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夜史
-
2 # 放大鏡43084
在現實的生活當中,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不要刻求於人和當今的社會。作為現代人,我們也不應該苛求古人和古代社會。對於明朝不徵西域,丟掉了160萬平方公里的絲綢之路的面積,明朝是否是禍首?答案,肯定不是的,為什麼這樣說呢?簡單的說,一,軍事力量尚還不足,明朝建立後,統治新疆的主要力量還是蒙古人,要想征服新疆首先就得先征服蒙古人,可是有明一代蒙古人始終都是明朝的心腹大患,對蒙古人的勢力尚且都沒壓平,有談何來收復新疆呢?也就是說,蒙古人勢力的存在阻止了明朝控制西域的可能性!雖然西域東部的哈密和吐魯番兩個地方政權也一度加入了明朝的朝貢國體系,但終究沒有將其納入版圖,明朝當初對西域的影響力,僅僅限於河西走廊西部到西域東部,隨著明朝軍隊自身戰鬥力的迅速退化,朱元璋又制定了內斂化的政策,也就是說明朝皇帝都不希望在自己的境內出現大批的異族人口,最後連對河西走廊以西哈密和吐魯番的影響力也都消失了。軍力不足這能怪明朝嗎?二,伊斯蘭化嚴重,西域已經沒有了漢人的基礎,加上地廣人稀,物產貧瘠,佔領成本太高,就是佔領了也未見起能守住,所以明朝皇帝不願意做沒有把握的事,搞不好還要賠本錢,總之,明朝是以中原土地立國的農業朝代,沒有力量和興趣去佔領西域這一地區。西域一帶,有可考的歷史是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形成了一些國家,並各自獨立發展,西漢時期,你有30餘國,分佈在這個地方,有西域36國之說,張騫出使西域之前,這些國家一直受匈奴人的控制。漢宣帝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在此設定西域都護府開始直接或間接地管轄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諸方面的事務。西漢末年,王莽篡位,中原騷亂,匈奴人重新統治西域,東漢劉秀時期又遷址重新設定了西域都護府,三國時期,西域各國又陷入分裂,脫離了中原王朝。西域都護府這一管理形式的設立,也成為後代中央王朝統治者的效仿範例十六國後涼呂光在統一西域後,也效仿漢代設定了西域大都護。唐朝初年,在擺平了回紇、突厥勢力後,也也在西域設定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至此西域地區也成了唐朝的一部分,安史之亂後,西域再次出現了半獨立政權。十三世紀的蒙古帝國時期,成吉思汗把現新疆東部地區分封給了次子察哈臺,後來,整個西域地區及更遠的西方都淪為蒙古四大汗國統治之下。明朝建立後,西域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新疆,仍在東察哈臺汗國的統治之下,明朝中葉,東察哈臺汗國,演變為葉爾羌汗國,直到清朝初年,察哈臺汗國才被由瓦刺演變而來的漠西蒙古所滅,所以明朝時期,西域地區並沒有直接歸明朝中央政權管轄,但卻在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蒙古族的一支統治之下。清朝時期,漠西蒙古仍然是新疆的重要勢力,其中的準噶爾部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與清軍進行了長期的軍事衝突,最終乾隆統一了西域地區並命名為新疆,後來乾隆平定了維吾爾人大、小和卓叛亂,又贏回了東歸的漠西蒙古土爾扈特部,此後一直到清末,一直對地區進行了穩定的統治。但隨著清王朝實力的衰弱和西方近代資本主義國家的興起,大清最終還是丟了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一度全部新疆又落於中亞浩罕國的統治之下,後來,慈禧太后又派遣左宗棠率領湘軍收復新疆,你把84年設立了新疆省。話又回到前頭,作為現代人看待明朝對待西域所謂不做為的問題,是有當時的歷史情況和原因的,是不能過於苛求明朝的。
-
3 # 張細水
首先:商業價值太小。
絲綢之路這條商路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從來都是可有可無的!中國歷史上一直都是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不但明朝不需要西域的泊來品,加上之後清朝的近六百年都沒有渴求得到西方的物質商品。反之對於西方來說從商路過去的茶葉、絲綢、瓷器都是貴族的奢侈品。
其次:戰略意義不大,且難攻難守。
絲綢之路沿途多山地、草原、沙漠,嚴重缺乏水資源。這對於平原生活為主屯田農耕的漢人來說是難以忍受的。所以歷史上各朝對西域的管理都是非常鬆散的。對不聽話的遊牧民族只是打過去懲罰一下趕遠些,又沒辦法屯田,只能再退回來。
朱元璋談不徵之國時,就提到過小國徵內勞民傷財,禍及百姓。雖然沒將西域各國列在其中,但態度應該也是一樣的。放眼古代中原王朝在西域征戰和統治過程中得到過多少好處?在沒有礦產物藏等概念前,憑每年收繳幾張動物毛皮,對於中原王朝明顯的弊大於利。
在清政府之前西域各國從未真正歸屬過中國,那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的各部族,當中原王朝強大無法抗衡就俯首稱臣,反正不過裝好賣乖又不需要什麼花費,運氣好還能跟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送一車蔬菜瓜果進園子,換一車金銀珠寶綾羅綢緞回來;當中原王朝式微,立刻跳出來稱王稱霸,時不時過來搶掠一番。
最後一句題外話。新疆建設兵團這樣的大規模成建制駐軍墾荒模式,對於新疆的管轄才是切實有效的。古代沒有實行這種模式的邊疆地區,光靠幾個衛所、派遣幾個官吏,就想有效控制所轄區域,肯定是空談和得不償失的。
回覆列表
無他,實力不濟爾。
陸上絲綢之路自907年唐朝滅亡之後就已經衰落了,而明朝建立時間是在1368年,拿著400年前就發揮作用的事物作為自己不前進的理由,實在有些勉強。就好像是因為500年前這裡發生過戰爭,就預設為這裡一直很危險一樣讓人難以信服,畢竟時過境遷了。
而且,絲綢之路的興衰不是取決於中原王朝,而是取決於西亞東歐等政權,比如奧斯曼帝國。陸上絲綢之路是一條生財之路,沿途的國家和城鎮沒有人會蠢到截斷商路竭澤而漁,當然國中土耳其除外。
所以,將明朝歸因於陸上絲綢之路的衰落並不客觀,清朝時期陸上絲綢之路也衰落了,為何還能收復新疆呢?
實力,才是最根本的因素!
當然,這也不是說明朝沒有實力,而是說明朝在西域實力不足。
1、明朝的保守國策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
在《亮劍》中,有一句話非常經典:“任何一支部隊都有自己的傳統,傳統是什麼?傳統是一種性格,是一種氣質。這種傳統和性格是由這支部隊組建時,首任軍事首長的性格和氣質決定的,他給這支部隊注入了靈魂,”
這句話用在朱元璋身上特別合適,因為朱元璋作為明朝奠基者,對明朝的發展進行了全盤的規劃,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重商國策的改變。
朱元璋作為苦出身,對商人階層天然反感,這使得朱元璋的國策帶有主觀的抑商色彩。明朝重拾“重農抑商”的國策,重新以農業作為帝國的基礎,這使得明朝的財政收入一直維持在很低的水平。
這很要命,因為什麼地方都要錢。在這樣的條件下,朱元璋除了自己省吃儉用,還要求帝國的所有子民都和自己一樣只講奉獻不講回報。
比如衛所制度,朱元璋要求衛所士兵自給自足,除了滿足自己需要還要將糧食上交;除了種地,將士們還要承擔打仗的責任,當然,武器也是自備。
可想而知這樣的軍隊戰鬥積極性能有多高。事實上朱棣時期開始,衛所制度就逐漸走向崩解。而沒有強有力的軍隊,對外擴張就是一句空話。
明朝時期,大軍進攻到新疆東部的吐魯番境內,但是因為明朝沒有足夠的實力對此進行直接的管理,所以明朝採取了任用蒙古降官的的羈縻統治方式,這就是關西七衛的由來。
羈縻統治方式是中國封建王朝管理邊疆的重要手段之一,不過能否長治久安全憑封建王朝本部的實力。而明朝自朱棣後,特別是土木堡之變後基本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因此在明代宗統治時期,關西七衛的統治已經力不從心。
到嘉靖年間,關西七衛完全被吐魯番王國吞併,明朝退守嘉峪關。
明朝從朱元璋死後,疆域實際上就開始了不斷的縮水。先是朱棣放棄大寧衛、東勝衛,然後是明宣宗放棄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撤銷奴兒干都司,到明英宗時期,明朝只剩下兩京一十三省,加上一個河套平原。
明朝的國土縮水,反映的是明朝國力的衰落,而國力衰落和明朝軍制崩壞有很大關係。
2、明朝的蒙古邊患
陸上絲綢之路最繁榮的時候是在漢唐時期,此時的帝國都城是在長安。而明朝時期的都城轉移到南京和北京。
1421年,朱棣遷都北京,其中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抵禦蒙古的威脅。
終明一朝,北方的蒙古始終是心腹大患。北元覆滅了還有瓦剌,瓦剌衰落了還有韃靼,韃靼分裂了還有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
年年歲歲大明相似,歲歲年年蒙古不同。
為了解決蒙古問題,明朝除了遷都北京,還在長城以北修建了大量衛所,比如大寧衛、東勝衛、開平衛等。但是由於朱棣的靖難之役,大寧衛被放棄;朱棣繼位後,內遷東勝衛;明宣宗繼位後,內遷開平衛,至此明朝不得不以長城作為抵禦蒙古的前線,最終形成了九邊體系。
九邊體系的形成,是明朝放棄徹底解決蒙古問題的開始,因為經歷了朱元璋的討伐,以及朱棣等的北伐,明朝悲觀地發現:蒙古根本就無法徹底消滅。所以明朝採取了更加經濟的方式,那就是依託長城進行防守。
前138年,為了包抄匈奴,漢武帝派出張騫溝通西域,意外促成了絲綢之路的開闢。1500多年後,明朝放棄了經營西域包抄蒙古的思路,轉而在長城上“以不變應萬變”。
西域是中原王朝伸出的觸角,可以直接截斷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聯絡,而明朝並未重視這裡,導致明朝後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關係密切,韃靼首領俺答汗到青藏高原遁入空門,明朝對此一無所知。
九邊體系的建立,對於明朝而言是個巨大的工程,這使得明朝沒有更多的精力經營更遠的西域,因為也沒有想著徹底解決蒙古問題,因此西域的作用就可有可無了。
前期不征服西域,等到中後期國力衰落了,征服西域就更無從談起。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