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壞壞小書生

    1、不少男人平時缺乏身體鍛鍊,體格不行,減弱了陽剛之氣

    2、大多女人平時缺乏身體鍛鍊,體格柔弱,進而心理也柔弱,就只喜歡柔弱的男性

  • 2 # 初衷依舊

    父母的溺愛是最根本原因,除了學習什麼都不管,尤其是家務運動等對性格有重要影響的方面嚴重欠缺。家務可以培養責任擔當,運動可以培養Sunny自信!

    其次是媒體電視網路女性化嚴重

  • 3 # 小兔112168716

    人其實本身有一種病態的審美,就像很多人喜歡林黛玉一樣,在過度的娛樂化,南韓的垃圾文化的引進,不良導演操作和媒體的推波助瀾。

  • 4 # 鐵血衛鞅

    娛樂圈男性的女性化,再加上教育上有意無意減少所謂危險的運動專案,還有商家為了利益不斷推出所謂的男性化妝品!

  • 5 # 閒倚危闌

    第一教育體制原因。太過的注重文化學科,青少年上學一天就坐在教室學習除了幾節體育課和廣播體操很少夢得到有效鍛鍊,自然便會缺乏陽剛之氣。

    第二社會引導的偏離。青少年時期是一個群體學習生活的時期,所謂的流行文化很輕易的便能影響大多人。而從現在的娛樂流行偶像乃至影視作品中發現青年偶像多是扮相偏陰柔的做派。在這種社會風氣中像這些偶像學習自然陰柔。

    第三父母家長的過度溺愛。現在社會穩定生活品質提高,青少年在家長溺愛之下很難經歷一定的挫折。經歷得少了內心便少必要得磨難,也會缺乏陽剛之氣。

    第四娛樂豐富化和氾濫的遊戲導致。現在可以說沒有幾個孩子不迷戀王者吃雞等等遊戲的。一有空閒時間都用在電腦手機上,就缺乏了鍛鍊。

    第五居住環境變化導致。現在家庭多數是居住樓房。在家玩鬧鍛鍊勢必擾民,而出門鍛鍊可能要坐電梯下樓然後去很遠的地方找個地方,想想就夠了怎麼鍛鍊。再就是外面的車流不息父母也會阻止青少年出門。談何鍛鍊呢!

    第六不健康資訊傳播。曾經看到一個帖子說是一些男性青少年為了女性化,瞞著父母偷偷吃藥好像稱之為“藥娘”。你說可怕不可怕。

  • 6 # 跪射俑

    學校教育的過度“女性化”

    目前在小學教師中,90%以上是女教師,由此使學校對學生性格的導向也呈女性化。無論是評三好學生,還是選班幹部,都是以女孩的性格為標準,諸如:聽話、順從、認真、仔細、舉止規範等。這些特徵都明顯地帶有陰柔性,與男子陽剛性形象相去甚遠。眾所周知,男孩的基本特徵是精力旺盛、活潑好動、行為粗獷、不拘小節、富有攻擊性。然而在絕大多數學校中,男生的上述行為、性格是被嚴格禁止的。譬如,在課間休息時,男生喜歡追逐打鬧;在課堂上,男生容易多動;等等,這些都會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和制止。久而久之,原本富有活力的男孩,在種種規範的限制下,逐漸被納入了女性化性格的模式之中,男孩所固有的自由天性受到“壓制”。

    父教普遍缺失 家庭“嚴母慈父”

    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於長江曾從社會學角度分析父道觀念的變遷。“弱化”,是他給出的關鍵詞。

    於長江認為,在傳統社會中,因為以父權為中心的家族制度的存在,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親起到了一個示範權威的作用。“養不教,父之過”的觀念也讓父親更多地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而到了現代社會,孩子或許比父親更能適應時代的變化,父親的社會化權威形象也就逐漸弱化,由此也帶來父子(女)關係的弱化。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曾釋出的《中日韓美四國高中生權益狀況比較研究報告》從一個側面顯示父教缺失帶來的嚴峻性:在高中生的首選傾訴物件中,中國父親的排名是四個國家中最低的,甚至排在了網友之後。

    陽澤對“父親”的內涵這樣解讀:父親作為男性,會把男性氣質傳遞給孩子;作為親人,會把深沉和寬厚的情感傳遞給孩子;作為權威,會把服從、尊重、地位等意識傳遞給孩子;作為教育者,會交給孩子規則、秩序、理性的觀念和能力;作為工作者,會把責任的、競爭的、壓力的、堅持的文化和精神傳遞給孩子;作為生活者,會把玩樂、放鬆、冒險、多彩生活等經驗和感悟傳遞給孩子。

    而父教缺失帶來的隱憂不容忽視。根據國家貧困兒童研究中心的報告,沒有父親教育的男生,比有父親教育的男生逃學的可能性增加一倍,犯罪的可能性大兩倍,長大後需要接受心理治療的可能性增加3倍。如果是女孩,長大後成為單身母親的可能性也高出3倍。對於兒子來說,如果父親長期缺位,男孩學習到的大多來自母親,會讓男孩女性化、膽小、不敢承擔責任。 [5]

    在家庭中,母親主宰一切,對孩子採取“三高”教養方式,即過高期望、過分保護、過度溺愛。母親對待孩子,學習上嚴厲要求,生活上過分寵愛。父親往往對孩子的生活、學習放任不管,又得不到妻子的尊重。這樣,男孩容易養成溫順、膽小、退縮、依賴等女性化性格,這幾乎已成為當今男孩的通病。男孩所表現出的膽怯、懦弱,則與陽剛之氣、男性化性格背道而馳。 [4]

    社會風氣

    在如今這個溫情時代,男性越來越少有機會來表現他們的威武強悍,他們並不需要彪悍的體形,更無須舉手投足都顯示出“塊”狀肌肉。比如20世紀70年代以後出生的南韓男性,已經很少有機會參加戰爭或從事大量重體力勞動,生活的富足和優越,讓男性越來越追求細節上的高質量,從而淡化了男性與女性間明顯的性格差異。

    現代社會男女的互補性不再像過去那樣強,差異也越來越小,導致審美標準模糊化,這就是男子“中性化”的根源所在。在歷史上,男女的分工很明確,彼此存在互補性,而按當時的男女分工,一方所缺失的正是對另一方的審美標準,比如男性缺柔弱但卻成為美女的標準之一,女性所缺的剛硬則是對男人的要求。

    流行文化

    選秀文化盛行,陰盛陽衰,導致性別混亂。

    作家韓寒:“‘超女’選出來一個‘男’的,‘好男兒’選出來一個‘女’的。”

    越來越多的父母:對自己男孩的性取向感到感到擔心。在性別形成過程中,模仿是一個重要途徑,在缺乏正確榜樣的情況下,許多男孩直接把這些所謂“好男兒”作為模仿的榜樣,直接複製他們的外部特徵,因而陽剛不再,陰柔有餘。

    不僅如此,隨著極端女權主義的泛濫,各類媒體似乎都在有意或無意的扭曲男性的陽剛之氣,過度寵溺男孩的問題,忽視男性面臨的問題,正如美國哲學家克里斯蒂娜·霍夫·薩默斯所說,女權主義正在醞釀一場“反對男孩的戰爭”。

  • 7 # 初中語文新視野

    娛樂圈有很大的作用,“小鮮肉”的影響很大;教育中對安全問題的過分提防,讓學生該有的活動被限制或取消,使男生改有的性格特點得不到發展;中小學教師中,女教師優勢(特別是對成績)使男教師的數量出現了不協調的減少,而且男教師由於成績原因,學校的話語權變弱,很大程度上使男性特點在教育中變弱。

  • 8 # 孤月寒星

    最近教育部一則《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一經提出迅速佔領熱搜榜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那麼大家的議論還是兩極分化,有的認為這個提案提的好,現在的男孩子們都越來越娘了,沒有一點陽剛之氣,往大了看對社會發展還是有點影響的!

    而有的則認為該提案是小題大做,想怎麼樣是個人的自由,別人無權干涉。

    第一點: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窮養男,富養女的觀念已經過時!嬌生慣養成了習慣!

    現在家裡有個男孩,一家都當成寶貝疙瘩養著,什麼都不讓幹。生怕孩子受一點委屈,受一點苦。所以,很多男孩子都十幾歲了,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甚至離了父母就傻眼了。你說這樣將來怎麼去拼搏事業,成家立業的!

    男孩子從小就該多鍛鍊,多吃點苦,參加點社會實踐不是什麼壞事。國外的孩子七八歲就住寄宿學校,生活自己管理了。所以,家庭教育是第一關,孩子堅強獨立的性格,於父母的言傳身教有莫大的關係!

    第二點:韓流文化的肆意入侵,導致很多男孩子競相模仿,成了一股流行時尚!

    電視節目,網路綜藝,各處都充斥著打著粉底、畫著眼眉和口紅的男團在唱唱跳跳的!這些打著時尚潮流的男團,成了男孩子們瘋狂熱捧的偶像!真的不明白曾幾何時,娛樂圈變成了這副模樣!那只有一個罪魁禍首就是韓版綜藝的湧入和流行!

    現在的男孩子們留著長髮,甚至有的為了追求個性再化點淡妝,真的看起來娘娘的,沒有了男孩該有的陽剛之氣。

    這股邪風歪氣,是該殺一殺了!再不整治一下,越來越多的孩子們會深受其害!

    教育部的這個提案,從長遠來看還是可以實行的。要想改變這種社會風氣和現象,還得全社會共同努力,共同提倡弘揚Sunny積極的精神風貌和勤勞勇敢的高貴品質!

    從一點一滴培養和教育孩子,才是重中之重,這項大任任重而道遠!

  • 9 # 城市比較師

    這問題不錯,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方方面面,略談自己的認識。

    第一,是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

    男孩的天性是野蠻、魯莽、闖蕩、不聽話,所以自然出生率是高於女孩的,夭折率也是高於女孩的。原來孩子多,父母管不過來,自由天性得到發展。但現在大家只有一個孩子了,不容半點閃失,風險係數高的活動一概不參加,長此以往,自然文靜了許多。

    第二,是高考制度的影響。

    傳統參加科舉考試的是極少數,90年代高考擴招之前,考大學的也是少數,這樣男孩並不以學習文化課為唯一、主要出路。現在是全民高考、全民大學生,以衡中廢寢忘食學校學習為主,自然也是文靜了許多。

    第三、是文化入侵的影響

    比如、臺劇、日劇、韓劇的男主角,很多都是陰柔型的,而喜歡日劇、韓劇的男生很多,長期看下來,影響很大。

    第四、是國內資本力量的影響

    比如,國內的影視資本,願意推出中性化的流量明星,這是一條舒服容易的賺錢之路。反而戰狼這種,被百般挑剔。

    五、是婚戀觀的影響

    現在的女生,喜歡是白白淨淨的,不喜歡骨骼肌肉男,這樣男生為了求得生育權,不得不進化、演化成中性化的樣子。

  • 10 # xiaofeng1008

    女生只需要罵兩個字:直男。 然後大部分男生都退縮了。直男就沒有資格觸碰婚姻? 直男就是沒有進入男女關係資格的? 男生油嘴滑舌,阿諛奉承,娘裡娘氣的反而大受女性追捧,這種大趨勢之下男性如何剛起來? 如何陽起來? 正直善良和大公無私的優良品質,可以因為男女間的關係被毀於一旦,多麼可怕。

  • 11 # 心清淨生實相

    應試教育造成的,乖乖女孩坐在方寸凳子上,一動不動,刻苦鑽研書本,束縛了男子漢的天性,對女性無大礙,天生女性喜歡安靜!

  • 12 # 飄在山腰的雲

    家庭中,父親教育的弱化;學校教育追求目標;參加工作的適應;這些都和男孩子的“創新”不符,男孩子性格之漸變,

  • 13 # 音樂教育工作者

    不良媒體的惡劣導向,人們的娛樂至死的社會大氣候,扭曲的審美觀,自戀的心理……

    不崇尚英雄、科學家、軍人卻熱衷追捧娛樂圈導致民族軟實力提升的步履維艱!

  • 14 # 唯君如故津門吏

    其實原因很簡單,和舊時代對比一下就可以知道了!過去有句老話,女為悅己者容,這句話的產生背景是男權社會,是男尊女卑的時代,作為女人可以說是男人的依附!那時的男人極少會像現在這樣陰柔。

    而現在社會進步了女性的地位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年的平權教育,女性走入社會也和男人一樣在社會奮鬥,不再是男人的依附品,當女人進入社會走入職場時,當上層官員為男性領導時,男女搭配幹活不累的微妙的反應,又讓女人有了更多的上升空間!想反男人則因為兩雄相爭,在競爭變得則成了弱勢!女強男弱,這個時候,傳統就反轉了,變成了女尊男卑了,再加上大眾媒體的引領!男性陰柔也就變成了審美時尚了!

  • 15 # 孤島圍城

    當前許多男性青年女性化,這種現象在學校裡,社會上不少存在。

    具體表現不外乎如下幾個方面:

    1、行為女性化。說話嗲聲嗲氣,既無男子漢的陽剛之氣,又無男人的底氣。做事無主見,膽小怕事。

    2、穿著上趨於女性化。留長髮,留長指甲,穿花衣服等具有女性偏好的表現。

    3、有的男性青年穿女高根鞋,塗指甲油,幾乎全身女性穿作,行為舉指與女人無二,粗看還真以為是女性(我親眼見到過好幾次呢)。

    造成這種現象我想有二點重要因素:

    1、家庭因素很重要。當前獨生子女家庭佔很大比例。尤其男孩子們在家庭裡格外顯得嬌貴,母親教育的時間多,如果父親忽略了從小對男孩子性格方面的培養,那麼男孩子長大後性格會偏向母親,久而久之,偏向女性化了。形成了他對女性的崇尚,導致女性化的種種表現。

    2、學校教育也有一定的關係。我敢說我在學校受教育的近二十年時間裡,從沒有正而八經地上過一場關於如何做一名真真正正的男子漢的課,若我懂的一點做好男子漢知識,都是從其他渠道學習的。

  • 16 # 海派談天下

    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同女性青少年男性化,已成一種當下社會的普遍現象。

    造成這種現象的成因,一是流行文化的影響,二是成長環境所致。

    從美國搖滾歌星邁克爾傑克遜到中國新生代偶像歌手李宇春,許多流量明星日漸把自己打扮的更加中性化,一招一式,於舉手投足間,男孩更"娘",女孩愈"剛",彷彿這是一種時尚潮流。耳濡目染之際,潛移默化之中便使社會上更多青少年仿效之。

    成長環境帶來的影響,就不止表面穿著,行為做派有點女性化這麼簡單了,往往從性格性向都發生了根本轉變。

    我有個小學同學,人長得眉青目秀,個兒不高,很愛乾淨。他父親當兵,常年在外,家裡只有他和母親倆人。從他懂事起,他母親就把他當女孩養,吃喝穿用都從女孩角度考慮,還給他起小名"二丫"(據說他有個姐姐四歲時得了中毒性痢疾死了)。

    我們小時候沒啥玩的,女孩們跳皮筋,男孩玩彈球。二丫總是同女孩們一起跳皮筋,他可比女孩跳的還好!

    上中學時我倆還是同學,但麻煩事就多了。到青春期了,那時男女都不說話,可他卻偏偏不願答理男生,總想和女孩在一起,可女孩又怕閒話,總是儘量躲著他。為此,老師總是留他談話。

    到高中時,我們雖不在一個班,但常能見面。說實話,他若是女孩肯定是我們學校當之無愧的校花!

    不幸的事最終還是發生了。快畢業那年,有很長時間見不著他,問他同班說是轉學了,真是莫名其妙!

    後來,從他鄰居口中得知,我這個同學不是什麼轉學,而是得了抑鬱症,已經無法上學了。

    所以,我們說表面的跟風可看作是一種追星行為,但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它使青年男女能發生由表及裡的根本改變。

  • 17 # 沱江人

    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從社會層面上來說,是一種奴性文化作祟,對社會有百害而無一利。從家庭方面考慮,是一種和諧共生的處事方式,雖說讓人討厭,倒也無傷大雅。

    男權社會,最容易忽視女人的家庭地位、平等權利、興趣愛好及個人能力。女權社會,最容易助長男人的不良習慣,懶惰、輕狂、逃避責任,缺乏自信和勇氣。男性女性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

    導致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真正原因是,社會的一些不良風氣和時尚潮流,嚴重影響或摧殘了青少年兒童的茁壯成長。尤其是金錢至上的社會,人心浮躁,物慾橫流,青少年兒童更容易產生錯覺或誤入歧途。

    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是社會發展的產物,有一定的階段性和侷限性。歷史總是以最好的狀態呈現給未來,相信明天會更好?

  • 18 # 聖童子299

    從b站找到的一段話

    文文弱弱的男孩子,溫溫柔柔的男孩子,為什麼不能女裝為什麼不能喜歡粉色為什麼不能玩芭比娃娃。

    酷酷的女孩子,剪短髮的女孩子,為什麼不能玩機車,為什麼不能打遊戲,為什麼就一定打得不好?

    打破一切束縛與刻板映像,不是所謂的突破常理,是因為這是每個人的權利和愛好。沒有所謂的男孩子必須不哭必須受到了痛苦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咽,他們也是人為什麼不能哭?也沒有所謂的女孩子必須穿裙子,必須喜歡打扮,必須玩芭比娃娃。

    你就是你,你首先是個人,是個另喜歡你的人,愛你的人驕傲的人。

    希望玫瑰少年的悲劇不要在發生了!

    男人又何苦為難男人呢?像丁真那樣的不陰柔不娘炮的不也招來了很多來自男性的惡意?

  • 19 # 心繫教育窮達人

    現在,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等諸多方面,為男性青少年營造了一個陰柔的溫室,自然他們要“她們化”。

    家庭教育方面。學前的男孩子和母親接觸較多,接受母親的影響多一些。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接觸不但不見減少,而且還有增強的趨勢。父教缺失嚴重,父親擔負養家餬口主要責任,工作壓力大,管孩子時間不多;隨著社會進步,婦女的地位提高,男性家庭地位逐漸退化,“妻管嚴”現象成一種社會常態等等。我曾參加過一次家長會,家長們幾乎是青一色母親,搞得我好像“黨代表”“男婦女主任”一般。

    學校教育方面,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女老師多,即使有為數不多的男老師,大多也文文靜靜的。老師們的愛憎標準,自然制約著男孩子的發展。另一個原因,男孩子喜歡“亮劍”,可學校要安全:男學生因“亮劍”出現大小事故,學校都要負擔相當大的政治、經濟責任。若再加上家長(校鬧)的因素,真是吃不了兜著走了。

    社會教育方面,突出的是社會偶像問題,“奶油小生”“小鮮肉”,對男女青少年的影響。在這裡,我們不妨錄下李蘭娟院士那段震聾發聵的話以正證反證:疫情結束後希望國家給年青人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把高薪留給一線科研人員,不要讓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藝明星,他們是強不了國的。國家的興衰要靠科技、教育、醫療,所以要樹立全民崇尚醫生、科學家、教師、軍人,是他們在支撐民族脊樑……

  • 20 # 炎熱夏天584

    男性女性化是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從大的社會環境來看,什麼時候社會動盪,民不聊生,這個時候的男性絕不會女性化,女性反而有男性化的趨勢;到了社會平穩發展時期,大眾安居樂業,男性女性化的苗頭就會出現。再看看男扮女裝與女扮男裝的現象。在幾千年的社會發展程序中,絕大部分時間女性的社會地位低於男性,受男性支配,從屬於男性。當男性扮作女兒妝的時候,通常是透過此舉能謀取到更多的利益,要麼是金錢,要麼是女色;而女扮男裝的時候,通常是迫不得已,犧牲的利益多於得到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螺桿機組壓縮機噪聲大怎麼進行噪聲治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