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醫科王廷科醫生
-
2 # Y雪上一枝蒿
中域教育為你解答:
中醫辨證是臨床診療工作的重要環節。辨證即透過望、聞、問、切等診法手段,收集疾病資訊,加以綜合歸納,得出辨證結論,以便為治療指明方向。若辨證不明,則治療方向不清,必然難收良效。因此,辨證與治療是中醫臨床密不可分的關鍵性步驟。
有些人認為中醫運用望、聞、問、切四診診病,方法過於簡單而原始,由此對中醫產生懷疑。實際上這在很大程度上是誤解。中醫診療看似簡單,實際上需要有深厚的中醫理論作依託,還需要豐富的臨床經驗作支撐,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
既然辨證是中醫診病的第一步,而且是關鍵性的第一步,就有必要加以研究。如何使辨證儘量做到準確,要做到準確辨證,至少注意以下幾點。
一、熟悉中醫基本理論
中醫基本理論是我們形成中醫辨證思路的基礎。醫者首先須掌握中醫基本理論,尤其是要熟練掌握各種辨證綱領,如臟腑辨證、經絡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及三焦辨證等。但必須指出,上述只是一般知識,臨床上還須將綱領具體化、精細化,其中有不少技巧問題。下面談到的多是一些思路和技巧性問題。
二、病因病機分析
在臨床辨證中,病因病機分析佔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據中醫審證求因的原則,辨證時力求從症狀中找出病因,從病因中探求病機。例如外感病中如果發現發熱、惡寒、身痛等症狀,基本可以確定是陰邪在表。為何是陰邪在表,而不說風寒在表呢?因出現這種症狀的病機,除風寒在表,還有風溼在表。這是由於寒與溼俱為陰邪,容易阻遏陽氣,表陽受遏則出現惡寒。然後再從季節、舌苔及其他症狀,對寒與溼進行鑑別,最後可確定病因,即可以根據邪氣的特性來分析病機了。寒邪除與溼邪俱能阻遏表陽以外,而且極易引起喘證,這是寒邪束表,肺氣鬱閉所致。但溼邪凝澀之性不如寒邪,不致引起肺閉而喘;溼又有其固有的自身特性,即溼性重濁,易阻脾陽而致四肢沉重、睏倦乏力。若外感病出現發熱微惡風寒,咳而不喘,舌紅脈數,可辨為風熱在表(衛分)證。風熱是陽邪,多從口鼻而入,首先犯肺,肺主皮毛,司開闔。肺受邪主皮毛功能受阻,亦可惡風寒,終不如寒邪、溼邪在表顯著。寒邪、溼邪(陰邪)阻遏表陽而惡寒重,風熱犯肺則皮毛開闔不利而微惡風寒。這是肺衛失和的典型表現。又溫邪犯肺,肺失清肅而咳嗽,舌紅脈數均反映溫熱性質。
透過以上分析可知:病因不同,證候不同,病位亦異,自然治療方法也不相同。風寒、風溼治在皮毛,發散風寒,散風利溼;風熱外感,則治在肺,用宣肺透邪法。
三、熟悉臨床證候學
臨床上可見到許多反映一定病因病機的症狀組合,如胸悶脘痞、神昏譫語、噁心嘔吐等。這些證候,均反映一定病機過程。這些證候的分析對醫者掌握病因病機很有幫助。例如痞悶脹滿可以出現在胸、腹不同部位,由於部位和性狀的差異,即有不同的病因病機基礎。胸痞和腹滿,均為氣機受阻的表現,病因卻各不相同。中醫認為身半以上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地氣主之。故清陽歸上,濁陰歸下。胸部清陽之位,不可能有糟粕存在,所能到者無非氣血津液,故胸脘痞悶不外氣滯及痰溼所阻;而中焦屬土,萬物之所歸,古人又云“乃藏汙納垢之所”,故腹滿痛之因,除氣滯血瘀證等外,還有食積證和腑實證。
從脘腹脹滿的性狀分析,按之軟,無壓痛,是為無形氣聚,屬於痞證;按之硬,並有壓痛,屬於痰熱或飲熱互結,阻於脘部,是為結胸。如大腹脹滿而軟,仍為氣滯;若硬滿拒按而痛,則為熱邪與糟粕相結合,成為有形熱結阻遏腸胃。
四、善於抓重點
有的患者症狀繁複,另一些患者則症狀簡單。對症狀複雜的病例,辨證時對症狀要分清主次,注意抓住主要症狀,以確定病證性質。例如《傷寒論》對少陽病描寫,其中有4個主症,7個或有症。但論中指出“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就反映了這一精神。少陽病症狀多,症狀有主有次,而個別症狀是最重要的,如往來寒熱、喜嘔即屬這一類症狀。對那些症狀簡單的病例,而所出現的症狀是關鍵性的,即便是個別的症狀,亦能一錘定音。如絳舌之對營分熱,頭面腫痛之於溫毒,舌苔老黃之於陽明腑實等,在辨證中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五、類證鑑別(一證多因)
不少表現相似而性質不同的症狀,我們稱之為類證。這些類證病機不同,治療各異,因此必須在這種類證之間加以鑑別。例如同一大腹脹滿,可以有多種病因。葉天士對此有精闢的論述:“其臍以上為大腹,或滿或脹或痛,此必邪已入裡矣,表證必無,或十隻存一。”葉氏首先指出在外感病,當醫者見到大腹脹滿的時候,有一點可以確定,即外邪已經去表入裡,且由經至腑,卻還不能遽用苦寒攻下,邪的性質未明。故葉氏又云:“亦要驗之於舌,或黃甚,或如沉香色,或老黃色,或中有斷紋,皆當下之。”腹脹滿痛可由多種病因引起,非獨陽明熱結使然。當見到老黃深黃苔以後,熱結性質即可斷定,下之無疑。如未見這種舌苔,此腹脹很可能並非陽明熱結所致,慎用苦寒攻下。所以葉氏又說:“若未見此等舌,不宜用此等法。恐其中有溼聚太陰為滿,或寒溼錯雜為痛,或氣壅為脹,又當以別法治之。”同是大腹滿脹,除熱結陽明以外,還可有溼聚太陰(脾溼)、寒溼錯雜(寒溼阻於中焦)以及氣壅(氣機壅滯)等證,後三證均不會出現老黃深黃舌苔,相反地可出現白膩、白滑或灰滑等舌苔。治療也須採用其他相應方法,葉氏此論說明舌診在以上類證鑑別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又如神昏,可由多種原因引起。有些中醫一見神昏輒用包括安宮牛黃丸在內的“三寶”,似乎神昏只有一個原因:熱入心包。神昏原因亦甚複雜,至少可以包括熱、痰、溼、瘀以及正氣外脫等;甚至病位可以是在心外其他部位。鑑別時舌和脈又會起到重要作用。例如神昏見舌紅絳乃為熱閉心包,是安宮牛黃丸的適應證;但神昏而見舌苔膩濁,則為痰閉,治當豁痰開竅;神識如蒙,舌苔膩,則為溼蒙清竅,治當芳香開竅;如狂或發狂,兼少腹硬滿、舌瘀暗,則為蓄血證,病在中下焦而夾有瘀血,治需攻逐瘀血;如神昏而脈證皆虛則為脫證,不僅不能用清開之品,而且急需益氣固脫或回陽救逆。
六、病因致病的多樣性(一因多病)
與上面討論的一證多因的類證鑑別相反,某一病因可以導致多種多樣的病證,亦即一因多病。除了風、火(熱)、寒、溼、毒等主要病因,還有痰、飲、氣(滯)、瘀等內生之邪,致病均極為廣泛。以痰為例,在肺為咳喘,在脾胃為嘔惡,在胸膈為結胸,在心包為神昏,在皮裡膜外為痰核流注,痰阻關節經絡為痺痛鶴膝,痰阻心竅為癲癇狂,痰蒙清竅為眩暈,而且許多腫瘤與痰證關係密切,更凸顯了痰證的重要性。可以說痰無處不到,表現形式多樣,良惡互見。痰證有寒、熱、燥、溼、風、食、老、頑等不同。寒痰性質同寒飲,治在脾腎;熱痰黃稠膠黏,治在肺胃,清肺胃熱而化痰;燥痰有痰難咳,治亦在肺胃,潤肺胃之燥而化痰;溼痰證苔白痰稀,治在脾;風痰與風證相伴,治在肝脾;食痰因食滯而生,小兒多見,治在脾胃;老痰、頑痰留著日久,難消難化,多須用鹹寒軟堅,或用猛藥攻逐,如礞石滾痰丸。
七、典型與不典型
醫書上描寫的典型證候,往往是從臨床多數患者身上集中起來的。在具體病例身上,症狀一般不會全部出現,也沒有醫書記載的典型。不少初學者常希望患者的臨床表現就像醫書上描寫的一樣。臨床上不典型病例遠比典型的要多見。所以我們要鍛鍊在不典型中求答案。主要方法有二:第一,廣讀中醫文獻,綜合各家之見,以擴大思路。例如白虎湯證,一種流行的說法是“四大症”(即大熱、大渴、大汗、大脈)。但流行的說法並不完美。首先臨床上同時具備“四大”者並不多見,而且也並不全面。其中大汗、大脈並不是經常出現。如果要等到“四大症”齊備才用白虎湯的話,就會失去大多數應用這個治溫要方的機會。我們再看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說:“太陰溫病,脈浮洪,舌黃,渴甚,大汗,面赤,惡熱者,辛涼重劑,白虎湯主之。”吳氏所說的太陰溫病相當於陽明經證。他提到四大中的三大,他雖未提大熱,實際上縱觀全證,大熱必包含其中。重要的是除四大症外,他又補充了氣分證辨證要點:“舌黃,面赤惡熱”。溫病注重舌診,舌黃即舌苔黃,是邪入氣分的重要依據。綜合各家論述,結合實踐經驗,陽明經證以“煩躁、口渴、舌苔黃、脈滑數”等為主線。具備這些症,即使體溫不甚高,亦是白虎湯的適應證。為了使白虎湯證(陽明經證)辨證更為準確,吳鞠通除提出上述適應證以外,還提出了禁忌證:“若其人脈浮弦而細者不可予也,脈沉者不可予也,不渴者不可予也,汗不出者不可予也”即所謂“白虎四禁”。這是因為白虎證是無形之熱盛於氣分,邪機向外,故用白虎辛涼重劑清透。若脈雖浮而弦細,卻非陽脈,恐寒溼等陰邪在表,白虎湯當禁;脈沉為邪機向裡,不渴,熱不甚或熱不消水,汗不出為氣分無蒸熱或表邪未解,均非白虎湯所宜。吳氏從正反兩方面指明白虎證,使後人對這一證理解更為準確,這無疑是重要的。但同時又限制了該方更廣泛地應用。如單純用白虎湯,上述四禁是正確的,若將白虎湯進行適當加減,則又可擴大該方的應用範圍。舉例來說,白虎湯證同時有表證而無汗,如風熱在表時白虎湯與銀翹散相合,採取衛氣雙解(臨床常用);如因白虎證同時有腑實(經腑同病)而脈見沉,則可採用《通俗傷寒論》中的白虎承氣湯(白虎合調胃承氣)經腑雙解,則又成為可能了。第二,多實踐,在實踐中取得經驗。上面所說廣讀中醫著作,就是說要有高水平的辨證,首先要有深廣的理論基礎。但另一方面,也不能將理論停留在書本上,必須與實踐緊密聯絡,才能變成生動的行之有效的活的知識。
八、寒熱真假
臨床上真假寒熱亦時有出現,黑苔和熱厥是常見的例子。黑苔具有兩重性,臨證最須注意。黑屬寒水性質,故黑苔多屬陰寒之證,一般須用溫陽逐寒法治療。但有的黑苔卻屬於熱極,即所謂“火極似水”。鑑別之法有二:一是分析苔的性質。陰寒性質之黑苔,多黑而膩滑;陽熱性質之黑苔,黑而乾澀。二是綜合全身症狀。面白、不渴、下利、肢冷屬陰寒;身熱、煩躁、口渴、脈數屬陽熱,見此類證而伴黑苔,則為典型的假寒真熱。又臨床遇到四肢厥逆,多屬陽虛,證歸陰寒。但陽熱之證而見四肢厥逆者亦屢見不鮮。厥分寒熱陰陽,陰寒證而見肢厥稱為陰厥或寒厥,治宜溫陽;陽熱證而見肢厥者稱為陽厥或熱厥,亦是真熱假寒典型例子,治宜清熱瀉火。鑑別方法亦有二:一是厥逆範圍大小,例如腕以遠發涼範圍小,熱厥多見;肘以上乃至周身發涼則範圍大,寒厥多見;二是審視全身脈證加以鑑別。
九、脈舌與症狀相符或相悖
在一般情況下,脈舌所見,多與症狀相符,並作為辨證依據的重要組成部分。舌診對於溫病,脈診對於雜病,尤其有重要意義。為突出其重要性,古人將中醫內科系統稱作“方脈”。虛人見弦脈,全身虛象畢露,但卻出現弦緊之脈,治療當舍脈從症,從虛論治。虛人出現弦脈,很可能夾有陰邪,如外寒、內飲或某處有疼痛等;脈數則為熱,遲則為寒,而臨床上熱證見遲脈、虛寒證見數脈的現象亦時有出現。陽明腑實裡實證見潮熱、舌苔老黃、腹滿痛等,卻出現脈沉遲,此時仍應按腑實治療用攻下法。《傷寒論》亦有明言:“陽明病脈遲,汗出,微汗出,不惡寒者……可予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因陽明裡實,裡氣結滯,使氣血流通受阻所致。又如一些危重病例,正氣欲脫,在一派正氣衰微表現的同時,而見脈數疾,治療當以益氣固脫或回陽救逆為急,不可因脈數誤認為熱證而用清法。再看舌診,外感病初期,應見薄苔,但也有不少病例卻見厚膩苔。這種情況成人、小兒均有。究其原因,在成人多平時有痰溼內伏;在小兒多有夾食滯。外感同時無論是夾痰夾食,總以治療外感病為主,治兼夾證為輔。
總之,辨證在中醫診療過程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步驟,但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一個醫生要做到高水平的辨證,不僅要具備堅實的中醫理論基礎,而且須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還應掌握一定的思路與技巧。此處重點結合臨床實際,談一點辨證的思路與技巧,以供參考。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要知道辨證施治是中醫學的特點和精華,是中醫認識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透過四種診斷(辨症),透過對每個具體患者進行問、聞、望、切診斷方法詳細瞭解病情,以人為本,辨病、辨因、辨症,因人、因時、因地制定治療原則,選擇方、藥,並治療過程中不斷隨時根據病情變化進行隨症加減。這樣人性化的治療就能獲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