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問上醫

    謠言:健康人血液呈弱鹼性,pH值在7.35~7.45之間。但是,隨著環境汙染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我們的體質逐漸轉為酸性。酸性體質的人常常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減退、腰痠腿疼、頭暈、睡眠不實、便秘等問題,85%的痛風、高血壓、高血脂、癌症患者都是酸性體質。因此,酸性體質是“百病之源”。

    事實上:健康人的血液的確呈弱鹼性,pH值在7.4左右且十分穩定。因為,人體內有呼吸系統、腎臟排尿系統和體液系統三套系統,協同工作以保證血液的弱鹼性。哪怕是血液的酸鹼值有一點變化,這三套系統也會馬上反應,加速或減速排出二氧化碳(酸性),把酸鹼值調節到正常範圍內。

    在這三套調節系統的共同監管下,沒有人的血液是酸性的(pH小於7.0)。況且,別說酸性血液,只要血液的pH 降到中性(也就是7.0),人就已經死了。

    酸性體質論者還常常拿出“酸中毒”這個概念來混淆視聽。臨床上確實有“酸中毒”,它往往是因為呼吸系統出了問題,無法正常排出二氧化碳,或者腎臟出了問題,無法透過尿液排酸,但這些都只是肺部、腎臟疾病的急性臨床表現,和酸性體質沒有關係。

    總而言之,酸性體質根本不存在,又哪來的致癌之說。

    就在上一週,“酸性體質”理論的創始人羅伯特·歐陽被癌症患者告上法庭,以非法行醫的罪名,罰款1.05億美元。

    你還相信所謂的“酸性體質”嗎?

  • 2 # 降酸聯盟

    近日,那個鼓吹“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的洋騙子終於栽了,被判賠償1.05億美元。

    但本週二,來自德國美因茲大學的Tobias Bopp團隊發現,腫瘤營造的酸酸的環境,對於腫瘤的生長是有大用處的。它可以改變巨噬細胞的功能,促進腫瘤生長,還可以抑制殺傷性T細胞的活性,給癌細胞製造一個不受免疫系統攻擊的環境。

    Tobias Bopp教授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還發現,只要阻斷腫瘤酸性環境對巨噬細胞的影響,就可以解除腫瘤微環境對T細胞的免疫抑制,啟用T細胞的抗腫瘤活性。這項重要的科研成果刊登在《自然免疫學》上[1]。

    說起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逸功夫,最為大家熟知的還是PD-1/PD-L1通路了。當然,大家也都知道靶向這個通路的藥,只對一小部分患者有效。至於剩餘的大部分患者為什麼無效?正是目前研究的熱點問題。

    就在大部分團隊都在尋找新的免疫檢查點的時候,Bopp團隊盯上了Warburg在1924年提出的那個發現,他們注意到,近年來的研究表明:腫瘤細胞中高水平的糖酵解活動與癌症患者的不良預後相關[3]。不僅如此,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糖酵解活性高的腫瘤效果也是不好[4-6]。

    於是他們就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假設: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可以感知酸化的腫瘤微環境,導致巨噬細胞極化,促進腫瘤生長

    我們都知道腫瘤在進行糖酵解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氫離子、乳酸和丙酮酸。正是這些物質塑造了腫瘤的“酸性體質”。剩下的問題就是巨噬細胞如何感受腫瘤的酸性環境,並作出相應的改變,最終促進腫瘤的生長。

    要回答上面的問題,就得開展細胞實驗了。

    研究人員先挑了兩個細胞系:糖酵解活性高的黑色素瘤細胞和糖酵解活性低的腸癌細胞。

    之前的研究表明,細胞透過膜上的GPCRs(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感受胞外的酸鹼變化(pHe),經過一些列的訊號傳遞,細胞內的第二信使cAMP(環磷酸腺苷)的合成就會發生變化[7]。這一點兒,研究人員在黑色素瘤和腸癌模型中得到證實,黑色素瘤中的cAMP水平遠遠高於腸癌。

    cAMP水平的升高,直接導致黑色素瘤中編碼ICER的基因表達大幅提升。而且在分析90多名患者的臨床治療結果與ICER表達水平之間的關係時,他們發現ICER的表達水平高與患者的預後差有關。

    也就是說,腫瘤的糖酵解活性高導致腫瘤微環境酸化,這個酸酸的環境被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面的GPCRs感知,這導致cAMP表達水平上升,進而讓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達大量的ICER。

    原來是它!

    非炎性巨噬細胞可是個十足的大魔頭,之前就有研究表明,非炎性巨噬細胞作惡多端。例如,它可以抑制腫瘤環境中的炎症,促進腫瘤的生長[8-10];誘導腫瘤中的單核細胞大量表達PD-L1,抑制殺傷性T細胞的活性[11]。

    之前的也有研究表明:腫瘤細胞可以透過將腫瘤內的巨噬細胞極化成非炎症型,抑制免疫系統對腫瘤的攻擊[12]。而且之前科學家也已經證實,腫瘤產生的乳酸可以促進巨噬細胞極化成非炎性型別[13]。

    不過,這背後的機制並不明確;此外,腫瘤細胞產生的其他酸性物質是否也有這種作用,也無人知曉。

    因此,酸性環境誘導ICER升高,導致巨噬細胞極化成非炎性型別,讓研究人員看到了一線希望。

    在後面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再次證實上述免疫逃逸過程是有“酸性體質”腫瘤特有的,那些沒有“酸性體質”的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與此完全不同。

    同時,他們還證明:乳酸不是誘導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達ICER必需的,腫瘤細胞生成的其他酸性物質也有此功能。這就證明,腫瘤的這種免疫逃逸機制有一定的普遍性。

    此外,他們還觀察到:在那些巨噬細胞大量表達ICER的腫瘤中,殺傷性T細胞的活性非常低。

    如此看來,腫瘤即使在有氧的條件下也選擇糖酵解供能,是有深刻的原因的。甚至,一些科學家認為免疫逃逸是腫瘤選擇糖酵解背後的真正原因。

    讓研究人員感到欣喜的是,當他們用MDL-12抑制cAMP的合成時,有效地抑制了巨噬細胞的極化,大幅增強免疫系統的抗癌能力。

    “酸性體質”是否導致癌症沒有科學依據,但“酸性體質”可以幫助癌細胞快速繁殖。

  • 3 # 美中嘉和抗腫瘤

    家族的微信群裡,常被七大姑八大姨發的偽科學微信震驚到,例如吃素餓死癌細胞”、“癌細胞喜歡酸性體質”、“天然弱鹼性水才是健康水”……在“偽科學”鋪天蓋地的今天,真理越辯越清,偽科學經不起多思多問,就讓我們剝洋蔥一般,一環又一環地抽絲剝繭探明酸鹼與癌症的那些真相。

    酸性體質真的致癌嗎?癌細胞真的喜歡酸性體質的人嗎?真有酸鹼體質這一說法嗎?“酸鹼體質”的偽理論來自於美國一個叫做 Robert O. Young 的“假博士”。他一口氣寫了四本關於酸鹼體質的書,宣稱“體質偏酸會生病,糾正酸性、酸鹼平衡就能治癒疾病,回覆健康”,並將此運用於癌症治療。他真的自信過頭,一次又一次勸說癌症患者放棄化療,採用他獨創的鹼性療法——在靜脈注射的藥物中新增鹼性的小蘇打!當然,最終這些接受治療的癌症患者,無一例外都死亡。因此他被法院判決繳納一億零五百萬的鉅額罰款。在生命活動過程中,人體不可避免地產生含酸的代謝產物(碳酸、乳酸等)和鹼性產物。事實上,人體的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和呼吸系統都能精密地控制酸鹼平衡,同時血液中含有各類緩衝物質,它們組成了身體內部的酸鹼緩衝系統。正常情況下,人體體液的pH值一般穩定維持在7.35~7.45之間,形成平衡。這是因為人體記憶體在三大調節系統:腎臟可以透過尿液排掉多餘的有機酸;人體呼吸系統會快速排掉很多二氧化碳;體液本身就是一個緩衝系統。正常生物體的體液酸鹼度(pH值)總是穩定在一定範圍之內,所以人體的體質不會是酸性的。

    所謂的“酸性體質”或“鹼性體質”都將帶來巨大的代價,根本不可能擁有正常生活甚至還有時間“食補”調節酸鹼體質。既然酸性體質是不存在的,那麼引發疾病乃至癌症的論調也自然站不住腳。癌症的發生是一個多因素、多步驟參與的複雜過程,是環境與人體內、外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需要強調的是,實體腫瘤對體液酸鹼度的影響只侷限於腫瘤組織周邊的微環境,目前尚無科學證據表明實體腫瘤會導致整個身體的體液都“變酸”。

    在飲食養生上我們可參考中國營養學會頒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南》強調“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建議“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製品”,還提出“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這些食物都是人體能量、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缺少了這些食物,勢必造成居民營養攝入不足或缺乏,因此,須合理搭配,均衡飲食。選擇食物跟酸鹼性無關,均衡、全面才健康。不僅酸性食物要吃,鹼性食物也要吃,並且各種營養物質的種類、數量都要達到生理需要量,選擇多樣化的食物,使所含營養素齊全,比例適當,以滿足人體需要,這樣的飲食結構才能稱為健康的飲食結構。

  • 4 # 市場監督員

    近幾年,“酸性體質”很火,按照某些“專家”的說法,酸性體質容易得某種病,包括癌症。很多人都想知道自己是否是酸性體質,怎樣能弄的鹼性一點,吃鹹菜有用嗎?

    有媒體稱: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鹼性,大概PH值範圍是7.35~7.45,我們剛出生時身體呈弱鹼性,但隨著成長環境的汙染和飲食習慣,我們的體質逐漸變成酸性。酸性體質常會感到身體疲乏、耳鳴、失眠、便秘等,然後引起各種疾病。因此提出“酸性體質是萬病之源”。體內沒有酸鹼之分

    聲稱“酸性體質”致癌論的其實是個偽科學。因為不管你是嬰兒還是老人,血液的PH值幾乎是不變的,都是弱鹼性。人體內有3大系統保證血液中的ph為7.4的弱鹼性,分別是:呼吸系統、腎臟尿液排出系統、體液系統。人體各個系統齊力協作,共同維持人體的內環境。機制如下:

    如果身體稍微酸性或弱鹼性短暫增強,人體立馬啟動呼吸系統將,加速或減緩排出二氧化碳(酸性),從而在幾分鐘之內就把pH調節回去;腎臟系統也會做出反應,會在幾天內慢慢增加或減少酸性物質進入尿液。共同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

    酸性體質易致癌?

    再回答這個問題前,需明確:1、身體會變成酸性嗎? 2、癌症是不是身體變酸導致的?

    一般人體在正常膳食情況下,會代謝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和少量的鹼性物質。即碳酸(揮發性酸)和固定酸(非揮發性酸)。例如人在激烈運動時呼吸加速,就是為了儘快把運動所產生的酸排出體外。而產生的乳酸會被中和並由腎臟排出,來達到調控體液酸鹼值的目的。

    所以,正常情況下,代謝產生的酸性物質或鹼性物質進入血液會被中和。體內的調節系統:如緩衝系統、肺、腎臟會透過調節使身體處於穩態。

    科學研究發現,腫瘤周圍微環境的pH值的確實比正常組織和器官要低。這是因為腫瘤細胞代謝旺盛,比正常細胞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謝物,不過腫瘤對體液酸鹼度的影響只侷限於腫瘤組織周邊的微環境,不會改變體液整個的PH環境。

    多吃鹼性食物,身體會變成鹼性嗎?

    通常蔬菜、水果含有很多金屬離子,多數為鹼性食物;而對於肉類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含有非金屬離子,因此為酸性。吃什麼東西不會影響身體整個微環境,進到胃裡,一定就會變成pH值為酸性,再移到十二指腸,就又變成pH值為鹼性。

    所以,雖然存在鹼性食物,但並不能把身體調成鹼性。也不存在酸性體質致癌的說法,預防癌症還是要從自身做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什麼時候會突然感到自己很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