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呀小蘿北

    意境理論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即使單就“意境”這一概念來說,在其誕生之前所經歷的過程也極其複雜,正如最後被稱之為嬰兒的生命,在其降生之前,必須在母體裡經歷從最初的受精卵分裂、著床到形成桑胚體、胚層、胚芽、胚盤、胚胎的一系列複雜變化。意境的孕育、演變、發生、發展的過程,涉及的時間跨度大、牽涉的領域範圍廣、參與此過程的人文因素多,造成意境的沿波探源研究中.歧議難免。

    首先,對意境的歷史發展過程的翔分,意見不一。如劉九溯將意境說的歷史發展過程分為孕育、產生與發展、形成三個時期。夏昭炎、陳銘、薛富興等則採用四分法。“意境的發生甚為久遠.延續至今,已有約3000年的歷史。這3000年的歷史大體可以劃分為四個時期,即意境的第一個時期是孕育期、初始期,先秦至漢代,大體屬於這一時期;意境的第二個時期為其自覺形成期,漢末至魏晉南北朝.則屬於這一時期:意境的第三個時期,即它的成熟、鼎盛期,為唐、宋時期;第四個時期為意境的發展延續期,為元時清時期。””夏昭炎這種劃分,在四分法中較為合理。陳銘把意境的歷史分為奠基期、衍化期、成熟期、深化期,具體的命名雖然不一,但對應的時段與特徵大致與夏說一致。吳建民認為:明清時意境論已經完成成熟,不但詩論中廣泛運用,而且詞論、文論、畫論甚至小說戲劇理論中亦常見。到王國維,對歷史漫長的意境論作了系統性的理論總結。””薛富興則認為意境誕生於唐代,此前為哲學奠基期、美學準備期,宋為意境的鞏固期,明清則是意境的最後完成期,意境終結於王國維,可謂別是一說。

    其次,對於意境誕生的時間、確立的標誌,說法不一。劉九洲視“詩言志”的觀點為意境說的先河,他又認為意境概念的提出是意境說產生的標誌。張皓認為最早將“人境”與“意境”聯絡起來的是東晉詩人陶淵睨,陶也是發現審美境界的先覺者,陶詩“結廬在人境,而無乍馬喧。⋯⋯此中有真意,欲辯己忘言。”(《飲酒》)詩中不僅創造了“採菊東籬”的意境,而且提到了“意”與“境”的概念,成為“意境”說的先導。葉朗則認為“境”作為美學範疇的提出,標誌著意境說的誕生。夏昭炎對東周時代青銅蓮鶴方壺等藝術作品的結構形態以及《詩經》裡的一些篇章進行了莢學分析後得出結論:先秦的詩歌、音樂、工藝美術等領域已經有了具相當魅力的意境,他對意境的出現與意境理論的出現進行了區分,此舉很有必要,因為學界確有一 部分人對此不加區分。作為藝術形態的“意境”的出現,與作為概念的“意境”的提出,以及作為學說或理論的“意境”的確立,並非同一層面的問題。

    再次,中國古代文藝觀點、學說,往往與哲思、政治、宗法、人倫、地域、門類等因素糾結在一起,導致概念範疇模糊、矛盾難免,這一方面給後人留下了許多詮釋的空間,另一方面也造成後續的研究分歧叢生。意境探源中,有強調儒道佛的共同影響.如張文勳認為:“儒遵佛三家的學說的相互滲透和交融,是意境理論形成的主要來源。”有側重於佛教禪宗的,如張節末主張從佛學背景考察境界一意境的源源,他認為:“意境之意,與其說是害意之辯之意或者意象之意,還不如說是與六根中意根相對的思慮之意,而第六根即是依意根

    起作用而形成的意識。”加上各個時代對於與意境相近的概念如“境”“境界”“境象”“意象”“意趣⋯氣象“‘象外”“言外”“味外⋯情景”“情理”等概念、範疇之間的互釋互引、混用化用,導致枝節蔓延錯綜,瀰漫散雜,大有“剪不斷,理還亂”之狀。

    另外,意境理論的發展並非按線性順序因時而進,倘若按時問的前後順序把前朝各代的眾多學說觀點逐條細述,或者可能落入材料堆砌的下場。或者鬍子眉毛一把抓,不得要領。倘若只擷取粟一時段或某一流派,又有顧此失彼之弊端。古典形態的意境說主要存在形態是詩性、智慧性、禪悟性的片言隻語,與邏輯概念式的理論話語差距很大,如何對意境的源流作出歷史性的梳理考辨,探討意境的歷史生成及其語義轉換,是一件極為棘手的任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廣坤南大強”,如果謝廣坤和蘇大強同時掉進水裡,你會先救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