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走過路過邂逅過
-
2 # 夢帶著我去旅行
況且,學生做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還有他們自己許多特殊的問題,從目前在學生中存在令人觸目驚心的問題來看,各種不良現象屢禁不止,各種失控及越軌行為時有發生……所有種種與學生素質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下去較差有極大的關係。
設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利於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有利於學生身體的健康發育、有利於學生智力的發展、有利於學生良好品德的養成。
所以,設定心理教育中心是重要的、必須的,是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的。
-
3 # 小張說理兒
專注於教育問題的林君師兄很樂意和您交流。我認為在學校設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必要的、有益的,具體講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優越的生活條件造成了脆弱的心理基礎。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現在家長們基本都會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使得他們的成長環境過於一帆風順,經不起任何的挫折坎坷,自身的抗壓能力非常低。
第二,快速的生活節奏和繁重的學業使他們揹負了過重的負擔。當前學生群體非常龐大,家長期望都很高,學習的內容課目繁多,造成學生學習壓力變大,心理負擔過重。
第三,有益於學生的身心健康。心理教育中心的成立,使越來越多專業的人員參與,必將推動學校心理教育逐步走向正規,使學生的心理問題能得到及時妥善的解決。
-
4 # 劉方有事
我認為在學校裡設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以下幾點看法:
1、能夠建立一個和諧校園的基本保障。我們不但在社會上需要和諧,而且校園也是社會中的一部分,也需要和諧。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有一部分人心理處於亞健康狀態,在特定的原因下就會使人失去情緒控制,做出瘋狂的事情,從而引發校園事件的發生。如果經過專業的心理諮詢,就能有效的降低校園事件的發生,使校園更加和諧。
2、有利於解決日益嚴重的校園心理問題。學校、教師、學生要想拿個好名次,就得透過激烈的競爭。然而繁重的工作、學習的壓力和複雜的社會環境,使校園的心理問題日益嚴重。這時設定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就能在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引導下透過各種方式調節身心。
3、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透過有效的專業心理諮詢,能使教師處理好當前的各種困惑和提高認知水平,矯正錯誤思路,找到正確對待自己的方法,增強自信心。
-
5 # 兔子侃大山
現在每個學校都設有專門的心理諮詢室。
設定的目的是好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孩子的心理教育顯得格外重要。心理諮詢室的設立就是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
但是現在的學校心理諮詢室的設定在很多學校已經成為一種擺設。
究其原因有兩點。
第一:專業心理諮詢教師匱乏。
諮詢師是一個新興科室,這方面的人才不夠,導致這個諮詢室很難開展。
第二:學校對心理諮詢室的重視不夠。
我認為,心理健康既然已經是學生的重大成長問題,就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成立了諮詢室,就要利用起來,切實輔助孩子健康成長。
加大教師的學習力度,挑選人才,專項培訓。教師報考諮詢師費用學校可以給予適當補助。這樣能走出一批心理輔導人員。
-
6 # 心理諮詢師老張
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在學校設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即使實際情況是有些中心的設立還只是硬體到位了,專業老師還很缺乏,服務也不能如大家盼望的那樣到位,但是國家已經開始非常堅決地進行學生心理健康的建設。
我服務的學校就新設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育管理部門為我們提供了沙盤、情緒宣洩裝置,以便及時地為學生排除負性情緒,起到預防和解決心理問題的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備的專職老師,我們定期為學生上心理課,專題講如何辨識情緒,和家長老師同學相處,如果學生有心理方面的困惑,我們都會進行一對一的免費輔導。
經過輔導之後,這個學生覺得好多了,在徵得她的同意後,我和班主任還有學生家長都進行了溝通,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校和家庭氛圍,效果不錯。我感悟幫助未成年人實現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學校還有社會整體聯動才行,也許我們現在和美國加拿大這樣有成熟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國家比還有距離,但是隻要能幫助一個孩子,我們就等於幫助了一個家庭,就會有至少幾個人受益。
-
7 # 蘇幕延Psy
作為一名親手在學校組建過心理諮詢室、沙盤室等心理功能室的心理專職教師/心理諮詢師,首先要表明的態度是:在學校設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很有必要性,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國普及的根本性舉措。
看了其他答主的一些觀點,大部分贊同。有一位親提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空有形沒有神,是個花架子,是浪費資源,不支援建設……我想從這點切入談談。
我是師範大學的心理學土著,本科與研究生都是心理學專業,畢業就進了一所留守兒童比例頗高的鄉村中學,作為骨幹成員參與了留守兒童關愛的相關課題研究,獲得過教育部基礎教育成果獎。
中國的心理學起步晚。十年動亂,讓中國的心理學發展受到了阻滯。即便現在,不管是我們的大學教材還是社會上的心理諮詢師考證培訓(17年11月國家已經取消該證的鑑定),我們所學到的東西,都是舶來品,都是國外的研究成果。
心理學發展的滯後、心理人才的缺失與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華人心理問題,已經是眼下比較激烈的矛盾。
心理學知識快速普及,心理服務的有效提供,這是目前需要做的事情。以我從業十幾年的感覺,在物質已經發展得不錯的時候,人們越來越關注精神方面,越來越尋求心理的滿足。
生活與競爭的壓力劇增,也讓人們增加了對心理健康關注的訴求。
但,時下的心理市場良莠不齊,混亂不堪。我讀心理學專業的時候,還是個稀有專業,整個學院也就一個班。
如何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最好最有效的地方就是學校,從基礎教育開始普及。當然,我要承認的是,確實有很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空有樓閣,沒有物盡其用,這恰恰反映的是,我們這一代成人還重視的不夠,或者足夠重視卻沒有專業的服務人才……但我想說的是,哪怕用得少,在孩子心裡已經種下了“心理健康”的種子,當他們長大成為社會的支柱時,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不會陌生,他們會成長得足夠,會物盡其用……
學生心理問題不容忽視。因為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現在的孩子往往生活富足,但是心理素質這塊卻不容樂觀,近幾年來的自殺事件、殺師事件、校園傷害事件等,都折射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新的時代,對教育提出了更高更細緻的需求。
我所在的留守孩子學校,我透過心理諮詢室、沙盤室,加強親子聯絡,引導孩子對父母的理解,深有感觸。
我唯獨有點希望,很多城市學校資源足夠豐富,要啥有啥,但是很多鄉村學校,問題更為突出,但資源相對較少,希望政府和社會能夠多關注和支援一下那裡的孩子們!
關注心理,關注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心理學,是研究如何讓你生活得更幸福的學科。
自然要從小開始,從教育開始!
所以,我的觀點是:非常有必要,也是未來的教育趨勢和社會發展趨勢。
-
8 # 瀚思心理
在學校裡設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我覺得是很有必要的,其實現在的學生壓力是很大的,在我大學的時候,有去某高中做過實習的心理老師,就是在他們學校的心理學辦公室,在他們學校其實學習壓力很大,我在實習的時候,就有一個女生來辦公室想要找老師聊一聊,但是當時帶我們實習的老師並不在,只有我們一群實習老師,我們就說,要不等老師過來,再跟老師談一談,但是她說,如果可以,實習老師也可以聊一聊,她覺得自己不得不說···
她傾訴的內容不表,但是她的需求的急迫性,讓我意識到,其實這些孩子的心裡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壓力,他們需要一個出口可以宣洩,他們需要一種力量去支援,而學校設定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很有必要的,再加上國家也很重視心理健康這一塊,習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問題基礎性研究,規範發展心理健康服務。
而要做好這一塊,專業人才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本來起步就很晚,在8年前,我們老師就跟我們說,你們是幸運的,進入了一個冉冉升起的朝陽產業,這倒好,到了現在,這顆新星還是沒有升起來,而專業人才的缺口卻是很大的,而且也是魚龍混雜,所以在人才選拔上面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另外一點就是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很多人對心理學的認識不足,不利於心理健康的普及和應用。
其實一個行業的產生,需要做的還有很多,不僅僅是相關知識的普及,更是相關人才的發展,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祝好
文:高晶
主編:劉瀅
-
9 # 心悅靈心理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設,一方面響應國家的號召,大力開展學生思想教育建設;另一方面,就是建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實質問題,預防學生的心理問題並且正確引導學生心理積極向上發展。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學生的學業和生活上的壓力普遍增加,隨之出現的心理問題也響應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設就是預防學生的心理問題,發現問題及時引導孩子,幫助孩子實現健康快樂的成長。
雖然現階段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設可能還不完善,相信在未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建設會更加完善,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快樂的成長!
-
10 # 琅覃
標準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諮詢與服務中心建設應該如何開始?
近年來未成年人殺人案等惡性刑事案件頻發使得大眾對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發展建設工作的關注度也逐日提高,但是如何才能建設更標準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諮詢與服務中心呢?需要哪些心理裝置呢?
在對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諮詢與服務中心建設中最關鍵的要了解現階段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根據現階段我們所提供的資訊來看,中國每年自殺的兒童約為2580人,有40.1%的小學生說過“不如死了的好”。由此看來,情緒問題和抑鬱心理正成為困擾青少年甚至兒童心理健康的最大障礙,所以在進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諮詢與服務中心建設時需要注重情緒問題和抑鬱心理。
提醒在進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諮詢與服務中心建設時要注重兩方面一方面是心理裝置,另一方面是心理諮詢服務團隊兩方面,接下來心悅靈為您詳細解讀。
第一、心理裝置的配備由於現階段未成年人現階段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體現在青少年患者中兒童癔症、網路綜合症、抑鬱障礙、兒童強迫症等心理疾病患者在逐年增加;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學生遭遇的心理問題不同,小到嬰幼兒都可能存在心理問題。所以在進行心理裝置配置時需要做好防治、治癒這些心理健康問題的考慮。
所以推薦心理沙盤、心理綜合測評系統(教育版、綜合版)以及房樹人繪畫測評管理系統這三方面的心理裝置,它們主要是能夠透過諮詢者主動參與的過程中來達到心理自愈效果,在進行服務中心總體建設中可以考慮心理掛圖以及綠植等的細節配置。
第二、心理諮詢服務團隊的建設這是10部委檔案中所提出的,要求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諮詢與服務中心,並且可以透過培養心理諮詢服務團隊或是購買心理健康服務的形式打造自身的心理諮詢服務團隊,在對購買心理諮詢服務團隊服務時,推薦向專業的心理諮詢研發生產商以及有著專業諮詢服務團隊的提供商購買心理諮詢服務,因為這些廠家他們往往有更多的專案經驗,能盡最大程度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由於有著很多的專案經驗以及10餘年的行業經驗,可以為使用者量身定做打造適合的心理裝置以及心理諮詢室建設方案。
-
11 # 院長q放我出院
我認為這是很正確,應該得到支援的事情!學校,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圈,是每個人在進入社會前的一個培訓基地!在學校裡,不同的學習階段,每個人都會有著不同的情緒變化,生理變化,價值觀念的變化。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機構,能夠有效地預防學生產生負面情緒,負面價值觀!為社會提供更多全方面健康的人才!一個家庭,一個學校,一個社會,培養一個優秀的學生人才,是不容易的,不能讓一個孩子“死到”心理健康上,所以我是支援的!
-
12 # 愛在冰城哈爾濱
目前,中國大部分高中都設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者是類似的組成部分。
這首先說明學校對於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中學階段學生學業壓力較大,也是學生性格的形成時期,是比較叛逆的時期。他們對事物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由於不夠成熟,又過於片面或者偏激,這使得他們常常會遇到很多心理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很可能影響他們人格的養成,最終影響他們今後的生活。作為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一方面可以為需要解決心理問題的學生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幫助他們疏導心理上的問題。另一方面,可以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們掌握必備的心理知識。這對他們的成長是十分有利的。
同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使學生更早接觸到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更清楚的認識到青春期可能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這樣,在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中出現了心理上的問題,不至於驚慌失措。並且,這些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可以幫助他們應付以後成長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
最後,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引起社會和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視,提醒家長不要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應該在他們成長的關鍵階段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培養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養成健全的人格,為以後的成長打牢堅實的基礎。
-
13 # 希樸羊
因為身處心裡專業,身邊擁有來自五湖四海,畢業之後又去到五湖四海的同學們,所以不乏有一些同學最後去做了心理教師,有的是在初高中的工作,有的是在大學做心理諮詢工作。
我自己看起來大學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作用是比較大的。
1)在初高中,學生們的主要心理問題比較單一,而且諮詢師其實很能做很有限。一方面是孩子們主要的問題是環境的問題,而環境的問題時他們比較難解決的。比如說你有一個有暴力傾向的家庭環境,或者總是受到批評等等。對於心理老師來說,無法真的去改變孩子們的環境。只能是比較單方面得去解決孩子們的情緒問題,對她們有一個陪伴和支撐。並且學校對於心理教育的支援也很弱,有一些學校會認為心理老師是一個擺設,給予的支援也很有限。
2)大學的話,大學生其實已經是接近成年的階段了。她們遇到的問題她們的人格發展水平她們的社會交往模式在她們面對大學生活的時候基本上都會呈現出來。這時候做諮詢對於她們來說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在大學裡面,有兩部分是很有必要的,一個是新生的心理篩查,可以篩查出一部分在心理狀態不太好的孩紙們,可能需要做一些干預。還有就是做心理諮詢,就是針對有心理困擾的孩子們做一些諮詢,這兩部分都是很有意義的。但是大學裡現在的心理諮詢老師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對啦,她們還有一部分工作是做一些團體輔導和訓練,以及上一些心理方面的課程。總之我覺得是很有必要的。
個人看法。
回覆列表
你怎麼看在學校裡設定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第一,形式大於內容,花架子大於實質內容。
有些條件好的學校,設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本來是想好心辦好事,看上去很美,聽上去不錯,煞有介事,但不看廣告看療效,實際效果不敢恭維。形式意義大於實際作用,表面文章大於實質內容。結論:不看好,不建議設。
第二,迎接上級檢查的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現在學校的應查應接不暇,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之一。一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搞得好不好,得問學生,問家長,而不是:查檔案,檔案如山;查功能室,室室健全;查器材,倉庫滿滿。設立這樣的中心,迎接檢查的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宣傳的意義大於實用意義。建議:上級檢查,應查驗實際效果,而不是查檔案。
第三,掛牌子設機構,太像那回事,恰恰把孩子隔離疏遠了。
“心理健康室”、“心理健康中心”、“心理諮詢室”等等,牌子一掛,太像那回事,哪個孩子敢走進去進行諮詢?走進去的那一刻,就是宣告自己有心理問題了。本來就怕老師,現在更會藏著掖著,擔心被同學發現說自己:發神經。那樣,不但病情減輕,還會加重。心理問題,最怕再強加心理負擔。
第四,心理健康本應和學科融合、每一個教師融合,形式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真的好老師,不用任何媒介就能把課上好,就能把學生教好。如同金庸小說裡的真大俠,沒必要總用啥尖端武器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應該融解在每一個學科裡,其教化工具掌握在每一個教師手裡,時時可教育,處處可教育,輔之於談心,家訪,等等。形式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開啟心扉說話,知心叔叔阿姨般疏導。地點:處處。化孩子的心理問題於瑣屑的時時處處裡。這正像一個人得了癌症,住進了腫瘤醫院,一進大門:腫瘤醫院。一敲科室們:腫瘤科。病床上一掀被子:印著腫瘤醫院。拿起暖瓶喝水:腫瘤醫院。處處提醒,時時恐嚇。不久,人就死了。病死的,更是嚇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