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npii4794

    據我所知,現在主要有這三個版本的:第一個自然是:海菲茲,他有兩個錄音,年輕時和年老時的,後者的版本最棒。海菲茲演繹的《流浪者之歌》,漂泊,孤獨,無助,無依的感覺浸入心田,好多次好多次好象就要找到心歸之處,卻又被海浪衝入大海,繼續漂流,繼續孤獨,繼續無助,繼續無依。技巧性最強,但不一定是最好的。第二個的是:穆特。不好評價,但喜歡的人甚多。第三個是:拉賓,他的琴聲是屬於讓人一聽難忘的那種。以前這裡上傳過立體聲版的拉賓拉的帕格尼尼第一小協,大家已經可以從中深切地感受到拉賓的琴聲的特點了。薩拉薩蒂名作《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賽之歌》)裡面所表達的情感豐富,對小提琴演奏者的要求也相當高。要奏完全曲不難,難就難在表現力上面。就像當年《紐約時報》評論那樣:拉賓的演奏是“優雅並且發音甜美”(原文:play with real grace and beauty of tone),在這個錄音裡,拉賓的這種獨特風格表露無疑。 很多人聽完他拉的《流浪者之歌》,第一感覺都是:怎麼他似乎不怎麼“炫技”就拉完呢?不錯,拉賓在技巧上的過人之處就是對於高難度的樂段,他真的是順手拈來不留痕跡的,因此整個樂曲下來極其流暢自然。這首作品如果想處理得比較“世故、滄桑”,那麼在許多起承轉接的地方的確是大有文章可作的,的確很多小提琴演奏家也這麼做了,當然也做得效果很好,可以細細品嚐(包括海菲茲);但是拉賓絕對是不屬於這類的——他的氣質是屬於真誠、純樸自然的那種,大家聽聽就知道了,他一點都不做作,但是他出來的每一個音符卻感情濃郁而真摯,看似樸實其實餘味無窮。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有幾處採用自由速度的樂段,Hollywood Bowl樂團在指揮之下似乎在故意地“悠著悠著”,而拉賓卻有意地暗示樂隊“你們快跟上我的速度,否則讓你們掉隊露餡”,特別有趣。拉賓跟愛樂樂團錄那個立體聲帕格尼尼小協時,也是和樂隊玩這種遊戲,只不過是拉賓反而減慢速度想讓樂隊“衝過去”,幸虧被經驗豐富老指揮Goossens及時識破了。拉賓個人性格躍然“錄音”上。 還有錄音效果,這裡相當值得一提。這首曲子原來是收在《The Magic Bow》這張LP裡的,在美國錄音。其聲音取向較在英國錄的那些偏向於溫暖濃郁(上次的帕格尼尼小協就是在英國錄的,聲音取向是清爽型的)。Hollywood Bowl樂團聲場開闊,就像一幅水簾那樣張開在拉賓身後。在《流浪者之歌》裡這點還不算突出。下次上傳同時錄音,也是屬於《The Magic Bow》專輯的Johann Brandl作《Der Liebe Augustin》一段,絃樂組的聲音用“水簾”來形容真的是沒有錯的。至於其他版本說的可能比較少。有帕爾曼:黎奇:鄭京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辨別消防設施的真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