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作者DLLC

    本人也試著寫過一些近體詩,深感近體詩過於嚴格。但是無論如何,有些最最基本的要求還是應該遵守的。

    一是要遵守基本格式,(如圖一)正確使用平仄聲。

    二是遵守韻律要求,一韻到底,平聲韻。(最好使用中華新韻,簡單,查字典就行)

    三是律詩要儘量遵守粘和對要求。

    更深刻的講不好,聽各位大師指教。

  • 2 # 老街味道

    這個近體詩的問題以前回答過,這次換種說法,用紅樓夢裡黛玉的話解釋一下怎樣作詩。

    先看看黛玉說了什麼?

    ①香菱找黛玉學作詩,黛玉道:“什麼難事,也值得去學!不過是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虛的實的對實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

    ②又道:“平仄是末事,詞句也次之,第一是立意要緊,意趣真了,詩自是好的。”

    ……其實好多人看糊塗了,根本沒搞清楚黛玉的意思,她說了兩件事。老街來解讀一下。

    一、先看第二段 平仄是末事

    平仄是末事,詞句也次之……詩自是好的。

    很多人拿來用作對格律詩的批判,原因呢是沒看懂黛玉的意思,古代讀書人是不會誤解的。

    她的意思是:

    作詩不一定非要作格律詩,可以作不講究平仄的古體詩。一樣也是好詩。

    但是,林黛玉還是首先教給香菱格律詩的創作規則,然後再說的這句話。

    對古代讀書人來說,格律詩(近體詩)是必學內容,只是香菱初窺門徑,所以林黛玉才說了這句話。

    例如:

    杜甫的《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這首詩不論平仄,立意高遠。

    賈島 的《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這首不但不論平仄,詞句更如口語不加雕琢,而且正如黛玉說的“意趣真了,詩自是好的”。

    二、再看第二段

    ……起承轉合,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子,平聲對仄聲,虛的對虛的實的對實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

    1.起承轉合

    一般來說五七律第一句起,第二句承,第七句轉,第八句合。中間二聯渲染。

    如果是絕句,第三句轉。

    2.當中承轉是兩副對字子

    虛的對虛的實的對實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

    就是對仗

    3.關於粘連,押韻

    這些都教了香菱,因為她的七律都是和規則的。

    三、我們看一下香菱的詩

    1.香菱第一首,仄起平收式七律:

    月掛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團團。   

    詩人助興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觀。  

    翡翠樓邊懸玉鏡,珍珠簾外掛冰盤。  

    良宵何用燒銀燭,晴彩輝煌映畫攔。  

    2.香菱第二首,平起平收式七律:

    非銀非水映窗寒,試看晴空護玉盤。   

    淡淡梅花鄉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   

    只疑殘粉塗金砌,恍若清霜抹玉欄。   

    夢醒西樓人跡絕,餘容猶可隔簾看。   

    3.香菱第三首,平起平收式七律:

    精華欲掩料應難,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   

    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   

    博得嫦娥應自問,何緣不使永團圓。

    三首都是平水韻十四寒,沒有失粘失對的問題。

    結語

    1.格律是寫詩的基本功,是古人讀書必學課程。詳細的格律知識可見老街詩詞閒話10•律詩四式。

    2.不要再曲解林黛玉的話了,大詩人曹雪芹會掀棺材板的。

    2018-2-17

  • 3 # 倪先生45

    答:基本規則即格律是:

    1、字數。五言和七言為主。

    2、句數。四句和八句為主。

    3、平仄。平平和仄仄相間(交替)。一二聲為平,三四聲為仄(現代發音)。

    4、沾對。對:12、34、56、78句平仄相對,即平平對仄仄,仄仄對平平。沾:23、45、67句平仄相沾,即平平沾平平,仄仄沾仄仄。

    5、平仄變化,初學者記住一句, 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基本格式如此。

    句式以首句變化主要分為四大類,不再詳述。

    6、押韻。平聲韻為主。一韻到底。

    可參考《平水韻》、《詞林正韻》、《中華新韻》。每首詩應統一選擇一種韻。一般不可通韻,出韻。應避免句尾三平韻和三仄韻。

    7、對仗。詩分四聯。首、頷、頸、尾。其中,頷、頸聯須用對仗。詞性和結構相對。就像天對地,雨對風等。

    讀書趁少年,滴水可石穿。

    秋月三杯酒,春花好入眠。

  • 4 # 薩小刀

    近體詩即格律詩。既然說創作,就先貼一首應景的七律吧:

    詞林正韻遍三城,

    平水佩文添一程。

    信手拈來花下酒,

    殘思未入月中明。

    吟詩二百依唐賦,

    落筆三千習宋笙。

    最是無聊楊柳句,

    今風不解古人情。

    上面應景之作是今天下午回答另一問題臨時湊的,馬馬虎虎也算是創作了,不然怎麼好意思回答題主的問題呢?呵呵。

    個人覺得,拋開立意和修辭手法的高低不說,格律詩的規則倒是很簡單:

    1.韻,中華新韻和平水韻,注意兩韻不能混搭。

    2.粘,前句尾與後句頭關係,搞清了這個基本就可以無視什麼“X起X收”和“首句入不入X韻”的事了。

    3.聯。句意對仗、平仄對仗,避免合掌(句意重複)。律詩由首聯(1、2句)、頷聯(3、4句)、頸聯(5、6句)、尾聯(7、8句)構成;律絕由首聯、尾聯構成。

    4.平仄,掐頭去尾不計,句中避免孤平(兩仄夾一平)字。

    5.拗救,對即將出現孤平的句子進行調整,基礎的救式分三拗五救和五拗六救。如上面第2句“平水佩文添一程”,正體為仄仄平平仄仄平,因第3字用了仄,就改為平仄仄平平仄平,此為句中自救的三拗五救。會了自救便能掌握對救(對句救出句);兩救式相對比較複雜,即救出句又救本句,幾乎可另起一問了,不贅述。

    6.轉折,這個只能靠自己遣詞造句進行鋪墊和營造了,側重在頷聯和尾聯上。

    7.結句,全詩立意皆在此處。

    哦,字打到到這裡我忽然想起來了,之前回答的另一的問題是:七律詩的難點在哪裡?

  • 5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創作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律詩又分為七律和五律,七律詩最複雜,一旦掌握了七律詩的規則,其他就好辦了。以下以七律為例,應該遵循的基本規則。

    1.平仄

    七律詩共八句,分為四聯,每聯兩句,第一句叫做出句,第二句叫做對句。出句與對句平仄是對立的,稱為“對”。第一聯中的第二句與第二聯中的第一句;第二聯中的第二句與第三聯中的第一句;第三聯中的第二句與第四聯中的第一句,按照“一三五不分平仄,二四六總要分明”的原則,其“二四六”位置的平仄都是相同的,稱為“粘”。注意:每句末字,凡仄起式的,第一個末字不要平聲,其他每一聯中的第二句都要平聲。凡平起式,除每一聯中的第二句都要平聲外,起式的第一句末字也要平聲。

    2.押韻

    押韻有兩種:一是平起式,每聯有平聲的,都要押韻;二是仄起式,除首句末字是仄聲不要押韻外,其餘每聯平聲的,都要押韻。注意:每一聯中,對句韻腳與出句韻腳的韻母都要相同。如果不同韻,叫做“出韻”,就不能成為律詩了。所謂“韻腳”,就是詩每句的最末一字,其韻是按照《古詩十三轍》。

    3.對仗

    在七律詩的中間四句要對仗(即對偶),例如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量詞對量詞。

    4.平仄、押韻和對仗三者之間的關係

    平仄、押韻和對仗三者之間的關係,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絡,既對立又統一。例如“平仄平”與“仄平仄”是對立的。七律詩中間四句即二聯與第三聯,它們各自內部,在不違反平仄規則的前提下,既要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量詞對量詞,又要做到名詞與名詞、動詞與動詞、量詞與量詞之間有的是相對的,有的是絕對對立的,所以叫做“對仗”。同時,韻腳與平仄又要形成了對立統一。這與“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語出《文言傳·乾》)即相同的聲音相互和諧,相同的氣味相互需要一樣,就是表示同一,即統一。

    5.律詩中的思想情感,要提煉得高的一點,給讀者有薰陶感化的作用。

    以下以筆者創作的七律詩為例:

    題目:恭祝數字地球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軟體研發成功

    (2018年3月7日)

    自古龍潛終得躍,

    難兄弟後始超凡。

    創新數字寰球網,

    革故文章世界篇。

    增進電商含地北,

    支援就業跨天南。

    愚頑欣喜若狂似,

    期待豐功見報端。

    這首七律詩平仄體現以下規則: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這首詩在平仄規則中可以看出,“一三五不分平仄,二四六總要分明”,即都圍繞“仄平仄”或“平仄平”展開。

    這首詩押韻是寒前韻,按漢語拼音韻母是an。其韻腳是凡、篇、南、端四個字,這是因為它屬於仄起式,所以只有四個平聲字。

    這首詩中間四句對仗,第二聯是創新對革故、數字對文章、寰球網對世界篇。第三聯是增進對支援、電商對就業、含地北對跨天南。平仄是對立的,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特別是韻腳,如地北對天南,平仄是對立的,詞也是對立的。

    這首詩平仄、押韻和對仗,以及它們三者之間的關係都符合上述規則的要求;在思想情感方面,筆者是恭祝兩位難兄難第在第一次“下海”失敗後,經過十五年的艱苦努力,成功地研發了數字地球網路技術軟體,非常了不起的,筆者知道後很高興,他們看到這首詩後也很高興。

     

  • 6 # 梧桐樹邊羽

    近體詩就是格律詩。

    初唐,宮廷詩人總結平仄韻律和對仗制定了格律詩的體制,後來科舉推廣,一時大興。這種明顯不同於唐之前詩作品的新形式很快盛行,唐人稱這種新詩體為“今體詩”,與“古體詩”互相區別。到了宋朝,文人開始總結前朝詩歌,不能再稱“今體”,便將這種詩體稱為“近體詩”,這個稱呼一直沿用到今天。也就是我們平時俗稱的“唐詩”,區別於“古風”。

    既然是格律詩,就必須遵循格律。格律有幾個方面的基本規則。

    第一個是押韻。所有的詩都是有韻腳的,但格律詩是最嚴格的。如果不寫格律詩,寫寫古風之類的,只需要大致押韻就可以了,平仄同押(一句押“天”,一句押“舔”);鄰韻通押(“峰”,“中”通押);句子多了,發生了內容或意象的轉化,使用轉韻,這些在古體詩裡面都是可以存在的,但在格律體絕對不能發生。

    格律體分為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不限句數,均是要求一韻到底,不能錯韻。而且格律詩大都是以平聲做為韻腳,極少數情況下有仄聲韻,但是我們今天來新寫近體詩,一定要遵守這些押韻方面的規則。

    第二個是平仄。這是近體詩最讓初學者感覺為難的規則。漢字普通話一二聲為平音,三四聲為仄音,近體詩的平仄格式是從首句來判斷的,而基礎形式只有四種:“仄起不押韻,仄起押韻,平起不押韻,平起押韻”,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我們把首句的平仄格式分析出來,再使用“對,粘”的法則就可以推匯出整首絕句或者律詩的平仄關係,然後再根據平仄關係選詞寫詩,基本上就不會有讀音上的錯誤(具體推導關注看以前問答或文章,不再贅述)。近體詩必須要能套用平仄格式,否則就不是近體詩。

    第三個是對仗。近體詩中,絕句不要求對仗,律詩要求頜聯和頸聯對仗,至少頸聯(五六句)要對仗,否則出律。排律則除了首句和尾句,其他不論多少句都必須對仗,這是最難寫的,歷史上也很少有人寫好。不管多少句,要遵守平仄關係,要一韻到底,還要句句對仗,這個寫出來,更像是作者在炫技。

    第四個是寫法。近體詩不但在平仄韻腳對仗上有嚴格要求,寫法上也不像古體詩,只要古樸就好,天上一句,地上一句都隨便你。格律詩屬於精雕之後的文學作品,文章講究“起承轉合”,絕句四句要迅速展開,在敘事和抒情的筆法上講究快準狠;而律詩相對來說篇幅要長一點,有足夠的字數用來鋪陳、描寫,發揮的重點在對仗的頜聯,頸聯。而律詩也是每兩句一聯的遵守“起承轉合”的寫法,最終合到首聯,完成一篇作品。而排律字數就更多,一般在十句以上,作者在格式被限死的情況下去安排自己的寫法。

    第五個是意境。詩是韻文,同樣,詩以言志。寫詩,要求意境為先,在格式規則嚴苛的情況下,要寫得更加有詩意,妙筆生花,這樣的作品才能稱為好詩,這樣的詩人才能稱得上好詩人。

  • 7 # 孤星伴殘月103

    寫詩怎麼作都可以,主要看冠!律有律的規律,絕有絕的規律!古體有古體的作法,近體有近體的韻格,現代體有現代的的優點。至於填詞,不敢妄加評論,好像重於“填”!如果你寫了一首現代自由體詞,熱情豪放、藻詞華麗,但大筆一揮,冠以“律”、“絕”定會貽笑大方!如你還有不服強詞奪理,甚至口不擇言,放心,不會有人抽你!哈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喜歡我嗎?用英文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