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主編中原

    目前中國食品安全形勢總體向好,從中央到地方,各項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尤其是食品企業自覺履行社會責任,從原材料的進到成品的出,在生產的各項環節都做到了嚴格把控。在農副產品方面相關部門做到了從原產地把控一直到老百姓的飯桌,具體到經營者的主題責任,在每個大型農貿市場和大型超市都設立了農副產品檢測室,給每一樣食品的來源都表明了身份,讓老百姓在購買到放心食品的同時還要心知肚明食品來源何處,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就可以追溯到問題食品的來源,真正做到了食品安全的三級管控。

  • 2 # 藥師方健

    隨著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國內各行各業百花爭鳴,國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其中飲食行業的發展算是首屈一指,許多連鎖餐飲遍地開花,外有洋快餐品牌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內有本土快餐“真功夫”、“外婆家”。近日,一則某餐飲連鎖快餐店後廚工作人員的不衛生行為遭曝光,引起了大眾的不安。所謂“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今天筆者就來聊聊飲食行業後廚那些陋習。(PS:危害指數根據筆者個人經驗評價由★~★★★★★)

    根據《食品安全法》、《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法規,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公共場所服務,化妝品、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等專業生產,有毒、有害、放射性作業,幼托機構保育這五大行業的相關人員必須擁有健康證。健康檢查的範圍主要涉及痢疾、傷寒、結核、傳染性面板病和其他傳染病,這些疾病都是主要透過消化道或者呼吸道傳播。如果查出患有這些疾病,則不得從事理髮美容、直接接觸入口食品、公共浴室等直接為顧客服務的工作,需治癒後方可工作。

    某些廚房工作人員本身素質低下,養成許多不良個人習慣,例如在廚房隨地吐痰、懶洗手、一布多用(萬能布,擦碗盤、工作臺、爐臺、牆面甚至地面),也如曝光新聞裡面的廚師踩案板,菜池洗拖把。這些行為的後果直接導致與食物密切接觸的物品被細菌汙染,從而食物被細菌汙染,如果廣大顧客食用了這些食物,輕則腹痛腹瀉,重則會高熱脫水全身不適。

    有些無良餐飲店為了節約成本,把過期、變質甚至發黴的食材重新加工,他們會使用修改生產日期,新增色素等方式掩蓋食材外觀,使食客完全看不出食材的異常。同時許多植物類甚至肉類食材不清洗就直接烹調。變質、發黴食物不但細菌數會超標,同時也會產生黃麴黴素。食客一旦服用,容易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消化道症狀,時間長了還可能致癌。

    除了以上列舉的主要陋習外,還有一些比如冰箱存放、砧板處理食材等生熟不分,廚師直接用手品嚐烹調好的食物等,都是餐飲行業後廚的陋習。中國是人口大國,食品安全重於泰山。筆者呼籲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從重處罰,別再讓這些危害毀了我們下一代的身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鏽鋼鍋,燒黑了怎麼才能清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