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用的我比較熟悉的有依那西普(中國產的是益賽普,進口的叫恩利),英夫利昔單抗(類克)。2依那西普為皮下注射,開始3~6個月,一般為25mg,每週2次,後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逐漸減量。類克一般為3~5mg/kg.次,一般用法的間隔時間為0,2,6,8周,後面可以每6~8週一次,維持治療。開始誘導緩解階段,最好用足量,用足3個月(12周)再觀察療效,如果還是沒效,換一種。從作用上來講,我覺得這兩個藥旗鼓相當。3 抗炎止痛療效值得肯定,並且認為有一定的改善病情的作用。用生物製劑一般一次就見效,兩次好50%,四次就好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要慢慢好,維持治療。病程長的關節好的慢,病程短的關節好的快。4 用藥時最好聯用甲氨蝶呤,來氟米特也行。因為隨著用藥時間延長,有一部分人,藥物的療效逐漸下降,間隔逐漸縮短,而加用甲氨蝶呤,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種情況。另外加這兩個藥還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而且副作用沒有明顯增加。雙磷酸鹽也可以聯用,有中醫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意思,強脊不是破壞骨頭嗎,把骨穩定住,就不怕了,任爾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5 主要副作用是感染、腫瘤、過敏反應。一般認為前3個月出現感染、腫瘤的機會多些,所以前3個月要注意。依那西普,注射的區域性反應多一些,換個部位,或用藥前吃點抗過敏的藥物,大多患者能耐受。類克,輸液時會有過敏現象,如蕁麻疹,氣急等,(有的醫生覺得類克過敏一般出現在第3次或第4次,即再次接觸抗原時,好像有這麼個規律,這與超敏反應的機理倒是相符合)調慢速度20ml/h,再用點非那根12.5mg,肌注,或地塞米松5mg 靜推,大部分患者會慢慢好轉,可以繼續用藥。再次用藥不一定會再次過敏。有一部分人不能耐受而爭斷治療。有一部分人用幾年,從未有過敏等不良反應,我見到最長的用了快5年了。6 結核與乙肝。用生物製劑前最好常規查乙肝五項,胸片,T-SPOT-TB(至少做個PPD)。開始T-SPOT-TB陰性,並不等於不會有問題,用藥過程中,仍會有結核發生,要注意複查。如果乙肝或結核陽性,應先治療。用藥過程中出現的結核可能不典型,可以根據臨床症狀如發熱、盜汗及T-SPOT-TB結果判斷,如果有跡象可以給予診斷性治療。抗炎藥物的應用,使好多感染的症狀不典型,再加上結核本來就是緩慢發病,慢慢出現症狀,而生物製劑的應用可能會讓結核症狀更隱蔽,更不典型。我的感覺是,應用免疫抑制劑時,一旦有結核跡象就應積極治療,最好足量足療程。7 強脊患者一般年紀比較輕,所以用類克安全性高。年輕確實是優勢。年齡越大,治療就越應該保守,好多患者,不是死於原發病,而是死於副作用。選擇病人其實很重要,要有一個基本的風險評估。類克是直接由靜脈入血,是直接針對TNF-α的抗體(益賽普是針對TNF-α受體的融合蛋白,作用似乎間接一些,而且是皮下,每週兩次用量,藥效似乎平穩)藥效似乎更快,更強,所以如果是老年人、體質弱的人就要非常當心繼發感染。個人認為抵抗力差的人選生物製劑要非常慎重。8 關於停藥。病情緩解後逐漸減量,類克一般2~3個月就要打一次,不用可能不行。有髖關節,骶髂關節受累的患者不要負重,勞累是導致關節痛的很大的原因,有些患者本來3個月打一次類克很穩定,但只要一累,間隔時間就要縮短。停藥後不用任何藥物,一般1年左右就會因為各種原因復發。但生物製劑我感覺不像激素那麼難停,有些患者,一年用一次,也覺有效。我有一個月接診過上百例用類克的朋友,沒有追問到停藥會讓疾病反彈的比先前更糟的情況(大部分覺剛有復發跡象就又開始用藥了,沒繼續用藥的可能沒回來複診,我沒看到,所以收集到的資訊可能會有偏差)。停藥後復發了,再選原來的藥物,還會有效。如果無效可以換一種,如類克換依那西普,大多患者這兩種藥就能搞定。
1 常用的我比較熟悉的有依那西普(中國產的是益賽普,進口的叫恩利),英夫利昔單抗(類克)。2依那西普為皮下注射,開始3~6個月,一般為25mg,每週2次,後面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逐漸減量。類克一般為3~5mg/kg.次,一般用法的間隔時間為0,2,6,8周,後面可以每6~8週一次,維持治療。開始誘導緩解階段,最好用足量,用足3個月(12周)再觀察療效,如果還是沒效,換一種。從作用上來講,我覺得這兩個藥旗鼓相當。3 抗炎止痛療效值得肯定,並且認為有一定的改善病情的作用。用生物製劑一般一次就見效,兩次好50%,四次就好的差不多了,剩下的要慢慢好,維持治療。病程長的關節好的慢,病程短的關節好的快。4 用藥時最好聯用甲氨蝶呤,來氟米特也行。因為隨著用藥時間延長,有一部分人,藥物的療效逐漸下降,間隔逐漸縮短,而加用甲氨蝶呤,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這種情況。另外加這兩個藥還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而且副作用沒有明顯增加。雙磷酸鹽也可以聯用,有中醫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意思,強脊不是破壞骨頭嗎,把骨穩定住,就不怕了,任爾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5 主要副作用是感染、腫瘤、過敏反應。一般認為前3個月出現感染、腫瘤的機會多些,所以前3個月要注意。依那西普,注射的區域性反應多一些,換個部位,或用藥前吃點抗過敏的藥物,大多患者能耐受。類克,輸液時會有過敏現象,如蕁麻疹,氣急等,(有的醫生覺得類克過敏一般出現在第3次或第4次,即再次接觸抗原時,好像有這麼個規律,這與超敏反應的機理倒是相符合)調慢速度20ml/h,再用點非那根12.5mg,肌注,或地塞米松5mg 靜推,大部分患者會慢慢好轉,可以繼續用藥。再次用藥不一定會再次過敏。有一部分人不能耐受而爭斷治療。有一部分人用幾年,從未有過敏等不良反應,我見到最長的用了快5年了。6 結核與乙肝。用生物製劑前最好常規查乙肝五項,胸片,T-SPOT-TB(至少做個PPD)。開始T-SPOT-TB陰性,並不等於不會有問題,用藥過程中,仍會有結核發生,要注意複查。如果乙肝或結核陽性,應先治療。用藥過程中出現的結核可能不典型,可以根據臨床症狀如發熱、盜汗及T-SPOT-TB結果判斷,如果有跡象可以給予診斷性治療。抗炎藥物的應用,使好多感染的症狀不典型,再加上結核本來就是緩慢發病,慢慢出現症狀,而生物製劑的應用可能會讓結核症狀更隱蔽,更不典型。我的感覺是,應用免疫抑制劑時,一旦有結核跡象就應積極治療,最好足量足療程。7 強脊患者一般年紀比較輕,所以用類克安全性高。年輕確實是優勢。年齡越大,治療就越應該保守,好多患者,不是死於原發病,而是死於副作用。選擇病人其實很重要,要有一個基本的風險評估。類克是直接由靜脈入血,是直接針對TNF-α的抗體(益賽普是針對TNF-α受體的融合蛋白,作用似乎間接一些,而且是皮下,每週兩次用量,藥效似乎平穩)藥效似乎更快,更強,所以如果是老年人、體質弱的人就要非常當心繼發感染。個人認為抵抗力差的人選生物製劑要非常慎重。8 關於停藥。病情緩解後逐漸減量,類克一般2~3個月就要打一次,不用可能不行。有髖關節,骶髂關節受累的患者不要負重,勞累是導致關節痛的很大的原因,有些患者本來3個月打一次類克很穩定,但只要一累,間隔時間就要縮短。停藥後不用任何藥物,一般1年左右就會因為各種原因復發。但生物製劑我感覺不像激素那麼難停,有些患者,一年用一次,也覺有效。我有一個月接診過上百例用類克的朋友,沒有追問到停藥會讓疾病反彈的比先前更糟的情況(大部分覺剛有復發跡象就又開始用藥了,沒繼續用藥的可能沒回來複診,我沒看到,所以收集到的資訊可能會有偏差)。停藥後復發了,再選原來的藥物,還會有效。如果無效可以換一種,如類克換依那西普,大多患者這兩種藥就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