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亦有所思

    因為他不消停!

    你要寫詩,就老老實實地寫詩。你要隱居,就靜靜悄悄地隱居。你要做官,就安安份份地坐官!

    可是這位大哥不是這樣!

    他認為自己太有才,有才到整個世界都裝不下他!有才到認為自己無論做什麼都會有人體諒他,寬容他,理解他,支援他!

    按領袖的話說,他是一個矛盾的人,想做大官,卻沒有機會,或者做不成!於是想造反來證明自己的人生價值!

    就算是你想造反,要革命。你丫也老老實實地搞一個預算,做一個謀劃,人才,糧草,銀子,都像寫詩一樣曼妙無匹才好!

    他偏不!

    弄得天下人都知道他在造反!皇帝不殺他,表現上是憐惜他的才華,做給天下人看,你看,他都造成了,我還不殺他,我是多麼的愛才啊,你們消逼停就別反對我了!

    而實際上呢,這恰恰是一個皇帝對他的最大嘲諷。因為從他造反的過程就知道,他這個牛逼的詩人不能成功,甚至不可能成什麼氣候?殺了不如不殺來得實惠!

    如果殺了,肯定會得罪天下士人!

    所以說,謝靈運就是一個皇帝用來擺平士人的工具,而且是自動送上門來的,皇帝可以做出最好的姿態來給大家看,我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

    三番五次的謀逆,三番五次的失敗,尤其這樣一個名人,這種事情所產生的對皇帝的正面效果,以及對想造反的人的負面效果,是成幾何級數增長的!

    造反的次數越多,釋放的次數越多,這種雙面效果就越好!

    最愛謝靈運的恐怕就是皇帝了!

    好吧,我有一個殺你的辦法,還不得罪天下人的辦法!那就是放了你。反正以你的智商和情商,肯定以自為是地再次造反,然後再抓你,我還不殺,偏偏放了你。然後你肯定和一個傻叉似的接著造反,我再抓!再放!

    等到天下人都認為我的仁慈已經過份的時候,

    謝靈運,對不起了!

    題主問,為什麼英年早逝,其實並不早了。如果他擁有李靖一樣的本事,恐怕第一次造反就被誅成灰了!

    可望而不可及的慾望,是促使他早逝的唯一原因!

  • 2 # 軒轅說文史

    魏晉南北朝時期屬於中國歷史上的幾個大動亂時代之一,期間因頻繁的改朝換代,致使政治黑暗,社會紊亂。

    然而,凡事都是有其兩面性的。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從某種角度上看,也還是有些根由的,從文學的成就來講,這個時期也確實是中國文學史上相當璀璨的時代。

    這段時期的文學,無疑呈現出了既多彩多姿、而又波瀾壯闊的景象。原因是這段時期裡所盛產的文人多如夏夜的繁星,諸如,三曹、建安七子、陶、二謝、江、鮑、庾等等不勝列舉。

    本文就來說說這個曾自誇說“魏晉以來,天下的文學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其他的人共分一斗。”的狂人,二謝之一的謝靈運。

    關於這個狂人謝靈運的生平事蹟,史書《宋書》上記載的很少。因此,要想給這樣一位大狂人寫點東西似乎有點困難。

    謂其狂主要在其言行怪異,思想感情又往往極其複雜矛盾,令人難以捉摸。誠然史料不多,但從其所留的詩文中還是可以攫取到一些的。

    據史料記載,公元385年謝靈運出生於會稽始寧(今紹興嵊州市)。東晉名將謝玄之孫、秘書郎謝瑍之子,外婆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女兒。

    可謂是一出生就是含著金鑰匙的,這不,年僅十八歲時,就世襲為康樂公,因此世人稱其為謝康樂。

    天才在少年時都差不多吧,謝靈運也不例外,少即好學,博覽群書,工詩善文,文章之美,江左莫逮。被後人譽為中國山水詩派的鼻祖。

    在那個講究出身門第的年代,所謂紅三代的出身再加上年少多才,不入仕那都難呀。從405年二十一歲開始,一直到東晉改朝換代的前一年419年,這期間的謝靈運官雖然沒有做到很大,但也可謂是官運亨通(從一個從軍參軍,經過多次的騰挪,後至劉裕的黃門侍郎)。

    一個人的所謂人生的好葡萄吃差不多了,那就要走下坡路了,謝靈運的下坡路是從公元420年,劉裕篡晉建宋開始的。

    因謝家世代享晉皇恩,劉裕的篡晉,對於謝靈運來說那當然是從骨子裡不願意的,再加上劉裕的出身,在謝大才子看來那簡直就是有些噁心了,自然是看不上眼啦。

    因此謝劉之間的矛盾那是不可避免的了,在劉裕篡晉沒多久,謝靈運爵位就由康樂公降為康樂縣侯,這個結果放在誰身上都會有想法吧,矛盾不可避免的進一步加深了。

    二年後,老皇帝劉裕去了,新皇帝登基,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權臣更迭,那些昔年和謝家有些不和諧的人掌權了。

    這對於謝靈運來說那是沒有什麼好果子吃的了。不久就被貶官,外放地方,降任永嘉郡太守,這樣的結果對於謝靈運來說,心裡的酸楚可能只有同經歷的人才會理解吧。

    仕途上的不如意,心理長時間的鬱悶,太守的職務只上任了一年,就因身體的原因,告病還鄉去也。有其詩為證:

    登池上樓

    潛虯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雲浮,棲川怍淵沈。

    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狥祿反窮海,臥痾對空林。

    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

    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嶔。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

    持操豈獨古,無悶徵在今。

    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大約是在423年的初春,背景是422年謝靈運被貶為永嘉太守。從謝靈運個人歷史來看,是他仕途上的第一次打擊。

    這是他來永嘉任上的第一個冬天,長久臥病,一直到來年的初春才好,登樓觀景,眼前的此物此景結合自己的當下處境,不免感慨,託物起興,名篇佳作就此而出。

    出任大守的無奈,詩人的心情是矛盾和複雜的,既遺憾自己不能像潛藏的虯龍那樣安然退隱,又不可能像高飛的鴻雁那樣聲震四方,建功立業,如今只能在病中臨窗遠眺退而思歸了。

    今人多有說其不安分守己,最終作死,本人以為持這種觀點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沒有他的出身,沒有在那個時代,沒有他的才華和人生經歷,不在他的江湖,不瞭解他的內心,未免有些武斷吧。

    他最終人生的走向從這首詩中可以找到些許答案,他的內心是矛盾的,是孤獨的。官場的失意和不滿,最終導致了他處境的艱難和矛盾的人生。

    此時剛改朝換代不久,政治上的權力鬥爭是非常激烈的。統治階級在言行上的控制是非常規的,無形中導致仕途上的險惡無常。

    因此,導致一些士大夫和文人們在政治上既想有進取之心以獲取自保的能力,又想遠離政治,隱逸而居。

    但這兩者,對於詩人來說都不能,世代為官,才華橫溢,統治階級招你為官,你如不幹,這滅你的由頭就有了,前朝的官你做的有滋有味的,今朝做官,你就不高興了,你是怎麼個意思,所以對於詩人來說,還真不能主動辭官。

    詩人起筆就是以潛虯和飛鴻暗喻自己的志向,但現實是,他什麼也做不到,只能深感慚傀。原本是要一展才華,卻因自己耿直守正,最終招致別人陷害。

    如今我身體有病,這是事實,這次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辭官歸隱了吧,也就在此病大約半年之後,謝靈運終於如願辭官,回到了他的家鄉始寧。

    也許是家鄉的老宅多年沒有維護,再加上祖輩留下的家財充裕,於是謝靈運就開始了對老宅的改造和擴建。

    這次規模搞得有些誇張了,原本的僕從就不少,再加上爺爺和老爸的門生故吏,這陣勢,好傢伙有上百人,他開山挖湖,搞得是沒完沒了。

    由於古時的建築大都是木材為主,而且材料要上乘的,於是乎,只能翻山越嶺,到那些最幽深最險峻的地方去才能伐到良材。

    因為要經常上山下山,平常的鞋子很是不方便,於是這個謝大詩人發明了一種木質登山鞋,就是前後都裝上可以摘取的鞋齒,上山時便去掉前面的鞋齒,下山時則去掉後面的鞋齒,這樣上下山就方便多啦,人稱謝公屐(李白也是這鞋的粉絲《夢遊天姥吟留別》:“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這伐木的隊伍是浩浩蕩蕩,有一次從始寧南面山峰砍樹,一直砍到臨海了。搞的時任臨海太守王琇嚇了一大跳,還以為是造反的山民殺來了。

    後來盤問了幾個伐木工才知道,原來是謝靈運伐木團的。這時我們這位謝大詩人的狂傲之氣就來了,馬上給王琇贈詩一首調侃,其中兩句是“邦君難地險,旅客易山行。”

    俗語說兔子不吃窩邊草,這謝大詩人的窩邊草可沒有少吃,於是一來二去的就驚動了時任會稽太守的孟顗。

    原本兩人應該可以關係不一般的,原因是這個孟太守信佛,剛巧的是謝靈運也是一個禮佛的高手,按理有共同語言可以進一步發展關係。

    可這位謝大詩人從骨子裡瞧不起他,可能是看不慣劉宋的官員吧。竟對這位孟太守戲曰:“成仙得道是有靈氣的文人,你昇天一定在我靈運之前,成佛一定在我靈運之後。”這話又會有哪一個愛聽呢,於是樑子就接下了。

    沒過幾年,又有新皇帝登基(原宋少帝422-424因遊戲無度,不務政業。後被廢黜為營陽王,再不久後被殺死)因愛才,就把在家賦閒了幾年的謝靈運再次徵召回朝,但只是授予一些舞文弄墨的閒職。

    謝靈運自然感到失意,常有心懷不平之感了,於是故技重演,稱病時常不上朝了,稱病期間的行為也沒有收斂,經常肆意遨遊。

    這下和他原本不和的一些大臣們就不高興了,但這個新皇帝喜歡詩文,愛屋及烏呀,也就沒有給謝靈運什麼處罰,反而是給予病假歸隱。

    也許是這個謝大詩人的狂傲病又犯了,在歸隱之後,不但沒有在家養假病,裝裝樣子,給皇帝個面子,反而是經常遊宴,最終被免職了。

    看到此處,似乎這謝大詩人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二貨呀。實際本質的原因還是從《登池上樓》這首詩中可以找到的,他不是不願為劉宋朝為官的人,而是要受到重用,如果不能重用,那就歸隱,又不能主動辭官,於是就用這種極端的手段讓統治階級辭掉我好了。

    辭官這幾年可沒閒著,不是遨遊就是置辦自己的田產,從人性謀略的角度講,這也是他智慧的一面了,我只愛山水和財產,不愛高官厚祿和刀兵,我沒有反對你朝廷的野心呀,事實的結果也正如他所料。

    431年,謝靈運為了擴大自己的田產,發動家奴決湖造田。這件事被前幾年就接了樑子的,現在還是會稽太守的孟顗誣告說他要謀反,於是謝靈運上書闡明原由,宋文帝是知道謝靈運的,對此事的處理結果是,對此事不予追究,進而還任其為臨川內史。

    也許還是因官職太低,未達心中理想,再次的懶政,遨遊山水去也。這次玩大發了,出事了,原因是對手變了。

    當時的歷史背景是,雖然皇帝還是那個喜愛他的宋文帝,但因長期患病,此時實際掌權的卻是他的弟弟,時任司徒的彭城王,揚州刺史劉義康。

    史載劉義康“性好吏職,銳意文案,糾剔是非,莫不精盡”,“專總朝政,事決自己,生殺大權,以錄命斷之”。

    結合以往的所作所為,沒有多少文學細胞的劉義康(此人最終因慾望膨脹篡位未成而被廢,後悔自己沒有多讀書)是不會容忍的。於是就按排了時任揚州從事的鄭望生直接到臨川去捉拿謝靈運。

    這事對於謝靈運來說,無罪被抓,自然是憤怒啦。由於在政治上長期受壓抑,原本對劉宋的朝廷就已經產生了怨恨情緒,至此竟意氣用事,不僅沒有束手就擒反而將鄭望生給抓了起來,同時發動家兵自衛反抗官兵。

    臨川被收

    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

    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

    從這首詩的文字來看,無疑是一首反詩了,不能說是虛假之辭,結合當時背景,應是發自內心的憤激之語。

    但把此詩放到近十幾年的生涯來看,詩文雖是慷慨激昂,但卻也隱含著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壯感慨。

    謝靈運的這首詩作和當時的行為,放在一般的皇帝面前,那都是死罪,但這次還是因皇帝是他的忠實粉絲,最終沒有判他死罪,而是給其有一線生機的機會,流放廣州。

    當時的廣州如果不是當地的居民是很難適應那裡生活的,一般流放到哪裡的官員大都會因適應不了哪裡的生存環境而去的多,回的少。

    這一點謝靈運是知道的,所以在判其流放,到達廣州後,感到了生命的結束,理想的落空,出於對生的本能,暗中密使自己的弟弟求救。

    但最終營救沒有成功,於433年,無奈又失望的文帝以“叛逆”罪判處謝靈運棄市極刑,時年四十九歲。

    臨終詩

    龔勝無餘生,李業有終盡。

    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殞。

    悽悽凌霜葉,網網衝風菌。

    邂逅竟幾何,修短非所愍。

    送心自覺前,斯痛久已忍。

    恨我君子志,不獲巖上泯。

    縱觀謝靈運的一生是悲壯的,但似乎又是他的咎由自取。可評價一個人如果拋開他所在的歷史背景那是不公平的。

    六朝時期,最看重的是門第,士族門閥出身的謝靈運,才華橫溢,生命中的狂傲不羈是有資本的。

    但卻碰到了改朝換代的大動盪時期,作為前朝重臣之後,聲望又高,仕途上處處呈現著矛盾與不妥協,終至觸雷而死。

    謝靈運

    軒轅

    詩文才一斗,

    仕宦語不羈。

    世謂多狂傲,

    潛鴻幾個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式茶有何特殊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