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夜史

    這就很有意思了。

    關於南北朝的歷史,在中國歷史上一共上演過兩次,分別是南北朝(316年西晉滅亡到589年隋滅南陳)和兩宋遼金夏(960年北宋建立到1279年南宋滅亡)。

    不過我們習慣上認為南北朝指的就是第一階段,即316年到589年。

    1、北朝佔據了中原

    在南宋之前,中國的無論是政治中心還是經濟中心都在北方,也就是中原。

    這意味著北朝佔據的北方地區,是中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相比之下,南朝更像是失敗者逃到鳥不拉屎的地方苟延殘喘。

    因為北朝佔據了中原地區,因此雖然這裡戰爭頻繁,但畢竟是全國的真正中心,特別是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區域。這些地區地形平坦,是重要的糧食產區,也是人口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當然也就是文明匯聚的地方。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得中原者得天下,而在南北朝時期,這一情況更加適用。相比之下,南朝是真正的邊緣之地,無論是自然環境、人口數量還是社會發展水平都無法和北朝佔據的中原地區相比。

    所以佔據中原的北朝影響力要遠遠大於邊緣的南朝。

    2、中原有更多藩貢國

    文化的影響力,一個重要的體現就是對外交流的廣度。參考北宋和遼朝,至今在俄語中中國名稱的發音還是“契丹”,當時的北方少數民族以及西域政權都向遼朝進貢,遼朝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遠遠大於北宋,因此也成為當時中華的代表。

    這種情況在南北朝更是如此。首先北朝佔據的區域西接西域,北至朔漠,東到大海,和西域諸國、北方的少數民族比如鮮卑、柔然和突厥等都有聯絡,這使得北朝接觸到的藩屬國更多,當然也就成了中華文明的象徵。

    而南朝因為佔據了秦嶺、淮河以南區域,西部是橫斷山脈,東部和南部都是海洋,在海上絲綢之路尚不發達的當時,南朝的區位相當閉塞,這就意味著它的對外影響力不及北朝。

    而南北朝時期也是三教並流,佛教傳播走向高潮的時期,而佛教除了從海上傳到南朝,大部分僧侶還是選擇陸路從西域繞過青藏高原到南亞次大陸求取真經,而河西走廊和西域基本都被北朝控制,敦煌莫高窟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決定了北朝比南朝更加繁榮和有名。

    3、北朝實力強於南朝

    在南北朝的對峙中,基本都是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漢分天下十三州,這就意味著南朝佔據的最大區域也就只包含了益州、荊州、揚州和交州,還有徐州的一部分,剩下的九個州,都屬於北朝。

    所以北朝的實力,要遠遠超過南朝。

    相比於南朝的安逸,北朝的戰爭更為頻繁和劇烈,不過雖然戰爭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卻促使北朝的綜合實力在戰爭中淬鍊得更加強大。

    相比於南朝的地形崎嶇,北朝的地勢相對平坦,這使得北朝可以組建更為強大的騎兵力量,這是南朝不具備的優勢。

    另外,由於北朝的北部就是遊牧民族,這意味著北朝的民族融合程度要比南朝更加廣泛和劇烈,吸收了遊牧民族優勢的北朝,無論在軍事還是文化上等都有著巨大的優勢。

    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自古有之,在實力足夠強大時,是容易在國際上立威的,這就使得北朝的影響力更加廣泛。

    而正因為實力的強大,最後北朝統一南朝。589年,隋文帝兵發50萬大軍消滅南陳,持續了300多年的魏晉南北朝大分裂時代終於結束!

    最後,因為北朝很多都是少數民族政權,這導致他們相比於南朝有更好的包容性,這是他們影響力巨大的重要原因,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隋唐時期。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2 # 蜀北一

    中國歷史,本就是一個分分合合的過程,自西晉八王之亂開始後西晉被前趙滅亡(316年),到後來隋文帝統一中國(589年)這期間的幾百年,是為南北朝時期。之所以給人的感覺,北朝比南朝在文化上的影響更大,其實跟南北方的戰略態勢有關,雖然北朝是鮮卑人為主體,但是後來隨著孝文帝改革,幾乎全都漢化。

    而南北朝時期,北朝幾乎都是處在一個攻勢方,戰略上一直比較強勢,相比之下,南朝的存在感就要低得多,戰略上多處於守勢。

    而在文化上,北朝由於在中原文化的基礎上,融合了各少數民族文化,再加上佛教的大力傳播發展,雖然有後來的“三武滅佛”,但是並沒有損害到佛教發展的根基。像麥積山石窟,就是開鑿與後秦時期,龍門石窟開鑿於孝文帝時期。

    因此,北朝不斷的戰亂,卻加速了各民族文化上的交流與碰撞,因此,相比南朝而言,北朝的文化,其實要更為豐富與活力。

    直到隋文帝一統天下,又是一次北方戰勝南方,而這,正是隋文帝憑藉著北朝強大的軍事,文化等實力,對南朝進行的碾壓。可見,綜南北朝一世,南朝一直處在故步自封,閉門造車的一種狀態,而北朝則是在各民族間不斷戰爭的情況下,進行著文化上的交流與碰撞。

    以此,產生出眾多文化上的火花,使得中華文化更加燦爛輝煌。相比於北朝的生機勃勃,南朝,除了偶爾來一個篡權奪位,貌似並沒有太多的存在感,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還真的看北朝。

  • 3 # 質躍

    一說到南朝北朝,就首先想到這句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煙雨樓臺中。”這句詩很有意境,一下子把南朝當時敗落淒涼的景象描繪的就像浮在眼前一樣。但其實它另外一方面正是在表達著南北朝時民族文化的融合高峰期的意思,東晉後期一直到南北朝五胡十六國的紛亂局面一舉打破了獨尊儒術的局面,得以使魏晉玄學等的興起以及異族各色文化注入中原、交流碰撞融合......

    我們知道魏晉南北朝時中國歷史進入南北分裂、南北對峙的階段。最後南朝陳國被隋朝而滅。南朝先後建立宋齊梁陳四國,主要是門閥士族由盛而衰的歷史,南朝的疆域是宋繼承東晉疆域而來,整體上南朝的皇權比較強大,門閥士族社會地位雖然高貴,卻已不能完全左右政局。

    東晉制度,基本沿襲兩漢,到了東晉晚期時,整個社會已經死水一潭,藩王擁兵威霸一方,大貴族門閥制度削弱朝政權力,社會結構嚴重阻滯生產力發展,察舉制,九品中正制本是人才選拔也基本是被貴族門閥把控,終於始於“八王之亂”引來“五胡亂華”。由此,一些門閥貴族往南遷徙憑藉長江之險開啟了南朝各個政權。但南朝比著北朝整體上缺乏勵志圖新,變革發展的動力。北朝就不一樣了,北朝的北魏、東魏、西魏及北周均由鮮卑族建立,北齊則由鮮卑化漢人所建。北朝政區承襲西晉與十六國,五胡入侵後,民族碰撞交流,文化更新了,尤其是鮮卑族很快漢化,漢族也吸收了不少少數民族的先進文化。尤其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鮮卑舊俗的措施,促進了鮮卑族的漢化,達到與漢族融合的目的,這樣新的文化風氣就具有了更昂揚的精神面貌。不論怎麼說,從其不排斥漢族漢化,並且積極崇尚漢文化,互相汲取吸收而言,就已經為後世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礎。大家知道,事實上,唐朝李世民就是典型的半個血統的鮮卑族,從這來看,北朝時胡人的政權促進的文化交流融合多少也正是大唐多元包容,民族進一步融合的鋪墊前提吧。

    因此,整體上說,也就是,北朝民族融合交流的更充分徹底,南朝相對而言就不如北朝文化上的影響大了。但是,要細緻說文化的貢獻上,南北朝皆是各有巨大發展貢獻的,只是風格不一而已,南朝風格偏向華麗纖巧,而北朝風格偏向豪放粗曠。

    南朝文學代表是駢文,講究格律、詞藻、用典,內容多脫離實際生活,抒發一些富貴閒愁,以庾信、應揚的文章為代表。而北朝代表人物是北地三才,即邢放、魏收、溫子升。敘事長詩以南朝的《孔雀東南飛》和北朝的《木蘭詩》為代表。

    可見文化影響上是個各有所重的,只不過是最後由北朝一統了南朝,你看北朝《木蘭詩》南朝卻是《孔雀東南飛》,呵呵,窺斑知豹,這倆一對比就可見了,最後終於是南朝“飛”走了政權。所以相對而言北朝文化更具優勢性強悍性,注入了胡人尤其是鮮卑族的風格,形成了新的漢族文化風俗,畢竟先進淘汰落後,據說,陳後主陳叔寶還是婉約派的才子呢,《玉樹後庭花》相傳就為其所作,真是與後來的唐後主李煜甚是不相上下呀。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4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分裂時期比拼文化上的影響力都即是在爭奪正統的地位,“正統”是“主權國家”形成之前的概念,一般認為,承襲“天命”的“人王”就是正統。自黃帝軒轅開始,完成由“神治”到“人治”,黃帝軒轅,我們認為是人文初祖,是聖人,但不是神,代表天帝統治人間。夏商周三代,都承認黃帝軒轅為始祖。

    秦統一後,設立皇帝制度。秦始祖大費曾經輔助大禹治水,上溯十世,以黃帝軒轅為一世祖。末代周天子赧王投降,向秦稱臣,即取代周朝的統治權。漢朝建立後,劉邦出身平民,確立了“正統”理論,受命於天。

    (五胡十六國前期)

    歷朝歷代以漢朝為正統,也是漢民族政權的形成。三國中漢禪讓於魏,魏是正統。蜀漢是遠房血緣,吳就有個玉璽,都不算正統。魏禪讓於晉,並統一三國,晉是正統。南北朝時,南朝承襲於晉,是為正統,所以二十四史單獨有宋齊梁陳四書。

    北朝不是單獨的正統,但因為形成完整的國家體制,所以北史有魏。即南北朝為兩個正統,漢政權正統和少數民族政權正統。其中北魏分裂為東西魏,由北齊和北周承襲;隋取代北周,滅北齊,滅陳。

    兩個正統歸於隋,首次形成統一的多民族政權。遼、宋之後,又是兩個正統,西夏向宋遼金元稱臣,不算正統,故不單獨立史。元朝再次形成統一的多民族政權,沿襲至於明清。

    所以,關於正統的譜系很清晰,即使在亂世當中,正統譜系依然有正常傳承。今天單表在南北朝時期的正統之爭,其存在有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西晉滅亡的公元317至公元5世紀上半葉,嚴格來說應以北魏太和十四年為節點,即公元490年。在這一段時間,文化正統在南朝。

    西晉滅亡後,東晉依然是司馬氏做皇帝,在正統方面佔有先天優勢。胡族建立的漢、前趙、後趙、前秦等政權都缺乏與之爭奪正統的底氣。所以後趙石虎自去帝號,前秦苻堅自稱天王,都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稱號,不敢叫皇帝。前燕慕容雋還說過“中原的天子都是天上人做的”,這都是大漢打下來的赫赫聲威。

    (南北朝前期南朝代表正統)

    在前燕後面的各個胡族政權,都不再相讓正統,各國君主都在努力逾越民族鴻溝,以三皇五帝為本民族始源,慕容氏追祖有熊氏(黃帝),前秦苻氏追祖至有扈氏(大禹),後秦姚氏追祖至有虞氏(舜),赫連氏追祖夏后氏(大禹),拓跋氏追祖黃帝,這都反映了胡族君主粉飾出身,以求爭奪正統的合法性。但是這一時期,北朝的這種認祖的操作過於單調,浮於表面,缺乏針對性的文化舉措(要求胡族有文化,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過程),文化內容為多方匯聚(民族大融合),拼湊跡象明顯。在北魏剛剛建國時,幾乎立刻就採取了與南方爭奪正統的措施,表現在所選擇的國號上。稱國號為魏,承繼神州上國曹魏,來否定西晉的正統合法性,在根源上否定了南方的正統合法性。

    但是,北魏本身是一個遊牧民族,儘管嚮往漢文化,但是他們本身的文化底蘊太薄弱,只好吸收五胡十六國的文化來充實自己。所以,北魏前期的文化實際是一個多元共存的文化,無論如何不能代表中華文化的正統。不過,隨著北魏國力累世強盛,在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北魏的孝文帝下詔讓百官商議魏德行次。即是以陰陽五行說來論證北魏的正統性,這是相當中國化的舉措。在辯論中,李彪等人認為北魏上接西晉的水德。這樣就等於否定了西晉滅亡後北方所建立的一系列政權都沒有資格參與正統的爭奪,而北魏則站到了與南朝平等的地位,競爭正統合法性。至於誰更有資格,那就看誰更像“西晉”了,因此在北魏後期,已經滅亡了200年的西晉的體制竟然又一次“復活”了,九品中正制和高門士族又成為了社會的階層象徵(北魏社會也因此分裂,成為北周、北齊)。

    (北魏孝文帝遷都)

    與此同時,早期的南朝頗有恢復之志,東晉有三次大規模北伐,進入南朝宋後,更有金戈鐵馬的宋武帝劉裕氣吞萬里如虎。武功頗盛的同時,南朝在文化上也計有所出,一方面在意識形態上以魏晉風骨的傳承人自居,另一方面在物質文化方面援引更為久遠正宗的“漢制”,反壓北朝的各個胡族政權。到了北魏晚期,面臨著北朝的強烈競爭,步步緊逼,南朝在進入南齊之後,逐漸失去了恢復之志,開始更多的接受了南方的本土文化,成為了地域文化。來自中原的“西晉制度”因此被沖淡了不少,為此,南朝開始了一場文藝復興運動。北魏以曹魏的傳承人自居,南朝就強調魏晉風度,還把“竹林七賢”的事情再拿出來炒冷飯。然而,在南方文化已經浸潤整體的情況下,竹林七賢畢竟缺少文化基礎了。為此,南朝開始援引了“漢制”,在官制上、文化上刻意追求與東漢時的風化靠攏。

    (南朝文化界炒“竹林七賢”的冷飯)

    這一時期,處於南朝佔據正統,北朝在奮力直追的階段。

    第二階段,是太和十四年魏德確定之後的公元490年至公元589年隋朝統一。

    在這一時期,由於南朝體制內“晉制”的內容逐漸稀少,北朝終於逮到機會能夠取代南朝所佔的“晉制”先機。北朝採取開放、主動的實用主義精神,吸收南朝的優勢和特色,進而超越、創新。所以,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洛陽一度為天下繁榮之所在。這一時期剛好是南朝的梁國存續的時間,正處於由盛轉衰的轉折階段,對於北朝發起的各種文化攻勢,南朝缺少對應良策,雖然也吸收北朝的特色,但是被動局面已經形成。在軍事上逐漸弱勢的同時,文化上也逐漸失去了吸引力。

    (二代而終的隋朝開創之功甚大)

    南朝的弱勢地位,在文化上、經濟上、軍事上逐漸定型,分裂時期南朝武功最盛的時期已經過去了,北朝成為這一時期的正統,不管是在文化上、體制上、政治制度上、軍事上皆然。所以,版圖入隋而重開大一統,歷史存在偶然性,自然也有必然,所謂分久必合是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法航母在地中海聯合軍演,是為了支援土耳其震懾俄羅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