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小豆又名赤豆、赤小豆、紅豆。紅小豆富含澱粉,因此又被人們稱為“飯豆”。紅小豆含多種營養成分,每100克紅豆中含蛋白質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鈣76 毫克、磷386毫克、鐵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黃素0.16毫克、煙酸2.1毫克。紅小豆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較高,宜與穀類食品混合成豆飯或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或作糕點原料。李時珍稱紅小豆為"心之谷",其功用為"生津液,利小便,消脹,除腫,上吐",並治"下痢、解酒毒,除寒熱痛腫,排膿散血,而通乳汁……"。 中國是小豆的原產地。至今,在中國喜馬拉雅山麓尚有小豆野生種和半野生種存在。印度、北韓、日本等國也有栽培,以中國出產最多。小豆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古醫書《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於小豆的藥用記載。古農書《齊民要術》中,已詳載小豆的栽培方法和利用技術。這表明,中國種植小豆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中國是小豆的原產地。至今,在中國喜馬拉雅山麓尚有小豆野生種和半野生種存在。印度、北韓、日本等國也有栽培,以中國出產最多。小豆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古醫書《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於小豆的藥用記載。古農書《齊民要術》中,已詳載小豆的栽培方法和利用技術。這表明,中國種植小豆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紅小豆屬豆科(Leguminosae),菜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不發達,側根細長,株高80~100釐米,有直立叢生型、半蔓生型及蔓生纏繞型。葉為3小葉組成的複葉。小葉圓頭型或劍頭型。花梗自葉腋生出,梗的先端,著生數花,為自花授粉作物,花小,開黃花或淡灰色花,龍骨瓣呈螺旋形,每花梗上結莢1~5個,莢長7~16釐米,果莢內包著4~18粒橢圓或長橢圓形種子。種子多為赤褐色,也有黑、灰、白、綠雜、淺黃色等。種子千粒重50~210克,大多在130克左石。 紅小豆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粘土、沙土都能生長,川道、山地均可種植。既耐澇,又耐旱,晚種早熟,生育期短,栽培技術簡單,可做補種作物。一般穴播,行距25~35釐米,株距16釐米,每穴4~5粒種子,每畝播種量1.5~2.5公斤,生育期100天左右,春夏播都行,純種、套種均可。一般畝產150~250公斤。陝北屬半乾旱性氣候,無霜期165天左右,土壤屬黃綿土類,土質疏鬆,土層深厚,有利於種子的萌發、出苗和根系的生長。年平均氣溫9.7℃,≥10℃的有效積溫3499.2℃,穩定透過10℃的天數176天左右;年日照時數2615小時;年降水量480毫米左右,多集中於盛夏,6~9月降水量352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73%,雨熱同季。6~9月正是紅小豆的生長盛期。自然條件對小豆作物積累澱粉、蛋白質及保持顆粒鮮紅極為有利,為其生長髮育創造了良好條件。 紅小豆不僅是美味可口的食品,而且是醫家治病的妙藥。《神農本草經》說它“主治下水腫,排癰腫膿血”。《藥性本草》說可“治熱毒、散惡血”。《本草綱目》記載,紅小豆“味甘,性平,無毒,下水腫,排癰腫膿血,療寒熱,止洩痢,利小便,治熱毒,散惡血,除煩滿,健脾胃。……”醫家透過臨床實踐,認為它對癰腫有特殊療效。例如《朱氏集驗方》稱:“此藥治一切癰疽瘡疥及赤腫,不拘善惡,但水調塗之,無不愈者”。現代醫學還查明,紅小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及傷寒桿菌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在舊社會,有些醫生用它作藥治病時,常常在病患者面前給它蒙上一件“神秘”的 外衣。清康熙時期,醫藥家汪昂在《本草備要》裡寫道:“宋仁宗患痄腮,道士贊能,取赤小豆四十九粒(《本草綱目》說七十粒)咒之,雜他藥敷之而愈。中貴人任承亮親見。後任自患惡瘡,付永投以藥立愈。問之:赤小豆也?承亮始悟道士之咒偽也。後過豫章,見醫治脅疽甚捷,任曰:莫非赤小豆耶?醫驚拜曰: ‘用此活三十餘口,願勿復宣’。這說明赤豆外敷,是治“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惡瘡”和“脅疽”等病症的良藥。古醫書中關於紅小豆治病的神奇療效,有許多記載,有些雖近玄虛,但說明它藥用價值很高,有廣泛的療效。 赤豆內服外用,都未見有副作用。祖國醫學提示:“多服洩津液,令人枯燥”。可見使用時,也得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紅小豆又名赤豆、赤小豆、紅豆。紅小豆富含澱粉,因此又被人們稱為“飯豆”。紅小豆含多種營養成分,每100克紅豆中含蛋白質21.7克、脂肪0.8克、碳水化合物60.7克,鈣76 毫克、磷386毫克、鐵4.5毫克、硫胺素0.43毫克,核黃素0.16毫克、煙酸2.1毫克。紅小豆蛋白質中賴氨酸含量較高,宜與穀類食品混合成豆飯或豆粥食用,一般做成豆沙或作糕點原料。李時珍稱紅小豆為"心之谷",其功用為"生津液,利小便,消脹,除腫,上吐",並治"下痢、解酒毒,除寒熱痛腫,排膿散血,而通乳汁……"。 中國是小豆的原產地。至今,在中國喜馬拉雅山麓尚有小豆野生種和半野生種存在。印度、北韓、日本等國也有栽培,以中國出產最多。小豆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古醫書《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於小豆的藥用記載。古農書《齊民要術》中,已詳載小豆的栽培方法和利用技術。這表明,中國種植小豆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中國是小豆的原產地。至今,在中國喜馬拉雅山麓尚有小豆野生種和半野生種存在。印度、北韓、日本等國也有栽培,以中國出產最多。小豆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古醫書《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於小豆的藥用記載。古農書《齊民要術》中,已詳載小豆的栽培方法和利用技術。這表明,中國種植小豆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紅小豆屬豆科(Leguminosae),菜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根不發達,側根細長,株高80~100釐米,有直立叢生型、半蔓生型及蔓生纏繞型。葉為3小葉組成的複葉。小葉圓頭型或劍頭型。花梗自葉腋生出,梗的先端,著生數花,為自花授粉作物,花小,開黃花或淡灰色花,龍骨瓣呈螺旋形,每花梗上結莢1~5個,莢長7~16釐米,果莢內包著4~18粒橢圓或長橢圓形種子。種子多為赤褐色,也有黑、灰、白、綠雜、淺黃色等。種子千粒重50~210克,大多在130克左石。 紅小豆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粘土、沙土都能生長,川道、山地均可種植。既耐澇,又耐旱,晚種早熟,生育期短,栽培技術簡單,可做補種作物。一般穴播,行距25~35釐米,株距16釐米,每穴4~5粒種子,每畝播種量1.5~2.5公斤,生育期100天左右,春夏播都行,純種、套種均可。一般畝產150~250公斤。陝北屬半乾旱性氣候,無霜期165天左右,土壤屬黃綿土類,土質疏鬆,土層深厚,有利於種子的萌發、出苗和根系的生長。年平均氣溫9.7℃,≥10℃的有效積溫3499.2℃,穩定透過10℃的天數176天左右;年日照時數2615小時;年降水量480毫米左右,多集中於盛夏,6~9月降水量352毫米,佔全年降水量的73%,雨熱同季。6~9月正是紅小豆的生長盛期。自然條件對小豆作物積累澱粉、蛋白質及保持顆粒鮮紅極為有利,為其生長髮育創造了良好條件。 紅小豆不僅是美味可口的食品,而且是醫家治病的妙藥。《神農本草經》說它“主治下水腫,排癰腫膿血”。《藥性本草》說可“治熱毒、散惡血”。《本草綱目》記載,紅小豆“味甘,性平,無毒,下水腫,排癰腫膿血,療寒熱,止洩痢,利小便,治熱毒,散惡血,除煩滿,健脾胃。……”醫家透過臨床實踐,認為它對癰腫有特殊療效。例如《朱氏集驗方》稱:“此藥治一切癰疽瘡疥及赤腫,不拘善惡,但水調塗之,無不愈者”。現代醫學還查明,紅小豆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及傷寒桿菌都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在舊社會,有些醫生用它作藥治病時,常常在病患者面前給它蒙上一件“神秘”的 外衣。清康熙時期,醫藥家汪昂在《本草備要》裡寫道:“宋仁宗患痄腮,道士贊能,取赤小豆四十九粒(《本草綱目》說七十粒)咒之,雜他藥敷之而愈。中貴人任承亮親見。後任自患惡瘡,付永投以藥立愈。問之:赤小豆也?承亮始悟道士之咒偽也。後過豫章,見醫治脅疽甚捷,任曰:莫非赤小豆耶?醫驚拜曰: ‘用此活三十餘口,願勿復宣’。這說明赤豆外敷,是治“痄腮”(即流行性腮腺炎)、“惡瘡”和“脅疽”等病症的良藥。古醫書中關於紅小豆治病的神奇療效,有許多記載,有些雖近玄虛,但說明它藥用價值很高,有廣泛的療效。 赤豆內服外用,都未見有副作用。祖國醫學提示:“多服洩津液,令人枯燥”。可見使用時,也得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