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的詩富於理趣,這兩句尤其為人所傳誦。然而總觀原詩,不過是及時行樂的意思,所謂“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又何嘗與十九首中的感慨有別。不過他的“勉勵”二字說得格外的得體,又那麼的鄭重,我們不覺乃為之肅然起敬。“人生行樂耳”顯得多麼鬆懈,“何不秉燭遊”又如何荒唐貪吝,這都非人生真正的態度,我們怎樣才能夠從淺薄浮躁的人生中得救,這便需要一點真切的感受。
我們浮光掠影的毛病已經太深,醫治的方法便必須從最小的地方下手,然後我們才能知道怎樣是認真,人生才有一點實在的意義。這一個起點便是一切將來幸福的憑藉。然則我們如何能不慎重,何況人生如果是光明的,我們何處不是行樂,我們何處不當勉勵。我們平常好高騖遠,恨不得句句是格言,人人做聖賢,而對於生活上一點的誠意,一番的樂趣反而抹殺了。“及時當勉勵”所以正是正面的人生,它的切實使我們不但知道勉勵,而且在“及時”二字上有了時光的顧盼,於是自然地生出下一句來,那才是肺腑之言。所謂“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我們對於日月似乎也都有了具體的執行的感覺。
“歲月”二字實在是最美麗的字面,但並不是隨時都會被察覺。陶淵明所以不但是哲人,而且是最高的詩人。“歲”是一個虛字,而“月”是一個實字。“歲”的意思是年,我們從什麼地方看見一個年呢?所以它便流為一個空虛的時間。而“月”卻與人有一種親密的實感,“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月既可以隨人,人又可以帶月,人與月的關係幾乎是從小就心心相印了,李白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因此“山月隨人歸”也帶著有幾分童心。這裡,月乃是一種具有人情的富於形象的時間。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人生是短暫的,而月亮卻是長在的。月既可以待人,人也可以待月:“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月上柳樹梢,人約黃昏後”,人等待的是相約的時間,又是具體的月亮。這裡一個“待”字,乃喚出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歲月來。但我們平常說月,月又總是帶來一個夜景,而歲月之下卻把夜的幽深換成了白天的晴朗。因為我們在歲的感覺中所喚起的一定不會常是一些夜色,它所以是一個白日之月。它存在於清晨、正午或黃昏,點綴在山林、平原,或屋瓦間。我們說白天的月亮並看不清,但這藝術上的月亮卻可以入畫。它帶給我們以清靜中的光輝而不可捉摸,它本身原是時間,但又超出了時間。
藝術的偉大在於給人以生的醒覺,於最平實的生活中獲得那原始的活力。“流光容易把人拋”“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因此正是最平實的話。哲理的抽象只有在藝術的語言上才能夠把它充實,陶淵明所以是古今最本色的詩人,他不但告訴給我們以真摯的人生態度,且顯示給我們以美的實感,他無心製造格言,卻說出了人生的真諦。真與美因此乃獲得完善的統一。它不落言詮,卻是如此的親切、鄭重,它永遠帶給我們以生之喜悅和及時的醒覺,我們能不因此而為之勉勵嗎?
——答案援引自林庚,《名家讀古詩》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的詩富於理趣,這兩句尤其為人所傳誦。然而總觀原詩,不過是及時行樂的意思,所謂“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又何嘗與十九首中的感慨有別。不過他的“勉勵”二字說得格外的得體,又那麼的鄭重,我們不覺乃為之肅然起敬。“人生行樂耳”顯得多麼鬆懈,“何不秉燭遊”又如何荒唐貪吝,這都非人生真正的態度,我們怎樣才能夠從淺薄浮躁的人生中得救,這便需要一點真切的感受。
我們浮光掠影的毛病已經太深,醫治的方法便必須從最小的地方下手,然後我們才能知道怎樣是認真,人生才有一點實在的意義。這一個起點便是一切將來幸福的憑藉。然則我們如何能不慎重,何況人生如果是光明的,我們何處不是行樂,我們何處不當勉勵。我們平常好高騖遠,恨不得句句是格言,人人做聖賢,而對於生活上一點的誠意,一番的樂趣反而抹殺了。“及時當勉勵”所以正是正面的人生,它的切實使我們不但知道勉勵,而且在“及時”二字上有了時光的顧盼,於是自然地生出下一句來,那才是肺腑之言。所謂“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我們對於日月似乎也都有了具體的執行的感覺。
“歲月”二字實在是最美麗的字面,但並不是隨時都會被察覺。陶淵明所以不但是哲人,而且是最高的詩人。“歲”是一個虛字,而“月”是一個實字。“歲”的意思是年,我們從什麼地方看見一個年呢?所以它便流為一個空虛的時間。而“月”卻與人有一種親密的實感,“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月既可以隨人,人又可以帶月,人與月的關係幾乎是從小就心心相印了,李白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因此“山月隨人歸”也帶著有幾分童心。這裡,月乃是一種具有人情的富於形象的時間。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人生是短暫的,而月亮卻是長在的。月既可以待人,人也可以待月:“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月上柳樹梢,人約黃昏後”,人等待的是相約的時間,又是具體的月亮。這裡一個“待”字,乃喚出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歲月來。但我們平常說月,月又總是帶來一個夜景,而歲月之下卻把夜的幽深換成了白天的晴朗。因為我們在歲的感覺中所喚起的一定不會常是一些夜色,它所以是一個白日之月。它存在於清晨、正午或黃昏,點綴在山林、平原,或屋瓦間。我們說白天的月亮並看不清,但這藝術上的月亮卻可以入畫。它帶給我們以清靜中的光輝而不可捉摸,它本身原是時間,但又超出了時間。
藝術的偉大在於給人以生的醒覺,於最平實的生活中獲得那原始的活力。“流光容易把人拋”“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因此正是最平實的話。哲理的抽象只有在藝術的語言上才能夠把它充實,陶淵明所以是古今最本色的詩人,他不但告訴給我們以真摯的人生態度,且顯示給我們以美的實感,他無心製造格言,卻說出了人生的真諦。真與美因此乃獲得完善的統一。它不落言詮,卻是如此的親切、鄭重,它永遠帶給我們以生之喜悅和及時的醒覺,我們能不因此而為之勉勵嗎?
——答案援引自林庚,《名家讀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