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樂樂小子王

    司馬懿的確很聰明,他的防守確實也是非常高明的。有一次諸葛亮為了激怒守城的司馬懿,便派人將女人的衣服送給司馬懿,要知道當時送女人的衣服可是帶有侮辱性的。當時司馬懿手下的將領都耐不住性子,紛紛要求出戰。可是司馬懿依然不為所動,他知道如果自己一旦出城作戰,就會中了諸葛亮的埋伏,於是他就忍耐了下去。

    還有一次,就是諸葛亮走到絕境用空城計的時候。其實當時司馬懿應該是看出了諸葛亮用的是空城計,但是,他不會衝上前去把諸葛亮活捉。為什麼呢?因為諸葛亮是司馬懿最大的對手,也是魏國最大的威脅,如果諸葛亮死了,那麼魏國就會卸磨殺驢,司馬懿也就活到頭了。所以司馬懿的防守還是很高明的,這也為他後來為什麼能夠成功的掌握魏國政權埋下伏筆。

  • 2 # 庭州行者

    大規模的戰爭,實際上就是國力的比拼,強國對付弱國的最佳方法,就是用國力消耗弱國,以最小的戰爭損失來將對手耗死。從這個意義上講,司馬懿做的很正確。

    蜀漢方面,諸葛亮明知道自己的國力遠遠不如曹魏,但是卻屢次主動出擊,究其原因,不外乎兩點:

    其二,這一點也是遠比上一點重要的。諸葛亮雖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同時他也是一個精明的政治家,他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基於當時的具體情況的,而並不僅僅是憑著自己的好惡去做決定。當時,蜀漢的國力相較於曹魏而言,處於絕對的劣勢:

    從人口數量上看,蜀漢在後主劉禪炎興元年(263年),民戶280,000戶,940,000人。此外,帶甲將士102,000,吏40,000人,總計1,082,000人;而曹魏的人口,魏元帝曹奐景元四年(263年),滅蜀之前,663,423戶,4,432,881人。雖然此時諸葛亮已經去世許久,但是人口的數量在當時的條件下,幾十年間不會有太過於巨大的變化。所以,蜀漢的人口,幾乎只有曹魏的五分之一。

    從耕地面積而言,蜀漢適合耕種的地區只有成都平原和渭南一帶,至於雲貴之地,在當時一來是土地貧瘠,不適宜耕種;而曹魏,則是手握華北平原,土地平坦且適宜耕種,糧食產量遠高於蜀漢

    人才方面,蜀漢地處西南偏僻之地,當時來講,文化底蘊並不深厚,所以人才相對較為稀缺;而中原地區的曹魏,則是有著源源不斷的人才,這點從諸葛亮死後的情況就能看出,曹魏善戰者極多,鄧艾,鍾會等等一大批,而蜀漢則是剩下一個姜維,還不是蜀漢的本土人才。

    而且,曹魏的生產能力遠強於蜀漢,因為土地作為當時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曹魏在這一方面佔有絕對的優勢,所以如果與曹魏比生產,那麼兩國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所以,諸葛亮的目的,在於以攻為守,一直主動出擊,和曹魏一同消耗,而且憑藉自己的軍事能力,取得一定的戰果。這樣一來,一來可以取得一定的收穫,二來可以震懾曹魏,使之不敢輕易入侵蜀漢。

    所以,諸葛亮需要的,就是決戰,只要兩軍擺開決戰,那麼他就有把握取勝;否則,蜀漢由於後方的地勢原因,因此糧草運輸困難,運輸成本遠高於曹魏;且長期軍事對峙,消耗巨大,蜀漢國力無法支撐。

    就個人能力而論,司馬懿是不如諸葛亮的。但是,就兩人背後的國家而言,曹魏是遠勝於蜀漢,所以,司馬懿依託曹魏整個國家的力量,可以直接消耗諸葛亮;如果貿然出擊,那麼拼的就是軍事能力,司馬懿顯然是沒有自信的。

    綜上,司馬懿的做法,是很經典的大國應對小國的做法,兵不血刃直接消耗掉對方的力量。

  • 3 # 汐水柔情

    司馬懿採取防守戰略,拿到現代人眼裡,很多人或許會說,司馬懿採取這種戰略是一種很高明的手段,因為他取得了天下,這樣認為的人,個人覺得有點太過於天真,理由如下:

    司馬懿面對諸葛亮時,並非一開始就採取防守戰略,司馬懿殺公孫淵和孟達時,能違抗命令不怕都要立功,因為司馬懿有把握戰勝公孫淵和孟達這種小人物,從這裡更明顯司馬懿開始顯示自己的才能,面對諸葛亮,諸葛亮除了平定南蠻,基本沒有帶兵打過仗,司馬懿不可能一開始就採取防守戰略,更何況自己有兵力優勢,不符合兵法,能勝而不戰的道理。

    當司馬懿的對手由孟達變諸葛亮時,司馬懿並非採取守勢,但是打仗非常謹慎,這可能是司馬懿怕死的原因,司馬懿怕死這裡就不解釋了。第四次北伐諸葛亮打敗郭淮,割了司馬懿麥子,司馬懿帥大軍支援,與諸葛亮相遇司馬懿利用山險又加上兵力眾多,諸葛亮沒有進攻採取誘敵深入,諸葛亮一邊撤退,一邊停,司馬懿一邊追一邊停,就是不進攻,最後追到滷城這個地方,賈詡,魏平請求出戰,說諸葛亮停下來又不會,根本不會帶兵打仗,而司馬懿依然不出兵,後來賈詡,魏平及諸將說司馬懿畏諸葛亮如畏虎一樣,這下司馬懿給氣的,直接出兵進攻諸葛亮。

    司馬懿派張頜跑到圍攻諸葛亮,張頜帥軍攻擊王平,司馬懿親自迎戰諸葛亮,結果張頜被王平擊退,司馬懿也被諸葛亮破甲三千甲首,損失幾萬軍隊,諸葛亮本應該乘勝追擊,但是由於諸葛亮帶領的是小部隊,加上糧食不足,只能放走司馬懿,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火燒上方谷的原因。然而在晉書中是司馬懿大敗諸葛亮幾萬軍隊,與《漢晉春秋》相反,《三國志》,《資治通鑑》採納《漢晉春秋》,為什麼不是司馬懿打敗諸葛亮,這裡就不說了,如果司馬懿殺了諸葛亮幾萬軍隊,諸葛亮也不會北伐了,司馬懿更不會採取守勢了,網上有資料有興趣可以去查。

    前面說了諸葛亮大敗司馬懿後,第五次北伐時,司馬懿利用渭水上漲偷襲諸葛亮,被諸葛亮擊退後,司馬懿直接採取守勢,因為他知道自己打不過諸葛亮,一出戰可能會敗,所以採取死守,縮頭烏龜戰略,這裡就是很多人說的,說司馬懿這種戰略很高明,我想說的是,司馬懿擁有絕對的地理優勢和兵力優勢採取守勢,不符合兵法這一說,其次蜀國大軍百般羞辱魏國大軍,使得魏國大軍喪失了尊嚴,司馬懿這個統帥是如何當的?如果司馬懿兵力不如諸葛亮,處於逆勢,採取這樣的守勢,能理解,問題司馬懿的兵力數倍與諸葛亮,卻選擇忍受蜀軍侮辱,更奇葩的是使用千里請戰,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也只有司馬懿能用這種無恥的戰略了。

    司馬懿在這段時間真是丟盡了臉,打了歷史上千古無一的戰績,他的苦日子終於到頭了,諸葛亮病死了,司馬懿高興的帥大軍追擊,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姜維退出諸葛亮,下令全軍反擊,這下把司馬懿嚇得,點頭就跑還問左右我頭在否?這一仗司馬懿打了個“死諸葛嚇走活仲達”的千古戰績,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個死人嚇走十萬大軍,比空城計牛多了,起碼空城計還是個活人,雖然空城計不存在。

    司馬懿採取守勢戰略,放在歷代軍事家眼裡都是一種恥辱的戰爭,我相信司馬懿當時也意識到了,任何一個統帥都希望打勝仗,而不是打敗仗,還有更多統帥寧願打敗仗也不選擇受敵人侮辱,所謂士可殺不可辱,不要說韓信的胯下之辱,這個不一樣,韓信受辱是一個人,司馬懿受辱是魏國十幾萬大軍,韓信處於逆勢,司馬懿處於上風,韓信是沒得選擇,司馬懿是有得選著,完全不同。

    現代人羨慕司馬一族贏得了天下,司馬懿是三國最厲害的人物,這種想法也不是不無道理,但是在軍事上司馬懿是失敗者,在為臣上面輔佐四代君主而沒有成就是個失敗者,最後篡權為不忠著,後代一統天下至百姓與水生火熱之中,司馬懿教育後代是個失敗者,在歷史上司馬懿遺臭萬年是個失敗者,司馬懿何為三國第一?司馬懿最大的功勞是篡權形成三分天下之功,一統天下是他後代的功勞,為何說成司馬懿一統天下?秦始皇一統天下,是不是得說是他父皇一統天下而不是秦始皇?司馬懿忍受侮辱一生,換來曹魏的天下,還沒來得及享受就死了值得嗎?如果是你,你願意選擇三國哪個司馬懿嗎?

  • 4 # 蕭武

    如果換做你是司馬懿,面對秣馬厲兵很久才大舉北伐的諸葛亮,你會怎麼做?

    當然是死守。這個原因不難理解。

    第一,不僅司馬懿,任何人面對諸葛亮這樣的對手,都沒有什麼必勝的把握。既然沒有必勝的把握,當然是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作戰方式了。而當時對司馬懿最有利的方式就是堅守不出。

    第二,諸葛亮是從漢中出兵北伐,要繞過祁山,而不願意冒險從距離長安最近的子午穀道直奔關中,而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樣的勞師遠征,最大的問題一般都容易出現後勤供應不繼的問題,諸葛亮也不能避免。

    第三,曹魏的絕對實力遠在蜀漢之上,如果打持久戰,曹魏耗得起,而蜀漢耗不起,諸葛亮也耗不起。諸葛亮遠道而來,利在速戰速決,司馬懿是以逸待勞,自然要等我諸葛亮師老兵疲,士氣已衰的時候才出戰。

    第四,曹真死後,司馬懿就是曹魏潼關以西地區的最高統帥,所以他必須進行通盤考慮。雖然曹魏的絕對實力遠在蜀漢之上,但是如果司馬懿冒險出擊,被諸葛亮突破了曹魏的防禦體系,曹魏的潼關以西都會受到威脅。

    第五,雖然絕對實力對比方面,司馬懿遠勝諸葛亮,但諸葛亮在蜀漢的地位是實際操盤手,是司馬懿所不能比的。各自在本方面臨的政治鬥爭局面來看,就剛好反過來了,諸葛亮輸得起,司馬懿輸不起。

    第六,諸葛亮作為進攻方,只要不能取勝,就是失敗,而司馬懿作為防守方,只要沒有被諸葛亮突破自己的防禦體系,就算完成任務。也就是說,雙方在面對戰爭的時候,各自的底線是完全不同的,諸葛亮要贏,司馬懿不大敗就可以了。

    第七,從司馬懿當時面臨的局面來看,因為曹魏和蜀漢還在戰略相持階段,即便是司馬懿冒險出擊,擊敗了諸葛亮,他追擊進攻蜀漢,也是沒有把握突破蜀漢的防禦體系的,搞不好還會前功盡棄。

    第八,司馬懿當時在曹魏內部面臨的鬥爭局面比較複雜,他贏了未必能得到什麼太多的好處,可是他如果輸了,就一定會承擔責任。所以,對他而言,首要的目標是求穩,把自己的政治利益最大化。這當然就意味著,堅守不出就是最好的方式。

  • 5 # 威哥看歷史

    是啊,為啥曹魏坐擁天時地利,優勢兵力,內線作戰,捎帶還有鐵騎加持,末了卻只能消極防禦,坐看孔明自來自去,落個雍涼不解甲,中國不釋鞍,捎帶隴右經濟遭受毀滅性打擊的局面?

    刨去曹魏朝廷集體腦殘的可能,無非一個答案:打不過。

    如果難以理解,可以去找找漢尼拔和費邊的事蹟。 捎帶,曹叡何許人物,國家戰守大計幾時輪到戰區司令司馬懿決策?這不是笑話麼?

    諸葛亮寇於郿,據渭水南原,詔使高祖拒之。亮善撫御,又戎政嚴明,且僑軍遠征,糧運艱澀,利在野戰。朝廷每聞其出,欲以不戰屈之,高祖亦以為然。

    瞅瞅曹魏官方的口徑是啥?一言以蔽之,諸葛亮統軍有方,治軍有法,打野戰剛不過,因此曹魏朝廷決策,利用漢軍補給線漫長的弱點,用徹底的防禦戰應對。

    司馬懿不過是這一戰略的擁護者而已。 再瞅瞅實戰進行不難發現,指揮風格侵略如火的司馬懿並非一開始便對朝廷的決策心悅誠服。

    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餘眾悉出,西救祁山。郃欲分兵駐雍、郿,宣王曰:“料前軍能獨當之者,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遂進。 一目瞭然,張郃反倒是保守派,主張梯次防禦,司馬懿卻是激進派,主張全軍壓上,積極進攻。

    末了哩? 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於上邽。郭淮、費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麥。 隴右魏軍一戰大敗,上邽屯田基地慘遭破壞。司馬懿還不甘心,繼續尾隨漢軍,又不敢貿然決戰,於是乎統帥部再次爆發爭論: 宣王尋亮至於滷城。張郃曰:“彼遠來逆我,請戰不得,謂我利在不戰,欲以長計制之也。且祁山知大軍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為奇兵,示出其後,不宜進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今亮縣軍食少,亦行去矣。” 張郃仍然主張實施徹底的防禦戰,坐待漢軍糧盡。

    司馬懿呢?還是想尋找戰機,故尋亮,末了被諸將用畏蜀如虎一激,全軍壓上,展開主力決戰,卻被諸葛亮揍了個狼奔豕突,大敗虧輸。 好容易熬到神隊友李嚴助攻,諸葛亮糧盡退兵,司馬懿準備一舉翻本,又慘遭埋伏,送掉了張郃的性命。

    雖然場面無比難看,但若仔細分析,司馬懿的每一步都符合兵法: 我軍處於內線作戰,補給便利,兵力優勢,兵種碾壓,敵軍又是勞師遠征,有什麼理由不主動進攻,一舉殲滅? 撤退是最困難的軍事行動,且敵軍補給斷絕,又孤懸我境,有什麼理由不趁機掩殺,一勞永逸? 哪怕採取保守戰略的曹叡也說的明白: 走而追之,以逸待勞,全勝之道也。

    但事實就是這麼不講道理,即便一切客觀條件都揭示了我方理應大獲全勝,滅此朝食,末了實操下來卻被揍得鼻青臉腫,損兵折將。

    後世人旁觀者清,自然可以一目瞭然:飛龍騎臉怎麼輸,這顯然是個主觀條件的問題,也即是雙方指揮水平存在明顯差距。

    然而,司馬懿作為當時頂尖的名將,所當者破,所擊者服,豈會自承不及?所以需要實踐出真知。 所以,在第四次北伐中,與諸葛亮長期交手的張郃是徹底的保守派,初來乍到的司馬懿是激進派。

    經過一通實踐,在第五次北伐中,司馬懿也被真理說服,成了徹底的保守派,末了還搞了個死諸葛走生仲達的大新聞。

    由此可見,諸葛亮是個說理大師。與之相較,東邊孫權的說服力就顯得太不夠看,以至於魏庭每聞十萬兄動刀動槍,總是操起板磚伺候,一點都沒啥被動防禦的自覺。

    綜上,為什麼司馬懿對諸葛亮北伐只是防守而不主動出擊?

    1、這是曹魏朝廷的決策。

    2、實踐證明野戰打不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格力中央空調控制面板上的圖示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