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聖蹟製造生產歡樂

    一般而言,影響我們語言組織表達的關鍵因素大概有三種:

    1,心態的好壞;

    緊張、恐懼、不安,甚至激動、亢奮等情緒,會對我們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因為心理跟我們的思維運作密切相關。當你缺少相關的經歷,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那你的大腦就無法適應在這種情緒狀態下說話了。

    2,學識的儲備;

    3,情商的高低;

    這裡的情商,說的是“認知同理心”,指你能不能根據當下情況,而有選擇性說話的一種認知情商能力。根據對事物的認知,而採取相關同理心的行為,如在婚禮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在葬禮不能說大不敬的話等。缺少這種能力,你就無法自如“察言觀色”地說話了。

    但這些都是“表層原因”。

    即便你具備這三種因素,很多時候,你也無法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如同“茶壺裡煮餃子,有話說不出來”。

    為什麼?

    因為我們腦海中的思想是呈網狀分佈的,幾乎無處不在,又十分零散。而我們說出來的話,卻是呈線性的。

    從我們說出口的第一個字,到說完的最後一個字,這個過程就好像把一條線從口中拉出來似的。當別人看到這條線上面的語言編碼,自然就能夠明白我們的意思。

    但假如你無法把這些零散或分散的想法,有機地組織成一條條線性的語句,將其編碼成別人明白的語言邏輯,那麼其結果不是你不知道要說什麼,就是你說出來的話,別人不懂。

    而這個“有機地組織”的方式,就是語言邏輯的思維過程。

    構成表達的語言邏輯

    有條理的表達,是邏輯思維的體現。

    儘管語言層面上的邏輯,與我們思考時的思維邏輯,是出自同一個“母親”,可是運用起來,卻是兩個性格迥然不同的小孩。

    例如一道簡單的邏輯推理題:1,2,3,4;A,B,C,D;甲,乙,丙,(?),括號中的問號應該填什麼?

    我們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答案了。但你怎麼把這個推理過程表達出來呢?

    想要做好這件事,你就需要運用你的語言邏輯。這個運用的過程,可並不像你思考這道題時那麼容易。

    既然表達是呈線性方式的,那麼把你的推理過程,從頭到尾有機地連成一條“表達線”,這就是你組織語言邏輯的思考過程。

    這條“表達線”,一般都離不開以下幾種組織方式:

    1,先說什麼,後說什麼;

    2,多說什麼,少說什麼;

    3,主要說什麼,次要說什麼;

    4,總體說什麼,分層說什麼;

    故此,這就有了“內容篩選”這個行為——你要根據自己的表達目的,篩選出適合的內容,然後以語言邏輯的組織方式,將其編成一條“表達線”,讓聽眾明白你的意思。

    針對上面那道推理題,由於已經有明確的表達目的和存在的表達內容,我們只需要根據這個表達目的(解釋推理的過程),把要表達的內容(題目給出的資料),用上文的組織方式編織成一條表達線,有機地說出來就行。

    如,因為1,2,3,4這組數字和A,B,C,D這組英文字母的排列,都是按照正常順序進行。而第三組的文字,頭三個字也是按照正常順序排列。所以,以這個順序去推斷,排在丙後面的字,就是丁了。

    這個推理過程,就是先說什麼(表明前提,讓別人知道你的推理是基於什麼條件上進行),再後說什麼(透過對前提的分析,得出這個結論);用“因為,所以”作為連線詞,最終完成思維轉化為語言的表達。

    這樣你就明白了,所謂的“語言邏輯”,其實就是用一種系統的方式去安排語言、調動語言和組織語言的思維過程。

    這個“系統的方式”,就是上文提及到的構成表達線的某種邏輯順序。

    如果你想要把話說得有條理,你就需要按照某種邏輯順序,把你要說的話編織成表達線。

    但是,“推理題”這個例子的表達,是基於題目的現成資料上進行的。只要你根據題目那些詞句的框架去組織表達內容,要把話說出來並不是什麼難事。

    反而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卻很難有這種現成的、視覺化的說話資料供給自己參考。

    為了把話說出來,我們需要根據表達的目的,“搜尋枯腸”地去思考適合的表達內容。然後再透過某種組織方式,將要說的話編織成一條表達線。

    這裡的表達目的,指的是你為什麼要說這番話的“中心思想”;而這裡的內容,就是儲存在你腦海中的個人經歷和已經習得的綜合知識。

    由於這種表達並沒有現成的資料給你做表達框架,卻需要你從自己的個人經歷和綜合知識當中,提取出適合的內容去編織表達線,那隻要稍有不慎,你說出來的話很有可能就會離題萬丈,或者詞不達意。

    所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組織語言,將會影響到你獲得什麼樣的表達效果。

    組織一次完整的表達

    設想你現在面對一種情況。

    這時,你會怎麼說?

    相信很多人遇到這種情況,身體已經緊張到控制不住地顫抖起來了,還能說出什麼話?

    但現在私底下大膽想象,你身邊的一個好朋友要結婚時,真的讓你去上臺發表一段感言,你會怎麼組織語言?

    你可以按照以下這個流程去做。

    一:確立你的表達目的

    很多人在說話發表自己的看法之前,壓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去說。左想想,要說這些嗎?右想想,還是說那些呢?完全毫無頭緒。

    不是想說的太多,就是找不到可以說的主線,於是到頭來,什麼都說不了。

    確立你的表達目的,就是為了給自己找一個表達的“中心思想”。

    當你有了這個“中心思想”做說話的導航,那麼接下來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就可以圍繞著這個中心思想去表達。

    那這個中心思想有什麼特徵呢?

    1,一段話只能有一箇中心思想;

    2,一句話就可以把它概括出來;

    根據這個中心思想的特徵,你就需要給自己設定一個表達的目的。

    透過你對朋友的瞭解,那麼你上臺講述的這段話,就可以說一說新郎重情重義的性格。也就是說,“新郎官是一個很重情重義的朋友,做他朋友或伴侶會很幸福”,就成為了你上臺講話的表達目的。

    二:篩選你的表達內容

    有了表達目的後,那接下來要篩選什麼樣的內容,去組織表達線呢?

    還記得前文說的那幾種組織表達線的方式不?哪些是重點去說的部分,哪些是可以不說的部分;哪些事情值得用來做例子,哪些事情又沒必要全部說出來。

    在你心裡,一定要根據表達目的去篩選內容。

    你要懂得從你和新郎官之間的共同經歷當中,選出一些能夠體現出新郎性格的典型行為表現,向聽眾解釋說明,他就是這麼一個重情重義的人。

    記得,你篩選出來佐證新郎性格的事件,一定要精簡。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一次性最多隻能記住“五加或減二”條的資訊,就是最多不超過七條資訊,最好不要超過三條資訊。

    所以,如果你覺得一個例子去講述新郎的性格會比較乾癟,那就多增加一兩個例子,以此構成一個整體的表達內容。

    假如用一個例子也足夠闡明新郎這個性格特徵,那你就把這個例子儘量說好。

    只要你有一個明確的表達目的,所說的話都是圍繞特定的中心思想去組織,這樣你不僅有話可說,而且聽眾也能夠明白你要闡述的意思。

    三:系統編織表達線

    現在你有了一個明確的表達目的,也有了相應的表達內容,緊接著,你就是把這些內容系統編織成一條表達線了。

    我們說話,很難具體預料到,說到第八句話時會說什麼,說到第十三句話時又會說什麼。我們根本無法提前安排好表達內容的每一句話。

    所以只能說一句,是一句;一句接著一句地說。

    換言之,用上一句話帶著下一句話的形式,一邊思考,一邊調整,一邊說話。上一句是下一句的框架,下一句是上一句的補充,就好像詞語接龍那樣,上下句相互牽連、延伸。

    例如你的表達目的,就是圍繞新郎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去講述。那現在你說的第一句話是這樣:

    我跟新郎官已經認識了十多年了……

    這句話起了一個基調後,緊接著下一句話,你會怎麼說呢?有很多種說法:

    A:我們彼此感情很好。

    B:從大學一直玩到現在。

    C: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我都知道。

    D:沒想到現在竟然結婚了。

    當然還有E、F、G等等等等。

    哪一種說法更好?其實哪一種都是最好,就看你怎麼把這些話語通順地連起來而已。

    你可以單獨使用每一句話,把它們分別加在第一句話後面。也可以把這些話語全部都組織在一起,用在第一句話後面。

    如,我跟新郎官已經認識了十多年了,從大學就一直玩到現在。我們彼此感情很好,所以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我都知道。沒想到現在,他竟然要結婚了。

    分析一下這段話,上一句是不是下一句的框架,而下一句又是不是上一句的補充?

    逐句拆開分析,既然開頭就表明你和新郎官認識了十多年,那這個“認識十多年”是怎麼來的呢?下一句就補充,原來你們從大學就一直玩到現在。既然你們從大學玩到現在,會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呢?就是你們彼此的感情會很好。

    那你們感情這麼好,有什麼事可以體現出來嗎?答案就是新郎官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都知道了。既然你知道他是什麼樣的人,而現在他竟然要結婚,所以就用了“沒想到”這個連線詞作為意外的轉折點。

    看完這個分析,是不是覺得每一句話都是順沿著上一句的意思說出來的呢?

    這就是語言邏輯的思路了。

    只要你這個思路的終點,是為了說明新郎官是重情重義的人,那麼組織這條表達線的每一句話,都得要朝向著這個終點構建。

    好比上述例子這段話,你之所以說跟新郎官彼此認識很久,兩人感情有很好,你又知道他是什麼人之類的,一來是為了介紹自己和新郎官的關係,二來是為了鋪墊,接下來你要講述的關於新郎官重情重義的故事,是真實的,也是具有代表性的,畢竟是由你這個好朋友的口中說出來。

    這樣思路就很清晰了。先說什麼,後說什麼,就好像線頭、線身和線尾連成一體似的,每個環節的內容都有其用處。

    所以當你編織表達線的時候,你每說完一句話,你就要想想,接下來說的那句話,要怎麼順延上一句的意思,才能連成一個通順的表達,然後指向最終目的呢?

    這方面你可以私底下多做練習,用寫作的方式去組織表達線;有了體會後,再透過口頭的方式去鍛鍊。

    具體化的描述

    除了上面這些語言邏輯的組織技巧,最後還要說一說表達的手法。

    認知心理學表明,我們的大腦偏好具體化的事物,而抗拒抽象化的東西。

    這個世界所有的語言文字,都是先有具體化的表達,然後才有抽象化的概念。這也導致了我們的大腦,在理解具體化的事物上,比起理解抽象化的事物會更加容易。

    所以,在你組織表達內容的時候,你的呈現方式,儘量要具體化,不要說一些讓人無法立刻領會的詞句。

    例如很多女生都會問自己的男朋友:你為什麼會喜歡我呢?

    對於這個問題,如果你說“我就是喜歡你啊”,“你的性格讓我無法抗拒”等等這些答案,那就太抽象了。說完對方都沒什麼深刻的印象和感覺。

    “親愛的,四年前的一個早上,你忙碌著為我準備早餐,看著你的身影,我恍惚看到了天使,那時我便對自己說,這就是我要用一輩子去愛的女人。”

    這段話是不是很具體,很有畫面感?

    “四年前一個早上”,“為我準備早餐的忙碌身影”,“恍惚看到天使一樣”,這些描述,都是非常具體而極具視覺化的表達,聽到如同看到。

    很多人無話可說,就是因為不懂得怎麼把話說得具體化。

    看完一部電影,就說“我覺得這部電影很好看”;面試一份工作,就說“我覺得你們公司很好”,然後沒話說了。至於電影怎麼好看,公司怎麼好,別人無從得知。

    所以,在你表達的時候,把一些難以理解,或者比較抽象的概念,用具體化的形式表達出來,你說的話就更容易被接受。

    想象一下,你要跟小孩子解釋某個抽象的事物,你會怎麼說呢?以這個目的去組織語言,你自然就能夠做到具體表達了。

    用手勢比劃一個心型,用類比的方式說明長城有多長,甚至找到一些具體化的例子去印證都行。只要你有心,這些很容易做到。

    組織語言去構建表達,更是如此了。

    總之多閱讀增長知識積累,多出去走走增長閱歷,同時多鍛鍊和練習,語言組織能力就會上去了!

  • 2 # 探索者3987

    愚以為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

    一是知識積累不夠。首先,要認識大量的字、詞、句,閱讀各種書籍,收聽收看各種媒體的節目。其次,要對人情事故,風土習俗進行專門瞭解。再者,要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學習思維的具體方法,如邏輯思維、發散性思維等。同時走出去,透過旅遊等方式增長見識。

    二是缺乏練習,難以螎會貫通。熟能生巧,平時多說話,寫寫文章,把知識組織串連起來。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

  • 3 # 莉莉姐

    語言組織能力是靠平時自己鍛鍊的,例如可多看一些關於演講,文學,散文,歷史類,或者自己最有興趣的小說。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多與別人交流語言,可以先從家人開始,什麼事情都可以說個不停,以提高自己的語言及溝通能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94年2月初三出生的一生運程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