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石頭

    現在都是啥年代了,n年前都讓秸稈還田當肥料了,即使有些莊稼地沒法機械化作業,人工收割,那也不可能讓你麥秸收回家的,我們這都是集中處理,現在都在建設新農村,門前屋後不能有草,冬天取暖必須要用無煙煤,村裡也沒有豬牛羊了,都有專門的養殖區了,今年又搞了一個廁所改造,都用上衝水馬桶了,居住環境是越來越好。可是上一輩子的人確是感覺越來越憋屈,本本分分的農一輩是上個廁所也感覺到了不自在。環境治理任重而道遠,要從思想上做出改變,建設新農村,美化居住環境,金山銀山不如綠水千山。

  • 2 # 鄭小艾

    為什麼現在有些地方沒有麥秸垛了?看到“麥秸垛”,很激動。

    先說為什麼沒有了,原因是:機械化收麥之後就沒有了。

    割麥機收麥後就沒有了

    麥秸垛是人工收麥時代的產物。人工收麥是人鐮刀先把麥子割下來,然後人工捆綁後,裝車運回草場(當時是壓的很圓,很乾淨的場地)。然後把麥子鋪滿整個草場,用牛拉石滾或者手扶拖拉機拉,進行來回碾壓。碾壓了不知道多少次,小麥出來後,再把麥秸杆堆起來,用作煮 飯,這就是麥秸垛。而自從割麥機收麥後,麥秸桿直接是壓碎在地裡,基本上人不回再專門把這個拾回來。一般就是直接燒了(查環保後不讓燒了,但也是專門壓實賣了)。

    其次就是現在用煤氣的多了

    麥秸垛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儲存起來,生火做飯用。這在原來,是廉價且好用的燃料。不過現在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已經不太願意用麥秸杆燒火做飯了,也是因為燃燒快,需要不停的加柴,很麻煩。再加上煤氣更方便,做飯更快,並且也比較環保,所以不用了。那麼儲存麥秸垛就真的沒有必要了。

    最後讓我回憶下。在我小時候時,都是人工收麥。收到草場時,輪到誰家,全村人都來幫忙,碾壓的碾壓,揚麥的揚麥,堆垛的堆垛,小孩子圍著滿地跑,累了一頭扎進麥秸垛。中午吃飯還能吃上肉,隨便蹭南陽關啤酒喝。麥秸垛能堆一層樓那麼高,大人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微笑,孩子開心的咧開嘴大聲笑。

    所以現在沒有麥秸垛,最重要機械化收麥的原因。還有就是農村現在是燒煤氣的,電磁爐的多。這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吧。

  • 3 # 龍頭鄉土文藝

    現在到鄉村去,一些傳統的耕作文化符號少了,如麥秸垛,耕牛,犁耙,架子車,割麥鐮,石碾磨房,越來越少了,似乎農村不是農村的模樣,其實這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

    過去常見的麥秸垛少了原因,

    一是機械化收割機的推廣,代替鐮刀的同時,直接把秸稈打碎還田,作為良好的有機質肥料,增加地力,為下一茬作物豐產打基礎。

    二是由於技術和機械的進步,作物從種到收幾乎全部機械化代替耕牛,農村便少了耕牛,而牛又是麥秸的主打消費者,沒了吃麥秸的牛,便沒有一家一戶保留秸稈的必要,麥秸垛自然消失。

    三是麥秸有它更廣闊的用途,打成草苫,或在地裡由機器捲成卷供應規模化牛場,或工業企業做覆蓋物,抑或送到造紙廠做原料。因而麥秸在農村便難以停留。

    四是農村麥場消失殆盡,被分做宅基地或耕地,曬麥子攤在公路上或自家房頂,哪還有空閒地方堆放麥秸。麥秸禁止點燃後,多數直接還田了。

    五,清潔能源極大推廣,電磁爐電飯鍋,液化氣方便衛生,沒有人再用它烙饃,燒飯了,炊煙裊裊,甚或煙熏火燎的狀況不見了,廁所也是水衝式或公共衛廁,沒有大糞坑了,也沒人用麥秸漚糞,麥秸在農村真沒用處了。

  • 4 # 鄉村的小姐姐

    一是機械化收割機的推廣,代替鐮刀的同時,直接把秸稈打碎還田,作為良好的有機質肥料,增加地力,為下一茬作物豐產打基礎。

    二是由於技術和機械的進步,作物從種到收幾乎全部機械化代替耕牛,農村便少了耕牛,而牛又是麥秸的主打消費者,沒了吃麥秸的牛,便沒有一家一戶保留秸稈的必要,麥秸垛自然消失。

    三是麥秸有它更廣闊的用途,打成草苫,或在地裡由機器捲成卷供應規模化牛場,或工業企業做覆蓋物,抑或送到造紙廠做原料。因而麥秸在農村便難以停留。

    四是農村麥場消失殆盡,被分做宅基地或耕地,曬麥子攤子公路上或自家房頂,哪還有空閒地方堆放麥秸。麥秸禁止點燃後,多數直接還田了。

  • 5 # 安居山村

    麥秸垛在小時候還是很常見的,每個村裡都有麥場,過了小麥的收穫季節後,麥場裡垛滿了麥秸垛。有方形的、圓形的、長方形的大小不一樣,高低也不同。麥秸垛和麥場是孩子們經常玩耍的地方,能翻跟頭、捉迷藏等等。

    有二十多年很少見到麥秸垛了。麥秸垛的越來越少也是體現出現在的農業生產的進步和發展。現在的小麥種植和收穫己經比過去省時省力的太多,也就促使麥秸垛的越來越少了,有的地方就見不到了。

    1、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帶來影響。大型收割機在收割小麥時,是割麥、粉碎秸稈、脫粒多種工序一塊完成了,人們只需要把小麥拉回家曬乾就行。並且收割機會把小麥秸稈粉碎後比較均勻地揚在麥田裡,既解決了秸杆堆放問題,又做到了秸稈還田增加了田裡的有機質。在以前,只能把麥穗和麥秸一塊運到麥場裡去,然後在進行脫粒。小麥脫粒後剩下的秸稈只能想辦法垛起來了,麥桔不垛起來可是很佔地方的。

    2、耕牛餵養的減少。在以前可以說誰家沒有耕牛話,耕種田地可是很困難的。而餵養耕牛就要準備冬天時候的草料,正好用處不多的麥秸可以餵養耕牛。把麥秸存放起來,到了冬天時候就可以用來喂牛。為了麥秸能夠長時間的存放並且不黴壞,要把麥秸垛成垛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的農村家家有耕地的小拖拉機,也有專業耕地用大型拖拉機,不再用耕牛來耕地了。耕牛越來越少了,那麼麥秸垛也越來越少了。

    農業生產發展和進步了,一些舊的生產方式和方法也被新的方式和方法取代或改變了。麥秸垛慢慢的不見了就是農業生產的發展和進步的一種見證。

  • 6 # 曉路的農村生活

    現在到鄉村去,一些傳統的耕作文化符號少了,如麥秸垛,耕牛,梨耙,架子車,割麥鐮,石碾磨房,越來越少了,似乎農村不是農村的模樣,其實這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

    過去常見的麥秸垛少了原因,

    一是機械化收割機的推廣,代替鐮刀的同時,直接把秸稈打碎還田,作為良好的有機質肥料,增加地力,為下一茬作物豐產打基礎。

    二是由於技術和機械的進步,作物從種到收幾乎全部機械化代替耕牛,農村便少了耕牛,而牛又是麥秸的主打消費者,沒了吃麥秸的牛,便沒有一家一戶保留秸稈的必要,麥秸垛自然消失。

    三是麥秸有它更廣闊的用途,打成草苫,或在地裡由機器捲成卷供應規模化牛場,或工業企業做覆蓋物,抑或送到造紙廠做原料。因而麥秸在農村便難以停留。

    四是農村麥場消失殆盡,被分做宅基地或耕地,曬麥子攤子公路上或自家房頂,哪還有空閒地方堆放麥秸。麥秸禁止點燃後,多數直接還田了。

  • 7 # 熱愛生活的小呂

    現在收割小麥都用聯合收割機,在收麥的時候,秸稈都已經粉碎了,而且很均勻的撒在了地上我們在下次耕種的時候,只是把地耕一下,然後就把那些打碎的秸稈覆蓋在下面,無須再清理秸稈。

    以前收小麥,都是用人力收割,打麥剩下的秸稈就垛場地裡,大部分是生火做飯了,還有一部分有來買的就賣掉了。

  • 8 # 琳睿媽咪

    因為現在時代發展的快了,基本都用上煤氣燃氣和電磁爐了,都不燒火了,而且國家也不提倡燒火了,怕汙染空氣,所以麥秸稈都留在地裡當肥料了。

  • 9 # 袁小余

    以前人們人工收麥,麥秸稈就收回家了,當柴禾燒,寒冷地區還可以燒火炕用,現在人們生活越來越好了,有煤氣,電磁爐,空調一類的產品取代了,燒柴禾取暖燒火做飯,加上機械化收割,麥秸稈大部分回田了,人們也懶得出力再去二次收割麥秸杆了。

  • 10 # 半島胡楊

    首先需要說一下“麥秸垛”為什麼會有它的存在,中國農業、農村幾千年的農耕文化傳承不斷地就是“刀耕火種”的農耕意識。先人們從學會使用火這個工具開始就在不斷地為尋找燃料而奔波。原始森林的枯樹、平原田野裡的荒草、草原上的幹牛糞等等都是我們祖先會去選擇的燃料資源。隨著歷史車輪的進步人們不斷髮現新的燃燒材料能夠起到更加好的燃燒效能並逐漸取代了之前的一些低效能的燃料。近代以來隨著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發現和發明人們在燃料的選擇和利用就越來越多樣和進步。

    廣大農村地區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物質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家庭已經逐漸捨棄了柴草生火的習慣,用上了更先進、更加衛生環保的電磁灶、煤氣灶、天燃氣灶等。來替代在農村鍋灶裡燃燒了幾百年的麥秸草了。沒有了用處的麥秸草自然就成了廢物,或是被丟棄或是直接在地裡焚燒化為肥料。

    於是我們幾代人童年在麥秸垛嬉戲穿梭的情景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這也是時代的進步和文明進步的產物。

  • 11 # 熱血青年圖木舒克4R

    現在還有那種東西的估計是很偏遠的農村吧,現在都是城鎮結合沒有空閒的地方了,再說了有草垛也沒有了,以前是因為經濟跟不上,用那個燃爐子,取暖什麼的!其實現在就看出我們的經濟一步一步往上提升了!!

  • 12 # 寶蓮燈泡1218

    看到這個問題,瞬間回憶到小時候,那時候村裡有很多麥秸垛,也是小孩子聚集的地方,騎大梁腳踏車扎麥秸垛,爬高上低,確實帶來不少樂趣,現在村裡很多年都沒見過麥秸垛了,主要原因歸其如下:

    1:收割方式不同了,以前收麥子,用廉割,用收麥機,都是把麥子從根部割段拉到場裡或家裡再進行脫粒,麥秸也收集起來用,現在直接粉碎還田了,沒有麥秸可收集了。

    2.現在用不著麥秸垛了,以前麥秸垛的主要用處是做飯燒火,以前用地鍋做飯,用麥秸當引火,先燒幾把麥秸,然後再放木材,所以說當時麥秸垛可是剛需啊,現在天然氣,液化氣,電磁爐家家戶戶都有了,基本都不用地鍋了,所以也沒人收集麥秸垛了。

    3:麥秸垛存在安全隱患,因為乾燥急火,一點明火都能點燃,再有調皮的孩子不小心,分分鐘麥秸垛著火,記憶中,麥秸垛著火的事是經常發生的。

    歸根結底,還是收割方式不一樣了,再則麥秸垛的作用也不大了,所以也只能隨這時間消失,存在我們的記憶中了。

  • 13 # 小青豆

    本人從小在農村生活,深有感觸。麥秸垛儲存的準則,就是用石磙或者鎮壓器壓扁。這樣垛起來儲存的時候,秸稈之間的縫隙特別小,再加上水的張力,下雨後雨水不容易進入垛內,麥秸保持乾燥就可以長期儲存。

    現在的麥秸是收割機收的,收麥後從機器裡吐出的秸稈是圓形的,並沒有被壓扁。如果這樣垛起來,雨水很容易從縫隙中滲入到麥秸垛內部,導致整體的腐爛,不能夠被很好的儲存,所以就沒有麥秸垛了。

  • 14 # 平安618

    哈哈,關於“麥秸垛”我有好多感想,不是現在有些地方沒有麥秸垛了,而是所有的地方都沒有麥秸稈垛了。看到你所提問的問題使我產生很多的聯想,你是不是有其他的意思?關於“麥秸垛”它有好多故事,透過你的提問,使我回憶起年輕時的許多趣事。

    在七十年代,我們農村的青年人,有的剛剛畢業,經媒人介紹後,去找個有麥秸垛的地方談談戀愛,那確實是一個另人相往的地方。他們平時在家無事,業餘生活也比較單調,尤其每到晚上,他們一對戀人能到那個地方,竊竊失語,談婚論嫁,無話不談。談理想,談未來等等。一談能到天明,只恨夜太短的感覺!

    在那個時代,既沒有現在的高樓大廈,也沒有現在的交通工具,經濟條件也很緊張,進城開個賓館裡的房間,是非常非常困難的。能在晚上找個看電影的機會,去找個“麥秸垛”也是一件既比較浪漫,又比較幸福的一件事。

    總之,看到你的“現在有的地方為什麼沒有麥秸垛”的問題,使我有好多好多青年時的回憶,也有使我感覺回到了青年時。

  • 15 # 養鴨小娟

    現在大部分都是採用收割機了,只要是平坦能去機器的地方都用收割機了,收割機割的稻穀禾苗杆幾乎都被割倒的亂七八糟的在地裡而且割的不是人工一樣的齊根割,離地面2-30釐米割的,又短又亂根本不好弄,還有就是以前的禾苗杆收起來冬天喂牛,還要燒了做明年播種的肥料,而且不弄好,到下一季度播種,地都不好翻,給農民加大工作量,但是,現在都是收割機收的,而且大家幾乎都不養牛了,就算要翻地也有打田機器直接打,總的來說就是科技進步了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好多農活機器逐漸代替了人工,解放了農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海行動》中,那兩個犧牲的隊員是當年撤僑時真的犧牲的海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