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銳度何老師
-
2 # 狼煙火燎
殲11D是殲11的深度改進型,最初我們是根據蘇35為原型(在沒有樣機的情況下),再加上我們專家自己的一些理解進行的深度改進,是殲11系列中綜合實力最強的空優戰機!殲11D的第一次亮相在2015.4.29日,中間傳言已經下馬了,但是在購買蘇35後,殲11D又在青藏高原被拍到進行了高原測試,後來又失去了訊息。現今都沒有裝備,這個專案應該黃了。個人覺得殲11D肯定是不如俄羅斯的蘇35的,蘇35裝備後沈霍伊可能參考蘇35進行了改造和測試,甚至對很多技能引數進行了對比,僅僅作為後續現代化改裝殲11A/B的技術論證吧!
圖:殲11D戰鬥機,傾斜式雷達罩,推測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
殲11D試飛被網友拍到並公佈在網路上,但是詳細引數並沒有披露,所有的效能引數都是基於網路上的猜測。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殲11D雷達罩是傾斜式的,這點我們可以參考應用在殲20、殲10C上的雷達罩,就可以推測出殲11D換裝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可能是基於殲10C雷達的放大版,功率更大,探測距離也就更遠。飛行員座艙右側可以清晰的看到IRST系統,這個紅外探測系統俄製戰機因為雷達效能落後一直都有裝備,而現在更是成為各國三代半戰機的標配,它對隱身戰機的探測能力上是優於雷達的。
從上面的資訊可以知道,殲11D的戰場感知能力得到了加強,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距離更遠,對目標解析度更強,識別能力也更強。加上IRST輔助,對隱身戰機的探測能力也得到了加強。電子裝置的進步也讓這款戰機在抗干擾能力方面得到強化,殲11D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意義很大!
圖:殲11D試飛的1號機
對於動力方面殲11D仍讓採用的WS-10A,畢竟在2015年WS-10B還不夠成熟,個人預計如果這款戰機後續還有發展,至少會換裝WS-10B以加強機動效能,有了向量推力看起來才更像蘇35,這樣機動性就會更強悍,以前歷屆珠海航展上蘇35的各種超機動表演看得我們可是眼花繚亂,去年珠海航展換成了殲10B向量版,雖然也很驚豔,但是和蘇35的連續不斷的各種機動動作比起來還是遜色不少。如果有了殲11D,未來的珠海航展會不會用它來做各種拉風連貫的表演呢?但是如果沒有後續的話,自然WS-10B也就用不上了。
武器系統方面,殲11D一定進行了系統的升級,比如最新的中國產先進空戰導彈一定一個都不會少,PL-10E、PL-15導彈肯定都會上,不管是爭奪制空權還是為編隊護航,底氣都要足很多。當然這款戰機一定程度上也能攜帶各種對地、對海攻擊武器,包括鐳射制導炸彈,衛星制導炸彈,多型防區外空地導彈等,在必要的時候為殲16減輕負擔,當然這不是殲11D的主要任務,他主要還是一款空優戰機!
另外,殲11D應該還應用了一些四代機技術,比如3D列印關鍵零部件,結構強度更高、重量更輕,提高了整體結構強度,還能節約重量應用在其他方面的升級。
圖:近處為殲11D,遠處為殲16,這是此前兩款戰鬥機正在接受高原測試
可以說,殲11D在戰場感知能力上一定是三代半戰機佼佼者,如果換裝WS-10B,在機動能力上也會有著質的提升。但是整體來說肯定不如俄羅斯的蘇35,否者我們為何要購買蘇35呢?雖然殲11D進行了各種測試,不過在擁有殲20後,三代機的深度改型就沒有那麼急迫和必要了,殲11D更像一款驗證機,應該並不會列裝,不過部分技術應該會轉嫁到殲11A/B的現代化升級上,比如前段時間曝光的殲11B掛載WS-15導彈,是否就是殲11D驗證的結果呢?
-
3 # 科技之重
我感覺殲11D戰鬥機不會在研製下去了!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空軍目前對多用途戰鬥機情有獨鍾,對單純的空優型戰鬥機興趣不是很大,證明了空軍作戰戰略的轉變;第二,就以殲11D效能來說,機動性不如蘇-35S,多用途性不如殲-16,空優能力不如殲20,位置十分尷尬;第三,中國周邊講師F35戰鬥機扎堆出現,殲11D對抗F35還是很艱難的。第一:空軍對多用途戰鬥機興趣很大。
目前看來,空軍裝備的機型都在由空優戰鬥機向著多用途戰鬥機轉變,如殲10系列,由純制空型的殲10A,向多用途能力逐漸增強的殲10B,甚至殲10C轉變。而殲11系列由殲11A向殲11B轉變,最新服役的殲11B已經擁有了很強的對地打擊能力,這是先期批次殲11B不具備的能力。現如今,殲16已經成批次的列裝空軍,足以證明空軍對多用途戰機有著極大的興趣。從殲20、殲16、殲10C三機編隊的圖片中就可以看得出來,空軍的作戰模式是殲20清空敵方的防空系統後,殲16和殲10C蜂擁而入,這裡根本不需要殲11D這樣的空優戰機。空軍戰略的轉變也是個好訊息,畢竟從防守轉向攻擊,不僅僅需要實力的提升,更需要的自信心和觀念轉變。
第二:殲11D戰鬥機的效能還不夠完美,位置十分尷尬。殲11D說白了,就是殲11B的升級版。使用了更多的符合材料,更先進的航電系統(包括有源相控陣雷達,電子戰系統等等)。但是機動性還是沒有大的提升,畢竟和蘇27的氣動佈局一樣,最多是發動機有AL-31F升級成WS-10B,重量減輕,導致整機的推重比提高。但是其機動性和蘇-35相比還是相差甚遠,畢竟空軍已經裝備了蘇-35戰鬥機。而且論空戰殲11D也遠弱於殲20,有買殲11D的錢,為何不買殲20呢!所以說,殲11D的定位太尷尬了,沒有一絲出彩的地方。
第三:未來,中國周邊必然是密佈F35,殲11D還不足於抗衡F35。隨著F35戰鬥機的擴散,中國周邊的國家中也有些許個裝備了F35戰鬥機,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地增加中。面對F35的威脅,殲11D僅僅憑藉先進的航電(也不如F35)在和F35的較量中,基本上是得不到優勢的。既然如此,那還花費人力物力研製這樣一款戰鬥機幹啥。可以得知,殲11D戰鬥機根本沒有研製的必要。
綜上所述,由於殲11D戰鬥機的效能,定位,意義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根本不會在繼續研製下去了。倒不如多製造些殲20和殲16以及殲10C,使得各個機型都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畢竟未來的空戰不是單打獨鬥,而是依靠體系作戰。
-
4 # 飛帥
殲11D是殲11系列的最新改進型,於2015年4月29日首飛,它的定位是空優戰機,是要在殲11B的基礎上更進一步,以便能達到不落後於成飛殲10C的目的。殲11D與此前出現的殲16定位不同,雖然它們都在科技樹上都是殲11這根主幹的分支,但後者是主打對地攻擊和多用途,儘管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但主要最佳化方向是對地對海探測能力,而且殲16是雙座的,機體比照蘇30MKK經過強化,以適應超低空突防的需要,儘管裝備了推力更大和推重比更高的渦扇10A發動機,但其機動性相對於殲11B是下降的,更別說跟殲10C比了,它可以看作中國版的蘇30MKK。 殲16和殲11D屬於一根主幹上的不同分枝
首架殲11D的編號為D1101
但殲16還有蘇30MKK作為參照,殲11D卻沒有實機可參考,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了,先把雷達航電換了再說,於是它換裝了主要用於空戰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殲11D主要用來解決當年殲11B戰機因急於量產而沒有來得及解決的問題,比如它仍然採用從蘇27繼承來的縱軸模擬電傳飛行控制系統,而沒有來得及應用數字化控制技術,這些年中國的航空科技有了異常迅猛的發展,老殲11B作為主力戰機急待升級,必須補上這一課,因此出現了殲11D,透過三軸四餘度數字化電傳飛控,殲11D才有可能象蘇35那樣取消機背減速板,而用不同氣動舵的組合來形成減速力矩,升級航電只是其第一階段的成果,這個成果透過新版殲11B獲得了應用。
殲11D傾斜安裝的灰色雷達罩體
但蘇35的引進打算了殲11D原先的計劃,這件事對它來說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終於有了參照物,不必再象以前那樣摸索了,可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二人。憂的是殲11系列真正的大改型號很可能隨著蘇35的到來而加速誕生,殲11D如果不能儘快拿出成果,就有被砍掉的可能,儘管有了實機參考,要拿出中國版的蘇35也不是一件容易的是,蘇27的老東家俄羅斯也是幾經波折,從當年三翼面的老蘇35到現在出售給中國的新蘇35,不知不覺已經過了這麼多年。
蘇35這個不速之客打亂了殲11D的規劃
不過沈飛還是有些優勢的,透過自家的孩子殲31,它已經有了設計製造四代機的完整經驗,特別是殲31作為後來者,趕上了技術大爆發的快車,其整體鈦合金結構甚至超過了殲20,如果能將其移植到殲11D上,必能使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至於其還叫不叫殲11D這個名字,那就要看殲11D的團隊給不給力了。
-
5 # 航空君
殲-11D的傳聞若隱若現很有一段時間了,但隨著殲-16,殲-20的大量服役,並且逐漸越來越多的走入公眾視野,殲-11D的前途確實顯得很不明朗。
殲-11D的本意,就是利用裝備AESA主動式相控陣雷達,在對機體改進不大的情況下,使空戰效能全面提高。但這會帶來幾方面問題,首先是殲-16的效能已經全面達到一個較高的高度,尤其是綜合性能較好,既能夠擔負殲-11系列強大的空戰能力,也扛起了SU-30MKK的戰鬥轟炸任務,甚至能夠部分替代越發老舊的殲轟-7A的部分使命。加上進口的SU-35具備了超機動能力,成熟的系統整合性能且經過實戰考驗,再高階的殲-20的代差性提高。這樣顯得殲-11D的改進就非常雞肋,對於需求方來說,確實沒有迫切理由繼續發展下去。
從這個角度看,殲-11D的效能和任務與殲-16和SU-35基本重複,效能上價格上都沒有拉開距離,繼續研發純粹屬於攤薄研製和生產經費的行為,也會給空軍後勤帶來更大壓力。本身雙發戰鬥機的採購價格就比殲-10這些單發戰鬥機昂貴,加上主動式相控陣雷達恐怕更厲害。雖然殲-10C透過類似改進大幅提高效能,但畢竟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單發戰鬥機。殲-11D繼續走相同的道路恐怕走不通。
而且,殲-11D是單座構型,恐怕更為適宜承擔空中優勢任務,在對地攻擊上除非大幅提高電子裝置水平,不然一個飛行員的工作壓力太大。這樣又反過來使造價進一步攀升。與其這樣,還不如使用SU-35進行空優任務,殲-16輔助,對地精確打擊全面交給殲-16.
可見,除非是殲-11D的造價或是空戰效能有非常突出的優勢,不然這種效能基本和現有機型重疊的型號恐怕是難有出頭之日了。
回覆列表
殲11D恐怕是中國目前最尷尬的戰機了!
蘇35剛到位的時候,我們的飛行員曾經給出這樣的評價:這飛機還有瑕疵,要是換上殲16的雷達、火控系統就完美了。實際上殲11D就是飛行員夢想中的那個完美的戰機:既有蘇35的超級機動能力,又有跟殲16一樣的先進雷達航電。
蘇35以機動能力見長,依靠的是它向量發動機。而在18年航展中,中國自己的向量發動機也以非常成熟的狀態展現給大家。而殲11D身上採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和鐳射列印構件,它的機體要比蘇35輕盈很多,如果安上中國產的向量發動機,其空中機動能力是絕對不會低於蘇35的。
至於雷達、航電、火控、通訊、座艙......這些東西殲16上面是現成的,還是沈飛自己的家底,拿過來直接安到殲11D上面就好了。
殲16屬於多用途戰機,雙人。跟純制空戰機相比,增加了一套武器操作官的系統。這既導致了機體的增加,也導致了重量的上升。而殲11D作為單人的戰機,也比殲16要靈活很多。
殲11D屬於有蘇35的機動能力,但雷達等軟體要遠超蘇35。有殲16的雷達航電,但又比殲16機動能力強。它是集中了蘇35和殲16的所有優點為一體的制空戰機。
別急,好處還有。
我們國家買蘇35是存在一個弊端的,就是咱們還得買配套武器:空空導彈。而近20年來,俄製空空導彈的名聲並不咋地。在很多戰場上的表現都不怎麼靠譜。蘇35再好,臨門一腳的時候,導彈不行,那也是白扯。真有戰爭爆發,俄製導彈的補給也是問題:來不來得及?它會不會卡你?
而有了殲11D,自己家親生的,可以方便的使用純中國產導彈。站在保密的角度,也是有利的。咱們自己開發點獨門暗器,也不用告訴別人。
殲11D一切看著都那麼完美,一抬頭,殲20在上面趴著呢......
殲11D只有一個缺點:不隱身。但也就是這麼一個缺點,要了它的命。隨著這些年隱身機的不斷問世,以及演習中的測試,我們能看到,隱身機對非隱身機有著絕對的優勢,屬於一邊倒的屠殺。跟隱身的殲20比,不隱身的殲11D處於絕對的劣勢。
那麼問題就來了:我都有了絕對優勢戰機,我為啥還要絕對劣勢的戰機?而且這個優勢戰機還是先入役。
咱們看看沈飛的路線圖:先開發殲11,吃透蘇27的技術。然後升級到殲11B,實現中國產化。等技術進步,用向量發動機和最先進的雷達開發制空能力頂級的殲11D。實際上這樣的規劃並沒什麼問題。但是,殲20一下子卡到前面,讓沈飛非常難受。這個殲11D是繼續開發也不是,放棄了也不是。所以就導致這幾年殲11D猶猶豫豫,進展緩慢。冷不丁冒出個傳聞說專案取消了,再過幾天又冒出幾架驗證機來。
殲11D這個專案發展的還算四平八穩,無奈國家有了更好的選擇。
所以說現在殲11D非常尷尬,自身還挺先進,很好一架戰機,廢了可惜。說裝備呢,又有比它強的殲20了。如果非要裝備殲11D,需要新的生產線,它的價格還不會照殲20便宜。
總的來看,殲11D繼續研製,乃至裝備部隊,這個可能性非常低,接近於: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