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67877138727

      第一節 聽試卷的話 服試卷的令

      大家都知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其實公務員又何嘗不是如此。很多人都怕老婆(據說這種怕緣於尊重與憐惜),我覺得這也是公考者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不要拍磚)。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實踐,公務員選拔考試已經趨於成熟和穩定,對應試者的能力界定、要求也越發明確,但什麼時候都不要忘了:這仍然是一種應試機制。所以,在作答中應該牢記:聽試卷的話,服試卷的令。

      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其不僅涉及了破題,還涉及了內容的呈現與表達。

      破題,簡單來講就是揣摩題目的本質要求,理解出題人的考察意圖。具體而言,有兩大要求:

      1,認清題目的本質。比如讓我們談啟示,其本質是概括相關案例、事蹟的積極經驗和措施。比如談談對“製造業是未來經濟繁榮的關鍵”的認識,其本質就是分析製造業的特點、價值,簡單而言就是詮釋為什麼要發展製造業(必要性分析)。

      2,全面、透過本質看清議題。比如2000年國考的真題,其表象案例是噪音汙染所帶來的“官司”,但本質卻是經濟發展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平衡問題,需要以小見大,從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思考。再比如2010年國考真題,其基本的要求是圍繞“海洋的保護與開發”寫一篇文章,在擬題及行文的過程中,很多人卻沒有完全照辦,要不只論述了開發,要不就只闡述了保護,典型的顧頭不顧腚的“浪子”形象。

      在申論的作答中,一方面需要花心思審視題幹及附加的要求,設身處地的領會題目的目的,另一方面應遵循“副省級及以上職位注重分析能力”“地市級及以下職位注重貫徹執行能力”的基本原則,如果是報考前者,就需要注重抽離、提取觀點,注重分析和說明,能從宏觀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如果報考地市級及以下,則應該注重對材料的歸納和總結,避免主觀發揮,注重從微觀的角度來解決問題。

      那麼,觀點分析題首先表達出觀點外,文章寫作中又該如何將自己文章的標題變成“勾引”閱卷老師魂的“鳳眼”呢?

      1、直觀的突顯文章的論點。既然是應試,自然需要直接、明瞭,避免拖泥帶水。那怎樣的標題才算的上直觀的突顯了論點?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採用前後複合式的標題,前面的標題體現針對某某問題所採取的措施(手段),後面體現所達到的效果或目的。以2010年國考的真題為例,可以擬定為:統籌海洋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實現海洋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2、避免大話空話、套話,緊扣文章議題。在擬題的時候,切入點應細緻規範,不宜直接套用“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共建美麗中國”等宏大的發展理念。雖然這些都是我們社會經濟發展的主題,但問題恰恰在於這些都是時代主題,不是簡單的一篇一千來字的申論就能論述清楚地問題。此外,建議避免“我看...”“論...”“...之我見”等表達方式,一者避免模式化、套路化,二者也不利於直接、完整的表達出文章的核心觀點。總之,在擬定題目的時候應遠離死板的生搬硬套,極力避免“紙頭皆掛構和諧 滿眼望去盡我見”。

      3、可適當的呈現對稱性。前面所擬定的題目雖然沒有達到完全的對稱,但至少給人一種整齊感,切合行政文化規範、嚴謹的基本要求。當然,不要忘了一個基本原則“表達清楚文章的觀點”,所以不能為了追求形式上的對稱、美觀而犧牲內容表達的明確性。

      同時,需要提醒的是,要謹慎對待小題(下文將詳細的講述),要知道區域性決定整體(花木君的要求:除大作文以外的題目,總分必須達到45分甚至更高),萬不可因對小題麻痺大意而導致“大意失荊州”。此外,在答題的時候,不要忽視了細節:在答題前簡要的概述作答的主要內容,哪怕只是照抄題目的題幹資訊,也是一種“完整”與“規範”,總比赤裸裸的直奔主題要好。

      總結一下第一節的主要內容:

      服從試卷要記牢,題目要求一一找;標題避免大空套,細緻規範迎公考。

      第二節 層次條理要分清 特色凸顯要記牢

      很多人都說申論答題的要點基本上都在所給的材料中。但,申論答題其實不僅僅只是尋找“答案”這麼簡單,甚至不能簡單的理解為考試。花木君認為考試本身就是一種交流行為,交流的兩端連線的考生與閱卷老師(命題人)。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所謂的考試就是實現考生與閱卷老師之間的交流,而在這個過程中應試者透過怎樣的方式來表述自己的理念與能力,“取悅”閱卷考試的“芳心”顯得尤為重要。

      有一定考試經驗的夥伴,基本上都會注重答題的條理性,將主要的答題內容以“一、二、三、四”呈現出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尤其是字跡比較潦草的)。但很多人卻並不清楚到底條理和層次有著怎樣的區別,從而犯了簡單羅列要點等問題。

      花木君認為,申論小題(除大作文和應用文)的作答能到做到以下幾點,基本上都會贏得高分(排序不分先後):

      1、條理性。不就是用數字將主要內容進行標註嗎?對,但不僅僅如此。如果你只是無差別的將答題的內容用“一、二、三、四”標註一下,你會發現得分會比自己想象的要低,為什麼?因為你答題的內容存在重複、內容交叉甚至邏輯混亂等問題。所以透過材料的閱讀來提取要點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應該將同類內容進行必要的整合、歸納(合併同類項)。為了更好的合併同類項,建議大家在試卷上(稿紙上)總結歸納關鍵詞、關鍵點,幫助自己更好的理清思路。

      2、層次性。層次不就是“1234”嗎?錯,層次其實也是提煉要點、增強表述問題規範性的一種方式。如區分問題的表現形式與原因,意義的分析和措施。比如,某某事物的意義可分為現實意義與長遠意義;原因可分為主觀原因、客觀原因,表面原因、根本原因;措施可分為思想意識、體制機制、法律制度、社會監管、技術創新等層次。所以,注重所謂的層次性,就像剝筍皮一樣,能一層一層又一層,這樣就能讓閱卷者順順當當的找出你的要點(看到第一點能非常流暢的猜出你的第二點會是什麼內容,這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共鳴),如果這也算一種拍馬屁的行為,那應該是一種高階的技術,應該掌握。

      3、凝練性。申論的考試有嚴格的字數限制,字數太多了說明概括能力不強,字數太少了就說明對題目的理解不夠全面。就小題而言,一般也就150字左右,要在有限的字數內將主要內容表述清楚,非常考驗應試者對於資訊點的概括能力。在作答的過程中應避免模稜兩可、反反覆覆、拖泥帶水等,一句話能講明白絕不整成兩句話。

      要提升答題語言的凝練性,建議多參看行政公文,學習其概括問題的方式及語言表述的特點,把握概括問題所應注意的基本要素。

      4、完整性。也就是說你所反饋給閱卷者的資訊應“豐滿”,具備稜角分明、凸凹有致的基本原則。但要體現答題內容的完整性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建立在理解題目要求、材料資訊提取、文字組織的基礎之上。如分析觀點時,應涵蓋觀點的表達、緣由的分析、最後的總結等層次,如概括材料內容,那材料中所涉及的全部資訊點都需一一呈現,少一個都不行。

      為全面的把握答題內容,可從問題產生的原因、影響、應對措施等角度著手,一一篩選與題目要求相關的內容,避免遺漏。

      5、特色性。這一點比較難,但如果做到了,將會事半功倍。在答小題的時候,條理性等方面的差別都不是很大,所以閱卷老師也會很容易形成一種懈怠、提不起精神的情緒。如果在總結問題時,能夠給閱卷老師眼前一亮的效果,如將所提的措施概括為“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兩個加強、兩個務必”、將原因概括為“兩主三客觀”等等,多少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應該有意識的練練字,像花木君這種“雞爪式”“龍飛鳳舞式”“小橋流水式”“連綿不斷式”的字型,註定會吃虧的,始終要記得:讓閱卷老師不爽,就等於自我毀滅。當然,說一千道一萬,最最關鍵的永遠都只有一個:透過實操來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總結一下:概括小題有技巧,條理層次不可少;完整凝練是法寶,特色凸顯分數高。

      第三節 策論常規錯誤要打倒 依託公文、突破模式分數高

      前面兩節探討了申論破題及客觀題作答的一般性要求,這一節我們談談如何把握申論行文的重點,如何更好的突顯申論行文的策論性。

      只要對申論有基礎性的瞭解,都會知道申論具有一般性的結構,即:總結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三個基本層次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互為依託,相輔相成。但申論行文的字數有限,那麼我們不僅要問:這三者哪個應占主導地位呢?申論的重點到底在於分析問題還是在於提出具體的措施?

      說實話,這是一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標準答案的整死人不償命的命題。但要追本還應溯源,最容易忽視的地方往往就能找出最終的答案--公考大綱,以2011年國考的大綱為例,其基本要求是: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透過對考試大綱的回顧,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重要結論: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注重的是宏觀思維,也就是注重分析和引申,要求具備理論的高度、思想的深度;而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更為側重對微觀的考察,更加側重理論聯絡實際,注重的是對既定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能力,對材料的概括、提取至關重要。

      這兩種不同的要求取決於具體工作的需要,但不變的一點是考察“解決問題能力”,因此,絕對不存在“文章不可以寫成以解決問題為主”。同時,不用翻看套路、模板等寶典,結合行政職能的基本分類,也知道所提措施一般會涉及思想意識、體制機制、法治建設、社會監督、技術創新、經驗借鑑等層次。但把握了提出措施的方向不等於完全正確,重要的是所提舉措能否立足問題,是否能達到真正解決問題的目的。為此,一方面要立足問題來解決問題,將所提舉措與問題(議題)、原因對應起來;另一方面,需要適當的細化舉措,展現措施的內容及預期效果。

      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很多人所存在的最大問題往往不在於所提措施不夠全面,而在於措施本身。通過歷年相關資料的統計,在提出措施時所犯的問題有:1、措施本身不準確,不能將問題和措施對應起來,為了提出措施而提出措施;2、措施空洞、沒有實質性內容,僅僅是喊口號、貼模板,如“完善相關法律制度”“需要健全管理制度”;3、與國家政策結合不夠緊密,完全是主觀發揮,甚至有悖於常理;4、邏輯混亂,簡單的拼湊材料內容;5、缺少詞彙、句式的積累,行文表意不規範,沒有體現行政文化應有的規範性與嚴謹性...!

      以上種種,其根源在於對於國家的政策缺少學習,對申論基礎知識缺少系統的備考,往往是停留於找找資料、背背模板。

      在這裡,也順便提一下模板問題。首先可以明確的是,模板對於我們快速理解方向、開啟思路是有好處的。但“模板”只是一種正規化,或者講只是一種思路,需要聯絡材料、運用國家行政政策進行再次學習,簡單的來講,模板提供的只是一座大廈的根基與設計圖,至於如何裝修、建設成什麼風格,施工水平能達到什麼高度,這就需要我們後續不斷的思考、鑽研。

      為了幫助自己更好的積累知識、苦練內功,花木君還是建議大家強化閱讀和摘抄,“官樣文章”,如花木君課程中所講解到的“人民時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政府工作報告》《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等。

      很多人都覺得官方的東西太死板,沒有實質性內容,但稍加研究就會發現,官方文章其實別有洞天,要知道寫文章能一揮而就、倚馬而待的人是人才,能將政府公文、官樣文章寫到信手拈來、爐火純青的地步,是人才中的人才,正如吳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感慨到:“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隨你做甚麼東西——要詩就詩,要賦就賦,都是一鞭一條痕,一摑一掌血。”

    當然,申論備考講求效率和方法。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建議從詞彙、句式入手,透過詞彙的積累來增加表達的基礎素材,透過對句式的研究,來理順邏輯銜接詞的運用方法,透過仿寫的形式來提高自己的文字駕馭能力。

      簡要的總結一下本節的主要內容:常規錯誤要打倒,模板範文有技巧;要想申論得分高,公文政策要學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inux返回上一級的命令是什麼?怎麼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