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臘筆小辛
-
2 # 養豬人V溫氏尹老師
育種是種動物不斷獲得優異或者有經濟價值生產性狀的自然科學,決定著種動物未來某些優異生產效能、種族隨人工選擇而演化的方向!比如,種豬和種禽的選育和育種,決定著肉豬和肉禽未來的養殖生產效能!
一般家畜育種學的研究內容參考如下:
一、課程性質、地位和任務
家畜育種學是動物科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在動物科學專業課程體系中起承上啟下作用。一方面它與前期所學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普通遺傳學、數量遺傳學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又是後期動物生產各論課的鋪墊。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闡述家畜育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育種措施的設計和最佳化,育種技術的新發展及其運用於育種實踐,家畜遺傳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等。
透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知家畜品種、品系的概念和標準、生產效能測定、質量性狀和數量性狀的選擇、育種值與遺傳評定、選配、品種與品系的培育、雜種優勢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一些選種、選配和雜交的基本實踐技能,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育種理論和措施解決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後動物生產各論課的學習與畢業後的工作奠定基礎。
為學好《家畜育種學》學生必須具備相應的生物統計與實驗設計、普通遺傳學、數量遺傳學等課程的基礎知識。
二、教學目標要求
1.正確理解效能測定、遺傳評定、選種、選配等育種基本環節和常用育種基本技術;
2.深刻理解品種標準、效能測定、選擇反應及其影響因素,個體育種值估計,品質選配與親緣選配,品種與品系的培育,雜種優勢利用,遺傳資源保護等基本理論和方法;
3.熟悉各種常見家畜品種的特徵和生產力型別,熟練掌握系譜編制、綜合選擇指數計算、近交係數與親緣係數計算、個體育種值估計等基本技能;
4.能根據實際生產需求設計育種方案並確定相關的育種措施,並能利用新近發展起來的計算機或分子生物學技術來解決家畜育種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三、理論教學內容及安排
緒 論(2學時)
教學目標:透過學習家畜育種學的概念、主要研究內容、發展歷史,使學生初步瞭解家畜育種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及應用前景,理解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關係以及本課程在畜牧業生產中所起的作用,培養學生對本門課程學習興趣,併為後續課程學習打下基礎。
重點、難點:重點是家畜育種的概念及其含義,家畜育種學發展史,家畜育種學地位及主要研究內容。難點是家畜育種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篇 育種物件
第1章 家畜的品種 (2學時)
教學目標:瞭解家畜品種形成的條件,深刻理解品種的概念及作為品種應具備的條件,掌握品種的分類方法及各型別的主要特徵。
重點、難點:重點是品種的概念、品種應具備的條件、原5始品種與培育品種的區別。難點是品種應具備的條件。
1.1 家畜起源與動物馴化 (1學時)
1.2 家畜的品種 (1學時)
1.2.1 家畜品種的概念
1.2.2 家畜品種的形成
1.2.3 家畜品種的分類
1.2.4 國內外主要家畜品種名錄
第2章 家畜的性狀 (2學時)
教學目標:理解家畜經濟性狀和生物學性狀的概念及生產力評定的意義;瞭解生產力的種類與衡量指標;掌握評定生產力的基本原則。
重點、難點:重點是生產力的概念、種類與衡量指標。難點是家畜的體質外形評定。
2.1 家畜的性狀
2.2 家畜的生產力
第二篇 選種
第3章 選擇的作用 (1學時)
教學目標:理解人工選擇的實質和作用,自然選擇與人工選擇的差異。
重點、難點:重點是人工選擇的實質和作用。難點是自然選擇與人工選擇的差異。
3.1選擇的理論依據:自然選擇與人工選擇
3.2選擇的作用
第4章 數量性狀選擇的效果與方法 (5學時)
教學目標:掌握選擇反應、選擇差、選擇強度、改良速度等基本概念;深刻認識影響選擇效果的因素;掌握提高選擇反應與改良速度的措施。
重點、難點:重點是選擇反應公式及影響選擇反應的影響因素。難點是提高選擇反應與改良速度的措施。
4.1影響選擇反應與改良速度的因素(1學時)
4.2提高選擇反應與改良速度的措施(0.5學時)
4.3遺傳進展和遺傳趨勢的估計(0.5學時)
4.4數量性狀選擇的方法(2學時)
第5章 單性狀育種值估計(2學時)
5.1 個體育種值的估計(0.5學時)
5.2 利用一種資訊估計個體育種值(0.5學時)
5.3利用多種親屬資訊估計個體育種值(1學時)
第6章 多性狀育種值估計-選擇指數(2學時)
教學目標:瞭解多性狀選擇的原理和方法;理解綜合選擇指數與簡化選擇指數的原理和方法,能夠利用實際資料進行綜合選擇指數與簡化選擇指數的構建。
重點、難點:重點是綜合選擇指數與簡化選擇指數的原理和方法、綜合選擇指數的制訂。難點是相關性狀選擇指數制訂。
6.1 選擇指數概述
6.2 普通綜合選擇指數
第7章 質量性狀與閾性狀的選擇(2學時)
教學目標:瞭解質量性狀的型別,理解質量性狀、閾性狀的概念;掌握對隱性基因選擇、顯性基因選擇和伴性基因選擇的方法。
重點、難點:重點是質量性狀選擇原理和方法。難點是各種側交方法中判斷機率的計算。
7.1家畜質量性狀與閾性狀的概念(1學時)
7.2質量性狀的選擇
7.2.1 為固定隱性性狀的選擇
7.2.2為固定顯性性狀的選擇(1學時)
7.2.3 對伴性性狀的選擇法
7.2.4 質量性狀基因型的分子生物學檢測
第三篇 交配系統
第8章 近交(2學時)
教學目標:理解近交的概念、用途、近交衰退的表現及防止措施;掌握個體及群體近交係數、親緣係數的計算方法。
重點、難點:重點是近交的概念、實質、用途、近交衰退的表現及防止措施,個體近交係數的計算。難點是個體、群體近交係數的計算。
8.1 近交的概念與近交程度、近交的遺傳效應(1學時)
8.2 近交衰退、近交的用途與注意事項(1學時)
第9章 品質選配(1學時)
教學目標:理解同質選配和異質選配的實質、選配效果及用途。
重點、難點:重點是同質、異質選配的概念、實質、選配效果及用途。難點是同質、異質選配的概念和實質。
9.1 同質選配
9.2 異質選配
第10章 種群選配(1學時)
教學目標:理解純繁和雜交的概念與作用。
10.1 雜交繁育
10.2 純種繁育
10.3純繁的目的和用途
第四篇 雜種優勢利用
第11章 雜種優勢的表現規律及其在商品畜禽生產中的利用(4學時)
教學目標:理解雜種優勢的概念及優點;理解一般配合力與特殊配合力的實質,掌握雜種優勢的度量方法;理解固定雜交的型別及各自特點,輪迴雜交的型別及各自特點;掌握生產中雜種優勢利用的幾個主要環節和利用雜種優勢的方法。
重點、難點:重點是雜種優勢的概念及優點;一般配合力與特殊配合力的實質;二元、三元雜種優勢的度量方法;固定、輪迴雜交的方式及各自特點;雜交親本的選擇;雜交效果的預估。難點是一般配合力與特殊配合力的實質;雜種優勢的度量方法;輪迴雜交的方式及特點;雜交效果的預估;配合力測定。
11.1利用雜交法生產商品畜禽的意義(1學時)
11.2雜種優勢的表現規律(1學時)
11.3利用雜種優勢與互補性的措施(2學時)
第12章 配套系及其利用(2學時)
教學目標:理解配套系和配套系培育的概念;瞭解培育中國自己的豬禽配套系的必要性;熟悉配套系培育的方法;理解配套系利用在雜種優勢利用中的地位。
重點、難點:重點是配套系、配套系培育的概念,配套系培育方法。難點是配套系培育方法與配套系利用。
12.1配套系與配套系培育的概念、培育中國自己的豬禽配套系的必要性(1學時)
12.2配套系的培育方法、配套系推廣利用特點(1學時)
第五篇 新品系與新品種的培育
第13章新品系培育(3學時)
教學目標:理解品系的型別,品系培育的意義及條件;理解品系培育的基本方法、實質及要求,掌握群體繼代選育法的基本步驟;理解門化品系的概念及特點,專門化品系培育的方法。
重點、難點:重點是品系的概念及發展;專門化品系和群系培育的基本步驟、實質及要求。難點是群體繼代選育法的基本步驟、實質及要求。
13.1品系的概念與類別、 培育新品系的意義(1學時)
13.2系祖建系法、群體繼代選育法、品種內專門化母系的培育、特定突變個體的發現與擴群(2學時)
第14章 新品種培育(1學時)
教學目標:理解培育新品種的目的、方法;深入理解育成雜交培育新品種的步驟。
重點、難點:重點是雜交育種的目的與步驟;難點是雜交育種的步驟及實質。
14.1培育新品種的目的、培育新品種的方法(0.5學時)
14.2 育成雜交法的分類、用育成雜交法培育新品種的三個階段(0.5學時)
第六篇 地方畜禽遺傳資源
第15章 家畜遺傳資源的保護(2學時)
教學目標:理解遺傳多樣性的概念,瞭解家畜遺傳資源保護的現狀和意義;理解傳統保種理論和方法,近交係數增量的影響因素,瞭解保種理論的新發展;理解聯合國糧農組織的Mo-DAD,DAD-IS管理計劃,瞭解家畜遺傳資源的科學利用方法。
重點、難點:重點是遺傳多樣性的概念及其研究意義;傳統保種理論和方法;近交係數增量的影響因素;Mo-DAD,DAD-IS;遺傳資源的合理利用;難點是遺傳資源的特點;遺傳多樣性的概念;近交係數增量的影響因素;系統保種理論;Mo-DAD,DAD-IS的研究內容。
15.1 家畜遺傳資源、家畜遺傳多樣性(1學時)
15.2生物技術應用於品種資源儲存、家畜遺傳資源的管理和利用、種群遺傳變異分析 (1學時)
第七篇 育種新技術
第16章 生物技術在家畜育種中的應用(2學時)
教學目標:瞭解繁殖生物技術和數量性狀基因定位在家畜育種中的應用和研究進展。
重點、難點:重點是繁殖生物技術在家畜育種中的應用及其發展現狀;QTL進展;難點是QTL定位分析原理
-
3 # 狂奔的蝸牛snail
家畜育種學是動物科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在動物科學專業課程體系中起承上啟下作用。一方面它與前期所學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普通遺傳學、數量遺傳學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又是後期動物生產各論課的鋪墊。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闡述家畜育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育種措施的設計和最佳化,育種技術的新發展及其運用於育種實踐,家畜遺傳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等。
家畜品種、品系的概念和標準、生產效能測定、質量性狀和數量性狀的選擇、育種值與遺傳評定、選配、品種與品系的培育、雜種優勢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一些選種、選配和雜交的基本實踐技能,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育種理論和措施解決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1.正確理解效能測定、遺傳評定、選種、選配等育種基本環節和常用育種基本技術;
2.深刻理解品種標準、效能測定、選擇反應及其影響因素,個體育種值估計,品質選配與親緣選配,品種與品系的培育,雜種優勢利用,遺傳資源保護等基本理論和方法;
3.熟悉各種常見家畜品種的特徵和生產力型別,熟練掌握系譜編制、綜合選擇指數計算、近交係數與親緣係數計算、個體育種值估計等基本技能;
4.能根據實際生產需求設計育種方案並確定相關的育種措施,並能利用新近發展起來的計算機或分子生物學技術來解決家畜育種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回覆列表
簡要介紹一下家畜育種學研究的內容吧!家畜育種學是動物科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在動物科學專業課程體系中起承上啟下作用。一方面它與前期所學生物統計與試驗設計、普通遺傳學、數量遺傳學密切相關,另一方面又是後期動物生產各論課的鋪墊。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闡述家畜育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育種措施的設計和最佳化,育種技術的新發展及其運用於育種實踐,家畜遺傳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等。
透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知家畜品種、品系的概念和標準、生產效能測定、質量性狀和數量性狀的選擇、育種值與遺傳評定、選配、品種與品系的培育、雜種優勢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一些選種、選配和雜交的基本實踐技能,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育種理論和措施解決生產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今後動物生產各論課的學習與畢業後的工作奠定基礎。
為學好《家畜育種學》學生必須具備相應的生物統計與實驗設計、普通遺傳學、數量遺傳學等課程的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