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侃侃綠茵場

    無限的中場開球,進球大戰,嚴重影響足球的觀賞性。說實話,不敢想象取消了門將位置的足球比賽,因為門將在戰術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無論是誰,來到禁區,都會忌憚門將的存在。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門將,後場吊門,遠射,各種進球方式,得手率將會大大提升。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門將,後衛球員將會堵在球門前,不然雙方將會上演無限球門撈球的畫面。

    其實這就是一個偽命題,取消了門將位置,足球的觀賞性將會大大降低,足球比賽的意義將會失去,這是無法想象的。

  • 2 # 蒲凡

    如果將英國看做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那麼在早期足球歷史中,的確有過一段“不設門將”的時期。

    那個時期,球場上的配置通常為9名前鋒外加一個後衛(忠實於現代足球發源運動——板球——的上場球員人數),比賽中皮球始終在天上飛來飛去,雙方比拼地就是在混亂中把握機會的能力。

    直到1867年,“守門員(goalkeeper)”這個詞才第一次出現在正式的比賽規則(也就是著名的《謝菲爾德規則》)當中。但此時守門員指的並不是一名站在球門前、可以用身體各個部位阻止對方進球的特定球員,而是“防守方距離本方球門最近的球員”,也因此不會在封堵對方射門時有任何“防守方式上的特權”。

    而最早的“正式門將”角色出現在校園足球裡,當時他們追求拼盡全力打入進球之後,希望透過一名專門保護球門的球員設定,還儘可能地保證賽果。可謂“1-0”主義的忠實擁躉(託尼-普里斯肯定深受啟發)。

    隨著足球的發展,陣型回撤得越來越深,更多的角色在實戰中得到了應用,關於門將的規則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1871年,門將被允許可以用手來攔截對方的射門;

    1873年,門將被禁止拿球;

    1883年,門將拿球的禁令被放寬到“不得前行超過2步”;

    1887年,門將被禁止在對方半場內拿球(是的,過去的門將可以在前場封堵射門);

    1901年,門將可以根據自己的主觀意願自由拿球(過去只能在封堵對方射門的情況下拿球);

    1912年,門將的拿球範圍被限制在了禁區內;

    1931年,門將的拿球禁令進一步被放寬到“不得前行超過4步”(此時已經舉辦過第一屆世界盃);

    1992年,門將不能直接用手接隊友的回傳(來自於人們對1990年世界盃“史上最無聊”的抱怨);

    1997年,門將持球時間不得超過6秒(進一步加快了比賽的有效時間)。

    與規則變化相應的是,門將對於比賽結果走勢表現出越來越直觀的影響,也直接決定了他們本身地位的變化。

    在班克斯、雅辛的那個年代,他們很少面臨著這樣的競爭,也很少揹負起球隊這麼重的期待。而到了現代足壇,門將不僅會為主力位置而競爭,甚至被要求更多地參與到運動戰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拜仁慕尼黑的諾伊爾。在英超聯賽當中,最典型的例子則是熱刺門神洛里斯。

    作為一名前鋒出身的球員,熱刺隊希望洛里斯能夠從門前發起進攻。而德赫亞出色的閱讀比賽能力,讓他成為了曼聯後防線上實際上的組織者。

    所以其實我們不難判斷:現代足球的風格形成,是與門將職能的不斷變化密不可分的。

    一旦在這種情況下取消門將的設定,那麼球場上很多角色分工不僅失去了意義,運動員所需要掌握的足球技能也很有必要砍掉重練。例如過去培養一名後衛最重要的能力是位置感和下肢力量的穩定,但到那時最重要的能力就會變成折返跑速度。

    說不定傳說中的“WM”陣型、“505”陣型又會重現於世。比賽刺激倒是刺激了,足球本應該有的藝術性卻沒了。

  • 3 # 幾許謫仙

    這個問題可以從這樣一個角度進行思考:在一個嚴格用腳進行競技的賽事中,為什麼會出現一個主要依靠手來比賽的球員?好好思考的話,有這樣一句話就已經足夠了。

    接下來,我們繼續從門將這一位置的意義來探討如果取消門將,足球比賽會變成什麼樣。

    首先,門將的意義在於極大地提高進球的難度,一個出色的進球,必須有著合適的角度和充足的力道,隊友之間的配合,對於防守球員的拉扯也必不可少。如果沒有門將,足球比賽將成為名副其實的射門大賽。貝克漢姆、阿隆索等吊射大師將成為球場上舉足輕重的人。

    與之伴隨而來的蝴蝶效應是,身高成為後衛的絕對選拔標準,越高的人越有可能頂出離奇的吊射,所有的中場絞殺不再有意義,因為一旦出現空間,對手就可以起腳吊門。

    防守端將是由一眾長人站在禁區裡擔當移動的人牆,梅西等有球能力極強的球員也將失去意義,因為不可能再有陣型的存在。

    綜上,總之沒有門將的足球比賽將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混亂,這也是為什麼在足球中,一定要有一個用手的球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醫值得嗎?學醫的人會後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