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文說史

    若說李自成是怎樣的人?得看看他對歷史的貢獻是什麼, 李自成一個平平凡凡的陝北農民,是如何變成滅亡明朝的罪魁禍首,他是在什麼條件下脫穎而出,被歷史選擇,最終改變歷史軌跡。首先說李自成,他是在什麼背景下出現的,明朝和清朝世紀性大戰,李自成為什麼無緣無故的被兩者綁在中間。說起此事,得看看他的歷史背景。

    1644年是歷史轉折的重要時期,那一年東方中國發生了巨大的政治事件,清朝成功取代明朝,如果沒有清朝也就沒有我們現在中國版圖,在這一點,清朝是功不可沒的。是誰成就了清朝成功入住中原的,是清帝國本身嗎?

    1644年這一年明帝國不算什麼弱國,清帝國那時還被明軍拒之關外,雖然幾次踏入帝國首都京郊,但不至於能消滅明帝國。唯一想把明帝國作為消滅夢想的清帝國這時正做為長遠的籌劃中。而真正實踐的人卻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勢,那就是陝西的李自成。若不是李自成,清帝國怎麼入住中原,換而言之明帝國仍繼續存在,這一切功勞得歸於李自成。李自成幫助了清朝消滅了明朝,讓清朝成功過渡為中原政權。

    李自成出現的時候,明朝後期明顯走下坡路,內憂外患接踵而至,它逐漸落後了西方,閉關鎖國導致它不得不面對現實,全球漸漸被葡萄牙和西班牙吞併,那一年的明帝國可是戰火連天,歐洲西方殖民帝國向亞洲撲來,葡萄牙和西班牙老牌殖民帝國佔領了菲律賓,馬來群島。臺灣和澳門隨之遭殃,歐洲不斷派傳教士進入明帝國,描寫明帝國風土人情,想象中的明帝國版圖只有江南和華北甘肅一帶,還誇其富庶超出任何國家,但他們骨子裡卻對明帝國埋藏著侵略的野心,西班牙揚言一兩萬人就可以征服明帝國,時時緊盯著明帝國政局。明帝國以北分界線就是長城,長城以北就是清帝國,清帝國就像一頭狼緊緊咬住它的東西防線。

    李自成的出現似乎是裡應外合,對付明帝國,其實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巧合,而是官逼民反。 在陝北一個小地方,李自成當時也不想造反,他年青時還是明朝的公務員,但由於崇禎帝初期的改革精簡驛站,致使他丟失這份工作,生活困苦的他當過和尚,給別人放過羊,為了生活還欠下許多高利貸,致使債主上門討債,吃官司,受厲刑,李自成無法容忍乾脆殺了那債主。接著一樁樁悲劇接踵而至,她的媳婦韓金兒嫌他窮好上了同村人蓋虎,在他眼裡他成了武大郎,這豈能容忍,乾脆一刀幹掉兩個,這下他官司吃大了,於是選擇逃跑,後來又去甘肅投了兵。這時的明帝國遭受另一個對手的進攻,後金汗國皇太極南下一舉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煥大軍追不上後金軍,崇禎帝這時已感覺到京師危在旦夕,於是召集四方布政司援軍,護衛京師。甘肅一方援軍被李自成攔下,開始在甘肅榆中造反,這是李自成打響人生中的第一聲槍響。他後來投靠先闖王高迎祥,成了正規起義軍。從此,他的人生徹底轉型,他們的一舉一動漸漸引起朝廷的注意,從地方到國家,崇禎帝命楊嗣昌率十萬南下鎮壓,老闖王被俘,七十多萬的隊伍被零星打的只剩下七八個人,這七八個人中,李自成接下了這一把旗子成了新闖王,他們為逃避通緝躲在山裡,還勉強娶了媳婦。

    在明帝國上層鎮壓農民軍並不徹底,李自成沒有抓到,這為以後死灰復燃埋下了禍根,李自成走出大山,隊伍回溫,趁天災人禍打著均田免賦旗號,轉戰河南和湖北,攻洛陽活煮福王,十月潼關攻陷,殺了明將孫傳庭,佔領全陝,次年定都陝西西安,改西安為西京,建大順朝,稱永昌皇帝。李自成隊伍就這樣像滾雪球越滾越大,發展到一百萬,他將進軍目標直指明帝國首都北京,七十萬北上橫掃山西居庸關兵臨北京。三月,北京城淪陷,崇禎帝上吊自殺。北京拿下了,他這下鐵了心,認為天下已定,於是大封部將,明朝遺臣聚集武英殿高呼萬歲,李自成皇帝寶座剛沒坐熱,就聞風關外滿清就蠢蠢欲動,還有起關鍵作用的山海關吳三桂,為了籠絡住他,釋放善意,把他的父親放還府邸。

    吳三桂接到李自成詔書同時又接到滿清詔書,他左右掂量,無法下注,最後又收到父親寫給他沉甸甸的家書,李自成還派人不遠萬里送來幾千兩軍餉,還有吳三桂所要的高官厚祿,他以此順頭給李自成回信,明裡投順暗裡卻打探虛實再做決定。十多萬明軍把山海關移交給大順軍,準備回京,在回京路上,吳三桂行軍步伐相當緩慢,路上突然遇到他的家奴,當得知他的愛妻陳媛媛被李自成部將霸佔時,事實並非那麼簡單,於是調轉馬頭返回山海關,他又重新佔領了山海關。 訊息傳到李自成耳邊,他立馬取消登基儀式,換上戰袍御駕親征,率領近五十萬從堯化門和阜成門出發,直奔山海關。

    面對家仇和國仇,吳三桂於是決定順清,清軍由多爾袞為統帥,二十多萬奔赴關內,李自成為了堵住吳三桂和清軍必經之路,目的就是讓他們不能聯合,兵分兩路在一片石附近展開決戰。首先與吳三桂十三萬精銳打成一片,吳三桂的號稱英勇的關寧鐵騎招架不住,後續的二十多萬清軍跟上,將農民軍士氣壓了回去,近五十萬農民軍被明舊臣洪承疇喻為烏合之眾的草莽和三十萬明清正規軍相遇,最終不敵對手,落下敗陣。

    李自成只帶唯剩幾萬殘兵倉皇而逃,逃到京師的他預想翻本,最後留在京師的那五十萬被窮追不捨的清軍給擊敗,兵敗如山倒,不得己退回西安,清軍追擊步伐超出想象,英親王阿濟格等兩路入陝,攻入西安,李自成逃到哪清軍就追到哪,一直追到湖北九宮山。後來,清軍分兵繼續對農民軍殘餘作戰,西路肅親王豪哥攻入四川,大西的張獻忠大敗,五十多萬被消滅,南明也一樣,東路豫親王多鐸由揚州攻入南京,隨後殘明百萬一觸即潰,這和五個世紀前的南宋和金戰爭形成嚴重反差,很快清朝一舉統一中原。

    由以上經歷可知李自成是怎樣的人了,能讓他既能短暫的興起,卻短暫的覆滅。說起他有幹頭,是因為他在挫折中不斷爬起,接起反明大旗,明顯明朝不是他對手。可一向被明朝阻礙於關外的滿清卻很短時間剿滅李自成,而且很徹底,李自成大軍被冠以草寇稱號,他們之所以失敗,歸根結底是他們夢想和滿清不一樣,他們只苟安於現實的小富即安,清朝的成功也正是緊緊抓住他的弱點。

  • 2 # 這些歷史要讀

    平心而論,李自成算得上是一位草莽英雄。在明末風雲跌宕的時局中,李自成能一步步發展起來,並最終擁有一統天下的實力,如果沒有領導能力和魄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在闖軍的眾多頭領裡頭,李自成的確是最有點膽識和能耐的,比張獻忠勝出一籌。

    但是,李自成卻不能與同樣崛起於布衣的朱元璋相比,因為後者是雄主,而李自成還不夠格。即便與同期關外的多爾袞、孝莊等滿清統治者的雄才大略相比,李自成也還是差距甚遠!這也是為何李自成最終在極盛之時快速衰落的原因。

    其實,李自成在軍事上雖有膽識和見地,但缺乏雄才偉略,如果不是獲得李巖等一些文人的扶持,他幾乎連建立政權的能力都沒有。

    當年,面對孫傳庭和洪承疇的官軍,李自成的軍隊基本上都是慘敗、慘敗、再慘敗。可惜,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明末的天災人禍,催生出了大量的流民,這就給李自成一次次的“鹹魚翻身”創造了機會。

    加上崇禎皇帝缺乏始終如一的戰略部署,使得明軍總是遊走於清軍和闖軍兩條戰線之間。其結果是,闖軍越剿越多,清軍越打越強,而明軍則是越打越弱,最終精銳盡失。

    而事實上,李自成後來之所以能進北京城,還真不是他厲害,實在是有些走狗屎運。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順後,就率領幾十萬大軍(號稱步兵四十萬、騎兵六十萬),浩浩蕩蕩的向京師進發。而但是的明朝,關內幾乎是無兵可調的尷尬之境。

    然而即便如此,他的大軍進至寧武關時,卻碰到了山西總兵周遇吉。結果,幾十萬大軍面對著周遇吉的萬把人殘餘明軍,打得相當窩囊。各員大將輪番率部強攻,李自成也幾次督戰。最終闖軍死傷慘重,才勉強拿下寧武關。

    戰後清點,闖軍損失了七萬人之巨。這一戰讓李自成對進攻北京心生退意,若不是宣大的明軍守將及時遞來降書,恐怕李自成早就撤回陝西去了。

    而真正體現李自成無雄才的,還是他入主北京後。

    進京後的闖軍快速退化,而李自成當時早已志得意滿,面對日益敗壞的軍紀,居然不及時制止。而且還對同意對前明留在京師的官僚進行清算。如此一來,就使得闖軍很快失去了京師地區的民心,同時還失去了前明官僚階層的支援。

    試問,能幹出這麼多政治錯誤的領主,怎麼有資格擁有天下呢?

  • 3 # 大白話說金融

    李自成是一位了不起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清朝以前,他領到的農民起義是封建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是農民革命史中一位偉大的人物。他從陝北發動革命,以抗糧均田為號召,轉戰十餘年,於一六四四年三月推翻了明朝的統治。應該說,縱觀歷史上無數的農民起義,他是成功的,但是,因為農民起義的侷限性,容易為勝利所陶醉,忽視了關外的大敵,終於為滿洲人所乘,遭受了失敗。所以,李自成既有中國農民典型的吃苦耐勞,有創造力等優點,也有農民意識,小富即安,目光短淺的缺點。那麼李自成有哪些政績呢?他採納了謀士李巖的建議,提出了“均田免賦”的口號,這與當時人民的願望非常吻合,義軍的人數生勢空前浩大,具體的賦稅政策,其一、採取業主認耕的辦法,把土地收回來還給農戶,恢復生產,其二、提高耕作技術,分配耕牛等勞動工具,其三、採取“輸銀助響”,這項政策,既打擊了地主富豪又賑濟了貧民,同時,又確保了起義軍的開支費用,這是“均田免糧”政策的主要思想。其四、開倉濟民,拯救蒼生,京、陝、豫、魯的大批災民因此得以活命,所以,總的來說,李自成的起義是順應當時的天下民心的,符合老百姓的願望,所以李自成短時間內壯大了部隊,是一位偉大的領袖,同時,由於他小農意識的侷限性,目光不夠長遠 ,最後兵敗生死,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 4 # 寫紅塵作夢語

    李自成是怎麼死的?真相揭開時,專家:咎由自取。

    翻開清朝的歷史,我們會看到很多大名鼎鼎的歷史人物特別是皇太極這樣非凡的才能歷史人物特別讓我們印象深刻。但曾經成為帝王的李自成卻顯得特別不起眼,在歷史資料上李自成甚至沒有被清晰地記載。李自成曾經為了自己的事業奮鬥了18年之久,換來的卻只有短短42天的皇帝命。就算是這42天,卻也不被正史所認可。

    李自成並不甘心屈居人下。

    李自成出生於農戶家庭,但是透過自身的努力卻在21歲時取得了朝廷當中芝麻綠豆小官的資格。李自成的經歷就像當初的孫猴子,上天庭取得養馬的資格是一樣的。李自成並不甘心於只是當一名普通的官員,李自成的內心和孫悟空一樣,想要依靠自身的力量來成就一番偉業。在明清之間,我們看到一系列的歷史大人物,他們透過多年的努力才取得了相應的成功,但大部分人卻忽視了大順年間的情景,沒錯這大順年間就是李自成的天下。

    李自成揭竿而起。

    雖然李自成前期擁有穩定的工作,但是後來因為國庫的空虛,李自成被迫下崗,被迫下崗的李自成,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順利生活,但是奈何時間一長久,李自成在苛刻的賦稅下,發現自己根本無法負擔起生活,而且經過一系列的不公事件發生,李自成甚至因為一時的衝動犯下了滔天大罪,退無可退的李自成便想著為自己拼一把,所以當時的李自成揭竿而起。

    李自成成為新一任的闖王。

    其實李自成原本不是闖王,而是在闖王底下謀士,後來闖王不幸犧牲,大夥便順勢推舉李自成為闖王。後來因為朝廷把大部分的主力部隊派往其他地方對抗外敵,李自成有了見縫插針的機會,所以李自成順利的當上了帝王,雖然只坐過了一天的龍椅,還沒等李自成享受九五至尊的福利,李自成卻被多爾袞和吳三桂進行夾擊。最後李自成的去向未曾可知,但是有些人說他當了和尚,也有人說他自刎,在眾說紛紜的背後也見證了李自成的失敗。

    李自成沒有審時度勢地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李自成好大喜功卻沒有為未來出做鋪墊,李自成的失敗也讓我們看到了袁術曾經落魄的模樣,在很多諸侯國吃喝玩樂的時候,曹操就開始屯田制,讓很多將士們在打仗時成為將士,在閒暇時又能忙於農活。李自成在打著為民請命的口號時,讓老百姓們放鬆了對農務的需求,雖然李自成從前期贏得了勝利,但是自打李自成進了都城就管制不了自己散兵遊勇的肆意妄為,也造成了後面一發不可收拾的殘局。

    李自成在成功後,卻損害了到百姓的利益。

    李自成無法像劉邦那樣學著張良的謀略,有條不紊的和老百姓,還有自己的下屬,約法三章,答應不擾民。李自成卻放任自己的部下,不僅僅給老百姓和官員帶來了諸多的傷痛,也間接性地成為了翻版的董卓,藉由自己的實力贏得了權勢,卻不懂得把握現實得來不易的民心所向。透過老梁說歷史的節目,我們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老梁對於李自成的做法並不認可,老梁認為李自成的一切成敗最終是咎由自取所為。

    好學之心是成功者必備之選。

    明朝衰敗的最為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國庫的空虛加上賦稅的加重。讓很多人在經過了深思熟慮之後發現自身無法負擔起生活的重責,不願意再為老朱家拼死奮戰,寧願選擇和李自成在一起圖口飯吃,雖然李自成在時事中造就了自己的豐功偉業,而李自成最為失敗的真正因素不是他不懂得審時度勢,也不是他急於求成,最為根本的原因應該是他沒有學習的動力,劉邦在成就自我的時候也在不斷地向身邊的人學習積極向上的知識和心態,朱元璋雖然成就的非凡的人生,但朱元璋也有一顆好學之心。

    結語:

    都說江山易得難守。在面對現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環境,我們應該將自主學習當成一生的動力,在不斷的自我反思當中,只有在不斷的反思當中積極進取。才能知道自己內在的缺陷,也才能更好的去處理好一切事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一點的膝上型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