以其實契丹人的漢化在遼朝建立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比如遼朝的建立者耶律阿保機自己就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漢化。首先耶律阿保機和他的兩個兒子都會說漢語,能和自己的漢臣直接交流,阿保機還經常以此自誇。其次耶律阿保機還給自己取了漢姓和漢名。

    耶律阿保機說自己叫劉億

    他因為崇敬漢高帝劉邦,所以把自己的漢姓也定為劉,並給自己取漢名為“劉億”。不僅自己,耶律阿保機還給自己立為太子的長子耶律突欲取漢名為劉倍。而耶律阿保機不僅自己取了漢名和漢姓,還把按照契丹傳統長期和耶律氏聯姻的拔裡和乙室兩個部族統一改為漢姓蕭,而他的兒子耶律德光即位之後,又把另一個和耶律氏有聯姻傳統的述律氏也改為姓蕭,所以現代我們才可以在無數描寫宋遼時期的作品裡都看到各式各樣的“蕭太后”和“蕭皇后”。所以從遼朝建立時開始,對漢文化主動接納和嚮往的傾向其實就是很明顯的。

    遼朝皇族的漸進式漢化

    而在耶律德光從石敬瑭手裡拿到了幽雲十六州之後,遼朝擁有了漢地領土,因此就更加名正言順的接納了漢地的許多文化與制度。比如接手幽雲十六州之後,遼朝將這些地區原來漢官的制度和名稱全部保留,沒有做任何改動。並在幾十年後也開始舉辦科舉考試。當然,在科舉考試的初期,是隻允許漢人參加的。

    而開頭說到,耶律阿保機給自己的長子取名劉倍,而這個劉倍的漢語水平就真的比他爹更上了一個層次,因為他已經會寫漢詩了。史書上記載他曾經創作過多首漢文詩歌,但今天能看見的只剩下了一首《海上詩》:

    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這詩雖然談不上水平意境如何,但也能從中看出劉倍絕對是可以流利的使用漢語的。

    (遼朝末期的契丹人宴會圖,可以看到裡面的契丹人服飾已經和宋朝差別很小)

    而到了遼朝中期,遼代第六位皇帝遼聖宗耶律隆緒則已經可以按中國古代的標準被稱為一個詩人了。而且他不但寫漢詩,還會自己把一些漢詩名篇翻譯成契丹文,讓更多契丹人去欣賞。比如他曾經翻譯了大量白居易的詩歌,結成《諷諫集》。而他自己的漢詩水平相比於劉倍又高出了幾個層次了。比如現在傳世的這首《傳國璽》:

    一時傳美寶,千載助興王。中原既失守,此寶歸北方。子孫宜慎守,世業當永昌。

    當然這首詩有很深的政治含義,甚至有遼朝以中華正統自居的意思,但也能看出耶律隆緒的漢文造詣了。

    會寫漢詩的耶律隆緒

    而到遼朝末期,遼朝末代皇帝天祚帝的文妃蕭瑟瑟都成了詩人。她不但寫詩,還在遼末風雨飄搖的政治形勢中,把自己對皇帝的勸諫寫到了詩裡,比如這首楚辭體的《諷諫歌》:

    勿嗟塞上兮暗紅塵,勿傷多難兮畏夷人;不如塞奸邪之路今,選取賢臣。直須臥薪嚐膽兮,激壯士之捐身,可以朝清漠北兮,夕枕燕雲。

    這首詩裡她勸天祚帝不用哀嘆命運悲慘,也不用去害怕女真人。只要遠離奸臣,選用賢臣,臥薪嚐膽,就會有壯士願意為國捐驅,總有一天還能光復漠北和燕雲的領土。雖然遼朝最後的命運沒有象這首詩的希望那樣否極泰來,但蕭文妃的漢文乃至文學水平已經無需多言了。而且在這首詩裡,大家可以看到,契丹人把女真人視為“夷人”,而和夷人相對的是什麼?當然是華了,所以這首詩已經很明顯地看出,契丹皇族是把自己視為華夏王朝的。

    遼代壁畫《貴婦頌經圖》,裡面的服飾完全是漢族服飾,很有唐朝的韻味

    到遼朝中後期,契丹的漢化已經不僅僅侷限於皇族,而是舉族都走上了漢化的道路。因此遼朝出現了一大批用漢文寫作的契丹文人和作家。甚至官員和後宮的服飾都已經和漢人很難區分。而到了遼朝末期,還開放了契丹人參加科舉,後來建立了西遼王朝的耶律大石成為遼朝第一個以科舉入仕的契丹人翰林,所以耶律大石在遼朝滅亡西遷之後,在當時已經伊斯蘭化的西域地區所建立的西遼,其漢文化特徵甚至遠遠超過了契丹特徵。

    當然在遼朝末期,契丹因為所處的地域和漢化時間等原因,還沒有完全喪失自己的民族性,比如髮飾還保留了契丹傳統,多數契丹人也還都會說契丹語。但其漢化的趨勢已經是大勢所趨,所以在元朝建立之後,中原契丹人幾乎整體性的完全融入了漢族。

  • 4 # 朝文社

    在真實的歷史上,特別是宋遼《澶淵之盟》後,契丹人的漢化程度,也是越發加深。下面這幾樁現象,就足見遼國的文明水準。

    1,吃漢食,穿漢服

    以《遼史》的記載,早期的契丹人,主要以肉和乳酪為主要食物。但隨著遼國統治的穩固,漢族的飲食習慣,對遼華人的影響也越來越深。以《奉使遼金行程錄》裡的記載,到了北宋中期時,宋人家庭常吃的“糯米飯”“饅頭”“水飯”,也是契丹族常吃的食物。特別是吃糯米飯,在遼國更成了遼人每年元日必須吃的“年夜飯”。漢家的飲食,在遼國的餐桌上,就是這麼越發受歡迎。

    而比飲食影響還要深的,就是穿漢服。雖說在影視劇裡,契丹的各種民族服裝,還叫人印象深刻。但在遼國的朝堂上,漢服的地位,卻是一代代扶搖直上。在遼太宗時期,遼國就有明確禮制:皇帝與漢族官員們穿漢服,其他各族官員與太后,穿契丹的民族服裝。到了遼聖宗年間起,哪怕是三品以上的契丹族官員,重大的禮儀典禮上,也必須要穿漢服。所以遼國的“大禮”上,皇帝高官們,都是清一色的漢服裝扮,滿眼都是宋朝的模樣。

    2,過漢節

    契丹族本民族的傳統節日,起初有“正旦節”和“中和節”等。但隨著漢族農耕經濟在遼國的推廣,許多漢族人的節日,也成了遼國的法定節日。典型一個,就是立春。

    在中國曆代中原王朝歷史上,“立春”都是個無比重大的節日,漢族農民們要在這一天“鞭春牛”,以期待一年的五穀豐登。而放在遼國,這個節日也是漸漸熱鬧,遼華人更發展處一整套嚴格的“春儀”:男人要在這天“擊土牛”“撒谷豆”,女人也要在這一天“進春書”,這些象徵男耕女織生活的禮儀,每年“立春”時,都在遼國鬧的紅紅火火。照著好些宋朝使節的感慨說:簡直比大宋朝的農民們還講究。

    當然,有些漢族傳統節日,遼國更是鬧出了“契丹特色”,典型重陽節。比起宋朝人在重陽節時喝菊花茶插茱萸的活動,契丹人卻有更火熱方式:喝菊花酒!每年重陽佳節時,各種菊花酒和茱萸酒,都會在遼國境內火熱上市。家家戶戶都喝得痛快。遼國皇帝更會在這一天,拉著滿朝文武出去打獵。打獵完畢後,君臣們更是舉杯痛飲。宋朝人“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日子,在遼國變成了縱酒狂歌。

    3,下圍棋

    宋朝人十分流行的棋類專案,當屬圍棋。宋遼時代的宋朝讀書人們,幾乎各個都深愛下棋,好些宋代的名臣們,更是圍棋高手。但大宋的圍棋水平是否天下無敵?就得問問遼國。

    事實上,從宋初開始,圍棋就在遼國貴族階層裡風靡。到了北宋中期時,圍棋更是火遍遼國的文武階層。甚至在遼國皇帝每年夏季出遊的行營裡,以《契丹國志》的記載,圍棋就是當時行營各級官員們,閒來消遣的主要專案。內蒙古敖漢旗豐收公社的遼代墓葬裡,還出土了儲存完整的遼國棋具,足見當時的火熱程度。

    4,追漢詩

    北宋年間,正是詩詞文化空前發達的年代,深受影響的遼國君臣,也就成了文學愛好者。讀詩寫詩的風氣,在遼國長期火熱。遼國的宮廷飲宴,常喜歡喝高興了就寫詩。甚至每次北宋使者到來,遼國的大臣乃至皇帝們,也常拉著北宋使臣們對詩,非要爭個高下不可。

    當然,除了這外交需要外,遼華人讀漢詩的熱情,也是非常虔誠。比如唐代寫詩最通俗的白居易,在遼國就是偶像般的存在。遼聖宗曾經特意下令,把白居易的詩一個字一個字翻譯成契丹文,然後分發給文武臣工們認真研讀。以好些遼國名臣的說法:遼國詩詞水平的突飛猛進,多虧白居易的“啟蒙”。

    除了粉前輩外,同時代的北宋名家,遼國的文學愛好者們,更是堅決不放光。典型大文豪蘇軾,稀裡糊塗就在遼國躺紅。蘇軾的弟弟蘇轍出使遼國時,驚見哥哥的名字在遼國如雷貫耳,詩詞文章在遼國境內火熱流傳。以至於發出驚呼:“誰將家書過幽都,逢見胡人問大蘇”——哥,你在遼國好火啊!

  • 5 # 閒看秋風999

    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漢化,是一個相當一個漫長的過程,而在中國歷史上有文獻記載的遼"(契丹)朝更是如此。

    今天閒看秋風帶您看看契丹人的生育和喪葬習俗,根本就沒有怎麼漢化:

    契丹婦女分娩前須拜日,居住在專門搭制的氈帳中。分娩時臥於甘草苗上,用手帕矇住醫生雙眼。生男,產婦飲調酥杏油,其夫用蓬子胭脂塗面;

    生女,產婦飲加鹽的黑豆湯,其夫以炭塗面,認為這樣有利於嬰兒的發育成長。若皇后生產,生男,皇帝穿紅衣,奏蕃樂;生女,皇帝穿黑衣,奏漢樂。

    唐時,契丹人行樹葬、火葬。將屍體置於山樹上,三年收骨焚化。建國後漸行土葬,隨葬品視年代與墓主人地位的不同,多寡精粗不一,有玉、金、銀、銅、鐵、瓷、陶、木、骨等諸種器物和車馬具、絲綢等。

    聖宗前,尚有人殉遺風。受佛教影響,遼朝的漢人和契丹人死後,有的用柏木雕成人形(真容木雕像),中空。屍體焚化後,將骨灰儲入真容胸腔中。

    契丹人處理屍體的方式獨特,對不能及時下葬者,刺其面板,令血液流盡,腹中實以鹽、礬等,用絲線縫合。

    下葬時,有的用金、銀或銅為面具覆面,同時用銀或銅絲製成網路,罩裹全身或手足。

    追念死者有燒飯之俗,多於既死、七夕、週年、忌日、節辰、朔望諸日舉行。築土為臺,或掘地為坎,上置大盤,盛以酒食並焚化,死者生前所用衣物、弓矢、車馬、珍玩等皆可奉祭。

    可見在最基本的"生死"觀念與習俗上,契丹和漢人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向前這兩個字簽名如何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