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馬青寅

    “讀書”在古代怎麼寫?

    現在我們出於興趣研究漢字的由來其實已經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了。因為網際網路的發達,以及那麼多古文化學者的付出,只需要付出很少的精力,就可以找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左邊一個“言”,右邊一個“賣”。

    OK,我們先來看“言”。

    我們看甲骨文的“言”字,最下面的“口”就代表了口,那口中出來的東西是什麼?就是舌頭,就是那個倒三角的符號。然後再在舌頭的上面加一個橫,表示“舌頭髮生的動作”。那舌頭髮生的動作是什麼呢?不就是說話嗎。所以這是“言”字的由來。

    有朋友問了:“不對呀,那舌頭髮出聲音,那是說話的說呀,為什麼是言呢?”

    那我們這裡題外話,再聊一聊“說”。

    “兌”是“說”的本字。

    在原始社會,由於人類處於剛剛進化的初期,大腦並不發達,與動物還沒有太大的區分,所以並沒有豐富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就和動物一樣,基本就是簡單的一個音節,比如“喲“、”嘿“、”吼“。大家可以類比參考大猩猩,或者貓啊狗啊這種動物的溝通方式……

    這就是“言”。

    隨著人類的進化,可以表達的內容逐漸豐富。那麼一個部落裡面誰是話最多的呢?是祭祀,或者說是巫師。那麼“說”的本字“兌”,其本義是“唸唸有詞的祝禱”。這裡的“兌”字其實也是分問上下兩個部分。下面的“兄”表示“祝禱”,上面的“八”表示“持續不斷”。所以組合起來就是“持續不斷的、唸唸有詞的不停在祝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老和尚唸經的樣子。

    因為開始只有祭祀需要進行大段的“說”,而部族的其他人只需要“言”就夠了。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種族的再進化,每個部族的人都擁有了“使用大段語言來表達自己意願”的能力,所以大家的行為就都慢慢轉化為“說”,而不再是“言”了。

    這是“說”。

    為什麼講“三言兩語”而不是“三說兩語”,是不是一下子就感覺通透了?

    那我們言歸正傳,繼續講右半邊的“賣”。

    “賣”分為上下兩個結構。下面的“貝”大家都認識,而上面的那個“土+寫輪眼”其實是反省的“省”字。

    我這裡就不再給大家講“省”字是怎麼來的了,否則會跑題跑太遠。

    所以說“賣”字是上面一個“省”,下面一個“貝”,那省和貝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呢?

    省是反思,反覆的思考;貝是貨幣,引申為出價。“反覆的思考我要怎麼出價”,這就是“賣”的意思。

    OK,我們瞭解了左邊的言字和右邊的賣字,那麼是時候把它們結合起來,看看“讀”字是什麼意思了。

    ……

    很遺憾,我們並不能把這兩個字拼成“讀”字的意思。

    為什麼呢?

    這裡有一個小陷阱。

    因為“讀”字右半邊的賣,其實並不是“賣”的本義。它取的是“牘”。

    “牘”是指古時候書寫用的木片(竹片)。

    把“書寫用的木片”上的內容“言”出來,就是“讀”。

    這下子關於讀的由來,大家就都能明白了吧。

    接下來我們來看“書”字。

    我們看甲骨文的“書”,是由三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最右上方的一個小鉗子似的的符號。第二部分:中間一個“木”字少一橫。第三部分:一個圓圈中間有一橫。

    我們逐個分析。

    第一部分的那個小鉗子,表示的是“抓取、抓持”,很靈動對不對?

    第二部分是“竹”字的半邊。

    借而引申為“竹管”,再進一步引申為“用竹管和獸毛製成的毛筆”。

    第三部分一個圓圈代表“範圍”,加上中間一橫代表“在一個範圍內圈圈畫畫”。

    所以整個意象就出來了:

    “拿著竹管做的毛筆在一個範圍內圈圈畫畫”。

    這就是“書”。

    所以“書”的本身是一個動詞,如“奮筆疾書”。後來引申為名詞,表示現在我們所說的書。

    可能有朋友又問了:“不對呀,拿著筆圈圈畫畫,那不是寫嗎?”

    然後又有朋友問了:“不對呀,照著東西臨摹,那不是畫嗎?”

    ……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如果一條條追問下去,涉及的東西太多了。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研究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塞下曲李白-這首詩的主題是什?塞下曲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