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途歡小明

    什麼是巴黎協定?

    《巴黎協定》是世界上第一個全面的氣候協議,旨在聯絡可持續發展和消除貧困的努力,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

    關於氣候變化的議題其實已經經歷了超過20年的發展。早在1994年3月2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以下簡稱《公約》)就已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97個國家和地區加入了公約,締約方涵蓋了全球範圍內的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公約》的終極目標是防止對氣候系統“危險”的人為干擾。

    1997年12月11日,作為《公約》補充條款的《京都議定書》(The Kyoto Protocol)在日本京都透過。它強調了發達國家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中“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京都議定書》被認為是實現全球減排體系的重要第一步,但同時也因為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區分太過死板、總體控制措施過於寬鬆而遭到詬病。

    《京都議定書》到2020年12月31日後將會失效。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協定》在2015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透過,成為繼承《京都議定書》使命、應對氣候變化和適應其影響的國際性條約。

    《巴黎協定》第2條指出,將透過以下內容加強《公約》:

    把全球平均氣溫升幅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低於2℃之內,並努力將氣溫升幅限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1.5℃之內,同時認識到這將大大減少氣候變化的風險和影響;提高適應氣候變化不利影響的能力並以不威脅糧食生產的方式增強氣候復原力和溫室氣體低排放發展;使資金流動符合溫室氣體低排放和氣候適應型發展的路徑。

    為什麼要有這麼多應對氣候變化的檔案?

    因為近期的氣候變化已經自然系統和人類系統造成了廣泛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深入所有大陸和海洋。過去三個十年的地表,已連續偏暖於1850年以來的任何一個十年。根據《氣候變化2014綜合報告》,“在北半球有可能做此項評估的地方,從1983年至2012年可能是過去1400年裡最熱的30年”。報告指出,氣候變化將放大對自然和人類系統的現有風險,併產生新的風險。

    自1950年前後以來,許多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的變化已被觀測到。這些變化中,包括低溫極端事件的減少、高溫極端事件的增多、極高海平面的增多以及很多區域強降水事件的增多在內的現象,都被認為與人類造成的影響有關。在21世紀,地球表面溫度預計將呈現上升趨勢。在此基礎上,自然和人類系統將可能在不同方面更大風險,其中包括但不限於:

    物種滅絕風險。21世紀及之後,大部分物種面臨著氣候變化造成的更大的滅絕風險。糧食安全風險。考慮到不斷增加的糧食需求,若全球溫度升幅比20世紀末水平高約4℃或以上,全球糧食安全將面臨巨大風險。而全球海洋物種的重新分佈和敏感地區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減少,亦將影響漁業生產力水平。人體健康風險。相較於沒有氣候變化的基線,預計氣候變化在21世紀將進一步加劇許多地區(尤其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健康不良狀況。

    上述報告同時指出:“如果不做出比目前更大的減緩努力,即使有適應措施,到21世紀末,變暖仍將導致高風險至很高風險的嚴重、廣泛和不可逆的全球影響。”在此情形下,聯合各國力量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已經是不可不為的對策。

    那為什麼特朗普要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截止到2017年5月底,當初加入《公約》的195個成員已經簽署了巴黎協定,其中的148個國家或地區亦已經批准生效巴黎協定的相關內容。這其中,就包括中國,美國和印度三個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家。

    但自從1月20日正式就任美國總統以來,特朗普就針對美國的能源問題就做出了一系列舉措:他先是在對內閣洗牌時任命多位有能源企業背景的成員,緊接著在1月21日頒佈了《美國優先能源計劃》,並撤除了《氣候行動計劃》,再在接下來幾天內宣佈重啟輸油管道專案;2月16日廢除《溪流保護計劃》,接下來大幅消減氣候變化相關的經費預算;3月28日簽署能源獨立執行令,撤銷奧巴馬政府時期的氣候變化政策,並進一步擴大美國離岸能源開採範圍……這些舉動為6月1日正式宣佈退出《巴黎協定》做出了鋪墊。

    為什麼要退出?首先,特朗普政府認為,《巴黎協定》將會損害美國經濟。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協會經濟諮詢公司(NERA Economic Consulting)的研究報告,特朗普稱到2040為止年為達成《巴黎協定》將導致美國經濟近3萬億美元的損失、超過650萬個工業崗位和310萬個製造業崗位的減少。

    其次,特朗普政府認為已經達成的《巴黎協定》對美國並不公平。美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自20世紀90年代起就開始下降,而此前奧巴馬政府承諾在2025年之前還會降低200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6%-28%。此外,《巴黎協定》要求發達國家在2020年之前每年籌集1000億美元作為“綠色氣候基金”(Green Climate Fund),此後到2025年間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援助。特朗普政府認為美國不應該在氣候行動上再承擔如此多的責任,稱這是“將美國的財富,重新分配到其他國家”。

    此外,特朗普稱,MIT研究員的研究顯示,假設所有締約國達成已有的減排目標,到2100年也只能抵消全球溫度上升中的0.2℃。他據此聲稱,《巴黎協定》能對全球氣候起到的影響“非常微小”。

    特朗普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不同獨立研究的科學家針對歷史氣溫資料的分析,已觀測到世界各地冰川和冰蓋的融化,部分地區植物花期的提前,海平面和大氣中溼度的上升等等,都指向一個結論:氣候系統變暖是真實而明確的。

    然而,美國總統特朗普是一個全球氣候危機的懷疑論者。2011年以來,他一直在頻頻否定全球變暖的事實以及人類對氣候危機所造成的影響,也曾釋出不少過激的言論,例如發推文稱“全球變暖的資料不真實”,“這個概念是華人為了削弱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創造出來的”等。在去年美國大選期間,特朗普就曾表示,氣候行動損害了美國經濟,要振興傳統能源產業,並提到若當選總統將考慮退出《巴黎協定》。

    在特朗普關於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發言中,一些論據的科學性是值得商榷的。比如,針對特朗普在宣告中引述的NERA研究報告,相關領域的學者就提出了質疑。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策與交流專案的負責人鮑勃·沃德(Bob Ward)指出,NERA分析所用的模型假設在接下來幾十年中低碳電力的產能並沒有增加,這意味著結果沒有計入相關領域的經濟增長和就業崗位增加,也排除了避免氣候變化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將帶來的利益。

    耶魯大學助理教授肯尼斯·吉靈厄姆(Kenneth Gillingham)則強調,NERA的報告模型建立在一系列假想的政策之上,而遵守《巴黎協定》並不一定要採取這些政策,另外如果透過美國國家能源建模系統(NEMS)或ICF國際的整合規劃模型(Integrated Planning Model, IPM)評估並不會得到特朗普所稱的高昂代價。

    至於“即使所有締約國達成當前減排目標,到2100年也只能抵消全球溫度上升中的0.2℃”的說法,也被得出此資料的研究者認為是脫離語境的使用。原研究的作者之一,MIT的地球大氣系首席科學家埃爾萬·莫尼爾(Erwan Monier)指出,估算應對氣候變化協議影響大小的研究有很多,而白宮斷章取義地選擇了一個2014年的研究,且引述了該研究裡最小的數字。事實上,在2016年的研究中,MIT的研究者將《巴黎協定》簽署國的減排承諾納入考慮,最終估算出的溫度影響達到0.6-1.1℃。“我們肯定沒有傳達《巴黎協定》對氣候變化影響甚微的資訊,這也絕不是我們分析後得出的結論。”他說。

    《巴黎協定》說退就能退嗎?

    根據《巴黎協定》第28條規定,簽署國在協議生效的三年之後才能提出申請,一年之後退出申請才可生效。實際上,巴黎協定在美國的生效日期為2016年11月4日,即美國的最早有效撤出日期為2020年11月4日。

    原本特朗普政府也可以選擇經由美國國會同意,申請退出《聯合國氣候保護框架公約》,繼而退出《巴黎協定》,退出公約申請提交後一年即可生效。但正如特朗普在發言中提到,美國希望重新開始有關談判,這傳遞了只是想要為美國爭取更大的權益的意圖,而並非真的退出《聯合國氣候保護框架公約》,對人類共同的危機坐視不理。

    事實上,不同於大多數國際環境法律自上而下(top down)的結構,《巴黎協定》採用自下而上(bottom up)的結構,強調的是共建意識——它並沒有直接規定各國傢俱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目標,而由國家根據國情自主貢獻(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雖然這個目標必須比已有的目標更有利於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和應對氣候危機。對於不遵守協定的情況,只能在非對抗的、非懲罰性的原則下透過談判的方式施壓。這也使得特朗普政府可以繞過美國國會宣佈退出《巴黎協定》。

    美國各界對退出《巴黎協定》有什麼反應?

    儘管美國商務部部長羅斯、財政部部長姆努欽、美國副總統彭斯等表達了對退出《巴黎協定》這一舉措的支援,但特朗普政府的這一決定仍引發了美國各界人士的強烈不滿。奧巴馬在特朗普正式宣佈退出《巴黎協定》之前就發表宣告指責現任政府的決定是在“拒絕未來”。而6月1日,反對退出協定的國務卿蒂勒森和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甚至沒有參加在玫瑰園的釋出會。

    蘋果、Facebook、谷歌、惠普、微軟、英特爾、Adobe都在Twitter上轉發了一封針對此問題的公開信,宣告將繼續積極採取行動應對氣候危機,遵守《巴黎協定》的相關條款,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經濟,為了全人類的安全而努力,並表示特朗普政府的行為阻礙了美國的發展。目前已有數目非常可觀的著名企業、投資者、市長、高校校長等簽署了該公開信。

    釋出會之後,特斯拉CEO馬斯克(Elon Musk)甚至宣佈退出特朗普的商業顧問委員會,並指出“氣候變化是真實的,退出巴黎協定對美國和世界都是不利的”。迪士尼CEO 羅伯特·艾格(Robert Iger)隨後也發帖宣佈退出特朗普的商業顧問委員會,並強調這是原則問題。

    截至2017年6月3日,美國十位州長以及華盛頓特區市長加入了“美國氣候聯盟”(United States Climate Alliance),包括紐約州,加利福尼亞州等,以表達對特朗普政府這一舉措的不滿,和維護《巴黎協定》的決心。

    6月6日,美國駐中國大使阮大為(David Rank)辭去了自己的職位並計劃離開北京。儘管白宮方面稱這是他的個人選擇,但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路(CNN)認為特普朗政府宣佈退出《巴黎協定》是他辭職的主要原因。

    其他國家及組織有什麼迴應?

    《公約》最高決策機構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的第22屆總統薩爾瓦多·梅祖瓦爾(Salaheddine Mezouar)對錶示了特朗普政府的深切失望,認為儘管美國做出了這一決定,氣候行動仍然是“不可否認和不可逆轉的”。

    《公約》秘書處則就此發表宣告,表示《巴黎協定》已有194個國家簽署,並經147個國家批准,不能根據單方面要求重新談判。

    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發表了聯合宣告說道:“我們認為2015年12月在巴黎達成的契機是不可逆轉的,我們堅信不能重新商議巴黎協定,這是對我們的星球、社會和經濟至關重要的檔案。”

    6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巴黎協定》凝聚了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廣泛的共識,各方應共同珍惜和維護這一來之不易的成果。”中國將會嚴格遵守《巴黎協定》,目前正在積極落實已提出的到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並向聯合國提交了到2030年的“國家自主貢獻”行動目標。

    歐盟氣候變化專員米格爾·阿里亞斯·卡內特(Miguel AriasCañete)也表示,“歐盟和中國正在共同努力,推動實施《巴黎協議》,加快全球向清潔能源的轉型。”

    氣候行動,將何去何從?

    氣候系統變暖是明確的。根據IPCC最近一次評估報告,至少在最近80萬年中,大氣中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濃度已經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人類對氣候系統的影響也是明確的,在1951-2010年間,人類的影響約有95-100%的機率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

    有人可能會問,萬一運氣好是那5%呢?關於這一點,《公約》在制定時就已經借鑑了史上最成功的多邊環境條約之一《蒙特利爾議定書》中一條非常重要的路線:即使面對科學的不確定性,為了全人類的未來安全,也必須對成員國的行為進行約束。

    雖然特朗普政府單方面宣佈退出《巴黎協定》,但世界其他各國積極響應氣候危機的姿態不會動搖,美國也無法真正從應對全球氣候危機的行動中剝離開來。這件關乎全人類命運的事最終將以什麼結果告終,我們拭目以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他已經走了570米,剩下的路程還要幾分鐘才能到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