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草莓愛跳舞

    判詞詮釋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這一首即是寫林黛玉和薛寶釵的。    “可嘆停機德”一句是說薛寶釵。意思是雖然有著合乎封建婦道標準的那種賢妻良母的品德,但可惜徒勞無功。《後漢書·列女傳·樂羊子妻》說,樂羊子遠出尋師求學,因為想家,只過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斷了織布機上的絹,以此來比喻學業中斷,規勸他繼續求學,謀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廢。 “堪憐詠絮才”一句是說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聰明有才華的女子,她的命運是值得同情的。“詠絮才”,用晉代謝道韞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謝道韞的叔父謝安,對雪吟句說:“白雪紛紛何所似?”道韞的哥哥謝朗(“兄子胡兒”)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謝道韞接著說:“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一聽,大為讚賞(見《世說新語·言語》)。   “玉帶林中掛”一句是說林黛玉。前三字倒讀即諧其名。正冊裡本頁的畫是“頭一頁上便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由詞句判詞,多數的紅學家認為,林黛玉應是用上文所述的“玉帶”上吊而死。而劉心武先生考證,玉帶嵌有玉石,不能作為懸樑之用,又言黛玉應是沉湖自盡.   “金簪雪裡埋”一句是說薛寶釵。前三字暗點其名,雪諧薛。金簪比寶釵,本是光耀頭面的首飾,竟埋沒在寒冷的雪堆裡,這是對薛寶釵婚後,特別是她在寶玉出家後,只能空閨獨守的冷落處境的寫照。 結局推論  《黛玉一生為還淚而來》   劉心武說,小說第一回就指出了寶玉和黛玉的仙人身份。寶玉本是天上赤霞宮的神英侍者,黛玉是天上一棵絳珠仙草。“只因西方靈河岸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霞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後因此草受天地之精華,又加雨露滋潤。脫卻草胎本質。修成個女兒身,只因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內便鬱結著一段纏綿不斷之意。恰近日神瑛侍者凡心偶熾,意欲下凡。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水還他,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給他。” 下凡後,絳珠草化為林黛玉,要用一生的眼淚,還神瑛侍者化做的賈寶玉的灌溉之恩。   淚還完了,她就會主動回到天上。”劉心武認為是以一種比葬花還要詩意的方式。 證據1:中秋節黛玉和湘雲湖畔聯詩 —出處:第七十六回   劉心武說,兩人聯來聯去,聯出兩句驚心動魄的來。湘雲說:寒塘渡鶴影。黛玉接了句:冷月葬花魂。(通行版本中為詩魂,古本中為花魂) “花魂並不是一個陡然出現的詞語,林黛玉的葬花詞裡出現的次數就很多。七十六回這個地方,它就是林黛玉的象徵。” 劉心武解釋,“冷月葬花魂”的意思,就是在悽清的中秋夜,湖面上倒映著中秋月,花魂一步一步地沉下去了。這句聯詩,是林黛玉沉湖的一個暗示。   證據2:海棠社黛玉封號“瀟湘妃子” —出處:第三十七回   “瀟湘妃子,什麼意思?”劉心武說,指的是古老傳說中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和女英。兩個妃子得知舜死後,將淚水灑到竹子上,出現斑痕,得名斑竹、瀟湘竹。“兩人找不到舜,眼淚哭幹了,就在水中死去,死於江湖之間。”劉心武說,兩人的結局就是“淚盡入水”。因此,“瀟湘妃子”別號本身,也在暗示黛玉沉湖。   證據3:寶玉祭奠金釧黛玉說讖語 —出處:第四十四回   劉心武提到,鳳姐過著生日,賈寶玉卻突然偷偷跑到庵裡的水井邊,因為這天也是金釧的生日,他知道是自己的行為不當造成了金釧跳井身亡。   別人都不在意,唯有黛玉與寶玉心有靈犀。她說:“天下水總歸一源,從咱們榮國府、大觀園都可以接一碗水,對著那碗水去表達哀悼不就齊了嗎?你非要專門跑出去。”   劉心武認為,黛玉說這樣的話,是個讖語,就是對今後命運的一種事先的暗示。“如果曹雪芹寫得到黛玉之死,很可能會有賈寶玉舀了一碗水,對著碗中水祭奠她的情節。”   證據4:元妃省親點戲《鬧殤》唱詞 —出處:第十八回   “元妃省親時點了四齣戲,其中《牡丹亭》的《鬧殤》一折很有門道。”劉心武說,因為脂硯齋在這裡批語:伏黛玉之死。“人到中秋不自由,奴命不中孤月照,殘生今夜雨中休,恨匆匆,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劉心武指出,這句唱詞正中“冷月葬花魂”的意境,而“玉芙蓉”,這裡指水生的荷花,影射黛玉死於水域。劉心武指出,“曹雪芹親密合作者”脂硯齋的批語是解讀《紅樓夢》的重要依據,脂硯齋明確表示:所點之戲劇伏四事,乃通部之大過節大關鍵。劉心武猜測,如果是曹雪芹寫黛玉之死,會把這一段描寫得非常優美。黛玉會像葬花一樣,精心地設計她的服裝、道具和路線,一步一步地走進湖中,借仙遁復歸天界。也許第二天人們發現黛玉已死,但找不到屍體,只會有衣服和釵環存在。   上面這些都是劉心武先生的一家之言,對此,絕大多數的紅學專家是持有待商榷和否定的態度的。對此,這裡僅列出一家之言,希望讀者可以進行比較和甄別。不要因為某家學說而照成先入為主的概念。畢竟,盡信書,不如無書。同樣,盡信人言,也容易迷失方向。   其它說法:在高鶚續書中,林黛玉因寶玉和寶釵成婚氣鬱而死,據說這一結局並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   據周汝昌考證,黛玉應該是被趙姨娘和賈環等人誹謗致死。   林黛玉應該是病逝,這是因為作者花了大量筆墨描述林黛玉生病,為她的不幸淚盡而逝的結局做鋪墊,如果是意外遇害,賈寶玉也不會和薛寶釵成親,也不會有齊眉舉案意難平的悲劇婚姻。在第十八回元妃省親點戲一處,第四齣為《離魂》,庚辰本脂評雙行夾批寫道:“《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點之戲劇伏四事,乃通部書之大關節、大過節。”因此亦證明黛玉病逝。從書中林黛玉和薛寶釵和好的情況看,甚至不排除林黛玉在病逝前勸說寶玉與薛寶釵成親。我們都知道寶黛之間的感情,只有林黛玉還有可能讓寶玉改變觀點,支配他的思想。

  • 2 # 任先生電影推薦

    林黛玉身子弱,這是不爭的事實,她本是先天不足,所以柔弱也很正常。因為原著的不完整,所以,她的死雖是確定,如何死卻是個大問題,有說自縊的,有說沉湖的。高鶚續的書裡,是說她病死在寶玉成親時,按黛玉平時的身體,這麼寫,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咱不是專家,做不到字字考證,既然有人問及林黛玉是不是死於虎狼藥,那說說個人的小看法吧。私下認為,黛玉淚盡而死,應該是有吃錯了藥這個原因。通觀全書,藥與黛玉形影不離,咱們也不必說她的屋子裡老一股藥香,單看看這幾處內容:

    黛玉初進賈府,眾人一見黛玉,就問了她關於藥的事:

    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便知她有不足之症,因問:常服何藥?如何不急為療治?黛玉道: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既捨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瘋瘋癲癲……如今還是吃人參養榮丸。”賈母道:“正好,我這裡正配丸藥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

    脂硯齋的批語:為後菖、菱伏脈。

    後來,王夫人見著黛玉,問她吃藥好些否,黛玉答,寶玉開口說吃兩劑煎藥,還是吃丸藥的好,後來,說起了天王補心丹,還一小段趣話,王夫人就說讓人買著來吃。寶玉說這些藥都不行,得按他的來:“這些都不中用的。太太給我三百六十兩銀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藥,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那個藥名兒也古怪……只講那頭胎紫河車,人形帶葉參,三百六十兩不足。龜大何首烏,千年松根茯苓膽,諸如此類的藥都不算為奇,只在群藥裡算。那為君的藥,說起來唬人一跳。前兒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給了他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尋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銀子,才配成了。”

    寶釵沒有說什麼, 鳳姐表示說薛蟠來找過她要珍珠,還必須是頭上帶的,寶玉提到,其實正經按方子來,得是古墳裡的珍珠才好,但為了這個去刨墳掘墓,就不好了,王夫人當即表示,就是墳裡有這個,死了幾百年翻屍盜骨的,作了藥也不靈!

    再後來,寶釵和黛玉聊到她的病,說每年鬧一春一夏的,實在不是個常法。黛玉說自己不能好了,寶釵一番高論,她說:“昨兒我看你那藥方上,人參肉桂覺得太多了。雖說益氣補神,也不宜太熱。依我說,先以平肝健胃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氣無病,飲食就可以養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冰糖五錢,用銀銚子熬出粥來,若吃慣了,比藥還強,最是滋陰補氣的。”

    黛玉的病,必須不能好,否則故事也沒辦法寫。所以,寶釵送的燕窩,賈母給的燕窩,都根治不了她天生的病。

    後來啊,湘雲和黛玉聯詩,其中說“藥經靈兔搗,人向廣寒奔”,靈兔搗藥,必然是很靈的。只是,對症的才是好藥,或者說賈菖賈菱按賈府給的方子配的藥,一直都挺好,至少沒有出現大的問題。黛玉的身體不宜多服熱藥,扛不住,這點,粗通藥理就都能明白。賈府的事情,分配得很細,各般各種,都是有專人分管的,賈菖賈菱就是負責藥房配製丸藥的。

    他們出場雖然不多,但行事也很嚴謹,多數是一同出現,為什麼此前吃的藥,都沒事,雖不能根治,總是多少輕減,——白日潮熱自汗少些了,咳嗽輕些了,夜裡四更後漸漸睡著一時了。後來林黛玉的病卻越來越重呢?因為藥變了,因為有人使壞,把藥換了,雖然不是毒藥,但沒有對症的,就和毒沒什麼兩樣了。使壞的人是誰?據說是趙姨娘和賈環。他們要痛痛快快地打擊賈寶玉,讓這一份傢俬,隨了賈環才行。所以趙姨娘誣告賈菖等中飽私囊,以次充好,賈政大怒,把他們叫來責問,與此同時,賈環把藥給換了,黛玉誤服,——當然了,只能是推測了。

    林黛玉是個病美人,作者給她柔柔弱弱風吹就倒的身體,可是卻給了她最強大的精神力量,讓她有了花朝的生日,一統花的世界,讓寶玉這個護花使者,體驗到了凡間最美好的情感。只是,世俗如此,她和他,不容於世,她只有吃藥才能緩緩,終至無法可解,而寶玉,也只有出家才能解脫林黛玉身子弱,這是不爭的事實,她本是先天不足,所以柔弱也很正常。因為原著的不完整,所以,她的死雖是確定,如何死卻是個大問題,有說自縊的,有說沉湖的。高鶚續的書裡,是說她病死在寶玉成親時,按黛玉平時的身體,這麼寫,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咱不是專家,做不到字字考證,既然有人問及林黛玉是不是死於虎狼藥,那說說個人的小看法吧。私下認為,黛玉淚盡而死,應該是有吃錯了藥這個原因。通觀全書,藥與黛玉形影不離,咱們也不必說她的屋子裡老一股藥香,單看看這幾處內容:

    黛玉初進賈府,眾人一見黛玉,就問了她關於藥的事:

    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便知她有不足之症,因問:常服何藥?如何不急為療治?黛玉道:我自來是如此,從會吃飲食時便吃藥,到今日未斷,請了多少名醫修方配藥,皆不見效。……既捨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瘋瘋癲癲……如今還是吃人參養榮丸。”賈母道:“正好,我這裡正配丸藥呢。叫他們多配一料就是了。”

    脂硯齋的批語:為後菖、菱伏脈。

    後來,王夫人見著黛玉,問她吃藥好些否,黛玉答,寶玉開口說吃兩劑煎藥,還是吃丸藥的好,後來,說起了天王補心丹,還一小段趣話,王夫人就說讓人買著來吃。寶玉說這些藥都不行,得按他的來:“這些都不中用的。太太給我三百六十兩銀子,我替妹妹配一料丸藥,包管一料不完就好了。……那個藥名兒也古怪……只講那頭胎紫河車,人形帶葉參,三百六十兩不足。龜大何首烏,千年松根茯苓膽,諸如此類的藥都不算為奇,只在群藥裡算。那為君的藥,說起來唬人一跳。前兒薛大哥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給了他這方子。他拿了方子去又尋了二三年,花了有上千的銀子,才配成了。”

    寶釵沒有說什麼, 鳳姐表示說薛蟠來找過她要珍珠,還必須是頭上帶的,寶玉提到,其實正經按方子來,得是古墳裡的珍珠才好,但為了這個去刨墳掘墓,就不好了,王夫人當即表示,就是墳裡有這個,死了幾百年翻屍盜骨的,作了藥也不靈!

    再後來,寶釵和黛玉聊到她的病,說每年鬧一春一夏的,實在不是個常法。黛玉說自己不能好了,寶釵一番高論,她說:“昨兒我看你那藥方上,人參肉桂覺得太多了。雖說益氣補神,也不宜太熱。依我說,先以平肝健胃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氣無病,飲食就可以養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冰糖五錢,用銀銚子熬出粥來,若吃慣了,比藥還強,最是滋陰補氣的。”

    黛玉的病,必須不能好,否則故事也沒辦法寫。所以,寶釵送的燕窩,賈母給的燕窩,都根治不了她天生的病。

    後來啊,湘雲和黛玉聯詩,其中說“藥經靈兔搗,人向廣寒奔”,靈兔搗藥,必然是很靈的。只是,對症的才是好藥,或者說賈菖賈菱按賈府給的方子配的藥,一直都挺好,至少沒有出現大的問題。黛玉的身體不宜多服熱藥,扛不住,這點,粗通藥理就都能明白。賈府的事情,分配得很細,各般各種,都是有專人分管的,賈菖賈菱就是負責藥房配製丸藥的。

    他們出場雖然不多,但行事也很嚴謹,多數是一同出現,為什麼此前吃的藥,都沒事,雖不能根治,總是多少輕減,——白日潮熱自汗少些了,咳嗽輕些了,夜裡四更後漸漸睡著一時了。後來林黛玉的病卻越來越重呢?因為藥變了,因為有人使壞,把藥換了,雖然不是毒藥,但沒有對症的,就和毒沒什麼兩樣了。使壞的人是誰?據說是趙姨娘和賈環。他們要痛痛快快地打擊賈寶玉,讓這一份傢俬,隨了賈環才行。所以趙姨娘誣告賈菖等中飽私囊,以次充好,賈政大怒,把他們叫來責問,與此同時,賈環把藥給換了,黛玉誤服,——當然了,只能是推測了。

    林黛玉是個病美人,作者給她柔柔弱弱風吹就倒的身體,可是卻給了她最強大的精神力量,讓她有了花朝的生日,一統花的世界,讓寶玉這個護花使者,體驗到了凡間最美好的情感。只是,世俗如此,她和他,不容於世,她只有吃藥才能緩緩,終至無法可解,而寶玉,也只有出家才能解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臺做節目,追求收視率重要還是追求社會效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