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譚論古今

    楊門女將

    關於這個話題,可能每一個華人都不會陌生,因為影視劇中的楊門女將太出名了,在海南開封,也就是歷史上的北宋都城,河南開封,還有一座天波楊府,就是敘述北宋楊家將的故事,那麼問題就來,在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楊門女將?

    天波楊府

    據民間流傳,宋朝仁宗年間,西夏國常常到宋朝邊境侵犯,使得邊境百姓不得安寧。而鎮守邊關的宋朝元帥楊宗保奉皇帝的命令率兵抗敵,不幸的是,在絕谷——葫蘆谷探道時中暗箭陣亡。在這種情況下,孟良之子懷源和焦贊之子廷貴回朝上報戰事,請求支援。楊宗保戰死的訊息使朝廷感到十分震驚,很多人看到這種情況,紛紛嚇破了膽,主張割地求和。佘太君看到朝廷很多人都主張求和,她抑制住悲痛,慷慨激昂地駁斥了朝廷主和派的謬論,凜然掛帥,率孀居的兒媳、孫媳和重孫楊文廣以及其他楊門女將奔赴邊關,抗敵救國。

    楊繼業

    《宋史·楊業傳》中根本沒有提到這些女將們。《宋史楊業傳》中所提到的人物僅僅是楊業及其7個兒子:楊延朗、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環、楊延貴、楊延彬、楊延玉,以及孫子楊文廣。其中的楊繼業又常被叫作楊業,他出生在山西,是北宋的一名優秀將領。自幼就擅長射箭與騎馬的他長大後也在軍事方面造詣非凡,他平日裡用兵十分到位,許多前來侵犯的人聽聞是他主戰都望之喪膽不敢逾越,他的事蹟後來被楊家將的故事收納其中,雖然他並沒能建立值得與他的長輩們相比較的非凡功業,並且在與他國的戰役中做得更多的是防禦工作很少進攻,可是他心懷天下,繼承了楊家祖輩為國奉獻的優良傳統,所以也算得上是一代英豪。而且這7個兒子中除了楊延玉在戰場上犧牲之外,其他6人都得以善終。《宋史·楊業傳》中對楊家人的敘述十分詳細,卻唯獨對楊家女將沒有敘述。

    楊門女將

    不過話說回來,無論是以口頭形式還是以影視劇的形式,楊門女將的故事總是會入人們的耳和眼。楊門女將中比較著名的人物有佘太君、穆桂英等。傳說中的楊家將故事,多是以小說和戲曲演唱等藝術形式流傳下來的,中間加上了無數人的藝術加工和改編,不過儘管有些情節與人物史書沒有記載,也沒有真憑實據,但楊家將的故事主體是事有源流的。楊門九代精彩而又悲壯的故事代代流傳,經久不衰,受到了社會各階層的廣泛喜愛。

    楊門女將

  • 2 # 歷史縱橫帝

    這個佘太君老夫人,應該是真實的。北宋時期,能保持在前線的將門大概有折家、姚家和種家,這三家算是將門世家。這三家都是在西北宋和西夏的前線,長期征戰,保持了相當的戰鬥力。從折氏曾祖以來,世襲軍職,多次參加抗遼戰爭,而楊家也是世居此地,代代習武,兩家正所謂是門當戶對。其他的似乎都是演義吧

  • 3 # 衛義839

    歷史上的楊家女將存在嗎?這個問題問得好,先從北宋年間楊家將說起,自從楊業保宋以來,大宋百姓得到了安寧,後來,北宋皇帝聽信讒言,從此楊家將受到了迫害。在金沙灘赴宴後,楊家將剩餘不多。在這時就出現了楊家女將,因楊家將是忠臣良將,在這裡寫書人就為了歌頌楊家的功德,就虛構了楊家女將,比如佘賽花(即佘太君)和穆桂英就是其中之一,這樣就在書上有了楊家女將的足跡了。

  • 4 # 66華99

    歷史上的楊家女將真實存在,就不要說掛帥出征的女將穆桂英,楊令公的女兒楊八妹就是楊家女將,既然楊八妹就是女將,那就是說,楊家女將是真實的。滿門忠烈楊家將,一把金刀八杆槍。金刀楊業楊令公只有7個兒子,怎麼是八杆槍呢?排行第八的是女兒楊八妹,七個兒子和女兒楊八妹使用的武器都是長槍,所以說,保家衛國楊家將,一把金刀八杆槍,由此可見,楊家將保家衛國,上陣殺敵,不分男女齊上陣,穆桂英掛帥是真實的,楊門女將的英雄事蹟,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歷上上,很多巾幗不讓鬚眉的女英雄,代父從軍的花木蘭,三元里抗英的馮婉貞,抗金名將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等等,巾幗不讓鬚眉的巾幗英雄那真的是太多了。

  • 5 # 昌達歷史課堂

    楊門女將:刀光劍影中的幻象

    從京劇到電視劇的《楊門女將》都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但是,實際上,歷史上並不存在楊門女將。早在20世紀60年代德國的蒙哥馬利元帥就提出質疑:認為女人當元帥是不可能的。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楊家將的組成人員是這樣的:

    金刀令公楊繼業,繼業有八個兒子,其中第六個兒子名楊延昭,又名楊六郎,六郎生子名文廣,文廣之子名宗保,宗保生子名懷玉。

    但是據《宋史》記載,楊業共有七個兒子,他們分別是:

    楊延朗、楊延浦、楊延訓、楊延環、楊延貴、楊延彬、楊延玉。

    其中楊延玉隨父征戰,於陳家谷口一戰殉國,其餘六子,延朗為崇儀副使,延浦、延訓併為供奉官,延環、延貴、延彬併為殿直。

    這七個兒子除楊延玉戰死外,餘皆善終,並無流落番邦、身死奸臣之手一說。

    “楊家將”半真半假,“楊門女將”更是撲朔迷離。中國古代並非像蒙哥馬利說的那樣沒有女人當過將軍,不但有過,且還有明確的歷史記載。《後漢書·劉玄劉盆子列傳》載:王莽新王朝天鳳元年,山東琅玡呂母之子呂育因沒有按縣宰吩咐,去懲罰那些交納不起捐稅的百姓,被縣宰所殺。呂母滿懷悲憤,發誓為兒子報仇。她把家產全部拿出來,開酒店,買刀劍,置衣服,救濟窮人。過了沒幾年,她的家產全部用盡,那些窮苦農民對她萬分感激,想湊集錢物償還她。呂母不收,只哭訴道:“過去,我救濟各位,不是想得到什麼好處,只因為縣宰枉殺了我兒,我想為兒報仇雪恨!各位能助我否?”早已被王莽殘暴統治激怒的農民一聽這話,立刻異口同聲表示,願聽呂母指揮,反對官府,為她的兒子報仇。天鳳四年,呂母登上奎山西麓的土臺祭天,自稱“將軍”,率領起義大軍浩浩蕩蕩殺向海曲城。經過一番激戰,活捉縣宰,將其處死。從此,呂母名聲大振,遠近貧苦農民紛紛投奔於她。不久,起義軍發展到上萬人。

    呂母的起義點燃了反抗王莽統治的火炬,並很快形成席捲全國的燎原之勢。

    呂母以後,有名的女將還有唐高祖李淵的女兒平陽公主。據《新唐書·諸帝公主傳》記載,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時,平陽公主招納南山的亡命之徒好幾百人,以響應李淵。最後,“勒兵七萬,威震關中”。

    李淵渡過黃河以後,平陽公主率精兵一萬與李世民會師渭北,並開設幕府,儼然行軍主師“分定京師,號‘娘子軍’”。

    但是被小說和電視劇演繹得轟轟烈烈的;楊門女將:估正史裡卻沒有任何歷史記載,包括專門記載古代女性的《烈女傳》裡也沒有任何蹤跡。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其實名不經傳,楊門女將也只是純屬虛構,我們千萬不能把它當歷史。

  • 6 # 小龍女5505

    歷史上只有北宋一代抗遼名將楊繼業之妻巾幗英雄佘太君,並無真正的楊門女將。但也可以稱為佘太君也是楊門女將的核心。

  • 7 # 手機使用者德友之書齋

    楊門女將是小說、戲曲、影視等文學作品中的人物。

    一、楊門女將故事的起源與發展

    小說、戲曲、影視等文學作品中的”楊家將”(楊門女將)故事即根據楊業、楊延昭、楊文廣,楊家祖孫三代的事蹟敷衍成篇。

    (一)要屬明代熊大木著”講史小說”《楊家將傳》較為著名。

    該小說是根據《北宋自傳》改編而成。

    作品內容基本上是按史籍編寫,但亦較多地採用民間傳說,著重描寫了北宋著名軍事家族”楊家將”自楊業到楊延昭、楊宗保、楊文廣等幾代人抗擊遼、夏的故事,歌頌了他們保家衛國的英雄業績。其中對楊門女將的描寫尤為生動,塑造了以穆桂英為代表的眾多的巾幗英雄形象。不少情節為後來戲曲、曲藝、影視所取材。

    “楊家將”、楊門女將是宋元以來在中國戲曲藝術和說唱藝術在民間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歷史傳奇故事。特別是在影視發達的近些年來以”穆桂英掛帥”、”大破天門陣”等故事在銀幕電視中屢見不鮮,因而得到更廣泛的流傳。

    (二)其實歷史上"楊家將"裡沒有穆桂英、楊排風也沒有楊宗保。

    他們是文學作品中人物:

    (1)穆桂英:

    相傳穆桂英生長在山東穆柯寨,是寨主木羽之女。”生有勇力,曾遇神女授神箭飛刀,百發百中”。智勇雙全,尤善騎射。

    因在陣前自招楊宗保為婿,歸於宋營。在抗擊遼的侵擾時,躍馬揚鞭,披甲上陣,大破天門陣,與楊家諸將領東征西戰,履立奇功。

    後來楊宗保死於抗擊西夏的戰爭中。佘太君百歲掛帥,率楊家十二寡婦徵西時,她憤於國難家仇,五十歲而掛先鋒印,深入險境,力戰番將。

    (2)楊排風:

    “楊家將”中人物。是天波府中的燒火丫頭。性情粗獷潑辣,憨厚單純。武藝高強,善使一條燒火棍 ,衝鋒陷陣,屢建戰功。是人們所喜愛的下層女子的英雄形象。

    這些文學作品縮造了眾多深為廣大群眾所喜愛,敢於打破一切傳統束縛的巾幗英雄形象。

    二、真實歷史中的人物

    (一)、歷史上真實的”楊家將”楊業及兒孫的情況:

    (1)楊業,又名楊繼業。北宋名將。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父信為後漢麟州刺史。楊業亦是漢將,累遷至建雄軍節度使。屢立戰功,號稱‘無敵’。

    宋太宗徵太原,其歸宋,任代洲兼三交(今太原北)駐泊兵馬都部署。屢敗契丹兵。雍煕三年(986年),宋軍分三路攻契丹,因東路軍在涿州戰敗,楊業形成孤軍深入,節度使潘美、監軍王侁強令他攻取寰洲,行至陳家谷(今山西朔縣南),陷入重圍,浴血奮戰後重傷被俘,絕食而死。時年約六十。

    兒子楊延玉也壯烈殉國。

    楊業子延朗、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及孫子楊文廣均為宋官,楊氏一門均承餘蔭。

    (2)楊延昭,本名延朗,楊業子,稱楊六郎。北宋傑出的軍事將領。

    幼時戲為軍陣,楊業以為‘此兒類我’。延朗常從父從徵。雍熙三年(986)從楊業攻應、朔,為先鋒。鹹平二年(999)冬,遼軍南下,攻遂城(今河北徐水西),他在城上灌水為冰,至遼軍因城堅滑不能上,遂退兵。其後屢敗遼軍於河北邊境。官至高陽關副都部署。他號令嚴明,身先士卒,戍邊二十餘年。

    (3)楊文廣,楊延朗之子、楊業之孫。將門虎子,也是一位愛國將領。他跟隨范仲淹在西北同西夏國作戰,立下戰功。

    後因其追隨大將狄青平叛有功,授廣西鈐轄,後復令知邕州。楊氏一門要算楊文廣綽有祖風啦!

    (二)、佘太君與其它傳說中的楊門女將不同,歷史上確有其人。

    佘太君,老令公楊業之妻。亦稱楊令婆。

    (1)在文學作品“楊家將”中,其夫及七子一孫皆為國捐軀。當夏入侵宋境之時,能深明大義,以百歲高齡,親自掛帥徵西,率領大軍及楊家十二寡婦與西夏軍隊展開血戰。由於楊門女將個個武藝高強,又佔據了“進可攻、退可守”的十二連城,最終打敗了西夏大軍。集中體現了楊門女將一門忠烈的精忠報國英雄氣概。

    佘太君成為老當益壯保家衛國巾幗英雄形象,在人民群眾中享有極高威望。

    2)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佘太君:

    佘太君生長在一個愛國名將的家庭,自幼受其父兄武略的影響,青少年時就研習兵法,頗通將略,把戍邊御侵、保衛疆域、守護中原民眾為己任,協助父兄練兵把關。

    可以說折家名將輩出,擔負起保衛西北邊疆的重任。

    在共同抗遼、保家衛國的鬥爭中,楊、折兩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最終楊業與佘太君結為夫妻。

    乾德二年,佘太君父親折德扆病死後,她的兄弟折御勳、折御卿先後出任府州知州,官至節度使,而且都是當時的名將。折御卿,在子河汊之戰中,以少勝多,大破遼軍,“斬首五千級,獲馬千匹”,史書稱“自是契丹知所畏”。

    (趙文博《中國通史》)載:楊業的妻子折氏,也是一個有軍事才能的人。出自雲州(山西大同)的大族。她的祖父折從阮,五代後唐時擔任府州(陝西神木東北)的防務。她的父親折德扆、兄弟折御勳、折御卿,在五代後周和北宋初年,先後鎮守過府州,多次與契丹交戰,保護北方的門戶。今山西保得折富村還有楊業妻子折太君墓。在元曲和傳統戲裡面,都作“佘太君”,大概是由於“折”,“佘”讀音相近的關係。她善騎射,曾幫助丈夫屢建奇功。…

    在抗遼鬥爭中,楊家將表現了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楊業犧牲後,他妻子佘太君向宋朝政府提出了控訴。在正義的呼聲面前,宋太宗只得把潘美降級,把王侁和劉文裕革職,並給楊業六個兒子以官職。

    佘太君不慕容華富貴,不畏帝王淫威,敢於和以封建最高統治者皇帝為代表的邪惡勢力做鬥爭的可貴氣節感人肺腑。

    結束語:楊門女將是中國古典戲劇中一個獨特的,富有浪漫主義色彩而又十分豐滿,感人至深的巾幗英雄藝術形象。表現的是一群為國為民,敢於衝破男尊女卑封建思想桎梏,而奔向抗擊敵寇戰場,不懼死亡的大無畏英雄氣概。正所謂巾幗不讓鬚眉,透過她們可歌可泣,勇於犧牲的英雄事蹟,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愛戴和敬仰,獲得了長久的藝術生命力而經久不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父母的愛是負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