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茶花女北島靜待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透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益的一種和美儀式。水鄉茶樓與提倡“清靜、恬淡”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更注重於表演性茶道,相繼創作了有民族特色的茶藝,如:具有江南特色的傣族竹筒茶、彝族烤茶茶冖、煎茶茶藝、功夫茶沏泡、龍井茶禮、太湖翠竹的沏泡以及有民族特色的四川長嘴壺功夫茶、白族三道茶等等。水鄉茶樓透過品茶、欣賞茶藝表演,於浮華之中,托起片片清涼,讓你遠離器塵,怡然自得。

    烹茶精,正是工夫茶最突出的特點,它體現在烹製、品飲過程中的每個環節,而不僅僅是“器具更為精緻”而已。

    1、治器:泥爐起火,砂銚掏水,煽爐,潔器,候火,淋杯。

    2、納茶:靜候砂銚中有松濤颼颼聲,初沸出現魚目時(以意度之,不可撒蓋看也),即把砂銚提起,淋罐、淋杯令熱。再將砂銚置爐上,俟其火碩(老也,俗謂之“碩”),一面開啟錫罐,傾茶於素紙上,分別粗細,取其最粗者填於罐底滴口處,次用細末,填塞中層,另以稍粗之葉撒於上面。如此之工夫,謂之“納茶”。納茶不可太飽滿,約七八成足矣。神明變化,此為初步。

    3、候湯:湯分三沸。一沸太稚,三沸太老;二沸最宜。“若水面浮珠,聲若松濤,是為第二沸,正好之候也。”

    4、洗茶:滾湯環壺口、緣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入壺心,不可斷續,也不可迫促。銚宜提高傾注,稱“高衝”,始無澀滯之病。首次注入沸水後,應立即傾出茶湯,以去除茶葉中所含雜質,這就是“洗茶”。傾出的茶湯廢棄不喝。

    5、衝點:衝法同上。

    6、刮沫:沖水必使滿而忌溢;滿時,茶沫浮白,凸出壺面,提壺蓋從壺口平刮之,沫即散墜,然後蓋定。

    7、淋罐:壺蓋蓋定後,復以熱湯遍淋壺上,俗謂“熱罐”。一以去其散墜餘沫;二則壺外追熱,香味充盈於壺中。

    8、燙杯:淋罐已畢,仍必淋杯,俗謂之“燒鍾”。淋杯之湯,宜直注杯心。“燒鍾(鍾即茶杯的俗稱)熱罐,方能起香”:這是不容忽略的“工夫”。淋杯後洗杯,傾去洗杯水。

    9、灑茶:茶葉納入壺中後,淋罐、燙杯、傾水,幾番經過,正灑茶適當時候。因為灑茶不宜速,亦不宜遲。速則浸浸未透,香味不出;遲則香味迸出,茶色太濃,致茶味苦澀,前功盡廢。灑必各杯輪勻,稱“關公巡城”;又必餘瀝全盡,稱“韓信點兵”;壺宜放低灑茶,以避免茶香飄散、泡沫叢生,稱“低灑”。

    品茶

    品茶,捧起小杯,慢飲細酌,啜畢還以杯口移近鼻孔,品其香味。工夫茶因杯小,香濃、湯熱,故啜後杯中仍有餘香,這是一股比從茶湯上溢位的香氣更深沉、更濃烈的“山韻氣”,“嗅杯”因此為工夫茶所獨有的雅趣。

    以“品”為主的井然有序的飲茶方式,形成邏輯程式的體系,這就叫做“潮州工夫茶方法"。它顯示高雅,表達禮儀,寄託情誼,反映素質,表現自我。而美正是在工夫茶衝飲程式之細膩周密、有條不紊、從容不迫、氣氛和諧等現象中產生的,也是主客的審美需要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情感。其全過程,頗能體現“和為貴”之高尚情操,並反映出本地區某種歷史傳統、文化水平與時代背景。起到提高人們生理、心理素質的良好作用。這就是潮州工夫茶的程式美及其美學價值所在。

    ——飲茶離不開茶具,茶具指泡飲茶葉的專門器具,包括壺,碗,杯,盤,託等,古人講究飲茶之道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非常注重茶具的本身的藝術,一套精緻的茶具配合色,香,味三絕的名茶,可謂相得益彰。隨著飲茶之風的興盛以及各個時代飲茶風俗的演變,茶具的品種越來越多,質地越來越精美。潮汕功夫茶所用的茶具最少也需要十種,這就是:

    第一:茶壺

    ——潮人土語叫做"衝罐",也有叫做"蘇罐"的,因為它出自江蘇的宜興,是宜興紫砂壺中最小的一種。選擇茶壺,好壞標準有四字訣,曰:"小,淺,齊,老。"茶壺有二人罐,三人罐,四人罐,四有罐等的分別,以孟臣,鐵畫軒,秋圃,萼圃,小山,袁熙生等製造的最受珍視。壺的式樣很多,有小如桔子,大似蜜柑者,也有瓜形,柿形,菱形,鼓形,梅花形......等等。一般多有鼓形的,取其端正渾厚故也。壺的色澤也有多種,硃砂,古鐵栗色,紫泥,石黃,天青......等等。但不管款式,色澤如何,最重要的是"壺宜小不宜大,宜淺不宜深"。因為大就不"工夫"了。

    第二: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口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杯"為珍貴,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鎮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稱為"白果杯"。

    第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用以浸衝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第四: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麼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杯;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易於搖晃;邊要淺,色要白,這都是為了襯托茶杯,茶壺,使之美觀。

    第五:茶墊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衝罐的,也有各種式樣,但總之要注意到"夏淺冬深"。冬深是為便於澆罐時多裝些沸水,使茶不易冷,茶墊裡還要墊上一層"墊氈","茶墊"是用絲瓜絡按茶墊的形狀大少煎成的,所以要用絲瓜絡而不用布氈者,為了不會生異味,墊氈的作用是為了保護茶壺,工夫茶在灑茶後還要將茶壺倒置過來以免壺裡積水,一點點的水,也會使茶味變苦,原因是單寧酸溶解了。

    第六:水瓶與水缽

    ——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飾以螭龍,名叫螭龍樽的也不錯。水缽,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大小均相等於一個普通花盆,款式也很多。明代制的"紅金彩",用五金釉,描金魚二尾在缽底,舀水時水動,好像金魚也動,這是很少見的珍品。

    第七:龍缸

    ——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或較小些。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密蓋,下託以木幾,放在書齋一角,古色古香。龍缸也是素瓷青花,有明宣德年造的,但很難見到。

    第八:紅泥小火爐

    ——紅泥小火爐,潮安,潮陽,揭陽都有製作,式樣好看極了。同樣有各種形式,特點是長形,高六,七寸,置炭的爐心深而小,這樣使火勢均勻,省炭,小爐有蓋和門,不用語時把它一蓋一關,既節約,又方便。小爐門邊往往還有一副很文雅的對聯,益發增添茶興。

    第九:砂銚

    ——"砂銚",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茶鍋",是用砂泥做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出一陣陣的聲響。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至於用鋼鍋,鋁鍋來煮水衝共茶的,雖然也無不可,可是金屬的東西,用以煮水沖茶畢竟要差一些,不算工夫了。

    第十:羽扇與鋼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煽火時既須用勁,又不可煽過爐門左右,這樣才能保持一定火候,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敬。所以,特製的羽扇不但有利"工夫"的施展,而且一枝用潔白鵝翎編製成的扇,大汪過掌,竹柄絲穗的精雅,襯托著紅,綠,白……各種顏色的茶具,加上金紫色的濃茶,自然別有風趣。鋼筷則不但為了鉗炭,挑火,而且可以使主人雙手保持清潔。

    ——功夫茶所用的茶葉,只限於半發醇的福建巖茶,溪茶和潮汕的鳳凰水仙一類(均屬青茶類)。中國的其它茶類如紅茶,綠茶,磚茶,或花茶,白茶等則不適合。因為若用功夫茶的衝法,往往苦澀不堪入口,只有這種半發醇的青茶類為上。習慣上功夫茶最好是用福建的烏龍茶,即閩北武夷山的巖茶和閩南的溪茶。烏龍茶是個總名,其中的暑茶是閩北所產。鐵觀音則主要產於閩南安溪,故又稱溪茶。巖茶和溪茶名目繁多,其中奇種,單叢,名叢大紅袍,水仙,一枝春等都是名茶。

    ——潮汕的鳳凰山也生產茶葉,也屬半發醇的青茶,也是功夫茶的用茶。其名目有水仙(俗稱鳥嘴茶),單叢,浪菜等;上引丘逢甲詩的"鷦嘴"便是鳥嘴茶。鳳凰茶也是中國的名茶之一。茶粒較大,茶色黃褐,香氣清馥,滋味濃醇而甘,湯色淺黃,是潮人和東南亞華僑愛好的一種茶。《潮州府志》載:"鳳凰山名茶待詔亦名貢茶。"民間傳說南宋末代皇帝,逃到潮州鳳凰山,口渴思飲,採山中茶葉咀嚼,清甘止渴,稱賞不已,所以鳳凰山的這種茶樹,便是被後人稱為宋茶。傳說末必真實,但鳳凰山茶是一種優質茶,卻是一直為人所公認。潮汕功夫之普遍,跟本地有名茶是息息相關的。

    ——什麼是工夫茶?清代的蔡爽(字伯龍,生平事略不詳)的《官話匯解便覽》中有一條有趣的簡釋。該書是以浙江方言與官話一一對照的辭書,其上卷(飲食調和)有謂:

    ——0茶米正一茶葉

    ——0好茶正一工夫茶碩

    ——0幼條正一芽茶

    ——詞目前加0符號的是方言,有“正”字的是官話。原來,工夫茶者,好茶之謂也。(有意思的是,二個詞目的表述與含義竟與潮州方言頗一致)顯然,這裡的工夫茶,是指好茶葉。

    ——更明確的表述是雍正年間崇安令陸延燦的《續茶經》轉引的《隨見錄》中的話:

    ——武夷茶在山上者為巖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

    ——道光間梁章鉅《歸田瑣記》說:“武夷茶名有四等:花香、小種、名種、奇種。名種茶“山以下多不可得,得則泉州、廈門人所講工夫茶。”董天工《武夷山志》卷十九也雲:“第巖茶反不甚細,有小種、花香、清香、工夫、松蘿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紅。”

    ——民國十一年《福建通志》(物產)引《閩產錄異》說:武夷寺僧多晉江人,以茶坪為業,每寺都請泉州人為茶師,茶採來後,又有就茗柯擇嫩芽,以指頭入鍋,逐葉卷之。火候不精,則色黝而味焦,即泉、漳、臺、澎人所稱工夫茶,瓿僅一二兩,其製法則非茶師不能,日取值一強。①

    ——可見,自清初以來,工夫茶原是指巖茶中一個品位甚高的品種,而且其名稱是由漳泉臺澎人給叫出來的。

    ——紅茶中也有一類稱工夫紅茶的品類,如祁門工夫、滇紅工夫、閩紅工夫、川紅工夫等。道光年間曾在廣州十三行的美國商人亨特在其所著的《廣州“番鬼”錄》中說:茶的種類繁多,主要分為紅茶、綠茶兩類……紅茶則包括武夷、功夫、小種和包種。上書中,功夫茶有時寫成工夫茶,如言東印度公司販運的“茶葉主要是武夷茶和工夫茶。”至於紅茶何以稱做工夫茶,這位洋商的解釋是:“做工者的的茶。”②--由於文獻中確實缺乏可資參照的材料,因而華文水平不高的亨特只好望文生義的地“直譯”。依筆者管見,如按前引蔡爽所揭示的“工夫茶即好茶”的說法去解釋,也許更合情理:既然好的巖茶叫工夫茶,那麼,好的紅茶也稱為工夫茶又有何不可?

    ——那麼,為何巖茶“其最佳者曰工夫茶”呢?前引郭柏蒼《閩產錄異》的一段話可作為註腳。試想,“就茗柯擇嫩芽,以指頭入鍋,逐葉卷之”,且要把火候掌握得恰到好處,這該花費多大的工夫,該有多精湛的技藝?正如清初釋超全《武夷茶歌》所說的:“如梅斯馥蘭斯馨,大抵焙得候香氣。鼎中籠上爐火溫,心閒手敏工夫細。”此其一。其次,梁章鉅《歸田瑣記》中,工夫茶的等級雖列在“奇種”之下,但奇種“如雪梅、木瓜之類,即山中也不可多得。”“三十六峰中,不過數峰中有之。各寺觀所藏,每種不能滿一斤,用極小之錫瓶貯之,遇貴客名流到山,始出少許,鄭重瀹之。”因此,就市面流通領域而言,工夫茶實為頂兒尖兒級的“極品”,再無出其右者。總之,巖茶與紅茶都有稱為工夫茶的品種,而且巖茶在前而紅茶居後。

    ——據1979版《辭源》:[工夫茶]廣東潮州地方品茶的一種風尚,其烹治方法本於唐陸羽《茶經》。器具精緻……見清俞蛟《潮嘉風月記》。也作“功夫茶”。

    ——(功夫茶)即工夫茶。清施鴻保《閩雜記》十:“漳泉各屬,俗尚功夫茶。……以武夷小種為尚……飲必細啜久咀。”

    ——把工夫茶定性為“廣東潮州地方品茶的一種風尚”,甚為精當,符合時下各界對工夫茶的理解。把工夫茶、功夫茶及其依據的文獻來源一併列出,也甚寬容公允。問題是,同一事物而有兩種名稱,在實際應用中,難免帶來一些混亂、麻煩。即如成立協會一類的團體或開起學術會來,會名或會議名該用“工夫茶”還是“功夫茶”呢?而且,普通話中“工”、“功”同音,怎麼說都可以。潮州方言的“工“(讀如剛)與“功”(讀如攻),讀音截然不同,“工夫”與“功夫”的含義也不一樣。在工夫茶的家鄉卻連名都叫不準,這麻煩豈不更大?

    ——《現代漢語辭典》把“工夫”、“功夫”當成一詞,釋義為:時間;空閒時間;時候;本領、造詣,共四項,但又要讀者注意:前三項多作“工夫”,第四義項多作“功夫”。(既有差別,又要將二詞合而為一,如此處理是否恰當,此處姑且不論)但以上的釋義,卻難以涵蓋潮語的“工夫”一詞。比如說“某某人過工夫”,指的是對方為人處事十分精細、周到,這裡的“工夫”就絕對不能用“功夫”。

    ——作為茶道,工夫茶含有器具精巧、方式方法精緻、物料精絕、禮儀周全等物質與精神的多種因素,因此,以“功夫”指稱作為品種名的茶葉尚可,用來指稱茶道則難免以偏代全。更主要的是,命名一般都以初始名為準,俞蛟的《潮嘉風月記》是目前為學界公認的有關工夫茶的最早記錄,理宜以它作為命名的依據。(《辭源》(工夫茶)釋義的最末句為“也作‘功夫茶”’。這個“也作”,實已含有正、別名的意思)准此,本書從書名到內容,皆用“工夫茶”而不用“功夫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鳳仙花幾個月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