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行天下走虎步
-
2 # 街談巷議
庸國是從殷商時期一直活躍到春秋時期的一個夷國,曾經是商朝的一個方國,後來跟隨周武王伐紂,作為“牧誓八國”之一登上史書。
庸國作為一個方國曆史非常久遠,殷商時期就存在,一直到春秋時期才被楚國聯合巴人、秦人所滅。關於庸國,最初的記載出自《尚書》。
《尚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史記》直接援引了《尚書》中關於這一節的記載。
之後,庸國的記載主要見於《左傳》、《史記》中,這些記載的內容主要是楚國與庸國之間的攻伐。
根據歷代的考證,庸國應該位於今湖北省竹山縣一帶,所以是緊鄰著楚國的,楚國想擴充地盤的話,向中原地區發展的話,必然要剷除庸國這個攔路虎,因此,一得到機會立刻發動了戰爭,此戰庸國大敗,喪失了大片領土。
這場戰爭的發生時間大約是公元前895~880年間。
《史記·楚世家》:當週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漢間民和,乃興兵伐庸、楊粵,至於鄂。
之後關於庸國的原始記載出自《左傳·文公十六年》,此時是公元前611年。
楚大飢,戎伐其西南,至於阜山,師於大林。又伐其東南,至於陽丘,以侵訾枝。庸人帥群蠻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於選,將伐楚。於是申、息之北門不啟。
……
庸人曰:「楚不足與戰矣。」遂不裝置。楚子乘馹,會師於臨品,分為二隊,子越自石溪,子貝自仞,以伐庸。秦人、巴人從楚師,群蠻從楚子盟。遂滅庸。
顯然庸國沒有忘了兩百多年前的仇,趁著楚國遭受自然災害的機會,興兵攻楚,不過庸國此戰不利,最終滅國了。
《路史》中有關於“庸氏伯爵,助武伐紂”的記載,裡面提到了庸國在周朝時受封的爵位。這個爵位是比較高的,顯然是對庸國隨同伐紂的嘉許。
這個史料也比較重要。
之外,關於庸國的原始史料就不多了,其他的大多是就以上史料進行一些援引,或者根究一些歷史記載和出土文物對庸國所在地進行考據。比如《華陽國志》有“上庸郡,故庸國”的記載。
《史記正義》中援引《括地誌》中的記載,房洲竹山縣,本漢上庸縣,古之庸國。昔武王伐紂,庸蠻在焉。
-
3 # 田忠華
據相關資料顯示,庸,古國名,據載曾隨同周武王滅商。春秋時,是巴、秦、楚三國間較大的國家。建都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公元前611年,為楚、秦、巴三國所滅。這是一個具有1000餘年古老歷史的國家,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當然應該有自己的文化和發展歷史,其實本身就會一本很值得研究的歷史。
-
4 # 怪獸小火龍
古庸國曾經盛極一時,建都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南一帶),《括地誌》載:“方城山,庸之都城。其山頂上平,四面險峻,山南有城,長十餘里,名曰方城。”
下面介紹一下庸國的各個文化,科技、風俗等。
古庸國國都所在地的周圍的地域,現今竹溪、竹山,極其相鄰地區平利、鎮坪北部、旬陽、鄖西,其方言、口音基本相同,現代漢語均歸屬一個方言區。這一方言暫以竹溪方言為代表,這種方言的形成肯定需要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過程。一個氏族、一個部落的方言能夠穩定下來,並延續不斷的同化外來人口的語言,其本身方言的形成少得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竹溪地方話的形成,並且能長期延續下來,而且周鄰地區方言與竹溪話基本相同,只是某些口音有差異,其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受古庸國語言文化的影響。
庸國喪葬文化的獨特之一是巖葬,即“懸棺文化”。懸棺一直是史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有些迷底長期無人揭開。古庸華人有巖葬文化的傳統,有巖屋的地方直接把棺木放進巖屋內,沒巖屋的地方將懸崖鑿個洞穴放進去。在竹溪河流域,兩岸懸崖上至今仍保留著一些洞穴,當地人稱之為“老人洞”。最近在水坪鎮洛家河一洞穴中還發現了完整的人骨。這些洞穴即古人喪葬之用。當地還流傳著一種傳說:古人見人老了便死,而蛇在洞中蛻一層皮就變年輕了,覺得不公平。請求上天變“人死蛇蛻殼”為“蛇死人蛻殼”。上天答應了請求。於是人老了睡進洞中蛻一層皮又重返年輕。不料這樣下去人滿為患,古人只好又請求上天恢復原樣。以上的民間傳說與竹溪巖葬風俗有緊密聯絡,老人洞事實上就是老人死後的喪葬之地。古庸人最初風行巖葬,後來變為人造洞穴,再後來逐漸演化為土葬。而巖葬的棺木、屍體大多年長月久風化煙滅。巖葬文化一直延續到明、清時代,甚至到現代其風俗仍未完全破滅。庸人有巖葬的風俗,就不難解,庸國立國千年,為何未發現古庸人王室墓穴的疑團。
庸國喪葬文化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打夜鑼鼓”,又叫“唱孝歌”。打夜鑼鼓一般有兩人或三人,一人系鼓,一人提鑼,圍著欞柩邁著慢慢舞步,邊走邊唱,一應一對,或後隨一人跟唱。發現於神農架林區的《黑暗傳》,現被稱之為漢民族第一部敘事史詩,實際上是流行於江漢中西部地區民間的打夜鑼鼓歌詞唱本。《黑暗傳》不是出在某人某時某地,而是古庸華人世代文化延續的結晶。
古庸國是中國巫文化發祥地之一。長江三峽的巫山古稱靈山。《山海經·大荒西經》稱靈山有十巫,今已被證明都是早期的庸人。其後,十巫中最強大的“巫咸族”建立了一個“巫咸國”(在今天的巫溪縣一帶)。十巫中,巫咸、巫彭都曾為商王太戊的大臣。巫彭精通醫道,巫咸除精通醫道外,還精通天文、樂器。巫咸、巫彭所研究的醫道、天文、樂器等,對中華文明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庸國所屬江漢西部各地,明、清以前均有“民多信巫”的記載。至今這些地區仍然保留著許多巫文化,而且其使用的巫術也基本相同。這些巫術由來已久,根深蒂固。巫文化的另一方面,就是中草藥文化。鄂、渝、陝邊境地區民間中草醫頗具地方特色,積累著寶貴的經驗。這恐怕同上述巫術一樣,與古代庸國巫文化的延續和發展是分不開的。
庸人還能歌善舞,併發明鼓等樂器,因此古人有時將大鼓稱為“庸鼓”。庸人善於歌舞,在《詩經》中可見其端倪。《詩經》中《江漢》及《墉風》中一些作品,很可能就出自庸風。世有“吉甫作詩”之說,尹吉甫為周武王的大臣,其出身地即庸國的附庸之地麇國。庸國的歌舞后來發展成山歌、戲劇。兩竹高腔、薅草鑼鼓、鬧房花鼓調,主要源頭就在古庸國的歌舞。
早在商、周時期,庸華人就發明了茶葉和生漆,並將茶葉、生漆作為貢品。作為庸國都城上庸所在地而言,唐宋之前的確少見茶葉的歷史記載,但並不等於這裡就不出產茶葉,也不等於庸國不是中國茶葉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華陽國志》中所記:“上植五穀,牲具六畜,桑、蠶、麻、紵、魚、鹽、銅鐵、丹、漆、茶、蜜……皆納供之。”其所說的漆、茶葉產地“巴”,實際上包含庸國的三峽地區,即後來的峽州、夷州等地。在三峽一帶,庸人的茶文化後被楚人所繼承。陸羽在《茶經》中稱:“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茶經》所記載的“八之出”山南六州,其中金州、峽州即全部或部分為古庸國屬地。《廣雅》曰:“荊巴間採茶作餅成,以米膏出之。若飲先炙,令色赤,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芼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
庸國還是中國鹽文化的發源地之一。古庸國的富強與其地產鹽有很大關係。早在夏商時期,庸人就開發了鹽泉,用以煮鹽,並打開了通往楚國、秦國等地的鹽道。秦地少鹽,楚滅庸後佔領了庸人的鹽泉,籍以控秦,秦國則派白起佔領了魚邑之地,奪取了鹽泉。據史書記載,秦楚戰爭,首先就是從爭奪庸人鹽資源開始的。
在科技武器方面,庸國盛產五金,是鑄鐘大國,掌握著先進的青銅技術,還製造了“鉞”這樣兵器。因此又被稱為“鏞人”。商代的許多鼎器、大鐘都是庸人的傑作。同時,庸人又因善於築城建房而被稱為“墉人”,周朝統治者就曾請庸人在洛邑(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建造都城,竹山縣古庸方城遺址的城牆歷經3000餘年風雨侵蝕,仍然屹立不倒,這些足以證明庸人的建築藝術確實高超。
《左傳·文公十六年》記載:“(公元前611年)楚大飢,戎伐其西南,至於阜山(今房縣南、神農架東南地區,《讀史方輿紀要》卷九十七湖廣五房縣房山條雲:“阜山在縣南百五十里。”),師於大林(今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響嶺崗)又伐其東南,至於陽丘(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灌溪鎮陽丘村),以侵訾枝(今湖北省宜昌區枝江市)。庸人帥群蠻以叛楚。麇人率百濮聚於選(今湖北省宜昌區枝江市境內),將伐楚。於是申、息之北門不啟。楚人謀徙於阪高(今湖北省宜昌市當陽縣與荊門市掇刀區之間)。蒍賈曰:“不可。我能往,寇亦能往。不如伐庸。夫麇與百濮,謂我飢不能師,故伐我也。若我出師,必懼而歸。百濮離居,將各走其邑,誰暇謀人?”乃出師。旬有五日,百濮乃罷。自盧以往,振廩同食,次於句澨(今湖北十堰市丹江口市均縣鎮)。使盧戢黎侵庸,及庸方城。庸人逐之。囚子揚窗,三宿而逸,曰:“庸師眾,群蠻聚焉,不如復大師,且起王卒,合而復進。”師叔曰:“不可。姑又與之遇以驕之。彼驕我怒,而後可克。先君蚡冒所以服陘隰(今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也。”又與之遇,七遇皆北,唯稗、鯈、魚人實逐之。庸人曰:“楚不足與戰矣。”遂不裝置。楚子乘馹會師於臨品(今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漢江南側),分為二隊。子越自石溪(今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六里坪鎮官山河),子貝自仞(今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區小川鄉伏龍山),以伐庸。秦人、巴人從楚師,群蠻從楚子盟,遂滅庸。”
著作提到庸國的還真不少,不過因庸國在戰國之前滅亡了在加上項霸王一把火燒了秦國咸陽宮最大的圖書館,所以留給世人詳細資料很少,都是些零新記載,如《尚書》《竹山古志》《輿地紀盛》《括地誌》《太平寰宇紀》《華陽國志·漢中志》《左傳》《通志·氏族略》《史記·楚世家》《讀史方輿紀要》等等……
回覆列表
庸國首見於《尚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右秉白旄以麾,曰:“逖矣西土之人。”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庸國所處的長江中下游流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發祥地,與黃河流域的古殷商之地一樣,同是中華漢族文化之搖籃。
《括地誌》載:“方城山,庸之都城。其山頂上平,四面險峻,山南有城,長十餘里,名曰方城。”
《竹山縣誌》《水經注》《春秋》《湖北通志》等著作都有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