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音
-
2 # 楚人一丁
謝將進酒歌邀答!
問:諸葛亮為何“好為《梁父吟》”?他十年耕讀於隆中,到底學到了啥時務呢?
諸葛亮好為《梁父吟》,一方面是他的興趣,喜歡彈唱和為這一類曲填詞抒懷,另一方面也可能表達著他心底對故土的一份眷戀,因為《梁父吟》是山東那方的古曲,諸葛亮生於山東,從小耳濡目染這類古曲,好為中掩映著一種思鄉之情。
諸葛亮在隆中十年,首先是在“學業堂”讀書,為他的人生奠定了知識與思想的基礎,生活能自理後,他在隆中主要做了三件事:白天躬耕隴畝,晚上挑燈夜讀,閒暇之際拜會名士,結交朋友。這些都為他以後施展抱負作了積極的鋪墊。
-
3 # 關東俠客
諸葛亮祖藉今山東臨沂人,後來隨叔父諸葛玄定居荊州的南陽。諸葛亮住在草廬中一邊種地,一邊讀書。諸葛亮學的是儒家經典,《四書》,巜五經》,書,禮,易,樂,數,御“樣樣精通。常常自比為春秋時的管仲和樂毅。諸葛亮尤其好《梁甫吟》。《梁甫吟》描寫的是春秋時期齊國景公手下有三個猛士田開疆,古冶子和公孫接。這三個人為齊國為下了汗馬功牢,為了爭功彼些爭吵不休。如果三個人反目會對齊國構成極大危害,後來齊景公採用相邦晏子的計策"二桃殺三士”解決了三個人。諸謁亮熟讀史書一方面想遇到明主建功立業,又時時吟頌《梁父吟》時時告誡自己,不要學三士爭功取寵而亡命,要進退有度,考慮取捨,也要學一學晏子身居高位時的為官之道。
-
4 # 嘉會天下
《梁父吟》是漢樂府曲調名,按此曲調所作的歌辭也應叫《梁父吟》。漢樂府夲取材於齊魯民歌,在琅琊地區,《梁父吟》被作為葬歌,曲調亮亢悲涼慷慨。漢靈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諸葛亮生於琅琊陽都侯門、傳經世家,即今山東省沂南縣城界湖鎮孫家黃疃村。因此,《梁父吟》是諸葛亮兒時就會唱的家鄉民歌。
少年諸葛亮身世孤苦,性格憂傷、沉穩、冷靜,喜歡《梁父吟》就不奇怪了。在《三國志》裡,經常可以看到曹操、孫權“大怒”、“大笑”、“大悅”的描寫,而在諸葛亮身上是看不到的,應該說他是嚴肅、謹慎的。
諸葛氏,山東老世家也……至秦漢間,有葛嬰者,為陳涉將,有功被誅,漢文帝追其祿,封其為諸縣侯,因以為氏。(《諸葛宗譜》)據裴注《三國志》和《漢書•諸葛豐傳》,諸葛亮“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諸葛豐“以明經為郡文學”,累官至司隸校尉、光祿大夫,既掌京師也察百官,因剛正不阿屢次遭貶,終辭官歸鄉。諸葛亮生父諸葛珪以傳經家學舉孝廉為梁父縣令,政績卓著拔為泰山郡丞。生母章氏育諸葛亮姊妹五人,一兄(瑾)、一弟(均)和兩個姐姐,但在其三歲時去世;在其八歲時,父親也撒手而去,只得依靠叔父諸葛玄教養。連受打擊,思念雙親,鬱鬱寡歡,偷偷流淚,咬牙拼命讀書,應伴隨著諸葛亮的少年時光。
諸葛亮一家“苛全性命於亂世”,少年時代飽受戰亂之苦,直到避亂襄陽就讀學業堂,叔父死後十年隱居於隆中,躬耕自養、娶妻成家、耕讀交遊,因而隆中十年是其一生學業大成、最為難忘的歲月。漢獻帝初平四年,即公元193年,郭氾、樊稠與韓遂、馬騰之間爆發戰爭;曹操征伐徐州陶謙,佔領琅琊地區。次年,即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嵩被劫殺,曹操血洗徐州,一次性屠民十餘萬人,泗水為之不流。因故交荊州牧劉表奏請朝庭,為袁術所署的豫章太守,諸葛玄就帶著諸葛亮姐弟四人南下赴任(諸葛瑾應在琅琊與繼母處理房產,後輾轉流落江東,做了孫權謀臣)。
諸葛玄剛到南昌任上,“會朝廷更選朱皓代玄”(可能是曹操矯詔改任朱皓以削弱袁術),只得西投荊州劉表。從興平元年至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三年裡,諸葛玄應久病纏身,但將諸葛亮兩位姐姐相繼嫁入襄陽豪門蒯家、龐家(中國社科院歷史所梁滿倉先生考證諸葛玄死於建安二年正月的“西城民反”,不符常理)。諸葛亮就讀於荊州學業堂,師從龐德公、司馬徽、宋忠、篡母凱、穎容等一流學者,與劉琦、龐統、徐庶、崔州平、孟公威、石廣元等結識。(裴松之注引《魏略》曰:“亮在荊州,以建安初與潁川石廣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遊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
但“每晨夜從容,常抱膝長嘯”(同上),《梁父吟》就是他心底壓抑著的最真摯情感、最深沉志向的喧洩。(其“異代相知”東晉習鑿齒在與桓袐、謝安書信中有“從北門入,西望隆中,想臥龍之吟”等語,在《諸葛武侯宅銘》中也有“躬耕西畝,永嘯東巒。跡逸中林,神凝巖端。罔窺其奧,誰測斯歡”佳句;而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沔水》中也記:“沔水又東逕樂北。昔諸葛亮好為《梁父吟》,每所登遊,故俗以樂山名。沔水又東逕樂山北,歷孔明舊宅北”。)
幸好康熙五十九年,欽差趙宏恩奉命維修隆中勝蹟時,把《梁父吟》歌辭刻在三顧門前的石碑上:
歌辭說的是齊景公時有公孫接、田開疆、古治子三勇士,情同手足,相國晏子從他們面前經過,他們不起來行禮。晏子認為他們勇而無禮,必為齊國大害,獻“三子計功爭食二桃”之計除掉他們,結果三人為兄弟之義相繼自殺。清人張澎說“武侯之好為《梁父吟》,是為思琅邪故鄉,如莊鳥之越吟耳”,是啊,爹孃、叔父、諸葛祠堂、郡丞府,再也回不去了,再也見不著了,唯有家鄉悲涼的齊魯民歌,方可快意鄉愁!而隆中孤懸群山深處,偶有學友親朋來訪,俗人多以為這個山東傻大個,放著州城襄陽的高官不做、富貴不享,哥倆跑到窮山僻壤做什麼管仲、樂毅的春秋大夢呢,故不長嘯無以明志!
但是,“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搞笑的是,上門求親者必然踏破草廬門檻,而劉表連襟、隆中“高爽開列”的沔南名士黃承彥,硬是把“醜女”主動送到草廬,上演了“搶女婿”的千古佳話。 而且小姊夫家翁龐德公給予雅號“臥龍”,水鏡先生司馬徽數向先主推薦;連荊州長公子劉琦也“上屋抽梯”問計於他。
那麼,十年隱居隆中的諸葛亮,到底精熟哪些時務,而讓他聲名鵲起,以至於劉皇叔“委自枉曲”,“三顧草廬”呢?
①從治國理政的角度,抱著學以致用、兼收幷蓄的目的,掌握各家思想文化的精髓和治術之要,從而形成獨特的政治思想和價值取向,成為治世通才。
諸葛亮出身傳經世家,長兄諸葛瑾少遊京師,治《毛詩》、《尚書》、《左氏春秋》,諸葛亮對儒學經典的成就在其兄之上,應於十五歲南下之前已打下堅實的基礎,入“名牌大學”襄陽學業堂也只是溫故知新、博聞廣識、廣交朋友而已。劉表治下的荊襄八郡,除北藩(新野以北的南陽郡)先後有黃巾、袁術、孫堅、張濟、張繡、曹操為亂外,基本安定祥和,關隴兗豫中原士人、官員雲集“冠蓋裡”和襄宜一帶:書法家梁鴣,音樂家杜夔,建安七子王粲,大儒家邯鄲淳、隗禧,古文經學家宋忠、篡毋凱、穎容,……可謂群星燦爛。但諸葛亮博取眾長,“獨觀其大略”。
如裴松之所言,諸葛亮北投曹操,陳群、司馬懿也難望其項背。但他深知漢室氣數已盡,不認同曹操所作所為(親歷因曹操屠城而逃難,且叔父豫章太守被代,飽受骨肉分離、顛沛流離之苦),更不趟劉表的渾水(僅保境安民、好謀無斷,愛才、養士而不能用之;任人唯親,依重故舊、豪族,如蔡瑁身兼軍師、江夏太守、南郡太守、竟陵太守),以齊魯大地王佐之才管仲、樂毅為偶像,靜待明主。“後公威思鄉里,欲北歸,亮謂之曰:‘中國饒士大夫,遨遊何必故鄉邪!’”,可謂意深境遠(《魏略》)。
諸葛亮隆中躬耕,既有“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儒家思想,也有“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道家思想。而且其對法家的法術勢、權謀刑名之術,縱橫家的捭闔之術,兵家的著述戰例,甚至陰陽、占星必有精道的探究。
②通曉天下時勢,掌握最新資訊,對群雄割據的態勢洞若觀火;精通兵法戰策,以為荊州大有可為。
這得益於他實為荊州貴戚,叔父主公、妻姨父劉表為荊州最高軍政首長,妻舅蔡瑁為荊州軍事首腦,大姐夫兄長蒯越、蒯良為荊州權力中樞,兩位姐夫身居郡守高位。可以說,走親訪戚、推杯換盞之際,天下機要盡在掌握之中,這是很少有人能具備的先決條件。而且,深受智者龐德公、司馬徽的指點,很多表象可以看破、看透。
也得益於廣泛交遊。所謂良師益友,缺一不可,取長補短,相互切磋,可以產生智慧的火花。後來,諸葛亮在《又與群下教》中說:“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對荊州、益州、漢中、江東、關中、中原的山川地形、經濟狀況、治理得失、關鍵人物的性格,以及多方面的權衡對比,無不閃耀著諸多政治家的智慧,彰顯出一個政治新星的成熟。
就連當時曹操寫序作注的《孫子兵法》,也只有手抄夲,看來諸葛亮應該是找到且精讀了,應該是從蔡瑁處借閱的,因曹、蔡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私交。諸葛亮出使東吳時,對孫權言:“曹操之眾,遠來疲憊,聞一日一夜行三百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也”,出自《曹劌論戰》;而“必蹶上將軍”則出自《孫子兵法》,多由曹操盜墓所得。諸葛亮後來所著的《將苑》、《兵要》、《軍令》、《便宜十六策》等,都是在孫子、孫臏軍事理論上的創新。而且隆中現存的觀星臺,也是諸葛亮有心用於軍事目的的。
襄陽蔡、習、黃、蒯、龐等世族可謂盤根錯節,結成藤連瓜、瓜連藤的親戚勢力,而諸葛亮、龐統無疑是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他們形成的清流士人集團,無疑將是未來重要的政治力量。諸葛亮是劉琦、龐統、徐元直、孟公威、石廣元等的摯友;而且他與襄陽青年才俊諸如龐林、習珍、習禎、馬良、馬謖、向充、向朗、楊慮、楊議、楊顒等,都有密切的交往。
兩漢時期,科學技術有了巨大的發展,諸葛亮可謂廣為涉獵。比如,天象學、歷數學,王充的“自然天為性”,張衡創造了地動儀和《算網論》,劉洪創造了“乾象曆”,漢儒數理講《周易》,楊雄仿《周易》作《太玄經》,……後來諸葛亮發明連弩、木牛流馬、八陣圖,以及著成包含軍事、政治、法治、文教等精闢論述的《諸葛氏集》,無不閃耀著當時先進科技文化的光輝。
諸葛亮能成為法、兵俱精的通世大儒,和鼎分三國與強力治蜀的幹臣,與他少年時期深受齊魯大地諸家思想的薰陶密不可分,更與他青年時期在第二故鄉襄陽隆中十年躬耕苦讀、廣交博採息息相關!
-
5 # 良人執戟2
所謂"梁父呤",是當時的一種曲調名,多用來詠史和感傷時政。諸葛亮喜歡用這種流行於自己故鄉的曲調感懷抒情,"梁父"為山名。
簡單介紹一下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郡陽都縣人,是漢代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代。父親諸葛珪,字君貢,漢未仼泰山君丞,諸葛亮幼時喪父,叔父諸葛玄被袁術委為豫章太守,於是帶著諸葛亮和諸葛均一起䂊章赴任,突生變故,改投荊州牧劉表。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親自耕種田地,喜歡呤唱《梁父呤》,他身材高大,常自比管仲、樂毅。
漢未、社會矛盾激化,朝庭與百姓關係猶如"使餓虎守庖廚,飢虎牧羊犬",毃骨吸髄的剝削與壓迫,使整個社會猶如一座岩漿翻滾、行將暴發的火山。果然,以後的黃巾起義,使社會更加陷入空前的混亂之中。規模之大,範圍之廣,歷時之長,破壞之烈,均可空前絕後,加上後來的三國之爭,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南北朝分裂中國遭受空前浩劫。
戰亂和白骨,飢餓與瘟疫,引起人們尤其是知識份子的深思。
各種思想文化,乘勢而起,哪種思想和教派能救民於水火?
玄學興起、佛教西來、道教興起。它們都宣稱能夠擺脫痛苦,是獲得幸福的藥方。
諸葛亮勤奮學習,努力思考,形成自己一套政治、思想觀點。
後來徐庶去見劉備,引薦了諸葛亮,對劉備說:諸葛孔明是臥龍呵!將軍願意會見他嗎?於是有了劉備親自登門,三顧茅廬的千古佳話。(可能多說了點題外話)
參考書目巜三國志》諸葛亮傳卷三五
《中國美術史》
2018.10.4.
-
6 # 1143160127吳世金
諸葛亮“好為《梁父吟》”,這是他的音樂造詣,藝術愛好,藝術造詣罷了!
這和那些喜歡京劇,秦腔,沒有什麼區別!
歷史上的名人,藝術鑑賞,審美情趣都很有魅力,諸葛亮羽扇倫巾,談笑之間,制勝千里!空城城樓彈琴,擊退司馬懿,映襯了諸葛亮的藝術才能!
諸葛亮在隆中耕讀,雲遊四方,交流學習,取長補短,調查研究,不愧為理論聯絡實際的典範!
自比管仲,樂毅,學習古為今用,雲遊交友,洞察世事,研究當時的社會現實,經濟,文化,各地風土人情,尤其是在軍事、政治方面,獨樹一幟!
《隆中對》全面闡釋了諸葛亮在隆中耕讀的經歷、研究成果!
人們流傳的“諸葛亮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歌頌了諸葛亮的學習精神,夢想和追求理想的精神!
諸葛亮出山,是對他在隆中研究的理論應用於實踐中進行檢驗!
因此,人們在閱讀《隆中對》後,體會到了: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
-
7 # 斷鷹攀崖
諸葛亮“躬耕隆中”??
讓諸葛亮打你的臉!!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蜀漢建興五年(227年)《出師表》
“南陽”狠打漢江以南的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前的南郡襄陽阿頭山,和之後的襄陽郡之阿頭山。(被東晉習鑿齒“號曰”為“隆中”,並說屬建安十三年前的漢江以北的南陽郡鄧縣管轄)
回覆列表
抱歉,對於諸葛亮,孔明先生,
也僅限於大家大家都耳熟能詳,口口相傳的趣聞軼事的一些民間流傳的故事當中。
沒有探研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