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簷邊聽雨-

    不一定。

    包拯是我們熟悉的人物,不過很大一部分人熟悉的是戲劇中的包拯,而不是歷史中的包拯。

    包拯之所以留名青史,一是剛正不阿,敢於建言獻策,也不會因為你是皇帝就給你面子,甚至因為激動,噴了宋仁宗一臉口水,宋仁宗也只是擦了擦臉,繼續認真聽講。二是包拯不站隊,所有的王朝和政府都是分黨派的。這其中有利也有弊,這是政治常態。包拯所在的宋朝,朝廷內部黨派團體比較多。包拯也是人才,所以拉攏他的人也很多。不過包拯並沒有給任何人面子,也沒有加入任何人的隊伍。他就好像是江湖中的一名劍客,獨來獨往,在朝廷裡顯得卓爾不群。三是為官正直,人們總是認為當官好,其實很多官,很多人是不喜歡當的。比如縣令,現在聽起來縣令很厲害,其實,縣令是個受氣的官,人們常說,上輩子造了孽,這輩子當縣官。包拯顯然上輩子更倒黴,當了大縣令,開封府尹。這個官不好當,天子腳下,百官雲集,扔塊石頭都能砸到一片二品,一品,公子王孫。一般的府尹都是受氣包,和事佬。但是到了包拯這,改變了,他自己剛正不阿,身正不怕影兒斜,處理了一大批受保護傘保護的惡勢力,讓百姓們為之一振。因為包拯的大公無私,在開封及時挽回了大宋的尊嚴,剷除了燈下黑的惡疾,所以,人們稱他為包青天。

    可以說,是宋朝的政策成就了包拯,更可以說是宋仁宗成就了包拯。當時的開封確實需要這樣的官員,無派系、無背景、無師徒,這樣的官員是純臣,他不會給自己的派系拉好處,不會給自己的家族福利,也不會給自己的弟子做保護傘。反觀其他朝代,漢、唐是宗族、大地主聯姻把持朝政,雖然唐有了科舉,可是狀元頭銜實在是便宜的可憐,連品級都沒有,所以《西遊記》里宰相的女兒是不可能看上陳光蕊的。唐後期,讀書人崛起,朱溫把握住了機會,給他們地位和權利,最終顛覆了唐朝。讀書人真正值錢,真正接觸到實權的是從宋太宗開始的,制度決定歷史走向,宋朝的牛人更是多如繁星,而包拯則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宋朝最好的制度是儘可能地不殺文官,而不是不殺,基本上是貶黜。雖然蘇軾差點死了,但還是被一群人爭取了過來。如果放在明朝,雖然明朝多類似於宋朝,但是明朝是要打屁股的。官想要當好,屁股得結實,不然最後的歷史結論是杖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既有內涵又有笑點的段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