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永剛
    「需」「儒」「懦」三個字,後兩字都從需聲,怎麼變成現在差得這麼大了?

    這個問題問得好!事關中華文化的傳承。待吾試解之:

    這三個字的字源都是“需”字。

    許慎的解釋 “儒”的含義,據許慎的《說文解字》注:儒,柔也,術士之稱。儒最初是指有一定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士,有古代神職人員演化而來。

    許慎的時代,沒見過甲骨文,所以,《說文解字》有很多誤解。

    徐中舒先生的解釋

    甲骨文專家徐中舒先生在《甲骨文中所見的儒》一文中,對“儒”的字源進行了考證,建立了從“儒”字的甲骨文字形到《說文》字形之間的演變鏈條。

    徐中舒先生的看法,認為“需”的甲骨文形體即“大”形周圍有四點水狀。甲骨文從“大”,金文從“天”,“大天”二字並象大人之形,整個字象以水沖洗沐浴濡身之形。但是,大形加四點水的甲骨文與“雨”下加“天”的金文二者字形相去甚遠,他又以《汗簡》中“儒”作“人”加“天”加四點水為根據,推定“大”形加四點水為““需”的泥母|音nu,有柔軟之義。”字的甲骨文。後來的四點水遂訛變為“雨”,下半部保留“天”字之形,“天”字後來受方塊化影響,壓縮成“而”字。《說文》以為“而”象“須”(鬍鬚)形,實不足據。徐山先生的看法

    蘇州大學徐山在《儒的起源》一文中認為:徐中舒先生認定的“需”的甲骨文,同其金文兩者區別較大,對其是否真的“需”字的甲骨文存疑。認為“儒”字的初文為“需”,在形、聲、義三個互為關聯的層面上,都有各自的原型和演變系列。“需”的產生,源於原始的雷神崇拜,“需”字的原型上為“雨”,下為“天”形,篆文下面的“而”是金文下面“天”的訛變。其形義反映的是祭祀雷神的求雨儀式,“需”的本義為雷神瞭解集團中的女性祭祀者。

    “需”的本義域有兩個義項構成,一為動詞“求雨”的“需求、等待”義;另一為名詞“儒”,即“需人”,從古代巫中分化出的所謂“術士”職業。名詞義項也發生語音分化,“儒”為增形孳乳享受,所增加的形符“人”,實際上強調了“需”形下面的“人”義。

    “需”的聲。需,上古音心母(su)侯部;儒,上古音日母(ru)侯部。“儒”為“需”的增形孳乳字,並分擔了“需”在本義域中的一個義項。“需、儒”兩者上古音的聲母不同,並非同音。

    “需”的讀音在金文中仍保留著兩讀,既讀作心母(su),又讀作泥母(nu),泥母是日母(ru)的原型。“需”讀作泥母(nu),可從“需”的通假用法中得知。《伯公父簋》中“用成(盛)米隹稻需(糯)粱”,又《戰國策•秦策》:“其健者來使,則王勿聽其事;其需(懦)來使則王必聽之。”

    “需”的原始聲母為泥母的na,其語義型別源於“女”,上古音泥母魚部。“女”的聲母得音自“奶”nai,英文中的護士nurse一詞,也源於“奶”,用“奶”哺育的人。“需”的語義源於“女”,即“需”為“女”的語義派生的結果。“需”的本義為雷神燎祭集團中的求雨的女性祭祀者。“需”的音位義源於“女”,本義指女巫的“巫”的音位源於“母”,兩者呈現出語義的同步引申現象。

    哺乳圖

    “需”的泥母音nu,因派生於“女”和“雨”,又引申出柔軟,柔弱之義。

    “需”+“心”,“懦”,嬬弱也,又作偄;

    “需”+“米”,“糯”為粘稻,又作稬;

    “需”+“蟲”,“蠕”為蟲履動,又作蝡;

    “需”+“月”,“臑”,爛也,熟也,又作胹。

    二、“儒”、“儒家”、“儒教”與中華文化的傳承

    “需”的音後來由泥母音變為日母(ru),即“儒”,其義中的“女性”淡化,歷史的程序從母系氏族轉變為父系氏族社會,求雨的女性祭祀者也演變為男性,變成為人相禮,祭祖事祖,主持祭祀儀式的懂“禮”的有學問的“術士”。商周之際,“儒”從巫分化出來,成為一個地位高貴的職業。班固說“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教化者也”。孔子的職業實際是“儒”,他曾經向周王室後裔、吳國季札學習喪禮。

    孔子遺墨——題吳延陵季札墓的十字碑 “嗚呼有吳延陵季子之墓”

    辭源在解釋“儒”的典籍最早義時,認為是“古代從巫、史、祝、卜中分化出來的人,也稱術士,後泛指學者”。《論語•雍也》:“女(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其中的“儒”為“讀書人”義。孔子在世時,其學說不顯,也無“儒家”、“儒學”之稱。 後人稱孔子為儒家鼻祖,稱其學說為儒學,當指孔子所從事的職業而言。《論語》中孔子談的最多的是“禮”和“仁”的問題,從孔子後期生涯整理古代典籍和從事教育工作來看,孔子研究並傳播了中國文化精神,而這一精神的最高形式就是“禮”,並傳授以“禮”為首要內容的“六藝”。孔子又大力讚揚“仁”,透過“仁”的人際關係來實現“禮”的社會秩序。孔子的職業精神是強調“禮”,而這意義上的儒學和產生於原始社會的雷神祭拜祭祀活動的“儒”的本意,則是一脈相承的。“儒”的原型是具體的人從事對自然的崇拜活動的的產物,由此派生出一整套祭禮來,並影響到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面。孔子時代雖然鬼神觀念已經淡化,但是源於原始社會祭祀活動的文化精神,仍然與“禮”的理想準則而延續,並透過“儒”的實踐來傳遞。就恢復傳統的“禮”,並且弘揚人性中的“仁”而言,孔子為首的儒家,是中國文化當之無愧的承前啟後者。

    儒家鼻祖孔子畫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童年令你印象深刻的動畫片有哪些?